..續本文上一頁婚,有小孩,但那種利益衆生的慈悲心非常堅定,所謂「觀德不觀失」,這一點很重要。
再來,有人問:人總有很多習性,該如何做到不抱怨?如何做到冤親平等呢?
【師父回答】:這點各位必須要修觀,首先要有慚愧心,問自己怎麼會起不平等心呢?怎麼會抱怨?一旦沒有慚愧心,不懂得自我審查,那就不用談了。第二,心中要有愛,方法很簡單,不要聽我講而不做,看見你最愛的人,最尊敬的人,要想著如何關懷他,希望他離苦得樂。再來,也開始對不認識的人起這種心,因爲你對自己所愛的人一定會付出,沒什麼稀奇,必須進一步把這種付出用在不認識的人身上。修行最忌諱漠不關心,不管別人死活。如果你能做到,久了以後,內心自然冤親平等,所以說「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各位,我們都深愛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親做壞事,你敢到處亂講嗎?你一定不希望家醜外揚,盡量掩蓋,不讓別人知道他的不好,而我們對待別人也用相同的態度就對了。
再來請問:掃墓的時候能不能施食?
【師父回答】:施食就是布施食物給一些無形的鬼道衆生,包括樹神、土地神,所以施食沒有問題,拜好兄弟基本上也是施食的觀念,但我們以前的施食觀念是有條件的。自己的祖先才拜,自家的地基主才拜,我們這一區的城隍爺才拜,這都是以自私爲動機,不是佛教的修行。佛教的觀念是:相信世間有六道輪回,也相信有很苦的鬼道衆生,千萬年來一直處于饑餓的狀態,但施食不是給祂吃就算了,那等于喂流浪狗一樣,不行,你今天施食了,祂明天還會饑餓,所以除了布施吃的以外,藉這個機會以佛號及咒語與祂結緣,希望它種下離苦得樂的善根。那一天在臺北,一些居士一起到殺雞的地方,裏面都是雞骨頭、雞皮,整條水溝都是雞血,外面有五個大桶塞著滿滿的死雞,他們就在那邊作施食,我內心很感動。
再來請問: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跟發願往生彌勒淨土,兩者有沖突嗎?
【師父回答】:完全沒有,這是個人的心願,若是你發的願如此,彌勒菩薩就來接引你;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你,但必須了解往生的條件是什麼?諸佛菩薩都有淨土,他們一定大慈大悲,打開大門等你來,問題是你有沒有條件進來,若是沒有,那你必須創造那個因。往生彌勒淨土的因是什麼?皈依叁寶,修十善法,彌勒淨土是欲界的第四天,那你至少要有第二叁層天的功德力才行,五戒十善必須做好。就像你想去澳洲,澳洲歡迎你來,但你必須自己買機票。彌勒淨土有許多的不退轉菩薩,祂們都將在五十六億年以後,跟著彌勒菩薩來到娑婆世界參加龍華叁會,證得不退菩提。極樂世界呢?極樂世界分了比較多的層次,所謂四土、叁輩、九品。阿彌陀佛的偉大在于,即使罪大惡極,只要想去西方淨土,只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念祂的名號,一念乃至十念,淨念相繼,就可以到祂的世界去,一個階段以後,阿彌陀佛親自教你,讓你圓滿證得空性,所謂「花開見佛悟無生」。所以兩個淨土都好,全憑個人願力,不要有比較心,佛菩薩大慈大悲,沒有分別心,可是我們凡夫的煩惱多,一天到晚都是我執我見在作祟。
再來請問:施食給鬼道衆生可以用葷食嗎?
【師父回答】:當然可以,但最好不要,你把人家的肉拿去供養鬼道,雖然鬼道吃到了,但那一只雞也與你結了惡緣,所以最好用素菜。
再來,如果一個人一直覺得痛苦,該怎麼辦?該怎麼讓自己快樂?
【師父回答】:沒關系,來佛陀這邊,佛陀的正法中沒有迫害,沒有痛苦。要是了解佛法,才知道真正的快樂是什麼。我們以前知道的快樂是別人愛我,別人升我官,別人替我鼓掌,那是乞丐的快樂,乞求別人給我快樂;真正的快樂是征服自己的欲望,真正的快樂是一切受苦的衆生願意接受我的奉獻。所以感到不快樂是因爲不了解快樂的真實原因,而我們有義務告訴他正確的方法。
再來請問:聽師父說喂流浪狗很幸福,但我卻很苦,因爲必須經曆它們的老病死,很難承受。
【師父回答】:錯在哪裏,知道嗎?你愛上了狗,不行的,各位幫助它,但是不要用感情執著它。所以佛陀告誡弟子不能養寵物,但沒有告訴你不能救流浪狗,這個重點必須把握。有的居士養狗養到最後,沒有它不行,沒有看到它受不了,我說你糟了,可憐啊!做狗奴才了,也變成感情的奴隸,這不行。各位發心救流浪狗,發心救人,很好,但不能用世俗的感情,這會失去佛法的力量。
再來請問:狗狗可以安樂死嗎?
【師父回答】:那我要問,你可不可以安樂死?當然不行,安樂死是要下地獄的,安樂死就是殺生,安樂死就是自殺,都是不正確的做法。佛教講因緣,生命有各自的因緣,若因緣還沒結束,不能隨便放棄生命。若是一只狗它真的很痛苦,你要祈請佛菩薩幫它消業障,不能幫他安樂死。任何人都不能主宰別人的生命,要隨順因緣,我們是幫它度過苦難的因緣,不是幫它結束生命,不要顛倒了。
最後兩個問題:他說妹妹已經往生一年多了,雖然她走得很平靜,可是對她的思念一直沒有減少,我還能見到她嗎?
【師父回答】:你太執著了,這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老實講,我出家以後,媽媽想到我就哭,你看我會不會難過?太太想到我也會哭,你看這對我有沒有幫助?所以不能這樣。我必須做得更好,引導他們生起正念才對,所以應該斷除對妹妹的這種感情的思念,對她才有利益。我常講,你要把對家人的愛用于愛一切受苦的生命,事實上她做過你的妹妹,也曾做過你的子女,不要以爲眼前的這種關系才算數。
最後一個問題:曾經有人教我,爲家人回向或寫消災牌位的時候,只限于自家人,盡量不幫別人寫,免得冤親債主找上門,請問這觀念正確嗎?
【師父回答】:非常錯誤,不慈悲,跟你講的那個叫惡友,惡知識,你趕快離開他。有些人說在家人不能作回向,說你的功德力不大,回向給別人會損害自己,那都是錯誤的觀念。
最後,我希望各位都能找到自性的佛陀,他在哪裏?在你心中,不管你在哪裏,下地獄或做畜生,心中的佛陀不生不滅,永遠存在,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若是找到自性佛陀,就有生命的目標,才是真正的愛護自己,再也不願意去汙染自己。外在的佛陀只是示現讓我們知道衆生都可以成佛,讓我們知道人人有佛性,希望大家都能聽聞佛陀的教法,智慧如海,大愛無邊,廣度衆生,共成佛道。
心︱靈︱飨︱宴─健全的自我意識
各位手上有一張講義,請看第一句話:如果沒有一位熟悉古道的向導,將無法進行高山之旅。佛在《阿含經》中經常提到古仙人道——八正道,是叁世諸佛的成佛之道,說明修行一定要找一條正確的道路。各位,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找老公,找老婆,那只是一個短暫的因緣及關系。最重要的是找到生命的善知識,你的老師、和尚、喇嘛、上師。
第二句話,真正的慈悲來自于健全的自我意識。我們如果不能生起慈悲,代表我們不夠了解自己。健全的自我意識是我們跟衆生之間一種圓滿的關系,我們用佛性與一切衆生交往,不要用世間的人性,人性中有雜染,有分別。佛性在哪裏?就在人性之中,人性的淨化就是佛性。健全的自我意識是什麼?無我的,空性的。衆生是未來佛,我們要用佛性對待別人,而且影響別人。各位!感冒會傳染,禽流感會傳染,但我們要傳染什麼?傳染慈悲,傳染佛法,用盡各種方法引導別人,找到真正的自我。
第叁、佛法中不教我們排斥痛苦,而是去了解痛苦。痛苦的本體是空性,要用愛來照顧痛苦。例如你有胃痛,絕對不會打自己的胃,你會保護它,讓它少吃一點,讓它吃胃藥。同樣的,別人做壞事,做了痛苦的事,你也不要傷害對方,觀音菩薩就是如此,最差勁的人,觀世音菩薩特別喜歡他。阿彌陀佛說:我要度的就是那些五逆十惡,做大壞事的人,阿彌陀佛爲他們而示現。所以當別人造作了罪業,你也要善待他,好比你以溫柔安慰一個小孩子,以愛心撫慰他一樣。對待痛苦不是排斥,而是擁抱別人的痛苦,進而知道原因。
第四、如果我不愛自己,幾乎不可能愛別人。一切宗教的本懷來自于愛自己,關心自己。因爲你關心自己,才會進一步關心到別人的自己。一開始只知道自己,後來才知道別人也是自己,慢慢擴大。一方面以花果供養佛菩薩,一方面也供養自己。這些供養代表什麼?慈悲就是花;空性、菩提是果,所以供養自己最好。不懂得愛護自己的人,不可能愛護別人,所以從今開始不傷害自己,不再起欲望,不再生氣,不再嫉妒,不再抱怨。比如說,你是個主管,就算你真的要把職員開除,不要由恨出發,你要說對不起,我很想留下你,但目前的情況,加上經濟因素,乃至你能力的因素,所以沒有辦法,但我還是隨時關心你。今天夫妻的緣盡了,要離婚了,你也必須說:感謝你給我這段時間的關心跟愛,又留了兩個小孩給我,真好!你要離開我了,我給你下跪頂禮,真是要如此。想斷除感情的孽緣,一定要跪下來,一磕頭,一刀兩段,俗緣從此了了,記住我這一句話。我們出家人也是如此,離開我的太太小孩,我要跟他磕頭,感謝!感謝!由衷的感恩再感恩,這樣,你留給對方一個圓滿的愛,雖然不舍,但是對方內心還是很快樂,不能造成對方的痛苦而離開,如此一來,製造了「恨基因」還得了,將來一堆子子孫孫都有恨的基因,所以老爸離婚,兒子離婚,將來子子孫孫也一一離婚。各位要了解這種基因的可怕,基因就在你的起心動念,千萬不要把怨恨及痛苦傳染出去。今天人家撞了你的車,你要想:這麼有緣,下來先阿彌陀佛!走吧,吃早餐,再談怎麼賠?怎麼處理?不要一見面就打架,那你不會做人。
我那時候要出家,太太很苦。我買了一部很好的車給她,希望她分心,不要將注意力放在我身上,結果…
《愛與慈悲的故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