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百年人生 名利幻影──西方寺八關齋戒開示

  百年人生.名利幻影(一)

  --西方寺八關齋戒上午開示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大家歡喜,我們經過昨天一整天的念佛,加上今天早上的念佛,還有拜佛、繞佛、靜坐、乃至種種的開示,其實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增加大家的信心;如果大家有了信心,那自然就會有願心,而且會努力地去修行實踐啊!因爲淨土法門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須信、願、行叁者具足。本來念佛就已經非常的殊勝了,而且大家還受了八關齋戒。

  昨天已經跟大家簡單介紹過八關齋戒的功德和意義,大家受了八關齋戒,再加上念佛的功德,道力自然就會增加了,就好像如虎添翼一樣,這樣道業就會更容易成就;所以希望大家受戒以後,都能夠法喜充滿,身心自在。

  說到念佛修行,令我想起徹悟禅師的「十種信心」: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從古至今,曾無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無常(出息雖存,入息難保,一息不來,即爲後世。)

  叁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四信苦趣時長(叁途一報百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五信佛語不虛(此日月輪可令墜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誠言無有異也。)

  六 信實有淨土(如今娑婆,無異的的現有。)

  七信願生即生(已今當願,已今當生,經有明文,豈欺我哉。)

  八 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九 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這十種信心,可以說是我們學佛修行的根本要素,如果具備了這十種信心,那麼我們的方向就絕對正確而且更不會退轉。

  首先是相信「有生必有死」,因爲普天下的人從古到今,沒有一人能不死,這是誰也逃不了的事實。可是一般人都無法了解生命的真谛,一生都形形役地在名利之中苦苦追逐。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以下這個故事:

  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出巡至金山寺;因爲金山寺的前面就是長江,乾隆看見江中來往的船只很多,于是就好奇地問旁邊的法磬禅師:「長江一天有多少艘船經過?」禅師說:「只有兩艘船!」乾隆皇帝接著問:「怎麼會只有兩艘船?」禅師回答說:「一艘爲名,一艘爲利,所以只有兩艘船。」。所謂「熙熙爲名來,攘攘爲利去」,很多人的一生,就是爲了「名利」二字,就像長江裏的船只,每天不斷的往來穿梭,到底爲了什麼而忙呢?有時候我們自己呀又何嘗不是呢?

  我們在這短暫的人生裏面,每天爲世情所累,天天追名、逐利,有沒有靜下來沈思的機會呢?古人說:「想到百年,今人都是古人;睡到叁更,一切名利都成幻影。」其實宇宙人生都是假相,我們爲何會被騙呢?

  就是因爲我們時常被欲念所牽引,所以無法正確認識人生、了解人生,以致對名利盲目的追逐;其實在世間的財富,乃屬五家所有,即官府所有、盜賊所有、不孝子孫所有、水災、火災所有;而這個名也只不過是虛名,不過是過眼雲煙,所謂「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當年呼風喚雨的一代霸主,現在又在何處呢?可是我們一般人就是願意,以幻化的東西來蒙蔽自己,我們一生苦苦的追求,窮一生的心思、精力,從年輕,甚至是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力爭上遊,一路奮鬥到差不多五十歲、六十歲,那怕是七十歲,等到聲名顯赫的時候,就好像燃點蠟燭一或燒香一樣,當我們人生成就到了最高峰的時候,這個香或蠟燭也燃得差不多了,很快就會成了灰燼了。

  百年人生.名利幻影(二)  

  所以我們要認識我們自己,我們消耗生命、燃燒生命,其實就好像燃燒香或蠟燭一樣,當香氣及光和熱都差不多全部發出去的時候,我們的生命亦差不多走到盡頭了。我們一生形形役役、勞勞碌碌,到底爲了什麼?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爲自己考慮,這樣的人生是否值得呢?所以佛教教我們要認清楚外在事物的本質、要認清楚生命的本質,不要被這些愛欲牽纏,也不要貪戀愛欲;佛經上說到,如果你貪愛這些名利、愛欲的話,好像什麼呢?就好像拿著一個火炬往前走,當風迎面吹來的時候,這個火就會燒到我們的手;這就比喻我們很多人爲了爭名、爲了奪利,最後弄到身敗名裂,結果什麼也都沒有,這是多麼可憐與可惜啊!但是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所謂「菩薩畏因,衆生畏果」,由于菩薩不種因,將來就沒有果,而衆生不識因果,不斷地在種惡因,直到果報現前的時候,才知道害怕,但已無法補救,悔之已晚了。

  我相信大家學佛以後,都懂得這個因果道理,但是在面對外境的種種誘惑,我們總是放不下,我們要放不下很多很多的東西,而且貪愛、占有的欲望又很強,總希望能獲得更多,於是需要和想要永遠拿不到平衡。

  可是一般人往往又都是好逸惡勞的。這令我想起在喜馬拉雅山上,有一種鳥叫「寒苦鳥」又叫「喊苦鳥」。寒苦鳥因爲不築巢,所以夜間備受寒冷之苦,雌鳥整夜啭鳴道:「真的把我冷死了!」雄鳥便安慰道:「我們明天起來造巢吧!」可是等到白晝天氣暖和了,又忘了夜間的寒凍,雄鳥始終未曾造巢,寒苦依舊是寒苦。

  饑寒交迫是很切身的苦,可是由于寒苦鳥懶惰的習性,每一天都如是地重複著寒苦的故事,到了臨死的時候,這個巢也沒有築起來,于是永遠改不了自己的命運;其實我們人類何嘗不是如此呢?所謂「好了傷疤忘了痛」,痛苦過後,又忘記了曾經受傷的傷口,依然對虛幻的名利、權勢苦苦追逐,將寶貴的生命白白浪費了。所以佛教這樣多的義理,無非爲了提醒我們要珍惜生命、愛惜生命。

  可是我們衆生的心念總是反複無常,性識不定,前一念和後一念都不一樣。這個反複的念頭,卻大大地影響著我們的人生。很多年前,我寫了一本叫《何去何從》的書,其中一篇講到了在「九一一」事件中的一個故事。

  我們都知道,2001年9月11日早晨,19名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民航客機,他們故意令其中兩架飛機分別撞向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塔,造成飛機上的所有人和在建築物中的大部份人死亡。兩座建築物均在兩小時內倒塌,並導致臨近的其它建築被摧毀或損壞。另外,劫機者亦迫使第叁架飛機撞向位于維吉尼亞州阿靈頓郡的五角大廈,這個襲擊地點臨近華盛頓特區。在劫機者控製第四架飛機飛向華盛頓特區後,部份乘客和機組人員試圖奪回飛機控製權。最終第四架飛機于賓夕法尼亞州桑莫塞郡的鄉村尚克斯維爾附近墜毀。四架飛機上均無人生還。事件中包括劫機者在內,總共有2749人中死亡。對于美國人,甚至全世界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傷痛回憶。

  可是在這個事件當中,就在紐約世界貿易中心被恐怖份子用飛機擊中的一刻,當地有一個西婦,也就是美國人的太太,他的先生就在這個大樓裏工作;這位先生由于有了外遇,原本太太一直想要跟她離婚;可是當太太在電視屏幕上看到大樓將要倒塌的時候,她突然感到很擔心,心想只要先生不死,無論他以前做過什麼錯事,都可以原諒他、理解他,于是她就不停的打電話到先生的辦公室去,無法打通,繼續打他的手提電話,打啊、打啊、打啊,結果給她打通了,可是誰接的電話呢?是女秘書接的電話;秘書傳話說了:「你太太有事找你!」這個先生很不耐煩地說:「我正在開會辦公,有什麼事等我回家再說吧!」

  這個太太當下就明白了,辦公大樓都已經倒了,他在那裏辦公呢?分明就是在外面鬼混!于是非常的妒恨、氣憤地說:「我馬上要跟你離婚!」試想,這太太前一念想到先生可能會死的時候,起了不忍之心,打算原諒他,可是,後一念知道他沒有死竟然還在鬼混的時候,就無論如何都不能原諒他了。這前後一念的差別,實在是天壤之別!

  百年人生.名利幻影(叁)

  我們一般人很多時候亦是如此,我們前一念和後一念都不一樣,都有很大的矛盾;所以佛怎麼說呢?他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也不可得,未來心同樣是不可得啊!所以說,我們衆生都是性識不定,我們前一念和後一念,就有這麼大的反差,唯有當我們去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後,那裏頭才沒有反差,那時候我們都具備六種的神通,我們都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有了這些神通以後,我們就能以天眼所見、天耳所聞,把宿世的因緣看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那麼我們就不會再被這些世情、名利所累、所束縛。

  所以,如果我們欲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必須要有信心;徹悟禅師提出的「十種信心」之中,首先就是要我們相信「有生就必有死」,而我們學佛所追求的就是要了生脫死,不再被生死所束縛,不再在六道中輪回。因爲衆生都是被無明、業力所牽引,所以無法出離,都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正如《楞嚴經》所說的:「人死爲羊,羊死爲人。」就在叁界六道裏頭,輪回不休。所以佛陀告訴我們,這叁界都是火宅,要我們趕快離開,若不遠離的話,那麼我們就會被火燒傷,甚至被燒死。所以我們要看清楚叁界的本質,不要被虛幻的名利所累,也不要被世俗的業緣所牽引,我們應該把握生命,好好地修行。

  因此,我常常跟大家說,我們現在是怎麼樣啊?年青的時候用青春去換金錢,到老了、年紀大了的時候,就拿金錢來買健康;而當他擁有的時候,總是感到不滿足;當掙到一點小名、小利,就更加的舍不得、放不下,一生人就是在患得患失之中渡過。這樣的話,整個人生就會怎麼樣了?就會迷茫了、迷失了,就會找不到前行的方向。所以,今天大家既然學佛了,就一定要認清生命的每一個當下,認清生死的無常,認清四大都是緣聚緣滅,沒有永恒不變的實質。我們這個臭皮囊的身體,都是因緣的假合,一口氣不來的時候,就會四大分散,那你說什麼是你呢?什麼也不是你啊!

  所以,我一直跟大家講,我們要擁有,不要占有;比如說,我們可以擁有一片…

《百年人生 名利幻影──西方寺八關齋戒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