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09 皈依

  不共內加行

  以外皈依頂戴叁寶尊,以內皈依成就叁根本,

  以密皈依現前叁身者,無等上師足下我頂禮。

  不共內加行分五:諸聖道之基石--皈依,趣入最勝大乘--發殊勝菩提心,清淨違緣罪障--念修金剛薩埵,積累順緣資糧之供曼茶羅與頓然斷除四魔之古沙裏--積累資糧,自相續生起證悟智慧之究竟方便--上師瑜伽。

  一、皈 依

  諸聖道之基石--皈依之引導分五:皈依之基礎,皈依之分類,皈依之方法,皈依之學處,皈依之功德。

  皈依之基礎

  總的來說,能開啓一切正法之門的就是皈依,開啓皈依之門的是信心。皈依之初于自相續中生起穩固的信心非常重要。

  信心又分爲清淨信、欲樂信、勝解信叁種。

  清淨信:進入有許多佛像、經書、佛塔的殿堂或見到上師、善知識、高僧大德的尊顔,或者聽到彼等功德及事迹,以此類因緣,能夠立即想到他們的悲心廣大等,這種由清淨心引發而生起的信心稱爲清淨信。

  欲樂信:聽到惡趣輪回的痛苦後生起想擺脫之心;若聽聞善趣與解脫的安樂則生起想獲得之心;聞到善法的功德後生起要修持之心;現見罪業的過患後生起想斷除之心,這些都是欲樂信。

  勝解信:了知叁寶的不共功德與加持之後,從內心深處生起信解,知道叁寶是一切時分無欺的皈依處,想到無論是苦是樂,是病是痛,是生還是死,任何事情無欺的皈依處--叁寶都會知曉,除叁寶之外,沒有其它的依賴和指望,這種堅定不移的信心稱爲勝解信。如邬金蓮師說:“具有堅信得加持,若離疑心成所願。”因此,信心能生一切善法功德猶如種子,若無信心就如同種子被火燒盡一樣。如經雲:“無信心之人,不生諸善法,如種被火焚,青芽豈能生?”此外,信心居于七聖財88之首位,如雲:“信心如寶輪,晝夜修善道。”所以說,信心是一切財寶中最殊勝的。同樣,信心也是無盡功德的源泉,猶如寶藏;能趨入解脫勝道,猶如雙足;將一切善法攬入自相續,猶如雙手。如頌雲:“信財寶藏雙足勝,猶如雙手攝善根。”雖然叁寶具有不可思議的悲心與加持,但要想使之融入自相續,唯一依賴自己的信心和恭敬心。因此,如果自己具有上品的信心與恭敬心,那麼所得到上師叁寶的悲憫與加持也是上等的;若具有中品的信心與恭敬心,則所得的悲憫與加持也是中等的;假如只具有下品的信心與恭敬心,就只能獲得少許的加持與悲憫;如果根本沒有信心和恭敬心,那麼不可能得到上師叁寶的悲憫與加持。若自己無有信心,則遇到真佛攝受也無濟于事,就象前面提到的善星比丘和世尊的弟弟提婆達多等一樣。如果具有真誠的信心與恭敬心,現在無論誰人祈禱,佛陀都會降臨于他(她)的面前賜予加持,諸佛對衆生的悲心無有親疏。如頌雲:“何人誠作意,能仁現彼前,賜灌頂加持。”邬金蓮師說:“具有信心善男女,蓮生不去何處住,吾壽無有殁盡時,信士前我各現一。”只要自己具有勝解信,則任何人都會得到佛的悲憫(和加持)。(藏族有這樣一種說法:)“若有信心,老婦依犬牙也能成佛”。

  從前有一位老婦人與兒子(相依爲命)。兒子經常去印度經商。老母親對他說:“印度金剛座是圓滿正等覺(釋迦牟尼佛)出世的聖地,你一定要從印度給我帶回一個作爲頂禮對境的殊勝(加持品)。”這樣囑咐他多次,但兒子都忘記了,(一直)沒有帶回加持品。一次,兒子又准備去印度時,母親說:“如果這次還不給我帶回來一個作爲頂禮對境的加持品,我就在你面前自殺而死。”兒子去印度經商到返回的期間又忘記了(母親囑咐的那件事),臨近家門之時(突然)想起了母親的話。他想:現在該怎麼辦呢?我沒有給老母親帶回任何頂禮所依的加持品,如果這樣空手而歸,老母一定會自盡身亡的。想到這裏他左右環顧,發現路邊有個狗頭,于是拔出狗牙,用綢緞裹好帶回來交給母親說:“這是佛的牙齒,希望你將它作爲祈禱的對境。”老母親認爲這顆狗牙是真正的佛牙,生起了強烈信心,經常頂禮供養,後來狗牙降下了許多舍利。最後老婦人去世時,出現了彩虹光環等許多瑞相。這並非是狗牙具有加持力,而是老婦人以強烈的信心力認爲它是真正的佛牙,這樣佛的加持力融入狗牙中,所以狗牙也就與佛牙無有差別了。

  此外,在工布地方有一個叫覺沃奔的愚人。一次他去參拜覺沃佛像(存放于拉薩大昭寺的釋迦佛身像)。當時覺沃佛像前,無有香燈師等其他任何人。他來到(覺沃佛像)近前,看到那些供桌上的食品和酥油燈,心想:覺沃像是將這些糌粑團蘸上燈器裏的酥油汁以後才食用的,爲了使酥油汁液不凝固才燒燃此火的,那麼覺沃他怎麼享用我也應該同樣食用。于是,他將糌粑食子蘸上酥油汁後吃了起來。吃完後,看著覺沃的尊顔說:“神馐89被狗叼走了您也是笑眯眯的,酥油燈被風吹動您還是笑眯眯的,您真是一位好上師。我的這雙鞋托您保管,我轉繞您一圈就回來。”說完便將鞋子脫下來放在覺沃佛像前面,他自己去轉繞了。香燈師來後,(看到了佛像前的鞋)准備扔出去。這時,覺沃佛像說:“這是工布奔委托我保管的,不要扔掉。”他來取鞋時又說:“您真是一位好上師,明年請到我的家鄉來吧,我宰一頭老豬炖上豬肉,煮熟陳舊的青稞釀成青稞酒等著您。”覺沃佛像說:“可以。”

  他回到自己家中對妻子說:“我已經邀請了覺沃仁波切來作客,不知道他什麼時候來,所以你要經常看著他是否來了。”第二年的一天,他的妻子去提水,在水中清楚地顯現出覺沃的影像。妻子立刻跑回家告訴丈夫:“那邊水裏有一個人,是不是你請的客人呀?”他馬上跑去看,果然看到水裏現出覺沃仁波切。他認爲覺沃落到水裏了,于是跳進河裏去撈覺沃的身體,真地抓住提上來了,便想帶回家中。途中到了一塊大石頭前時,覺沃說:“我不去俗人家裏”。之後不肯再繼續前行而融入了那塊岩石中。後來石頭上自然出現了覺沃佛像,所以被稱爲“覺沃石”,顯現覺沃身像的河則被稱爲“覺沃河”。據說至今它們仍與拉薩覺沃具有相同的加持力,而且信衆們也經常對它們進行頂禮供養。

  也就是說,他以自己所具有的堅定信心,得到了佛的悲憫。否則,他飲了燈油、吃了神馐,又將鞋子放在覺沃佛像前面,怎麼會沒有罪過呢?但是依靠信心力,他反而得到了那樣的功德。不僅如此,而且現量證悟實相勝義谛也唯一依賴于信心。如佛在經中說:“舍利子,勝義谛唯以信心才能證悟。”依靠所生起的不共信心,上師叁寶的加持融入自相續後,自相續中便會生起真實的證悟,並且見到實相真實義時,對上師叁寶會真正誠信不疑,生起不共的不退轉信心。所以說證悟實相與勝解信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從前,塔波仁波切臨行時問米拉日巴尊者(藏文原義中爲“阿底峽尊者”但因爲曆史年代不符故改爲“米拉日巴尊者”):“尊者,我何時才可以攝受眷屬呢?”尊者回答:“一旦你與現在不同,于相續中生起現見心性的證悟,並且對老父我也生起了如見到真佛那樣的堅定信心,這時你可以攝受眷屬。”因此,上師叁寶的大悲心與加持融入自相續唯一依靠恭敬和信心。從前,阿底峽尊者的一個弟子直呼尊者的名子:“覺沃給我加持加持。”尊者說:“壞弟子,恭敬一點吧!”只有以堅定不移的不共信心與恭敬心才可能開啓皈依之門,因此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皈依之分類

  具有如此信心之皈依也分爲叁種:如果是因爲畏懼地獄、餓鬼、傍生叁惡趣的痛苦,希求善趣人天安樂而皈依,稱爲小士道皈依;如果是因了知無論生于輪回的善惡趣都不離痛苦的本性,爲了擺脫輪回的一切痛苦,獲得寂靜涅槃的果位而皈依叁寶,稱爲中士道的皈依;如果是因爲現見沈溺于輪回大苦海中的所有衆生遭受無法想象的各種痛苦逼迫,爲了將他們安置于遍知無上真實圓滿正等覺的果位而皈依,稱爲大士道的皈依。

  如今在這叁種發心中,我們應當具有希求將無邊衆生安置于圓滿正等覺果位的大士道發心而皈依。善趣的人天安樂暫時好象是安樂的,但實際上也超不出痛苦的(範疇),善趣安樂果報耗盡後又將墮入惡趣之中。所以不應追求瞬間的善趣安樂。如果只是爲了自己一人得到寂靜安樂涅槃的聲聞緣覺果位,而不饒益無始以來曾爲自己父母、現在沈于輪回苦海中的無邊衆生是不應理的。希望一切衆生能獲得佛的果位而皈依叁寶是大士道廣大福德之津梁,所以應依大士道皈依。《寶鬘論》雲:“衆生界無量,欲益亦如此。”

  皈依之方法

  共同乘皈依法:誠信佛爲本師,法爲道,僧衆乃爲修道之助伴,以此方式而皈依。不共同密乘皈依法:叁門供養上師、依止本尊、空行爲助伴,以此方式而皈依。殊勝方便之金剛藏皈依法:脈清淨而現化身,風清淨乃爲報身,明點清淨現法身,以此捷徑而皈依。究竟無欺實相金剛乘皈依法:皈依境聖衆相續中的本體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叁相無別的智慧,我們爲了使自相續生起這些智慧而反複修持、決定,以此方式而皈依。

  這樣所有的皈依方法已明確後,當明觀皈依境修持真實皈依。即:將自己的住處觀想爲由各種珍寶組成的清淨刹土,美妙悅意、平坦光滑猶如鏡面,無有凹凸不平的山崗、窪地。在自己正前方觀想一棵具有五枝的如意樹,枝繁葉茂、百花齊放、碩果累累,極其圓滿,遍滿東南西北整個虛空界,所有的枝葉全部是以各種珍寶鈴、璎珞嚴飾。于中央的樹枝上觀想:本體爲叁世諸佛的總體、無等大悲寶藏具德之根本上師,形象爲邬金大金剛持(蓮花生大士),身色白裏透紅,一面二臂,雙足以國王遊舞式安坐于八大獅子寶座上面的各種蓮花、日月座墊上。右手以契克印執持金色五股金剛杵,左手平托天靈蓋,內有充滿無死智慧甘露的寶瓶,瓶口以如意樹嚴飾,身著錦緞大…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09 皈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