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講義 第四章 共同前行▪P4

  ..續本文上一頁它們因愚昧無知造業的惡果。我們雖然生爲人類,今生與往昔也一定造了許多與它們同樣的惡業,應至誠地忏悔,生起大悲心,願自他一切衆生皆能獲得究竟的安樂。

  人道的痛苦是每個人都有體會的,只是大多數人的好了傷疤忘了痛,或愚昧的以苦爲樂。仔細想想,只要是有感覺的人,都能夠了解,人類極短暫的快樂是要付出大量的痛苦爲代價換來的,而且根本上也沒有什麼快樂可言的。

  總的說起來人類有叁大根本苦與八種分支痛苦,叁根本苦包括、:變苦、苦苦、行苦。

  變苦:現在充滿快樂的家庭,意外地遭受大火、地震等天災或被強盜光顧。房屋設施、財物毀失無存;本來很好的朋友卻因別人的離間,或因財物之爭反目爲仇;本來很好的身體,突然暴病或車禍身亡,這一切無常的變化,使得人類短暫的快樂化爲烏有。

  苦苦:即所謂的禍不單行,前面的痛苦還沒到盡頭,又接著來一大堆的困苦煩惱。比如,原來的毒瘡尚未痊愈,又突然全身癱瘓,父親剛去世母親又身亡,每天都生活在這種苦上加苦的絕望日子裏,沒有絲毫快樂。

  行苦:自以爲生活在幸福快樂裏的人,似乎沒有體驗過痛苦,但實際上你爲了吃飯、穿衣、受用、住房、工作無一不是在種下惡業之因,這一切業報的結果也只有痛苦。比如,我們總得吃飯吧,農民耕田的時候,地下的小蟲被翻出來,有很多當時就死了,有些鳥類跟在後面啄食小蟲,特別是以農藥噴施殺生,死去的小生命更是不計其數。收割時,機器或人下到田間工作,殺死的生命也無法計數。然後賣米時,以打妄語,短斤少兩等欺騙手段或買賣雙方相互爭吵來銷售,這些都是我們司空見慣的事。但有多少人了解這也是我們在種惡趣之因。表面的快樂也是行苦的本性。遠不止這些,人類還有生、老、病、死、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不欲會苦,求不得苦這八分支痛苦。

  總而言之,人類總是在盡其一生想要獲得財、色、名、食、睡,與此同時也伴隨著無盡的煩惱與罪惡。尤其是當前的時代,似乎進步文明,但撩開這些虛僞的面紗,就可以發現,人類哪裏是在創造幸福,簡直是在自殺,人文破壞與環境的嚴重失衡、工業汙染、惡性的競爭、戰爭、毒品,崇尚權力和地位,沒有人關注精神的追求,人性的墮落、拜金主義,一切都顯示出人類的無知與可憐,無論從宏觀的世界和微觀的個人角度來看,我們努力追求的這一切完完全全不會對我們生命有任何的幫助,這是非常可悲的,也是非常可笑的。

  阿修羅道的衆生唯以戰爭度日,嫉妒心極大,這都是由于往昔嫉妒、好鬥的習氣造成的。戰爭必然引發流血、死亡。所以阿修羅道也是不離痛苦的本性的。

  最後說天道,天人本來是福報巨大,活著時是快樂幸福美滿的,但他們全都是以散亂心虛度光陰,非常長久的壽命在他們迷亂的感覺中只是稍縱即逝。不知不覺中福報享盡,壽命將盡,身上的光消失,身上的花蔓裝飾枯萎,身上流出臭汗,天衣也會被汙染,坐著或別的姿勢均感不適,這些死亡的征兆出現後。同伴們都遠遠地爲他祝願死後轉生善道,而後就全部離他而去。只留下自己孤獨地度過長時間的死期,感受下墮叁惡道之苦。

  所有六道衆生,無一不是在充滿痛苦中漂泊,就如同在一個沒有門窗的陰暗牢籠裏,怎麼可能感受得到自由和快樂呢?因此,當徹底的斷除對輪回的一切貪執和期盼,在輪回中是盼不到安祥快樂的。佛法難聞,現已聞到。如果不好好修行,努力在今生獲得成就,下一世又墮入無盡的輪回中,等待我們的將是永遠沒有結尾的苦難和煩惱。因此,不應僅僅從知識上了解六道的情況,更重要的是應從內心深處體會這些痛苦,如果能這樣去思維,産生堅固的出離心後,自然而然你就會斷惡行善。

  五、思維因果不虛

  佛陀說:欲知過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世,今生做者是。蓮花生大師也進一步闡述了:“現在的你是你過去所造就的;未來的你,是你現在所造就的。”在了義的大清淨——本覺空性裏是沒有因果可言的,只是由于五毒蓋住了空智的光明,才顯現了不了義的一切事物,因果也是這樣顯現的。因是一切的動機與行動,果則是對動機與行動的回應,它們之間的關系就象樹種與大樹一樣,可以說因果造就了一切事物,包括輪回。因果也是佛陀所發現的偉大真理之一,他告誡世人:因果報應是絕對不會有絲毫偏差的,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任何動機與行動負完全的責任。

  學佛的人一定要相信因果,不信因果學佛無益。因果是神秘的,難以了解的,要真正完全了解細微因果,就連登地的菩薩也難以辦到。只有用佛陀的智慧才可了解。簡單來講,因果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比如種下青稞種子,就結青稞;種下稻谷,就有大米;種下玉米,就結玉米。我們可以看一看,這個地球上盡管有很多的人:亞洲人、非洲人、歐美人、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瘦有的胖、有的醜有的美,有的黑有的白,從外觀上幾乎找不到長的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況且每個人的智慧高低、貧富貴賤、命運好壞,健康與否種種的情況更是千差萬別。如果將討論的範圍縮小,我們可以想想自己的兄弟姐妹,本來都是由共同的父母所生所養,相貌不一樣是肯定的了,在共同的環境裏生長、受教育,但我們卻和其他的兄弟姐妹,無論從性格、人品、信仰、智慧、能力上比較都相差甚遠。這是爲什麼呢?這一切都是因果業力造成的。

  我們都是由共業生于這個星球或同一家庭裏,但又各自不共的業力産生了種種的差別。換句話說,每個人前世做事的因果不同,這一世所帶來的業果就不同。任何事物的産生,絕非偶然的巧合而生,因此佛陀告訴世人:“一切衆生的苦樂興衰,除因果之外,沒有別的的作者”。我們應當時刻檢點自己的身口意,斷除一切惡因而行一切善行,因爲自己造業的果報不會落到別人身上,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從古至今的大成就者,他們的見解猶如虛空般高深寬廣,而知言行的因果如粉末般細密。

  世上的衆生,小到螞蟻,大到我們人類,都希望得到快樂,但由于愚癡與過去世業力的串習,所作的事情與所想得到的結果卻恰恰相反。不斷以身口意造惡業,怎麼可能帶來你所期待的快樂呢?!所以應當斷除十種不善業:

  殺生以貪心殺害衆生,食其血肉,穿著其皮毛,或以嗔心殺害衆生,以泄

  私憤,或以愚癡心殺生,如殺父、殺母、殺阿羅漢,並象某種外道一樣認爲殺生是善業。特別是爲了貪圖口腹之欲殺生無數,象許多沿海地區的人以殺生爲職業。要知道,動物如果能說人類的語言,在你將它剖心開腹的時候,一定可以聽得懂它極度痛苦、聲嘶力竭的肯求呼號。盡管這些動物不論在體形及智慧上要低于我們,但這並不表示你有權剝奪它們生存的權利。平時我們不小心割傷手指一點點就痛苦得不得了。如果也以你對動物們的手法一樣,將你肚子剖開,腸子心肺拉出來再斬斷,頭也一刀砍掉,請問你當做何感想?殺生帶來的果報是嚴重的,有些人壽命很短或者青少年時期就死了,有些甚至在嬰幼兒時期就夭折了,有些人終生都在受到病痛的折磨。這都是前世殺生帶來的果報。

  偷盜:別人的東西,你以強權、欺騙、盜竊等手法獲取。有很多人遭受貧窮之苦,即使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所獲也不多,而且財物受用難得易失,轉眼間就被偷去或遭搶奪騙去,希望變爲絕望,這是由于過去世多行偷盜他人財物的惡業所遭的報應。

  邪淫:在家居士的戒律,如果是出家人,則要求完全斷除淫欲。此生夫妻相互猜疑,彼此不忠,甚至爭吵打罵,家庭失和、産生怨恨,這種情況是我們有目共睹的,因婚外情而導致家庭破裂的大有人在,這就是過去世多行邪淫的惡果。

  妄語:爲求名聞利養,散布邪說。比如:叁惡道很快樂,佛陀沒有功德等,這是最大的妄語,或者自己沒有證悟說已證悟;自稱上師,欺騙別人自己有大神通,面見了本尊之類的。目前正是這種騙子受人尊崇得勢的時代。此生多受人欺騙,誣陷被邪說蠱惑其心,就是過去世妄語的果報。

  5、兩舌:公開或暗地挑撥離間,拉非扯是,製造不和。此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與敬愛,家庭成員彼此不和,官員與下屬、父母與子女之間頂撞,這就是兩舌的果報。

  6、惡語:以種種惡毒的語言去攻擊和傷害衆生,使對方心生不快。無論別人對錯與否,你去評論就産生口業。因此修行人應多檢點自己,少批評別人。否則想想那些被惡毒語言攻擊、謾罵的人的痛苦就可以了解惡語似把刀,傷人于無形。

  7、绮語:說或唱能引生貪、嗔、癡的無意義的話。绮語之人言語沒有威信,而且無辯才,言語軟弱無勢,既使說真實話,他人也不認可。

  8、貪:對他人的財、物生起欲求之心。貪則感萬事不順意,常發生不稱心之事的果報。

  9、嗔:害人之心,希望別人不快樂,不幸福,不富有等等,凡是一切想傷害、擾亂衆生的心就是嗔心。害人之心的果報是常常遭到各種天災、人禍的損害,心裏恐懼驚慌失常。

  10、癡:也就是邪見,在十不善業中,殺生和邪見的罪業最大。邪見者,自己常處于不正常的心態當中,各種事情擾亂自己並且易遭他人之邪見。

  要知道,無始以來正是由于以身口意做這十種不善業,才導致今生感受種種的痛苦。因爲使別人痛苦,自已也會感受同等甚至超過所造的痛苦。要解脫,首當其沖的就是要先斷除這十不善,而行十善業。

  佛法認爲果報是好是壞,完全取決于你的動機(或者說發心)是怎麼樣的。比如一棵樹,如果樹根有毒,那麼枝葉也肯定有毒,如果它的根是藥,那麼它的枝葉也必定是藥。過去有五百個商人結伴去經商,途中一名強盜企圖殺害五百商人,其中領隊的商主心想,如果強盜殺害了所有的人,他將會在地獄中出生多劫感受痛苦的果報,實在太可憐了。但我如果殺了他,他就不會下地獄了,我自己下地獄也就算了。這樣想之後,領隊商主奮力將強盜殺了。以他這個大悲的發心,不但沒入地獄而且還累集了巨大的資糧。表面上看,他的行爲是殺生,但出于解救五百人的無私悲心,而且還把強盜從地獄的邊緣解救出來,所以此舉是極大的善業。因此可以這麼說:你的心是一切善惡的唯一作者。

  

《大圓滿前行講義 第四章 共同前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