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樂受六齋 恒守八戒──西方寺八關齋戒精進念佛法會開示▪P2

  ..續本文上一頁;這樣的話,才能真正達到身、口、意叁業清淨;而六念之中,最重要的還是念佛,因爲一聲佛號可滅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令我們宿世的業障消除。

  八關齋戒的戒本說到,一天一夜受持八關齋戒,一天一夜受持沙彌戒,一天一夜受持具足戒,就是「近阿羅漢住」,即和阿羅漢走近了一步──四果羅漢之中,這已經到了叁果,很快就會成爲阿羅漢,這個境界已經很了不起,也就是九品往生的「中品中生」,所以大家不要小看這個八關齋戒,它的作用實在是非常之大,所以古德都說,我們一生持五戒,不如一天一夜持八關齋戒。事實上,一生受持五戒已經是非常的難了,可是受持一天一夜的八關齋戒的功德就更爲殊勝。而我們受持八關齋戒,必須要行願相資啊!這個「行」就是實踐,「願」就是發心、發願;只有行願相資,才能成就這個福慧的勝業,像是佛呀,就是福圓滿、慧圓滿,而我們現在就是福不圓滿,慧也不圓滿,因此我們要修福、修慧,目的就是讓我們叁業道都能夠清淨,從而植下出世解脫善因,因爲我們學佛修行的目的,無非爲了生脫死,所以得到中品中生,乃至成爲羅漢還不夠,因爲這只是小乘法,我們要發願修學大乘,學大乘的菩薩道,所以必須做到行願相資,因爲有願無行,願也是虛的;若相反地,有行無願,這個行就沒有目的地,因此必須有願有行,行願相資,修行才會有成功的希望。

  剛才說到,五戒必須一生受持,而八戒則只需一天一夜;我們現在是二天一夜,如果大家真的能守得清淨,守得圓滿,就能「一日之勳,功蓋天下」這就好像什麼呢?就好像英雄奮發一樣啊!今天大家都做了大英雄,奮發用功,這個功德就是無量無邊,所以說一天的功德,可以勝過人家一生持奉五戒的修行,因此,大家千萬不要小看八關齋戒,這個持戒的功德,可以令我們六十八世不墮叁惡道;保證六十八世不墮叁惡道,這是多麼的不容易啊!就好像什麼呢?好像買了保險一樣。試想,只要受持一天一夜的八關齋戒,將來六十八世就不會墮落到叁塗裏去,這個功德是多麼大啊!所以,希望大家能好好珍惜這樣的一個機會。

  樂受六齋.恒守八戒(四)

  ──西方寺八關齋戒精進念佛法會開示

  通常來說,一般人較缺乏真正的信仰,但是中國傳統家庭都信奉祖先及神明,好像我們以前小時候,從母親或祖母那裏頭,懂得了因果報應的觀念,知道做了壞事,將來就會有報應,所以就不敢做壞事。可是現在很多的人啊,完全沒有這個觀念,他們不畏天、不畏地、不畏人。他們爲什麼不畏呢?因爲他們不相信有神明的存在。但是你說你畏不畏啊?到底有沒有神明的存在呢?當然有。只是因爲人眼看不到,就覺得他不存在,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俗語有謂「舉頭叁尺有神明」,確實是真實不虛的,不要以爲別人看不見,我們就可以胡作妄爲。

  所以,我們受戒以後,自然就會得到龍天護法、菩薩加被以及衆多善神的保護,相反地,如果我們不守戒、不守律,或行于行于非法,四魔使便會出來惱亂我們的身心。是那四魔使呢?第一種是「鬥爭魔使」,能令衆生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沙門、婆羅門。以前印度有婆羅門的階級,他們是祭司,也算是修行人的一種。

  第二種是「荒亂魔使」,能惱亂修行人,令聽法者惛濁睡眠。我們本來是不想睡的,但不知何故一聽經就想打瞌睡,就是昏沈、掉舉,

  這就是荒亂魔使在惱亂。又或者是念佛,本來很精神的,但是一念佛你就昏昏欲睡了,真的沒有辦法,你的心被妄想、雜念蒙蔽、惱亂了,所以念佛的時候,無法專心,無法出口入耳,更無法淨念相繼,這都是荒亂魔使所害。

  第叁種是「貪癡魔使」,能令施主心生貪惜,不肯布施沙門寺廟,甯願留給妻兒享樂。這個貪癡魔使是什麼呢?就是說,本來你很想發心布施,但是正准備布施的時候,心裏頭就不舍得。人家說「舍得、舍得,要舍才會得」,可是你卻悭貪不舍,不願意布施給寺院或供養叁寶,總希望留給自己的妻子、兒女享用,舍不得拿出來布施,這個緣就是「小緣」。因爲布施其實就是結緣,我們要結什麼緣呢?要結大緣;所謂「大緣」就是結佛緣、結菩薩緣、結衆生緣;如果我們一生結緣多了,自然呀,就會有很多人來幫助;如果我們平時不跟人家結緣,而且贊歎人少、得罪人多,那麼,有沒有人會來幫我們呀?當然是沒有了,即使有亦很少。所以佛教教我們要廣結善緣,珍惜眼前人,珍惜有緣人,多行布施;而布施可分爲財施、法施、無畏施,所以,我們不一定要以金錢來幫助別人,有的時候,一句贊歎,一句隨喜功德也都是布施;乃至于一個微笑,一點安慰,都能助人于無形。

   當然如果能夠將佛法的意義說給別人聽,令他們解除煩惱,遠離怖畏,這就是法施及無畏施,這個功德就更大了。

  所以,我們學佛首先就要學會布施、學會結緣、學會將好處和利益跟別人分享;好像大家來到西方寺受持八關齋戒,不但自己來,還影響家人、同事、朋友一起來,大家都來了,自然便成就了這個齋會;不過,如果我們障礙了別人,那就沒有功德了。所以,隨喜布施、隨喜贊歎,就是功德,就是結緣。所以,我們不單結佛緣,還要結人緣、;我們人緣好了,事業自然順利、自然會得到發展。由此可見,廣結善緣,對一個佛弟子的修行來說,實在非常非常的重要。

  樂受六齋.恒守八戒(五)

   ──西方寺八關齋戒精進念佛法會開示

  第四種是「離正念魔使」,此魔使能令出家人離于正念,入于鬧市、酒肆與人鬥诤,甚至夢行破戒。很多出家人之所以不守戒律、不守規矩,往往都是由于離正念魔使在驅使他們。所以佛陀爲諸比丘開示「八正道」,令他們恒守正念。所以,我們修行必須不離正念。可是我們一般人的念頭,往往都是充滿了貪、瞋、癡種種無明煩惱;這個煩惱呀,可以用二十個字來形容,是哪二十個字呢?就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就是因爲沒有正念,只有邪念,如果我們一不小心,那就把我們帶到不好的境界去,令我們墮落,成爲叁塗的因。所以守住正念實在非常的重要。由此可見,佛陀所教導的法都是對治性的,由于衆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陀就有八萬四千法門,一一加以對治;而每一門都是教我們修持正道、不離正法。

  在佛經上說到,在我們臨終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狀況或情景,有些人會假扮成我們的父母、親人來接引,他們其實是我們的怨親債主,所以就會把我們帶到哪裏去呀?帶到叁塗六道裏去。如果我們修行沒有正念,這個時候,很容易就會被騙,因而墮落惡道。不過,只要我們是念佛的人,哪怕是到了地獄的門口,都會看清楚所到的是什麼地方,都不會忘記念一句:「阿彌陀佛!」都不會隨便就進去;否則的話呢,就會有很多的魔牽著我們走,我們胡裏胡塗的,就會跟著去了。所以,如果我們勤修六念的話,就能遠離種種的魔使。

  受持八關齋戒,除了能遠離魔使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的好處,綜合各經所說,大概有十四種功德之多。

  第一脫離病苦:《藥師經》說,欲想解除疾病痛苦,應該受持八關齋戒,受持八關齋戒疾病必然逐漸減少。

  《九橫經》中亦謂,佛說橫死九因,前四因皆爲飲食不慎,第五亦爲腸胃不暢,可見飲食與身體健康關系甚大。若依佛製,中後不食,則內無宿食,外無下風,心易定而少昏沈,身得安而無疾病。

  所以,凡欲身體健康,或厭患病苦,欲求速脫者,不可不持八關齋。

  很多人會覺得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是正常的;但是爲什麼會生病呢?卻沒有好好地思考過。其實我們之所以會生病,主要是因爲我們的身、心不清淨;我們的身心要是清淨了,這個病痛就會少很多。而身心不清淨的原因在那裏呢?我們現時一般的生病呀,首要的原因,就是免疫能力失調。其次,就是過勞。第叁就是飲食不正常。爲什麼免疫能力會失調呢?就是因爲我們不快樂。而不快樂的原因就是我們需要和想要拿不到平衡。事實上,我們需要的很少,但想要的卻很多。如以飲食爲例,有科學家曾經做了一個實驗,把兩只患有同一疾病的老鼠放在一起;一邊的老鼠任由牠喜歡吃什麼就給什麼,而另外一邊的老鼠就減少牠40%的食物,結果怎麼樣呢?暴食的這一邊,壽命減少了20%,而減食的這一邊,壽命就增加了20%。

  這個實驗結果令不少覺得奇怪,爲什麼減食的老鼠會長壽一些呢?雖然這是以老鼠爲例,其實我們人的情況也是一樣。因爲我們每一個人,在二十七歲、二十八歲之前,消化能力很強,食什麼都可以吸收,但是,到了二十八歲以後,我們身體的機能就會一天一天的衰退;尤其是那些喜歡食葷的人,往往都是吃得過飽,而且不肯節食,這樣的話,身體的五髒六腑,一直不停地工作,這就叫做「自身消耗」,消耗多了,自然就會産生腎病、肝病、心藏病乃至種種的病。

  樂受六齋.恒守八戒(六)

   ──西方寺八關齋戒精進念佛法會開示

  由于少吃疏菜,吃肉又過多;這些肉類之中,內含很多飼料激素,所以人體吸收了,留在血液中便形成了很多毒素;而且一般人內心都很不快樂,也會做成體內不良的分泌。也有醫學界專業人士,曾經做過一些統計:叁歲之前的小孩,每一天開心格格地笑,有接近六十七次之多,而過了六十歲的老人,一天的笑容不會超過叁次。爲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爲沒有什麼令他們覺得開心或是好笑的,即使笑了,也只不過是皮笑肉不笑,他們的人生已失去了喜悅。因此,保持內心的喜悅,實在是太重要了。唯有內心充滿了喜悅,才能改善我們的人生。

  所以,學佛首先就是學會改善我們的人生,也就是提升我們的人生。其實,只要我們快樂、開心,免疫能力自然就會增加,而且不能過勞,我們還要善于調理自己的身心,飲食…

《樂受六齋 恒守八戒──西方寺八關齋戒精進念佛法會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