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頭還來不及呢!但是現一個跟我們長得很像,好像跟我們生活當中很接近,我們就比較自由,可以隨時地問。你現在問佛,哪裏問得到?不要說問佛了,你現在要見一個國家元首,你能隨便見嗎?我們出去到釣魚臺開個會,釣魚臺外面站崗都站得很多的,人民大會堂更不用說了。你想見國家元首,邊都不靠不上,國家元首你都靠不了邊,你想靠到佛的邊哪!你想靠邊也排不到你啊,十大弟子、國王大臣、大富長者,上到大梵天、玉皇大帝叁十叁天主,哪裏能排到你?
前兩天十月二十號是佛天降日,就是佛爲母說法,說《地藏經》的。然後他下人間的時候,他說我這次不顯神通,我要走下去。玉皇大帝趕快鋪階梯,當中一個琉璃階梯,邊上黃金的階梯,白銀的階梯。然後玉皇大帝攙扶著佛陀,這時候佛陀已經顯現老了,已經快要涅槃了,將近八十歲了。然後大梵天給佛陀撐傘,這個傘蓋表示一種莊嚴,這個傘蓋自然會旋轉的,慢慢旋轉很莊嚴的。然後玉皇大帝、大梵天王扶著佛陀,從天上一級一級走下來。
人間知道佛陀要降臨人間了,降到哪裏呢?降到彌勒佛出生地,這代表著我將要涅槃了,下一位代替我的是彌勒,然後我就降到彌勒出生地。是印度的僧伽寺,那裏我已經去叁次了。
然後很多地方大家都傳開了,佛陀要降臨人間了,全部圍過來,就這個地點讓開。佛陀要降臨這個地方,天神、地神都已經准備好了,這個地方天上的階梯“唰”一下降到人間。一般性老百姓哪裏能跑到最前面,都是八大國的國王,天地之間的善神在前邊圍繞著,包括出家人想靠近都不容易啊!
當時有一個比丘尼,阿羅漢比丘尼,她就想:我要想見到佛,我被擠到這麼後面,不行啊!你看,連阿羅漢比丘尼想靠近一點都不行。結果她想了一個辦法,她恍身一變,變成轉輪聖王。轉輪聖王是人間最大的王,她一變轉輪聖王,也變了很多侍從,銮架這些都過來了,別人一看轉輪聖王來了,趕快讓、趕快讓,結果就這樣的緣故,她跑到第一個。你看,她爲了要靠佛近一點,她想這個辦法。你可想而知,我們這個凡夫俗子,你想要靠近佛,那哪裏可能呢?怎麼排也排不到。
反過來說,那地藏菩薩很慈悲,恒現聲聞形,百千萬億化生。所以什麼叫解脫幢相?什麼叫見解脫?大家動腦筋想一想,出家人就是見解脫。知道吧,出家人的相叫解脫幢,出家人的形相就是叫見解脫。
但是對我們在座的弟子來說,對出家人要生恭敬心才能見解脫。歪著眼看,嘴裏說“這個和尚”,這個肯定不是見解脫,反而讓你墮落。出家人哪怕沒有修成福田,沒有很大的功德,但是他也是福田裏邊的數,他是屬于福田的範疇。
但是作爲我們出家人來說,你沒開智慧不要緊,我們還是可以非常自豪的穿著這件衣服,不要開口。“禅和子莫開口,不知道你有沒有。”你就笑著合掌,心裏面念佛,那衆生看到你就得福。千萬不要亂說,你一說錯了,誤導衆生,罪過很重。
所以我剛出家的時候,師父就對我說“禅和子莫開口,不知道你有沒有”,不要亂說。後來我出家有一段時間了,師父就鼓勵我說:把我剛才講的話,再跟大家講一遍。師父就鼓勵我,讓我說。我閉關的時候,師父叫大家拿個錄音機錄。我出關的時候,師父就到處做廣告了,“找淨慶去、找淨慶去”,爲我宣傳。然後派我去極樂寺,給大家開示,派我去楊歧寺,就是交代任務。
這個也都是奉師父命令一樣的,但是作爲一般性的,如果還沒有到那個程度的時候,最好不要多說,少說。所以我們佛教裏有一句話:“愚者以閉口爲智慧”。如果沒開智慧,我們還比較愚癡,那麼怎麼樣呢?以閉口爲智慧。禍從口出啊,世間說錯算了,生意做虧本就算了,學佛千萬不可以。
過去有一個公案,一個禅和子,有一個人來問他:“大修行者,落不落因果?”他想大修行已經超越因果了,“不落”,唉!就這一句話糟糕了,結果他就做了五百年的狐仙啊,這個修行人墮落啊,做了五百年的狐狸。結果有一個老和尚開悟者,在這講法,他天天就從後山山洞裏出來,跑到廟裏變成一個年青人來聽法,老和尚知道這個人是狐仙變的。
有一天聽法聽得很開心,他覺悟了,要了脫。然後等人都走掉後,他就一個人留下,他就跟師父說:“我本來以前是個修行人,是個出家人,因爲一句話說錯了,墮五百年狐身啊!我今天于你座下得一些覺悟,請和尚再爲我扭轉回來,慈悲爲我回答。”
他就學以前人問他的樣子說:“大修行落不落因果?”然後師父跟他說:“大修行人不昧因果。”然後這個年青人倒地磕頭,“謝謝師父,請師父以出家人的身份,爲我送往生,可不可以?”師父點點頭:“可以。”然後這個人就消失掉了。
消失掉後,這個師父就敲板集衆,大家問師父:“什麼事啊,出坡嗎?”不是出坡,師父說後山有一個出家人爲他送往生。師父就帶著大家到後山一個小洞裏面,原來一個狐狸已經死在裏邊了。
你看出家人一句話講錯,五百年做狐狸,那麼我們在家人,如果你指導別人佛法講錯了,你落不落因果?要很注意、很注意的,所以這一段我把它放開來多講一講。
“無明無性本是諸佛不動之體,汝等執著,妄起無明,譬如病目見空中花。”
“譬如病目見空中花”,生黃膽病的人看什麼都是黃的,我們講戴有色眼鏡,看什麼都是有色的。反過來說,我們現在沒智慧,看什麼都是業障的,對不對?
所以我們學佛,第一個就是要謙虛,要忏悔業障,然後接下來趕快回向超度一切衆生,積累資糧,往生淨土也就是靠這個叁資糧。
信心,信有佛,那我們就知道我們是凡夫,那叫有謙卑,對叁寶恭敬。那自己要有謙卑之心,願意往生,那你就要放下,“我”有時要看破一點,就是對自己,這叫願往生。然後行呢,就是我們身心要積累資糧,戒惡修善,積累資糧。
“既知是已,無明即滅。佛子,再爲汝等稱四弘誓願,令汝得聞,依佛發願,依願修行。”
我們昨天念了《法華經》,裏邊第二十七品,妙莊嚴王最後發了一個願,作禮而退,發了個什麼願?我從今以後,不再依著我自己的分別念,不再起貪、嗔恚、愚癡心。依著這個願才有方向,所以“依願修行”,我們今天發了這個四弘誓願。
“汝今谛聽: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大家聽聞佛法,歡喜吧,身心很愉悅啊!你看我們講法了,天也不下雨了,雖然有雲,但是天光很亮,剛才我講到好的時候,甚至陽光快要露出來了。如果我們大家身心都喜悅的時候,我們自己蓋障都已讓開的時候,恍然之間就雲開霧散,陽光露出來。
很奇怪的,我經曆了好幾次都是這樣,大家恭敬心都聚合起來的時候,恍然一下就散開了,像開光一樣。很多大德高僧,大型的法會一開光,哪怕衆生雲集過來的時候,業也會聚集過來。但是佛的力量來的時候,天地都會變化的,我們的身心也會有變化,但是要越如法越好。
所以過去佛陀講經的時候要鋪座,鋪座也是很講究的,這個座越高級,鋪座的時候越是神聖,那一天講的法也越殊勝。所以有時候鋪座也不是一般性的人能鋪的,過去很多時候是國王親自來鋪,有的時候是玉皇大帝親自來鋪座。
佛在禅宗裏頭,拈花微笑的時候,那是玉皇大帝來鋪。鋪完了之後,因爲座很高,那個獅子座很高的,玉皇大帝自己跪下來,他俯下身體趴下自己當梯子,佛陀踩在玉皇大帝的背上登上法座。
那天講的佛法最殊勝,怎麼講的知道嗎?那天佛就不開口,不說。最殊勝的佛法不是用嘴說的,大家恭敬心到的時候,就是師父也往那一坐,這就是我們中國禅宗的以心印心,不用開口,大家都用心去感受,一句話不說,才是說的最多。
好象《西遊記》裏邊,唐僧去西天取經一樣,我們大唐已經有不少經了,我覺得最好的經還在印度,我要取最好的經。結果佛陀就:“好,給你一本最好的經”,唐僧拿過來一看,裏面是空的,什麼也沒有,什麼也沒有,那才是最好的經。
數學裏邊,哪一個數字是學問最大的?“零”才是裏邊學問最大的。最好的法,不要開口說,此處無聲勝有聲,對不對?但唐僧看了,這沒字嘛,這什麼經啊?
這段時候放的那個美國大片《功夫熊貓》,對不對?武功秘集放在那個房梁最高處,龍嘴裏含著的,誰有本事能取到武功秘集,那就是天下武林霸主,最高本事。唉,怎麼弄也弄不下來,最後熊貓拿下來一看,大家都呆掉了,上面一個字也沒有。
就是這樣的,佛陀往那一坐,大家都默默的,都能感受。我就期待著哪一天,我一句不要說,我自己都嫌自己啰嗦。放個生,那個魚憋著氣,哦,師父還在說,說到最後,它們都沒氣了。實在不想說,但是如果我們大家不懂,我說一下,大家還是得利益的。哪一天你們都明白了,不要說了。
就像昨天我念經,念到我不要念了,大家都整齊的不得了。昨天很不容易的,我帶了半天下來,大家就達到那個造詣了,那個境界了,都念得整整齊齊,多好聽啊!幾百個人的聲音都在念,這是最好的。
所以過去在這個大舞臺裏面,爲什麼音學裏邊最高的我們中國是戲曲,過去唱京劇的演員不准用話筒的,一千個兩千個人的大戲場,就是靠真功夫唱。然後西方的歌劇也是不用話筒的,就是要有那個感覺。
靜靜的,鼓掌就是鼓掌聲,全場幾千個人鼓起掌來“嘩嘩”的,你馬上就會覺得汗毛隨著你的這個鼓掌就一遍一遍的澎湃,汗毛豎起來熱血澎湃。
那種感受不是一般性可以達到的,要講和諧社會,就要達到那種境界才是和諧…
《慧日禅寺放生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