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
阿彌陀佛因地,見到有的國土很不稱意。例如此土,崇山峻嶺,深谷懸崖,山上處處有枯死的樹木;遍地荊棘,崎岖荒僻,更有一望無際水天相連的茫茫滄海,令人膽戰心驚。法藏菩薩見此,興大悲願,願我國土,地平如手掌,宮殿樓閣,有如明鏡,十方世界都納入樓閣的壁柱上,映現清晰,寶樹欄網,地面虛空,互爲嚴飾,互相映照。
從地面形態來看,西方淨土寬廣平正,不可限極。無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荊棘沙礫、須彌土石等山。唯以自然七寶、黃金爲地。或以琉璃爲地,黃金作道路;或以雜寶爲地,琉璃作道路;或以紫金白銀爲地,百寶作道路;或以不可說寶爲地,還以不可說寶作道路;自然而有種種的排列組合。如是柔軟之寶,轉相間雜,轉共合成,轉相映曜,轉相顯發,光光色色,各各不同,而無雜亂,極具美感。衆寶合成的地面,如清淨明鏡,十方國土淨穢諸相,善惡業緣,一切悉于寶地間顯現,淨土天人見證此事,止惡揚善之情,自然成就。又有各類飄華散落地面,隨色次第,自然而成美麗的圖案,柔軟光潔,猶如地毯,微妙舒適。
從地下莊嚴來說,極樂世界的琉璃地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熾盛顯赫,流光溢彩,映絕日輪。金幢形狀方楞具足,根基中正,穩健如山。與琉璃地,交相輝映。
從地上莊嚴來看,極樂世界周滿衆寶蓮華,微妙香潔;七寶泉池,星羅棋布;岸邊無數栴檀香樹,吉祥果樹,華果恒芳,修條密葉,交覆于池。下從地際,上至虛空,有無量無數的宮殿樓觀,諸往生者憩居其內,熙怡快樂。宮殿內外,光瑩如鏡。牆壁檐柱上,處處徹見十方佛國,顯示一法具一切法的殊勝妙用。極樂世界行樹欄楯(行樹表慧,欄楯表戒),井然有序,此諸寶樹,由一寶二寶乃至無量寶自然合成。樹量彌高,縱廣彌闊,行行相當,葉葉相次,華果衆多,神變非一。寶樹間亦如一大彩色屏幕,能隨念映現十方無量世界,其清晰度猶如手持明鏡睹其面像。諸寶林樹,皆從阿彌陀佛無漏心中流出,故無生死漸長之情狀。其諸蓮華泉池,樓閣幢幡,亦是阿彌陀佛無漏性德所成就,妙用無窮。
從上面對極樂世界地面形態、地下莊嚴與地上莊嚴的簡略描述中,可知西方淨土的地功德,不僅具有賞心悅目的審美價值,而且能幫助往生者修道證果。此影爲佛事,安可思議。
3. 虛空功德
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
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
阿彌陀佛因地,見到有些國土,虛空中常有煙雲塵霧,把本來甯靜的太虛面目,遮蔽不現。更有震烈的大雷、冰雹乃至隕石,從空中降下。不吉祥的天火,彎弓似的虹霓,每每由虛空中出現,令人憂慮百端,毛骨悚然。法藏菩薩見此,興大悲心,願我國土,有七寶交絡的羅網,遍覆虛空,網上挂有鈴铎,風吹鈴铎發出的音聲,和諧合律,鳴宣佛道妙法。
西方淨土的菩提樹與七寶林樹上,悉皆彌覆著妙真珠網,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其華麗程度如梵王宮殿,諸天童子,自然在中,顯示出極樂世界身土不二的妙境。樓觀堂舍上面,亦同樣羅覆著珍妙寶網,懸諸寶鈴,明妙無比。
極樂世界虛空莊嚴神妙莫測,悉由光明爲體作變現。淨土景物諸珍寶,一一各出五百色光,一一光明如華如星如月,上湧虛空,化作光明之臺。光臺兩邊,又有光明變現的樓閣與百億華幢。八種清風從光明而出,鼓動虛空中的無量樂器,演說佛法音聲,清暢哀亮,微妙和雅,令人歎慕。
各色靈鳥飛翔,晝夜六時,出和雅音,演暢妙法。給極樂世界平添無限生機,亦令淨土聖衆生起希有心、平等心、菩提增上心。彼土衆生,聞到靈鳥說法之音,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如是衆鳥,皆是阿彌陀佛光明變化所作。
極樂世界虛空中,亦有衆多妙華飄散,其中有極樂本土樹華之飄墜,有他方菩薩天人散華以作供養,有極樂本土聖衆自然變現之華,供養阿彌陀佛。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賞心悅目,開神啓悟,西方淨土可謂是花卉博覽園。
極樂世界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萬種溫雅德香,恒常彌漫在西方淨土,寶香與妙華一樣,巧作佛事,能令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菩提善根,時時增長。西方淨土虛空功德寓佛事于美的享受中,諸往生者任運深得法益,此聲爲佛事,焉可思議。
綜上所述: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具有全方位多層面立體性的特點,舉體是美不勝收、妙不可言的解脫境界。隨文作觀,尚能獲得良深法益,更何況真實徜徉于彼土。如是美妙殊勝的淨土,吾人宜應至誠求生。
九、雨功德
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阿彌陀佛因地,見到有些國土的衆生,想以名貴的華香幢幡寶蓋等供養叁寶,增進自己的福慧,然囿于業重福薄,無力置辦,每每懊喪悲歎,因此法藏菩薩便發起大悲心願,在自己成佛的刹土,圓滿衆生供佛種福田的心願,諸種供具應念而至,並無絲毫的短缺。雨適時而無洪濤之患,表安樂淨土無累情之物。故以雨作比喻。
極樂世界,風吹散華,遍滿佛土,隨色次第,而不雜亂。柔軟光澤,馨香芬烈。有衆寶蓮花,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煥爛,明曜日月,一一華中,出叁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叁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爲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衆生于佛正道。蓮華爲佛事,安可思議。
十、光明功德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
阿彌陀佛因地,見到有些國土的衆生,雖複頭頂上有日光明照,然內心卻爲愚癡無明所暗蔽,沒有光明智慧相。是故法藏菩薩願言,願我成佛時,所有的萬物都有光明,這些光明能除愚癡暗冥,使一切衆生皆得入佛智慧,皆當成佛。令往生者沐浴妙光,伏斷煩惱,悟證佛智。
阿彌陀佛以光明作佛事,在自佛國土,助成諸往生者的道業;于他方世界,照攝念佛衆生往生淨土。極樂世界光明,從阿彌陀如來智慧報起,蒙光明照觸者,無明黑暗,終必消除。光明非智慧,而能有智慧之妙用,焉可思議。
阿彌陀佛光明妙德亦凝聚在六字洪名中,淨業行人執持佛號,即能感遇佛光,佛聲不斷光不斷,佛我聲光成一片。十方衆生信願持名,蒙光往生,因光成佛。淨宗念佛法門之便捷,彌陀光明之妙用,可謂登峰造極。
十一、妙聲功德
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
阿彌陀佛因地,見有國土,雖有世間善人,但此善人的名稱,傳布不遠,僅及一鄉一城一國。另有名聲雖較遠,但其事迹無非世間法,不算微妙。或名聲妙遠,但不能令衆生悟入諸法實相,超出叁界輪回。有如上所說的幾種原因,法藏菩薩才發願:要以妙聲功德莊嚴國土。若人只要聞到安樂淨土之名,必然會知道彼國阿彌陀佛不可思議本願神力,油興往生見佛之心。即可如其所願,往生彼國。
極樂世界的諸種音聲,皆如梵音清淨,能令聞者頓息熱惱,明心見性。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名聲遠播十方世界,十方衆生聞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名字,至心信樂,欲生彼國,十念乃至一念,即可往生。一俟生彼土,花開見佛,悟無生忍,得不退轉,究竟成佛。證知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妙聲功德之殊勝。此以國土名字爲佛事,安可思議。
法法平等,無有高下,然念佛法門能令凡夫帶業往生,橫超叁界,速疾成佛,此乃阿彌陀佛不共之妙法,其功德利益最尊第一。是故十方諸佛推讓其德,俾令諸佛無邊功德海,悉入彌陀一佛之中;勸令十方衆生悉入阿彌陀佛一乘願海,往生淨土,圓成佛道。《 阿彌陀經 》雲:“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十方諸佛稱贊,始能令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名聞遐迩,普攝無邊衆生,會歸西方淨土。此正顯阿彌陀佛諸佛稱名贊歎願之成就。若無此願,吾人從何得聞阿彌陀佛名號功德與西方淨土清淨莊嚴
若聞所未聞,又何由發起求生彼土之勝願
可見妙聲功德寓意之深遠。
十二、主功德
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
阿彌陀佛因地,見到有些國土,設若羅刹做國王,那個國家必然彼此殺害,互相吞啖,這樣便成爲羅刹鬼國了。若轉輪聖王出世,必以十善業道教化衆生,則民衆相觀爲善,國泰民安,祥和無慮。所以國王是一個國家興衰治亂的根本。由此法藏菩薩發願,願我成佛的國土,經常有佛住世,以佛法教化攝受衆生,相續不斷,盡未來際。住名不異不滅,持名不散不失。如以不朽藥塗種子,在水不爛,在火不焦,得因緣則生。何以故?不朽藥力故。若人一生安樂淨土,後時意願回入叁界教化有緣衆生,舍淨土命,隨願得生他方國土。雖生叁界煩惱稠林中,菩提種子,畢竟不朽。何以故?以經阿彌陀佛神力加持故。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法王,能善住持西方淨土。幫助淨土聖衆速成正覺,攝受他方衆生往生極樂,不動道場,遍應十方,弘宣妙法,安立無量衆生于佛正道。
西方淨土盡未來際,皆是正法住世,悉由法王住持。當來曠遠不可計劫,阿彌陀佛化緣即盡,當般涅槃。阿彌陀佛般涅槃後,正法住世等佛壽命。阿彌陀佛正法滅時,觀世音菩薩即示現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其佛國土,名衆寶普集莊嚴。又經無量劫後,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化緣即盡,當般涅槃,法滅盡已,大勢至菩薩示現成佛,號曰善住功德寶王如來,永無涅槃時。證知西方極樂世界佛佛相傳,悉由法王住持,無有像法末法。
阿彌陀佛住持西…
《淨土宗教程 第五編 西方極樂世界 依正莊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