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四十八願 第十二講:無真實信心,則心、行不一▪P2

  ..續本文上一頁了,苦中作樂、無知。“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本來就沒什麼可貪的,但是生不起厭離之心;“淨土不可輕而不忻”,其實我們心裏是非常輕視淨土的,與對娑婆世界的貪戀比起來,向往淨土的心是非常輕的,貪戀娑婆世界的心是非常重的。如果不打妄語,可以量一量自己的心,肯定知道孰輕孰重。既使是遇到了這麼殊勝的救度、大慈悲的呼喚,心裏也不重視,沒有覺得有多麼殊勝。別人隨便說有什麼事還沒有做、世間還有什麼願望沒有滿足、這個事、那個事情都很重要,然後你就覺得:哦,是啊,其實你也是這麼想的。反正我們有很多很多的理由去輕視往生淨土、輕視念佛,反正還有時間,慢慢念嘛,我現在還沒有往生,那不著急,反正我是願意去的,但是我不著急,更多的人是在做這種自欺欺人的遊戲,沒有深信之心。真正討厭娑婆世界,既使在這裏,你已經是淨土的人,你跟別人的價值觀不一樣了,對這裏的一切並不是那麼貪戀,真正向往、看重的是極樂淨土,是阿彌陀佛無量光的世界,所以“忻則淨土常居,厭則娑婆永隔。”

  凡夫的心就是甯肯在汙泥裏跋涉、沈淪,也不願意去念佛體會淨土的安樂,飲苦食毒習慣了,離不開貪嗔癡毒品、離不開各種的色身香味觸法、五欲六塵,盡管受盡苦楚,還是貪戀它,哪怕一刻也不願意離開。所以既使念佛也是口是心非,內心裏並不真正想離開這個讓身心受盡苦惱的娑婆世界,真想離開就不會怕死,從對死亡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你對娑婆世界的留戀程度。因爲凡夫都是留戀娑婆的,要自己成就忻、厭之心萬難萬難,所以就在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的狀態裏。還沒有得到往生,就是求生不得;在六道裏輪回,聽到招喚又不想放下,認爲娑婆世界確實很苦,但就是不想把苦連根拔掉,還得留著,所以就很慢。本來阿彌陀佛保證“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就可以把你救起,但是你非常留戀,怎麼能一下子就死了呢?我的罪還沒有受夠,要多體驗體驗,慢慢地死。雖然念佛,一邊阿彌陀佛在招喚著,一邊跟阿彌陀佛較量,那邊拽著我去,手搭上了,但不願意去。

  善導大師勸導,不管什麼人,既使獲得了救度,也要行住坐臥,白天、晚上都要念佛“上在一行,似如少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長時永劫,常受無爲法樂,乃至成佛,不經生死,豈非快哉!”其實我們都做不到,確實中毒很深,在娑婆世界裏都是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好在進入到阿彌陀佛的本願海,得到了救度固然是大慶喜,沒有得到也遇到了殊勝的誓願,也將會得到救度,是值得安慰的。但還是要獲得真實的信心,不能只處在這種上不來、下不去的狀態。

  皈入功德大寶海,必獲入大會衆樹。

  獲得了真實信心的人就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十方諸佛的真實弟子,入了佛家,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衆菩薩都是我們家裏人,都是真實不虛,並不是開玩笑。金剛心行人就是在佛的心裏面出生,跟清淨大海衆一體。法藏菩薩本願裏說:“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衆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人天,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獲得金剛信心就是光明照到你的心,被光明所融入,攝取不舍,所以“身心柔軟,超過人天”。你對身、心的固執、叁界的執著已經比天人還要殊勝。沒有那麼剛硬、貪戀叁界六道了,所以天人是不如你的。“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衆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生總持者,不取正覺。”獲得信心就是獲得了大總持和菩薩的無生忍,總持是持佛的智慧大寶藏,智慧的鑰匙交給你來看著。當然沒有信心就拿不到鑰匙,打不開寶藏。

  佛家比你家是富得太多了,所以我們沒必要死命在這裏賺點東西再鎖起來,直接拿佛家的鑰匙過來,永遠用不完。在這出了事,那點積蓄還不行,真正的死亡來了,啥積蓄也沒有用,除了往生的積蓄,其它的積蓄都不好使,擋不住的,閻羅王不吃這一套。我們生了病,有的病可以治,好多病治不了,老病哪裏治得了呢?積累再多的錢都治不了的,我們直接的“南無阿彌陀佛”就無量壽,當然你要有信心,沒有信心就甯願去賺錢。要對佛言生起信心“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則我善親友”,佛對待真正的念佛人說是他好的親戚、朋友。佛不會跟我們打妄語,也用不著跟你客氣、拉關系,不過我們跟佛菩薩攀上親戚還是很有必要的,是佛菩薩的親友、跟觀世音菩薩有關系就厲害了,觀世音菩薩威德廣大,攀求的人多了,信心念佛人就是觀世音菩薩家裏的親戚、朋友,求他當然更靈一點了。

  “其有至心,願生安樂國者,可得智慧明達,功德殊勝。”真正願生極樂世界的人,就是有真實智慧和功德的。這並不是由于你怎麼樣,是你得到了佛回向的信心,跟佛的行合一了,佛德回向給你,你就有了,是這樣的緣故。信心念佛是廣大勝解的人,有大威德,能生佛法廣大異門,這個利益非常殊勝,《觀經》裏說:“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花、妙善好人。”信心沒有成就,利益還沒有充分地顯現,再上一步,一定要獲得真實的信心。

  設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

  要想獲得真實的信心就要好好的聞教,信心是從“諸有衆生,聞其名號”而來,本願怎麼聽聞呢?《大集經》雲:“于說法者作醫王想,作拔苦想;所說之法作甘露想,作醍醐想。”要對說法的人想作醫王在拔苦救度我,痛苦得要死時對醫生妙手回春的渴仰,聽法要有這種感覺,急救車我們要給讓路的原因是太急了,苦得要死,要找醫生,所以都要讓路,比別的都重要。如果沒有,像逛超市,隨便挑一下,那麻煩了,就沒有特別重要的感覺。對所說的法要做甘露想、醍醐想,甘露就是不死藥,現在不要說得到不死藥,保健品做廣告可以年輕一點,都要花大筆的錢去買,還不是醍醐、甘露,就想方設法要得到了。信心非常珍貴,實際上就是真正的不死藥。

  現在是物質崇拜的時代,有些人特別看中錢,注重財布施,不看中法義和法供養的殊勝。法義可以引導你的心,聽法就是接受法布施,只有重視法義才能增長智慧。智慧從聽法而來,財布施只能增長福報,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佛法一向注重落在心上,不能落到物質上,主次一定要分清楚,不然法義就看輕了。有的人雖然聽了幾年,還沒有多少利益,甚至一句都沒有聽進去,這樣聽法就沒有意義。有些人說聽不懂,聽不懂有諸多原因,自身的障礙是最主要的方面,比如往生都不願意,跟你離得太遠了就聽不懂。人的心力是不可思議的,再難懂的法義,只要好好用心還是可以聽得懂的,淨土教的法義並不是很難聽懂,你稍微有那麼一點點吃力就不想聽,因爲沒有渴求的心。確定想得到往生,哪有聽不懂的障礙?《無量壽經》裏說沖過叁千大千世界的猛火也要去聽聞佛法,何況一點點的聽不懂,也是業障太重,效果就差。我們在這裏連續地念佛共修好幾年,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加持,畢竟佛力不可思議,雖然這樣,落實到自身上還是要好好的反省,要盡快地獲得信心得到大慶喜。南無阿彌陀佛!

  

錄音:白蓮花整理:如意審核:純祥師

  

《四十八願 第十二講:無真實信心,則心、行不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