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師不恭敬的念佛能成功嗎?怎麼念嘛,就很艱難。你有這種能力去利益衆生嗎?要按照正確的因果去修行。你傷害衆生你不能利益它的,你不是佛菩薩,沒有究竟的方便神通,沒有能力你少說假話。
第二種福報呢,二者,受持叁歸,具足衆戒,不犯威儀;那是世間上的福報,第二種福報要叁皈依。要真實皈于叁寶座下。今天在十善業的基礎上受叁皈依,受戒律,是對善業的提升。和世間上的那些做好事不一樣。今天能受叁皈依,不犯威儀的人在善業基礎上,力量就能增加到無量無邊,受持的功德不可思議。你善心的時候,想起來做,沒想起來就不做,受了戒了就不是可做可不做。一定要做。衆生無邊,我們發了誓願不殺害一切衆生功德無量無邊,每一條戒都是這樣的。所以我們凡夫從無始以來就習于這些魔障。我們就是魔子孫,今天怎麼樣才能脫離呢?要來皈依佛法僧叁寶,你就是叁寶弟子。你不皈依叁寶,沒有清淨的內因,就幹什麼事情都有障礙。想求好的求不到,想離開惡的離不開,那就是魔障,我們在這個圈子裏跳不出來就是魔子孫。不僅是我們自己不自覺要障礙自己,還要障礙別人。今天人家在修行,你造人家的謠,讓人家心裏不高興,你就是魔子孫嘛。你不相信叁寶,你叫人家吃肉,你就是魔子孫嘛。當我們自己能皈依叁寶,能脫離世間上障礙自己也障礙別人,擾亂自己也擾亂別人,自己要脫離了,就不是魔子孫了。希望叁寶來救護我們。所以我們自己能受持叁皈依。把邪心翻成正確的心。業障在你自心,關鍵在你起心動念。
我們今天要用正確的態度,歡喜心態來包容現實生活中的一切。該我們遇上我們就用正確的心態來解決他,這是消業的過程。我們采取躲避的心態往往業沒消除,更大的業障顯現了。把自己放在邪癡邪見障礙就多,我們今天很多學佛的人不聽經聞法,現在這種社會鬥爭殊勝,分裂殊勝,真正的寺廟他不去,他要跟著那些世間上的巫婆神漢天天去跑。佛教他不信,他信算命人說。不跟著叁寶好好修學,到處跑,很歡喜,很舒服很自在。這是一種遊戲的心態,跟著他有什麼好處呢?寺廟裏吃飯不給錢,占便宜的心。不是皈依叁寶的心態。二是很多人還相信外道邪說,在今天的世界外道邪說就多了。有的出家的人名份,有的以在家居士的名分,出家人不清淨,僧團不清淨了,這樣的心態現在國內國外都有。什麼修廟造業,這些都是邪知邪見。釋迦牟尼佛 都沒有辦法,他有辦法。錯誤地引導你,這就是邪知邪說。我不知道在坐的居士你們能不能分辨。
每一個人的修行要自己決定。哪一個法師能給你打包票,包你了生脫死?哪個有這種能力,要防止這樣的人哦。內江這段時間有些出家人在外面傳法,這裏給你打電話說這個活佛來了,那個活佛來了給你傳法哦。還給你說釋迦牟尼佛沒辦法,我有辦法。皈依叁寶不要分裂叁寶,時時刻刻要注意這些情形。不要做那些障礙別人,障礙自己的事情。今天要受持叁皈依,依法修行是最好的了生脫死的門道。如果有非常清淨的外在環境很好,沒有我們自己要建立自信道場,在自己身口意叁業當中要。依智力依佛力而救度自己,世間上那些打著佛教的旗號,說些相似佛法,說釋迦牟尼佛都解決不了,他能解決。我們今天的福德因緣經曆著非常嚴重的考驗,你好不容易。你生活周圍各種各樣的相似法,錯誤法産生。你不好好聽經聞法,你就很容易被邪見拉走了。偷心不死的人就很容易上當受騙了。
依我們自信佛法僧叁寶好好地修學,要恭敬叁寶,團結在叁寶周圍。不要脫離于叁寶,皈依于他的邪知邪見。你要具足戒,在這些戒的修行當中,無量無邊的功德。只要你具足重戒,不犯這些戒律,戒律清淨,往生就非常具足。所以我們由戒能生定,你沒有保障你想一心不亂地修行這些觀法就很艱難。你往往犯了戒律你就是對衆生的損傷,當你結了冤仇你修行的時候他就會來障礙你。要依戒律而念佛,戒律對我們自己有保障。這樣我們念佛才能念得起來。
叁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我們發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智慧有能力你才能度化衆生。沒有智慧沒有能力你用什麼來度化衆生呢。要深信因果。我們起心動念,待人接物都要有因果。不懂因果的人就很容易被世間上的邪知邪見引走。在叁寶的皈依當中,佛是因法而成佛的,僧是因法而成僧的。有叁寶相應。我們檢查自己修行方法有沒有正確,從因果當中來建立自己的信心。不要搞些邪因邪果。世出世間的因果你要明白。深信因果,多讀大乘經典,大乘經典開闊我們的心胸。
諸佛菩薩怎麼修行的?我們念佛呢,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多讀誦大乘經典,讀經能明理。不能明理的時候很容易被世間上的人把你引誘走。要明白叁世諸佛是怎麼學的,怎麼教你的。你把這種方法明確了之後,世間上人還有誰能把你引誘走呢。所以現在有很多同修不聽經聞法,什麼也不懂。他去幫助別人破壞僧寶,脫離于叁寶。你已經把僧團拉得四分五裂了。我們還在說我們在維護叁寶?人家一看就知道他在搞什麼,我們要有慧眼。你讀誦大乘經的時候你就知道,什麼叫和合,在這個過程中來修行。要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我們要幫助周圍的同修要好好地來修行。在修行中有進展。要勸化不皈依的要皈依,不發心的要勸他發心修行。這是第叁種福報。
這叁種福報當中我們講得很多。要不離于叁種福報來修行。我們自己要珍惜,我們自己要發心,見了那些同修我們要努力地去做。你不要嫌福報太多了,把這些做起來的時候,對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很具足了。如此叁事,名爲淨業。你守不守戒,你發不發菩提心,信不信因果,能不能大家和合修行,能不能讀誦大乘經典。這幾條就可以看出你清不清淨。如果有執著有煩惱就修不起這樣的心。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否?此叁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叁世諸佛,淨業正因。過去現在未來佛他們想成就淨土,主要修行方法就是這叁種。什麼叫正因,就是根本因,起主要作用的因。原因呢,就是起幫助作用的因,叁世諸佛成就清淨修行,世出世間叁種福報。總結一句今天是衆生未來就是佛,未來你必定要成佛。我們自己要落實在生活學習修行過程當中。
《觀無量壽經第二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