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呂珍。呂玉娶妻王氏,呂寶娶妻楊氏。都長得很端莊。呂珍年幼未娶。
王氏生下一子,小名喜兒,方才六歲,跟鄰舍家孩子出去看迎神賽會,夜晚不回。夫妻都很煩惱,貼出了一張海報尋人,街坊上叫了幾天,都找不到人。呂玉心情非常郁悶,告別了王氏,出去做生意。
一日早晨,呂玉來到陳留地方,偶然去廁所方便,見坑板上遺下個青布包裹。打開看時,都是銀子,大約有兩百兩左右。呂玉心裏想道: 「這天賜之財,帶走也無妨,但是失主找尋不到,一定非常著急。古人見金不取,拾金不昧,美德可佳。我今年過叁旬,尚無子嗣,要這橫財何用?還是在此等人來找尋,就將原物還他吧!」
等了一天,不見人來,呂玉第二天只得帶著銀子動身。到了南宿地方,在客店投宿,遇著一個同下客棧的客人,閑論江湖生意之事。那客人說起自己不小心五天前的清晨,到陳留縣解下行李上廁所時,偶然遇見官府的一隊人馬在街上走過,心慌起來,趕快離開,卻忘記了那行李,裏面有兩百兩銀子,直到夜裏脫衣要睡,方才想起。想著已經過了一天,可能早就被人拾去了,轉去尋覓,也是徒勞無益。
呂玉便問:「仁兄尊姓?高居何處?」客人道:「在下姓陳,在揚州鎮上開個糧食鋪子。敢問仁兄高姓?」呂玉道:「小弟姓呂,是常州無錫縣人,揚州也是順路,何妨相送尊兄一程。」二人來到揚州陳家鋪子。呂玉先提起陳留縣失銀子之事,盤問他布包模樣。陳君回答說:「是個深藍青布的,一頭有白線緝繡一個陳字。」呂玉心下明白,雙手將兩百兩銀子遞還陳朝奉。陳朝奉喜出望外當下願與呂玉均分,呂玉不肯接受。
陳朝奉感激不盡,擺設筵席相款待。問道:「恩兄令郎幾歲了?」呂玉不覺掉下淚來,回答說:「小弟只有一兒,七年前爲看神會,走失了,內人也一直沒有再生育,很想領養個義子,只是難得有這般湊巧的因緣。」陳朝奉道:「舍下數年之前,買得一個小男孩,如今已十叁歲了,就送與恩兄服侍左右,也當我一點報答之意。」當下便教掌櫃店員,將喜兒帶出來。
呂玉聽得名字與他兒子相同,心中感到疑惑。等到小男孩出來時,呂玉仔細認出兒子面貌來,記得兒子四歲時,因跌損左邊眉角,結一個小疤兒,有這點可認。呂玉便問道:「你原是哪裏人?誰賣你到這裏來?」男孩回答說:「不十分詳細,只記得父親叫做呂大。還有兩個叔叔在家,娘姓王,家在無錫城外。小時被人騙出,賣在此間。」呂玉叫聲:「親兒!我正是無錫呂大。是你的親爹了!失了你七年,何期在此相遇啊!」正是:水底撈針針已得,掌中失寶寶重逢;筵前相抱勤殷認,猶恐今朝是夢中。
呂玉起身拜謝陳朝奉:「小兒若非府上收留,今日怎麼能夠父子重逢?」陳朝奉道:「恩兄有還金之德,上天引導您到寒舍,才能父子團圓啊!」次日呂玉告辭陳朝奉,陳朝奉取出白銀二十兩。呂玉也不客氣地收下來了。叫兒子出來拜謝。呂玉叫了一只小船,上了船後,只聽得江邊人聲鼎沸。
原來一艘載人的船壞了,落水的人大聲號呼求救。呂玉想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寶塔。何不舍這二十兩銀子做賞錢,教人趕快撈救。」
當下對衆人說:「快撈救,若救起一船人性命,把二十兩銀子賞予你們。」衆人聽得有二十兩銀子賞錢,小船如蟻而來,才一下子,就把一船人都救起。
內中一人看了呂玉就大聲叫道:「哥哥從哪裏來的?」
呂玉看他,正是自己的叁弟呂珍,合掌道:「是上天幫我撈救兄弟一命。」忙扶上船,將幹衣服給他換了。就叫喜兒見了叔叔。又把還金遇子之事,敘述了一遍。
呂玉問道:「你又爲何到此?」呂珍道:「自從哥哥出門之後,一去叁年,有人便說哥哥在山西身亡,嫂嫂已是成服戴孝。二哥最近又要逼嫂嫂嫁人,嫂嫂不從。哥哥趕快回家,以安慰嫂嫂之心,遲了就怕會有變卦了。」呂玉聽了非常驚慌,急忙叫船主馬上開船,連夜趕路。
老二呂寶心懷不善,聽說江西有人喪偶,要討一個娘子續弦。對方情願出叁十兩銀子,呂寶就將嫂嫂與他說合。
呂寶得了銀子向客人道:「家嫂有些固執,好好請他出門,一定不肯,所以今夜黃昏時分,派人擡轎悄悄地到我家來,只看戴孝髻的,便是家嫂。更不須多說話,扶他上轎,連夜開船去就是。」客人依計而行。
呂寶恐怕嫂嫂不從,在她跟前不露一字。卻私下對其妻楊氏做個手勢,說道:「那兩腳貨,今夜要出脫與江西客人去了。我生怕哭哭啼啼,先出去外面躲避。黃昏時候,你勸他上轎。」
原來楊氏與王氏妯娌很和睦,馬上跟王氏透露個消息:「我丈夫已將姆姆許配給與江西客人了,黃昏時分,客人就來娶親,教我不要說。我與姆姆感情深厚,不好隱瞞,你有些什麼細軟家私,須先收拾一下。」
王氏叫天叫地啼哭起來:「我丈夫雖死,不曾親見,且等待叁叔回來,定有個明確的信息,如今逼得我好苦啊!」楊氏左勸右勸不果。
王氏道:「既要我嫁人也就罷了,但怎好戴孝髻出門?嬸嬸尋一頂黑髻與我換了好嗎?。」
楊氏又要忠丈夫之托,又要姆姆面上討好,連忙去尋黑髻,也是天數,舊髻兒也尋不出一頂。王氏道:「嬸嬸,你是在家的,暫時換你頭上的髻兒讓我戴著可以嗎?」楊氏說: 「也好!」王氏將自己孝髻除下,換給楊氏戴了。
黃昏過後,江西客人引著燈籠火把,擡著一頂花轎,飛奔到呂家來,呂寶已經給客人暗號。衆人推開大門,只認戴孝髻的就搶。楊氏嚷道: 「不是我啦!」來人只是擡她上轎,飛也似擡去了。正是:一派笙歌上客船,錯疑孝髻是姻緣;新人若向新郎訴,只怨親夫不怨天。
第二天早晨,呂寶回來。一進門看不見了妻室,卻見嫂子頭上戴的是黑髻,心中懷疑。問道:「嫂嫂,你嬸子哪裏去了?」
王氏將換髻的緣故,敘述了一遍。呂寶槌胸頓足,只是叫苦連天,原指望賣了嫂子,誰知倒賣了老婆?
江西客人已開船了,叁十兩銀子,昨晚一夜就賭輸了一大半。呂寶心想,也罷,一不作,二不休,再尋個主顧將嫂子給賣了。
正當要出門,只見門外四、五個人一起擁進來,不是別人,卻是哥哥呂玉、兄弟呂珍、侄子喜兒,與兩個腳家,挑了行李貨物進門。呂寶自覺沒臉見人,從後門逃出,不知去向。
王氏接了丈夫,又見兒子長大回家,問其緣故。呂玉敘述了一遍。
王氏也把江西人搶去嬸嬸的情節敘述經過。呂玉道:「我若貪了兩百兩非義之財,怎能父子相見?若舍不得那二十兩銀子,怎能兄弟相逢?若不遇兄弟時,怎知家中信息?今日一家骨肉團圓,都是天意使然的啊!逆弟賣妻,也是自作自受,皇天報應,果然不爽。」從此更加用心行善,家道日隆。
後來喜兒與陳朝奉之女做親,子孫繁衍,五世其昌,出了很多達官顯貴。詩雲:本意還金兼得子,立心賣嫂反榆妻;世間惟有天工巧,善惡分期不可欺。
戒淫增福春
中國河南省的朱仙鎮,有一位經營豆漿店的陶俊英,爲人忠直,很有善心,侍奉母親特別孝順,鄉親都很稱贊他。俊英的妻子姓柯,也很賢淑,敦守婦道,是一位賢內助。她爲俊英生下一男一女,一家數口,借著賣豆漿、醬菜維生。多年來相安過日,共樂天倫,算是小康之家。
有一天,俊英往市鎮買豆子,快傍晚時回家,路上遇到一位星士,正在爲人算命,據說很准,是一名神算子。俊英一時好奇,也上前請其排一命局,星士按其八字、即觀其五形,沈吟良久,長歎一聲說:「你今年四十六歲,壽命該終,必須行孝奉母,買物放生,寬心以待善終,無法可解。不要認爲我說得荒缪,明年倘若你還在人世,可來將我的算命桌推翻,我就從此不再替人算命,決不食言。」
陶俊英聽星士說自己壽命今年該終,心裏覺得半信半疑,也不很在意。扛著豆子回家以後。再想想星士的話,既然人人都說很靈驗,應該就是真的。
他心想:「我既然只剩下四個月活在世界,何必天天那麼忙碌辛苦。」因此,他決定不要只顧做生意,開始到處遊山玩水,遇到有人販賣龜、魚、鳥類,價錢不貴的話,就買去放生。早出晚緊,經常如此,家中母親、妻子及子女,都覺得俊英近來變得不太一樣,但也不過問,任他自由行動。
有一次,他身上帶了叁十兩銀子,到市鎮買豆,剛好遇到豪雨不停,無法回家,只好暫時借宿在表兄家。表兄是當地望族,娶了幾位妻妾,都是青春嬌豔。其中有一位叫小玉的,趁著叁更夜靜時,私下走進俊英的寢室,表達愛慕之情。俊英是正義的人,怎敢暗室虧心,害人名節,于是婉言拒之。小玉也知道自重,含羞而退。天亮時,他拜辭表兄,並沒有透露小玉的事,爲人算是厚道。
扛著豆子回家,他聽到母親及妻子都微有怨言,埋怨他怎麼最近都不顧生意,終日東遊西走的。俊英本是孝順的人,心中不免感到歉疚。他自知生死有命,順時聽天,但他告訴自己,不可以讓母親憂心挂礙。因此他仍舊料理店務,照顧生意,殷勤侍奉母親,寬心等待死期。
光陰似箭,年終已過,春天到來,而俊英卻比以前更加精神輕爽、身體健朗。原以爲年終必死,如今竟然活得好好的,內心責怪星士愚弄他。等到正月過後,他來到鎮上尋找那位星士,並將他的算命桌推翻。星士一陣臉紅,心想自己算命雖精,而天道難詳,從此入山學道,不知所終。
俊英回家後,將星士算其四六必亡之事禀告母親,家中大小才猛然醒悟。
有一天晚上,俊英夢見城隍指點說:「你的壽命,四六該亡。不是星士之言不准,因你十月十九日當天夜晚,拒絕淫欲,守住貞節,又全人名節(厚道),上天感念你的美德,特別延壽二紀(二十四歲),改注生簿,移凶化吉。你以後更應謹慎修道,自然獲福不少。」
俊英醒後,才知道自己不死,是因種下福德的關系,不是星士胡言。從此更加用心,積極行善,不敢懈怠。從此生意日漸昌隆,獲利增多,家道欲如,壽至大稀。他善終正寢時,兒孫滿堂,鄰裏都很羨…
《心定和尚說故事 第一章 因果實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