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然功用。名號包含著從因地法藏到果地阿彌陀佛的過程,南無是法藏因地,阿彌陀佛是果地。你也可以把名號當成你的成佛因果,阿彌陀佛果地示現釋迦牟尼佛勸導我們,我們一旦隨佛發願就如同種下佛種,接下來就自動從自身因果運行的軌道轉入到佛的因果運行的軌道中,這一點相當重要,也相當不可思議。
念佛進入佛的因果,佛因果的力量不可思議
修學淨土教你要破除一些固有觀念,比如老是覺得自己沒有善根、福德、資糧、智慧,不敢奢望往生極樂世界,成爲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其實你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你就進入到阿彌陀佛的因果中,佛的因果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我們現在的身是果性多,心是因性多,身心不斷地運行,創造著自己生命的未來。但是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把自己的身心歸向阿彌陀佛,發願把自己投入到佛的因果中去,名號佛力必將使你往生淨土,那是佛的因果在自然起用。如果你“即得往生”,雖然現生還在自身的因果中,但是你能獲得以下十種利益,何者爲十:“一者冥衆護持益、二者至德具足益、叁者轉惡成善益、四者諸佛護念益、五者諸佛稱贊益、六者心光常護益、七者心多歡喜益、八者知恩報德益、九者常行大悲益、十者入正定聚益也”。這十種利益是非常殊勝的。
名號是方便法身,稱名即在佛光的攝取不舍之中
所以你應該知道,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佛的因果和你的因果交織。你要有信心,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是佛的方便法身,所以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就在無量光明力量的攝取之中,不管你是好、是壞,不管你在想什麼,阿彌陀佛都在攝取你,這就是名號願力的作用。
離了名號找到的不是信心,而是固執
“聞其名號”的“聞”就是對淨土叁部經,特別是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因果與我們因果的交織關系,對發願和往生的關系,都有清晰地認識,認識之後還能接受下來開顯信心,從而即得往生。因此信從聞名號來,信聞密不可分,信心跟名號一體,離了名號去找信心,那是固執,不是信心,信心就在名號中,在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取不舍中。
他力信心中看見光明
前面講過信心是源于佛力。我們本來沒有這樣的信心,凡夫沒有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也就沒有至心、信樂、欲生的叁心。但由于你發願往生,接受了名號,即得往生,名號中阿彌陀佛的本願叁心,就植入你的心中,你就感受到有信心。叁心即一心,一心即信心,其實信心是佛心回向給我們,名號信心使我們與佛成就機法一體,永不分離。我們真正具足“聞其名號”,佛力即轉變你爲名號,西方極樂世界雖然遙遠,但阿彌陀佛是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佛用無量光明對你攝取不舍,你就安心在阿彌陀佛攝取不舍的光明中,安住在名號裏,沒有一念是分開的。所以不用等舍身往生之後才能見佛,信心成就就時刻與佛的光明在一起,光明就是佛的智慧相,你見到了光明,就是見到了佛。淨土一切的莊嚴都在光明中,我們即使煩惱障眼看不見,觀世音、大勢至菩薩也常隨影護你。即得往生是報土成就之因,我們不離娑婆,在信心中就能見到阿彌陀佛。信心本是佛心,用在衆生身上叫他力信心。
歡喜是信心的相,但它無有定相
歡喜是與信心一體的感受相,但二十五有衆生的歡喜相貌並不一樣,上有大菩薩,下有地獄、餓鬼、畜生,歡喜相怎能一樣呢?有的樂觀表現爲歡喜,有的悲觀,雖然內心歡喜但表露出的反而是憂傷,所以你要執著于歡喜的樣子,那等著你的就只有千奇百怪了,讓你的執著無處落腳。
信心的真假
“信心歡喜,乃至一念”,這“乃至一念”有兩個意思,主要是指你獲得信心的那一時刻。你獲得信心的那一念,類似于禅宗開悟的體驗。禅宗講一念清靜成正覺,一念清靜就成佛了,此一念是指獲得了開悟的那一念。這裏的“乃至一念”就是指你真正“聞”到了名號,信心成就“即得往生”的時刻。
淨土真宗特別注重“乃至一念”,同時對獲得的信心要甄別真假,因爲講信心的人多了之後,沒有信心的人也照著描出來,以至于真假難辨。其實信心的真假重要的還是在于你自己,千萬不要自欺欺人,別人對你的甄別是對你的幫助,對你的慈悲心。在“即得往生”這個地方,有些人認假爲真。獲得信心的過程,首先要看你是否真正發起了往生的願望,有些人願都沒發,就往生決定了,那就如同未播種子,就直接收獲了,這種信心不是真實信心。
信心從緣而得,則永不退失
“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和名號密不可分,這一念是相續下去的,獲得了之後就不會離開你,所以這一念叫一心。“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親鸾大師在《教行信證》裏對一念解釋了很多:“願成就一念就是專心、深心、決定心、無上上心、真心、相續心、淳心、真實一心、大慶喜心、金剛心,願做佛心、度衆生心”,獲得了之後永遠不再失去,一得永得。不應該說昨天相信我能往生了,今天我又不能去了。禅宗有一句話,叫“外門而入,不是家珍”。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外門就是通過你的聽聞,老師跟你講,你明白了,你是從外面聽來的教理,不是你家裏的珍寶,不是你自己心裏的。你聽人家講信心怎麼怎麼好,你去重複,這就是“外門而入,不是家珍”。下面一句是“從緣而得,永不退失”,禅宗開悟的人,不是從外面聽來的,而是經過自己一撞一碰,從具體的事項上獲得了,這個叫“從緣而得,永不退失”。就是要從“事”上得到,真正的見到。“即得往生”就是你真正獲得了信心,從無處不在的光明之緣而入,光明無處不在,緣就無處不在,名號就總攝了一切。首先佛力促動你發願,沒有願就缺少因。有了願,往生速度即與你開顯的願望強弱有關,有人願望很強速度就很快,有人願望不強,可能十年、甚至一輩子才成就。有些人問“要念多少聲南無阿彌陀佛才能往生呢?”依無量壽經,“如果佛力發起你的願望很強、很猛,一念就得往生了,因爲是乃至一念”。因願文“乃至十念”的乃至有一多包容之意,包含兩個方向,一是從少到多,從一聲到十聲,百聲、千聲、萬聲,到一輩子,二是從多到少。“乃至”是打破執著,有兼容的意思,不要執著于一念,專門去找哪一念。你真正即得往生,信心決定的一念,它就不是一念,它是一心,從此以後就相續下去了。你到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光明照到你了,照到之後不會移開了。
信心真假只有阿彌陀佛最清楚
前面講甄別信心真假,真正獲得信心的人,不用別人甄別真假。沒有信心的人卻有一些特點,如果別人懷疑他的信心,他非要堅持說自己有信心。實際上你獲得往生,有誰知道呢?只有阿彌陀佛知道,其他人誰能真正知道呢?別人對你信心的認可都不重要,關鍵是你獲得了真正的信心,十方諸佛認可了你。你想甄別別人信心的真假,如果你獲得了真的,才比較容易甄別別人。在你沒有獲得之前,你很難甄別。你有沒有真正的信心,只有阿彌陀佛最清楚,所以這叫全體皈命于佛。南無阿彌陀佛!
《十八願(念佛往生願)成就文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