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定和尚說故事 第一章 因果實錄▪P5

  ..續本文上一頁慕。

  人生在世,壽夭貪富,雖說命中注定但更重要的是今生的努力。爲善獲福,作惡招災,依人心之善惡,可隨時改變。天地鬼神,鑒察分明,絲毫不爽。人能一心向善,廣修陰骘,則雖遇凶厄而化吉祥。若任意非爲,種下罪根,雖本有福而終得凶災,此自然之理,決非命中所能製定。所以說,心爲一身之主,心善則命善;心惡則命惡,欲知吉凶禍福,但問自心便知。

  貞潔自守,化險爲夷

  中國平陽地方有一位姓卞名瑞的人家,卞瑞經商多年,家境不錯,叁四十歲時,妻子死了,又娶了一位繼室,姓常,才二十歲左右,生得秀麗端莊。卞瑞父母相繼死亡,一位弟弟卞璞才十歲,也是眉目清秀。卞瑞行李准備好,又要出外經商,吩咐妻子常氏要像他在家一樣,好好照顧年幼的弟弟。常氏點頭,記住丈夫的交代。更加地愛護小叔。

  日月如梭,年複一年,卞璞長成少年,英俊挺拔,與年輕的嫂嫂在一起,就像一對夫妻。因爲嫂叔相處,感情融洽,村莊的人就起了疑心,似有瓜田李下之嫌,傳出一些毀謗的聲音。

  卞瑞在外經商數年,想念家鄉,突然回鄉。進入村莊時,遇到鄉親熟人,先打聽一下家中狀況,鄰居就是非傳言告知,且表情略帶神秘,卞瑞心中半信半疑。

  回到家中,放下行李,稍作休息,到了吃飯時刻,妻子常氏,也沒特別准備豐盛佳肴款待,且吃飯時,夾好的給弟弟,粗糙的給自己。卞瑞心想,在外經商,千裏跋涉,回到家鄉,竟然如此草草接待,想起傳言之事,疑心更重,只是忍在心中,不便發作。

  大約十天過後,卞瑞又向妻弟告辭,出外經商,同樣的吩咐妻子好好照顧卞璞,但實際上是躲藏在隔壁村莊,預備捉奸。

  卞瑞走後,常氏就想趁此回娘家一趟。卞璞親送嫂嫂,自己一人回家路上突然雷雨交加,暫時跑進一間破舊的廟宇避雨。等到雨過天晴,又開始走路回家,來到一條河邊,已經是洪水滾滾,不像來時清淺,只好呆呆地坐在河邊的石頭上,想等到河水退位後再回走。

  不久。太陽西下,大地渺茫,正猶豫如何回家之際,突然河申漂泊一物,略似人形,當下生起恻隱之心,伸手去抓,拉上岸來,果然是人。卞璞立刻將人翻身傾斜,泄出腹中積水,不久蘇醒過來,問清楚,才知是一位小姐。她告訴卞璞: 「奴家姓許名月娥,才十七歲。因不小心掉到河裏,差一點就淹死了,幸蒙先生相救,才得活命,願以身相許,終身服侍。」

  卞璞說道:「夜色已晚,不辨途徑,我家離此不遠,我先帶你一起回家住宿一夜,明天才送你回去好嗎?」月娥非常感激,卞璞保護著月娥涉水過河,不久就回到家裏。找幾件嫂嫂的衣服給月娥換上,又燒火讓月娥取暖,並且同時烘幹衣服。月娥深深感念卞璞的恩德,願當夜玉成好事,終身服侍身旁。

  卞璞表情嚴肅地說:「你有父母,我有兄嫂,私相結合,有違正道。而且既經玷汙,你損女節,我壞名德。若真有意,明天回去,告知父母,請人來說親,將可成就姻緣。」于是叫月娥自己睡覺,卞璞自己帶著棉被到鄰居屠夫家借宿。屠夫心想,卞璞半夜出外,家中必有緣故,追問到底,知悉事情始末,竟起邪念。

  另外,同村中有一風流婦人,每見卞璞英俊潇灑,愛慕已久,卻苦無機可乘,今晚探知卞璞兄嫂外出不歸,機會難得。于是她濃妝豔抹,華服盛裝,准備毛遂自薦,直往卞璞家。

  月娥剛准備好要就寢,忽聽庭院木屐聲,锵锵作響,非常害怕,心想卞璞已外宿,不可能又再回頭,來者當是強盜匪類,于是趕快又穿好衣服,心中害怕地躲到黑暗的角落。婦人一走進房間,看到被褥均已銷好,心想卞璞大概上廁所,很快就會回來。自己就卸下衣裝,上床等待。

  這邊屠夫看卞璞已睡,就悄悄前往卞家,一進去就上床,婦人以爲卞璞來了,終于滿了心願。

  而卞瑞從鄰村趕回捉奸,潛伏窗下,聽到兩人聲浪,怒目切齒,手持利刃,摸頸便砍,結果男女之頭都被砍斷。卞瑞用婦人之衣裙包住兩個血淋淋的頭,連夜奔向嶽父家,欲責備嶽父疏于家教。到達時,用手敲門,常氏應聲說:「來了!」卞瑞辨別得出聲音確似其妻,就非常訝異。門一打開,果然是妻子常氏!

  卞瑞害怕得不得了,將整個情形告訴常氏,夫婦一同回家,常氏一面走一面哭。進入村莊,哭聲傳到屠夫家裏,卞璞聽出哭聲很像嫂嫂,急忙穿好衣服破門而出,相見之下,彼此更是大驚失色。情節離奇難測,無法想象是怎麼一回事!叁人同行,一起回家,進入房間,才知所殺是屠夫淫婦。

  卞瑞帶著人頭到衙門投案自首,縣官判斷屠夫奸邪,婦人私奔,所作非法死有余辜。卞瑞誤殺,本意並非殺此二人,判其無罪,而卞璞心地善良,月娥許願,可說是天作之合,當庭爲其公證結婚。而卞瑞卞璞兄弟雍穆和好如初,妯娌也備加親愛,合家幸福美滿。

  在這個故事裏,最重要的是,卞璞心正無邪,且堅持道德觀念,現前免去砍頭之災,又獲良妻之福,且其後福必定不可限量;反觀屠夫淫婦,邪淫之念熾盛,最終斷頭命喪黃泉,魂歸地獄,現世之報,多麼可怕!

  普勸紅杏出牆、外遇偷腥之輩,應及早懸崖勒馬,一保身命、二保名節!

  越洋複仇記

  一般人相信人死後就會變成鬼,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六道衆生之中,鬼神同道,皆屬于鬼道衆生。一般人因爲不容易看到,所以也不容易相信。事實上,鬼神是存在的。只是,不是每一個人死了之後一定做鬼,而是按他在生時所做作的善惡業力來決定。

  現舉電波與電視的例子,來具體說明鬼神存在的事實。人類的肉眼無法看到電波,唯有經過壓縮、解讀等等程序,人們才可以在電視屏幕上看見影像、聽到聲音。如果我們把鬼神也想象成電子類,除非經過特殊過程,才可以看到,我們就不會因爲自己看不到鬼神,而說鬼神不存在了。

  鬼和人一樣,都是六道衆生,一樣受業力牽引,在生死輪回中流轉。鬼,生性怯畏,除非前世有深仇血恨,否則他不會傷害人。他們看到人會閃避,就像蛇看到人會逃走一樣。只是,如果它發現來不及逃跑時,便會出自于防衛地攻擊人。同樣的道理,人如果不去幹擾鬼,鬼是不會來傷害人的。鬼會傷害人往往是因爲那個人前輩子與他有瓜葛,結了惡緣。要化解的話就是平日耍多行善,用善念來攝受、感化他們。

  種何囚,得何果,因果是如何也躲避不了的世間定律。以下與大衆分享一則故事,希望大家引以爲鑒。

  中國桐城南門有一個張祥生,他聽說鄰居謝達自臺灣臺南回來後,擁有巨財,成了富翁,心中非常羨慕。別人問謝達得財的因緣機遇,他說:「現在的臺南,景氣相當好,街頭賣菜,每天至少獲利四五十元,若巷間求乞更好,每戶一舍最少就有一元。我經營水果、雜糧的買賣生意,每天也有上百元,得利多而花費少,因此而有如此巨資。」聽的人莫不羨慕萬分,包括張祥生在內,都想等謝達下回再出門,一起到臺灣去。

  然而,事實上謝達已無意再前往臺灣。祥生等得不耐煩,就一個人搭船直抵臺南。可憐的他,身在異鄉人生地不熟,舉目無親,無法營生,結果最後流落當乞丐,日子過得非常困苦,有一餐沒一餐的,這才覺悟當初被謝達诓騙了。

  有一天晚上,下了一場傾盆大雨,祥生躲進一間破屋,更深夜靜,忽見一鬼,披發咋舌,非常凶惡。祥生大喝一聲:「我是桐城遠客,漂泊此地,作個窮鬼,我還怕你這鬼!」說完就磨拳擦掌要打過去。

  那鬼見祥生威猛,馬上退下變爲一位美女,問祥生:「你既是桐城人,可認識謝達?」祥生說:謝達與我同街,當然認識。」美女哭泣著說:「我要報冤仇,正要你幫助啊!」祥生問她有何冤情?美女答:「我本是良家閨女,只有老母靠我侍候奉養,尚未招夫。謝達查知我家還頗富有,于是托媒撮合,入贅我家。不料,他竟然心存不軌,巧設機謀,騙取我的家財而去。我老母因此憂郁而死,我也無人依靠,也就上吊自殺。至今陰魂不散,只爲報冤。你若能帶我坐船過海去找謝達,則感激不盡。」

  祥生感歎道:「我已落魄至此,哪有路費?」美女說:「我還有一些金銀首飾,埋在這屋子底下,因怕被人掘取,所以化爲厲鬼,顧守于此。你若肯渡我去桐城,願以所埋財物,報答君恩!」祥生問:「陰陽異路,你怎麼與我同行?」美女說:「你可以藉暗語來引導我,只要在下船、過橋,或是經過神廟佛寺時,叫我一聲「春梅」,我就可以一路同行。」祥生答應了,春梅女鬼即指示埋藏金銀首飾之處,共計千金之多,于是買船約鬼同行。

  抵達桐城,祥生將女鬼引至謝家,說:「這裏就是謝達家宅。」春梅女鬼叩首答謝,就從後門而入。祥生尚未轉步,就聽到屋內碗碟破毀,桌倒椅壞之聲,屋內傳來叫嚷聲: 「哪來的鬼怪,連神龛都破壞!」祥生知道是女鬼作崇,趕緊告訴謝達及其家人,謝達頓時驚嚇得面色鐵青。

  爲化解這段冤仇,謝達趕緊請道士作法收妖,可仍不見成效。一個多月後,謝達被發現上吊自殺而死,家中才恢複安甯。

  故事中的謝達騙人財物,破人貞節,始亂終棄,最終報應分明,不差毫發。因此奉勸世人,莫說陰魂渺茫,而作虧心事,今日的所做所爲,他日必將結成果,屆時的一切,也只能自己去承擔了。

  寬恕救子

  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難提寬恕。相比之下,要生一個人的氣,或是對一個人懷恨在心,就簡單得多了。

  其實,寬恕能助長我們的氣度,寬恕是人我之間相處的潤滑濟,也是胸襟、氣度的試金石。種族之間,世仇爭戰,禍延多代,都是因彼此沒有寬恕的雅量。像印度的琉璃王,對心中的羞辱不能釋懷,而造下屠殺種族的惡業。相反的,戰國的齊桓公能不念一劍之仇,義恕管仲,終能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可見世間上的武力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唯有寬恕,才能感召人心,化解怨恨。

  有一位波蘭公主,因病需要開刀動手術治療。不料那位醫生竟粗心的使她原來可治的病,轉變爲無可救藥的絕症。當這位公主知道了…

《心定和尚說故事 第一章 因果實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