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無量壽經第十一講▪P3

  ..續本文上一頁己執著心。把這種尖貪不舍的心要能放下。

  

   所以念念不忘布施。在布施的過程中來學會放下,念念當中以這種布施心來對治自己氣量小,貪心不舍,對物質的執著。我們時時刻刻要提升自己,不要老是在現前的狀況當中,在不圓滿的過程中認爲自己已經圓滿了。我們人道現在存在很多問題,所以我們要念這些天。世間的天,第二個天呢,就是那些我們要斷除煩惱,就是清淨的天。還有一種天就是要開悟智慧,要得到無生法忍,要破除無明這種天,一直到成佛,那是最圓滿的天了。我們現在的人生不斷地要利用修行來淨化自己的內心,提生自己的境界。一步一步要向上追求。有人說學佛就是四大皆空,什麼都放下了,什麼都不想了,這就是和尚,這是世間上的一種誤會。出家修行追求的是精神上的進化,永遠沒有止境。這種學習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自己,深怕睡覺把自己修行耽誤了,世間上就不知道佛教是求上進的。我們要從現在,要精進自己所有的努力,讓自己不斷進化。四大皆空,你要空了你才能提升。那個菩薩要利益衆生,如果不把自己放下,當菩薩首先要把自己放下才能利益衆生。他的智慧沒有達到空慧,放不下自我,他怎麼利益衆生呢?你沒有把自己放下很難利益衆生。一輩子只想衆生怎麼樣爲我服務,哪裏想到我爲衆生服務。原因是重心不一樣,你不空就完了。利益不了衆生,只有把我空了,放下了,無我才無執,你才能利益衆生。

   所以我們今天爲什麼不願奉獻呢?佛法的空關鍵是什麼?要我們有精進的心。所以這叁種衆生呢,他們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具有這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六念,念茲在茲,心裏不要忘掉了。念就是上面一個今天的今,下面有一個心。說什麼?隨時隨地要注意現前心。你現在想什麼?當你心裏想佛的時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做佛的時候你就是佛,當你在想法的時候,是心是法,是心做法。當你念僧的時候,是心做僧,是心是僧。所以世間上看我們的心裏在想什麼,當你在想什麼的時候,以後你成就就是什麼,要知道這種因果。所以六念就是要讓我們的心隨時保持在現前一念心。以六念法門回想發願,在念佛念法念僧的時候,修心。我要回因想果,想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想到究竟成佛,那叫回因相果。有這種回向心,回向的衆生無量無邊,你的功德就無量無邊。回想以後越來越多,這是增長功德的一種法門。這叫回自向他,回事向理,我做的一切事情,要回歸到理性上來,念佛念法念僧,我自己念佛念僧非常明確了。所以這裏是要從這裏來對治的,你所做的事情都是依因果而來的。對治自己錯誤的發心,以這種回想來發願。願生彼國。

   所以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我們有這種心,修一天至七天就能得到往生。爲什麼我們今天有許多人想往生,往生不了呢?你把你的修行總結一下,你每天都在做什麼,是不是照著這樣修行?你不能這樣修行老是在欺騙自己,我也修行了,我在做什麼,老實對照自己的行爲的時候,爲什麼時候我們現在修行不能自覺?我們能找到自己修行法門的人,寺廟上不用管你的,你自己能很好地修行,寺廟上管你做什麼?他管的是你不守戒的,不知道怎麼修行的。所以說,寺廟的宗旨就是說一個人找到修行的路好好地去修,不障礙大家,能給大家提供修行的助緣就很好了,這樣的環境是寬松的。如果你不管你自己,你要造出一些亂子來,這個時間就要管你了,所以說只要我們在一天乃至七天能好好地修行,你就能往生。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前面的施心修行六念法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因爲這樣的精進修行勇猛修行這樣的原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衆,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親自來接迎我們,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無量無邊的聲聞比丘,七寶宮殿,西方極樂世界宮殿都是可以移動的。他來接你往生的時候,這些宮殿也要來。觀世音菩薩是金剛臺,無量化佛都來接迎我們。

   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贊歎行者,勸進其心。勸化修行的人好好地修行。行者見已,歡喜踴躍。修行的人在臨命終時見到這樣的境象就非常歡喜。自見其身,乘金剛臺,看到自己在觀世音菩薩的金剛臺上去了。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在一彈指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彼國已,見佛色身,衆相具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一種什麼樣的情形呢?真正的見到阿彌陀佛的具足色身,八萬四千種相好光明。見諸菩薩,色相具足。你能見到這些菩薩無量無邊的相好光明莊嚴都能看得清楚。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能看到西方極樂世界樹林當中放大光明,風一吹這些樹林演說非常美妙的佛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一聽到這種音聲就能開悟,無生法忍就能開顯出來。經須臾間,曆事諸佛,在早上吃一頓飯的時間能親近諸佛供養諸佛,請問佛法,供養佛法。遍十方界。于諸佛前,次第受記。我們親近諸佛,每一個諸佛的世界到達不了,在十方諸佛的面前,都能親近這些諸佛。聽什麼經,修什麼行,成功到哪一個地步,到什麼時間下化衆生都能給你說得清楚。

   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能修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圓融無礙。你做廚師你照樣可以當法師,世界上任何一件事你都能圓融,能做出來。陀羅尼門是總持法門,是名上品上生者的境界。

  

《觀無量壽經第十一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