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宗教程 第五編 西方極樂世界 依正莊嚴▪P4

  ..續本文上一頁自在王佛所,心開意解,悟無生法忍,爾時位名聖種性(登地菩薩)。于此聖種性中,起發四十八大願,修起西方佛刹,即曰安樂淨土。是彼因所得,果中說因,故名爲性。4)性是必然義、不改義。如海性一味,百川衆流入者,必爲一味,海味不隨百川水味所改。安樂淨土諸往生者,無不淨色、無不淨心,畢竟皆得清淨平等無爲法身,以安樂國土清淨性成就故。

  如迦羅求羅蟲,其形體微小,若得大風所灌,身體脹大猶如大山,隨著風的大小,其身形亦隨之大小。生極樂世界的衆生亦複如是。往生到彼正道世界,即可成就如阿彌陀佛那樣的大慈悲的出世善根,入大乘正定聚。亦如迦羅求羅蟲,原來本是小身,因風力故而得大身,誠爲不可思議。

  

  四、形相功德

  

  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阿彌陀佛因地,見到此土一四天下中有須彌山,山腰有日月晝夜運行,可是日月的光明,只照所行到的一方,不能照到周圍的其他叁方面。如東半球是白天,西半球是晚上,這是不理想的。又看到娑婆國中,衆生福報薄,每至夜晚,到處一片黑暗。雖然在居住的屋宅,燃燈點燭,或用電燈來照明,但是燈光還是照近不照遠,最多能照到周邊百尺左右。因此,法藏菩薩發願,他成佛的刹土,到處光明圓滿,而且都是清淨的光亮。有如日月本體,自然具足的光能,是從衆生及所有萬物的自體中,自然顯發,遍照十方,不相障礙,無有間斷。

  西方極樂世界萬物的體性,悉皆清淨端嚴,外顯光明華麗,清淨光明有如明鏡之清澈,如日月之光輝,遍一切處。西方淨土的正報(天人聖衆)與依報(樓閣樹林寶地等)的自體中,自然顯發光明,遍照十方,光光互攝,不相妨礙,光明熾盛。所以西方淨土雖有日月星辰,卻顯不出精光,在虛空中住,亦不回轉運行。

  極樂世界一一景物,無非光合之相。阿彌陀佛自性光明稱性變現無數美的形狀,或圓形(蓮華、光臺),或長短方圓諸形狀,或青黃赤白諸顔色,或樂器、或靈禽、或清風等,任運變現,由無而有,從有轉空,妙德難思。西方極樂世界萬物,光色晃曜,盡極莊嚴華麗,結構的和諧與萬物自體光明令西方極樂世界透顯至美的神韻。

  修忍辱能得容貌端正,這是如影隨形的自然因果律。十方衆生一得往生極樂世界,無有瞋恚與忍辱的因果殊差。人天的色像,平等地有著佛的妙絕相好,此乃清淨光明加持力所致。西方淨土依正的光明不屬心性變化,而能成辦心性變化之事,誠爲不可思議。

  

  五、種種事功德

  

  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

  

  阿彌陀佛因地,見有國土中,衆生資生的衣食住行用品,無非泥土木石,粗劣不堪。而且想要雕金镂玉的器皿,總是不盡人意,每每千般經營造作,受盡辛苦。所以法藏菩薩不忍衆生苦,緣起大悲心,發願要成就種種事皆微妙莊嚴的淨土,令衆生的衣食住行等資生用具應念而至,珍寶具足不必經營,互相忘情于自然之樂,與淨土諸上善人,攜手共行于化度衆生的佛事,彼此同得于究竟涅槃的佛果。

  西方極樂世界萬物悉以種種珍寶構成,無量珍寶具有種種不同的排列組合,致令西方淨土景物具足清淨微妙莊嚴。形相功德表明西方淨土形相的體性是淨光,而形相的構件是珍寶,並和合百千種妙香。淨光、珍寶與妙香致令極樂世界萬物窮微極妙。

  極樂世界的地面寶樹、樓觀欄楯、講堂精舍,悉皆七寶(無量珍寶)自然合成;妙衣璎珞、華果鈴铎等,悉以珍寶化成。珍寶不僅呈固態,而且還呈現液態。淨土寶池一一池水,七寶所成,流注華間,尋樹上下。西方淨土種種事,或一寶、或十、百、千種珍寶,隨心稱意,無不具足。若欲令珍寶由有化無,衆寶便自然應念化沒。心得自在,有逾神通,安可思議。

  縱使以工藝精湛著稱的毗首羯磨天人(帝釋之臣),積思竭想亦無法構圖模製出來。西方淨土種種事功德,是由阿彌陀佛無漏清淨本性所成就。心淨則佛土淨,是故言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

  

  六、妙色功德

  

  無垢光焰熾,明淨曜世間。

  

  阿彌陀佛因地,見到有些國土,彼此優劣不同,由此引發人我高下,是非愛憎,不平等之心,導致貪瞋癡等種種煩惱起現行,造有漏業,受叁界生死輪回苦果,頭出頭沒,無有了期。是故法藏菩薩興大悲心,起平等願,願我國土光焰熾盛,于一切佛土最勝第一,生我國者,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有叁十二相,皆當究竟一生補處。安樂淨土的金光,從阿彌陀佛離垢淨業所生,清淨無不成就。

  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顯色,悉皆瑩潔無垢,光明熾盛,照曜一切世間,普攝九法界衆生。色彩訴諸視覺,是人們認知外境的初始印象。色彩表現活動、變化、節奏、均衡、深度、幅動、協調等,與人的心靈關聯甚大。極樂世界的景物以金黃色作爲原色基調。此金黃色任運變現無量色,形成多樣化統一的視覺景觀,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同時亦能顯發諸往生者的性德慧光。

  極樂世界諸往生者皆具紫磨真金色,寶樹蓮華悉由珍寶合成,或呈對應光色: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或呈相配之光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綠真珠光。冷暖光色相間,互映相輝,由心回轉。而在空中飛翔的白鶴、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等,又以絢麗色彩爲極樂世界平添一道動態的神妙景致。

  西方極樂世界的萬物色彩,華麗輝煌,其明亮度、純淨度以及調和度,非言語所能描摹,勝過叁界所有的光色。其光明照曜事物,則映徹表裏;其光明照曜心識,則終盡無明。光明爲佛事,妙德難思。

  

  七、觸功德

  

  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

  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

  

  阿彌陀佛因地,見到有些國土,雖然有貴重的金玉七寶,衆生摩挲喜愛。但寶性堅硬,只能作首飾器具等,不得製成衣服來穿。就算有很名貴的珍珠,也只能供人當爲明鏡來玩賞,絕不能用作敷在床上的臥具,可以安息疲勞的身體。這樣看來,珍寶對人的身體及眼睛,不能同時有樂受和利益,豈不成爲互相矛盾嗎?所以法藏菩薩發願,使他成佛的國土中,一切人天大衆,六根接觸六塵,同時都有和樂的感受,沒有違逆的苦受。彼國中的七寶,乃至無量衆寶,都是具足柔軟的本性,使人既可悅目觀賞,又可作衣飾披服;既可莊嚴,又有實際的受用。迦旃鄰陀是天竺國一種柔軟草的名稱,觸摸這種柔軟草能生起快樂的感受,是故以此草來譬喻。觸摸迦旃鄰陀草生起染著的樂受,而觸摸西方淨土柔軟的七寶,能生清淨無著的法樂,伏滅惑業,開顯智慧。訴諸觸覺的地水火風乃至光影,均能令往生者獲得法喜,增長菩提善根。一根遍對一切塵,一塵遍悅一切根,根根塵塵無不稱性融通,自在無礙。

  西方淨土黃金地面,覆蓋著適意的樹花,亦柔軟光潔,如兜羅綿,足履其上,沒深四指,隨足舉已,還複如初。八功德水即是液態的珍寶,往生者沐浴其中,開神悅體。身觸光明,身意柔軟,善根增上。乃至接觸到菩提樹的光影,亦得六根清澈,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清風徐來,吹拂往生者的身體,安和調適,所受快樂猶如煩惑斷盡的阿羅漢。諸往生者安享勝妙觸樂時,不生貪戀執著之心,受樂而無樂想,自心清淨,斷除煩惱,增長功德,成就道業,以觸塵妙樂而修道證果,此事如同愛作菩薩度生之事。愛作菩薩形容端正,令人生起染著心,而愛作菩薩能令生染著心的衆生或生天上,或發菩提心。可見阿彌陀佛善巧願慧不可思議。

  

  八、(水地空)叁種功德

  

  地、水、火、風、空五大屬色法,是依報的構件。真如不變之體中,具性善性惡;真如隨緣時,因染淨業而有善惡之用。地大能隨佛界淨心,造作佛身修善之色,正報有八萬四千相好,依報有七寶爲地等;水大依清淨之緣,則池流八德,隨意淺深;風大依清淨之緣,則八種清風,和適舒暢;空大依清淨之緣,則鈴網交絡,萬象莊嚴。西方極樂世界五大隨淨緣之莊嚴,亦即阿彌陀佛清淨心性之外顯。具述如下:

  

  1. 水功德

  

  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

  微風動華葉,交錯光亂轉。

  

  阿彌陀佛因地,見到有些國土,例如我們這個地球,江河大海的水,波浪洶湧,或冰塊橫流,沖擊成災;宇宙洪荒,令人心悸。法藏菩薩見此,興大悲心,願我成佛的刹土,所有流泉池沼,都是與地面上的宮殿樓閣有適當的配合,不深不淺,大小適中;水面上遍布七寶蓮華作爲莊飾;水池上下內外,衆寶的顔色很有次序,映照在水中;微風吹發的五音,自然彼此相和,光色與音聲,都不會雜亂;凡是接觸水並聞水聲的衆生,都得到身心安樂。

  西方淨土的池水內具八種功德(八功德水),一者澄淨(異此土的渾濁),二者清冷(異此土的寒熱),叁者甘美(異此土的鹹淡劣味),四者輕軟(異此土的沈重),五者潤澤(異此土的縮腐褪色),六者安和(異此土的急暴),七者飲時除饑渴等無量過患(異此土的生冷),八者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種種殊勝善根(異此土的損壞諸根及增病淹溺等)。阿彌陀佛以果覺境界令往生者在享用池流德水時,顯發自性本具的八功德水。

  西方淨土的池水,恒應沐浴者的意欲,廣作殊妙的佛事。諸往生者沐浴其中,意欲水之淺深、冷暖、緩急,其水一一隨衆生意;開神悅體,淨若無形;微瀾徐回,波揚無量微妙音聲。諸往生者欲聞佛法,或聞佛法僧聲、波羅蜜聲、止息寂靜聲、無生無滅聲、十力無畏聲;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大慈大悲喜舍聲、甘露灌頂受位聲等,隨諸往生者根性好樂,宣說應機之法。其願聞者,辄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所聞。如是池水,即乃佛水。此水爲佛事,不可思議。

  

  2. 地功德

  

  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

《淨土宗教程 第五編 西方極樂世界 依正莊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