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无量寿经第二讲▪P2

  ..续本文上一页,是不是很远呢?不是很远。所以整个法界都在我们自己一个真心当中。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呢,也在这一个真心之中。所以阿弥陀佛离我们并不遥远。是心念佛,是心作佛,佛和我们的距离就没有了。我们的距离来自于执着,业障,虚妄分别,所以就有距离。所以劝韦提希夫人,你要把这个念头紧紧对应于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把自心紧紧拴在西方极乐世界之上,我们皈依阿弥陀佛,皈依西方极乐世界,念头随时随地不离开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是心想佛,忆佛念佛,老老实实,一心一意地来观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要知道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庄严都是阿弥陀佛清净的修行所成就的。

   所以世尊先来告诉韦提希夫人,为什么说它不遥远呢。从佛眼当中看来,释迦牟尼佛这种佛眼观察大千世界就像观察我们掌中的手纹一样,清楚明白,有这种神通呢。所以说这个大人观察世间,佛观察这个世间,这个世间就清楚明了。所以这是佛的能力,整个华藏世界,包括西方极乐世界在内,都在佛的掌握之中,都在佛的智慧中,不离于佛。这是一个方面。二是我们今天修行是用自心修行,我们的心念是非常迅速的。大可以大而无外,小呢可以小而无内,没有障碍的。离我们十万亿佛土的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举念就可以到达,起心动念就可以到达。诸佛是法界之身,于众生心想中。众生是心想佛的时候,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显现在众生心念中,就这么迅速。心念的力量速度比你光速都要快多少倍,起心动念就到了。神通开发依于自心的力量智慧显现出来了,所以它办事非常迅速。心的力量,还有释迦牟尼佛的加被力量,阿弥陀佛的接迎力量,两土世尊,十方赞叹力量。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所以有诸佛的神通加被力量,我们众生在诸佛的帮助之下就非常迅速了。所以你念佛你知不知道你在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的加被中。你要常知道你在诸佛的加持中,你念佛的时候,你把自己置于十方诸佛的保护中。你念得就非常舒服自在,非常相应。你不要只靠自己的力量,要把这种方法学会。我们现在就要看到西方极乐世界,你从十六观当中修,观想起来。所以说释迦牟尼佛劝韦提希夫人,念念不离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功德。因为佛加被力量和自己一心不乱地修行力量。

   世间上很多众生把修行当业余生活,一定要把自己的修行建立在当下。你在家庭生活过程中,你要把自己的修行建立在家庭环境之中。起心动念不离于修行,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要和佛法的学习圆融在一起。生活和佛法要圆融起来,要结合起来。我们今天大多数就分两种。师父我扫地,不可以念佛。念佛就是扫地,扫心地。我们念念在念佛,念念在扫心地。打扫自心当中的虚妄,妄念,清净心地。如果你不念佛的时候,我们心里就想其他的去了,灰尘就钻进我们内心来了。所以你一心一意念佛的时候就是在扫地,扫烦恼心地。所以要结合起来啊。念佛就是穿衣服,穿什么衣服?身披佛衣,穿的都是佛衣。给我们平时一般的生活观念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了。当你吃过饭再来念佛不行,正当你在吃饭的时候正是念佛的好时光,为了成佛吃饭。我念念之间吃进去的都是佛的光明功德神通智慧。所以你吃饭的时候有这种加持,你所吃下的饭都不一样了。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神通加被之下,有这种加被的时候你所吃的东西就不一样了。你喝水的时候,你放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加被之中就很舒服嘛。所以念佛要和生活圆融,这样你的生活就充满快乐了。这种生活从本质上直接就得到一种提升。工作、待人接物,都可以安置在念佛过程中。不耽误你的生活、工作,多舒服。就要把生活和修行圆融起来。

   我们目前是现实的人际关系和念佛圆融不起来。要能够一心一意地观察西方极乐世界。好多大善知识参禅,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吃饭不知道在吃饭,一心一意地心完全钻到他所参的法当中去了。往往心集中到一个地方的时候是最容易成功的。自己走路撞在柱子上开悟了。参禅到这种程度的时候,你念佛念到这种程度的时候,你就舒服了。不再为外在的东西而焦虑了,内心始终在念佛。这种境界就是求之以内,不求之于外。我们的心要安住于内心。能这样修行,阿弥陀佛直接加倍我们众生的心,我们的心全体就变成西方极乐世界了,变成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了,种种智慧神通,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方法。平时说空,怎么空?你只要一心一意这样修行,其它的不空自然都空了。平时叫你放下,你放不下。你今天一心一意地念佛的时候,你自然就放下了。烦恼哪里有呢,早就丢了,这就是修行般若法门。我们今天如果你以这种思维,这种观察,所以你念佛什么都包括在里面了。今天以清净的世界加持我们内心。我们的心也就自然变得清净下来,这里有非常深奥的意思。

   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一是让韦提希夫人修净业往生,二是为了将来一切凡夫想修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两层含义。西方极乐世界是清净业所成就的,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业成就的。我们今天众生凡夫往往心思非常,不能直接见到。所以释迦牟尼佛打开方便之门,以种种方便把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情形显现在前。总要让我们从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感受到修行法门的殊胜。所以叫广说众譬。用许多比喻给我们宣说修行方法。这是许可为韦提希夫人所说。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要修三种功德。我们修行的人福德智慧两种要同时。如果只修智慧没有福德,往往这种修行不能成就,没有资粮,没有福报。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福报能往生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从什么地方来呢?要修三福。第一种是要孝敬供养自己父母。我们要亲近名师,把自己身心世界奉献出来。要有慈悲心,不伤害众生,不杀害众生。修十种善业,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淫欲。口里有四种善行,不说恶口而说慈悲语,饶益众生语。不说两舌恶口的话,帮助众生要团结要欢喜。不说妄语,要说真实语,不要说假话,不要说没有意义的话。我们今天开言吐语除念佛外自己少说闲话多念佛。口业上的四种善行,要从这里来修学。内心里的三种善行,要发心布施供养,时时刻刻来修行这些布施供养行。来去除这种悭贪心,嗔恨心, 我们时时刻刻能修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对众生要慈悲要有欢喜心。能不愚痴,能相信因果,修行智慧心、觉悟心、因果心、出离心、报恩心、究竟的菩提心,这些都是出世间的因果。

   所以说你要不愚痴,你要在这种过程中修学,修学无常,修学因果,修学究竟的大菩提,平等心。要把这些修起来了。我们内在的愚痴就可以得到对执。所以孝养父母。我们自己父亲生我养我,我们是依于父母有这种色身,我们依于这种色身才能借假修真。所以我们不恭敬父母我们就没有办法来仰仗一切人。父母是恩田当中,我们应该恭敬的。父母就是我们自己的福田,恩田,孝敬供养自己的父母就能长养一切福报的。所以叫你们修学佛法,皈依三宝要体现在家庭和乐之中。不能把家庭关系搞好就不能增长福德因缘。所以要恭敬自己的父母,把家庭关系搞好,这时候能长养自己的福田。要爱惜我们自己的身体,不要拿身体去做恶事情。不要拿事情去跟别人吵嘴打架,不要跟人家搞恶事情。这是珍惜我们的身体,就是报父母亲的恩德。你自己爱惜自己的身体,利益这个身体,好好地修行,不仅是自己得到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都能得到利益。我们要依戒修身,我们自己不恭敬自己的父母亲,就不能长养这些福田。

   释迦佛舍身出家,人家外道就批评说你们佛教不讲孝道,你出了家了,不管父母了。这种孝道有世间上的,有出世间的。世间上的孝道只是提供物质上的,生老病死,无明执着不能帮助。所以世间上的孝敬心就是一种生养死葬而已。出世间的孝道比世间的要广大。要度化自己父母亲,脱离六道轮回,不在生死当中。要证到无生法忍的道理,要成就他圆满的智慧。所以说要等到我们父母双亲证无生法忍,我们做儿子的孝道才是尽善尽美。这种力量是最大的。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学这种孝养父母。

   为什么要奉事师长呢,能引导我们学习这些仁义的事情,教会我们谋生的基本技能。出世间的老师呢,能引导我们皈依佛法。发菩提心、出离心、慈悲心、平等心。世出世间的老师恩德无比,师长也是恩德之一,是我们应该恭敬的。从父母师长的恩德当中要知恩报恩。

   为什么要慈心不杀呢?因为杀生损伤众生,世间上的战争没有停止过,原因就是杀生不间断。何时有个了结呢,在杀生过程中我们长的是嗔恨心,所以杀心不断,我们的慈悲心就修行不起来。我们与众生就搞不好关系,包容心修不起来,往往我们就脱离于众生。如果脱离众生能不能成就佛道呢?诸佛以大悲心为根本,以大菩提心饶益众生为根本,以真实利益众生为根本。菩提心就不能成就。所以我们往往要损伤众生,杀害众生,这就是结冤家对头,在修道过程中显现。你一修行他就来干扰你,那就是修行上的障碍。你杀生结的冤仇就是一切世出世间好处利益的障碍。所以我们想今天得到利益就要跟众生结善缘,不要结恶缘。

   所以要追求家庭幸福,事业成功,学佛圆满,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增长自己的慈悲心,修行十种善,利益众生,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利益自我。所以你要想想怎么样回向你的父母老师,怎么样来守持不杀生戒,怎么来增长慈悲心。身口意三业中十善业你修行起来没有?这是非常具体的修行。我们今天念佛的同修对你父母都不孝敬了,念佛能成功吗?对老…

《观无量寿经第二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