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者是出生不淨,最初出生是從産門出生,是不幹淨的地方。
第六是具體不淨,一張皮下都是精肉血脈,全身上下從頭到腳,七竅常流不淨之物。叁十六種物,常常是不淨的。
第七呢,是究竟不淨,我們死之後骨肉縱橫,膨脹發爛。所以要對治淫欲一般把七種不淨觀要常觀想。特別是出家人,出家之初,對于我們所愛的身體,不管是自己的身體還是別人的身體來觀察。所以我們先從自己的身體開始,從頭到腳。只要把不淨觀修成了,淫欲心就非常淡薄。這個時候修行不會打很多妄想。
這七種不淨觀不僅是出家人,在家人呢,也要修學,你不要始終沈淪在淫欲過程中。我們想念佛,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從內心裏的障礙就在于我們自己內心的貪欲。我們來修七種不淨觀,先從我們自己身體上開始觀察。只要把自身的不淨觀觀成了,我們再從周邊開始觀察。周圍的每一個人你都可以由自己到他人,由少到多,由近及遠地觀察。乃至我們現在講堂裏多少的人,我們就觀察這裏所有的人都變成白骨,這時候我們其他的妄想心就不會再生起來。所以這是不淨觀所觀察對治的。對治的就是所愛境界,能對治男女色身。身身厭離,我們內心裏常常能觀察不淨觀,就能生起厭離之心。若能如此觀身不淨者,淫欲煩惱漸漸了。對治淫欲法門的有很多。講了很多故事,現實,爲欲望而造業,種種境象,對治淫欲的種種方法。在戒邪淫網裏說得很透徹。
九想觀,用九種觀想來去除我們對幻趣的留念。九想觀就是:
第一新死想。人人都有無常的一天,假如一口氣不來了,這個人死掉了。這是什麼,身體慢慢發冷發硬,面部非常恐怖,形狀非常悲哀,最初死掉的情形怎麼樣的,第一種作無常想。
第二青瘀想。即觀數日未斂,瘀紫發臭,目不忍睹,手不敢觸。 你從旁邊經過就能聞到很強烈的味道。我們在看死屍,各種身體的部位開始發脹發青發黑。
第叁膿血想。即觀死屍潰爛,肉腐成膿,腸胃融化,膏血欲滴。膿血想,肉開始腐敗,化膿,長蟲。腸胃開始破了,液體流下來了。貪愛了一輩子,守護了一輩子的色身,你提前知道是什麼結局。我們的心就知道你一輩子爲色身忙,還是不可常保。所以一個方面增加無常的觀念,二是對治色身執著。
第四绛汁想。即觀腐膿再化,成爲血水,處處流出,臭不可聞。 我們在現實世界裏已經相當不容易了。我們心裏再來分別我自己所受的苦就是苦的一種逼迫,隨著時間變異也總在變異。形苦,常爲諸苦所逼迫。我們要能達到身心世界,一輩子裏都在逼迫當中,就是苦,就能認識到這種苦病。所以世界上的一切享受我們就能看到。我們現在爲什麼放不下呢?就是因爲對世間上所有的感受並不能清楚。在世間上肯定有快樂。所以對這種感受的本質境界我們沒有認識。總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由于有這樣的心,對于我們所感受的本質沒有認知,一切不切實際的幻想引導我們。我們現在的人生世界裏,大多數總希望自己能得到快樂。怎麼樣得到快樂,他沒有正確的方法,老是盲目地想。要與世界上的苦相應,這種智慧與這種苦能相應了。釋迦牟尼佛最初教導我們苦集滅道。先說現實的本質就是苦,就是逼迫。你不要報任何幻想,想了一輩子也沒想通,就是不知道方法。要把現實的苦觀察起來。我們從小到大一輩子都在追求,希望得到自己能得到的,那很艱難。人生一場空,第二種就叫苦想。第叁種想就是無我想。我們觀察身心世界,世初世間一切法,沒有我們所執著的我。能以無我的智慧相應。是需要觀察。需要修行的,叫無我想。
第五蟲啖想。即觀腐屍日久,遍體生蛆,穿筋齧骨,身如蜂窠。
第六筋纏想,即觀皮肉鑽盡,筋骨猶存,如繩束薪,得以不散。
第七骨散想,即觀筋亦爛壞,骨節縱橫,零落骷髅,不成人狀。
第八燒焦想,即觀白骨被焚,成爲灰燼,如沙如土,還歸大地。
第九白骨想,即觀骨骼日久,白如珂雪,雨淋日曝,暴露原野。
第四種叫食不淨想。我們常常把吃當一種享受,不知道我們吃是饑餓之病。所以我們在吃東西的過程當中,我們觀察自己許多都是從不淨因緣當中産生的(不幹淨的)。我們今天很喜歡吃肉,不喜歡吃素。這些肉是從這些經血水造成的,動物肉就是這樣的,動物的身體就是蟲組成的。來觀察我們自己爲什麼吃飯,我們自己身心世界還有很多毛病。你吃進去了,你身體裏的蟲還要吃一次,你吃的東西是喂這些蟲去了。我們的身心世界是這些蟲的住處,是不幹淨的,我們吃肉能染很多病症。吃牛肉、豬肉非常容易就引起他們所帶來的病。前面的禽流感,雞有病,人吃了也會染上。吃雞肉,蛇肉怪病就多了。吃的人多了,喂魚喂雞的人就要想盡辦法縮短喂養的流程,就要采取激素手段。今天呢,這希奇古怪的東西。你看那些喂雞的,蛋是怎麼産生的?早上把電燈打開,打開了,主人就用各種方法把睡著的雞弄醒給它吃,吃了燈關了,又黑暗了。這個流程,生活在正常生活中的雞,一天是二十四小時,關在籠子裏的雞一天就四五個小時。它生出來的雞蛋就不正常,吃了這個雞蛋毛病就多。要知道我們現在在吃肉,吃蛋等等都是膿蟲的住處。廚房裏面的各種各樣的汙垢,種種不潔淨。做了東西的不敢看,吃不下去。象一些食品,你看了製作流程你就吃不下去了。包括我們今天養的雞鴨魚鵝,我們吃的東西不幹淨。
第五種我們觀察世間上的一切事,穿衣服等等都是世間上增長惡心惡事的地方,沒有什麼可以享樂的,在這些享受過程中增長自己的放欲。疏遠自己的放欲,我們觀察世間上沒有什麼時候我們可以真正享受的。我們知道這個世間上跳舞真快樂,其實跳舞快不快樂呢?是一種累,其實快樂是在自己心裏安慰自己而已。不知道饑餓本身就是苦,肥不了這種苦,所以我們認爲吃飯是快樂的。世間上一切快樂是痛苦而存在的,往往痛苦與快樂的對待當中我們自己安慰自己。世間上沒有什麼可以享樂,我們要斷除對世間上的貪樂心,叫世間不可樂想。
第六種是實想來觀察我們的身體。隨時隨地在變化不停,我們內心的智慧與無常,真實相狀能相應,這叫實想。
第七種是不淨想,觀察我們這個身體,乃至衆生的身體,不管是人還是其他動物,身體都是從煩惱業種爲根本之一,從父精母血爲緣。自己的煩惱業和父精母血結合在一起,成就了我們的色身。外面常流不幹淨的東西。裏面有叁十六種東西,叁十六種東西都不幹淨。所以我們智慧與周身不淨能相應,對我們自己色身不再執著,不再貪求,對衆生的色身也不貪求。不清淨的色身不是不可以斷除,我們自己修行的時候能斷降煩惱,把煩惱一斷了,我們自己不清淨的身體就能斷掉。我們的色身是從染汙煩惱當中來,一旦我們把染汙煩惱對治了,清淨的色身就能顯現,種種功德的集聚。我們平常在說佛法有講無常的,有講不淨的一面,超脫于淨與不淨的還是涅槃。能斷除有漏的煩惱,能斷除不清淨的色身,把叁毒一斷掉了,不清淨的輪回色身就斷除了。
第九種是離想。我們遠離于執著,遠離于煩惱,遠離于愛欲。所以智慧與遠離愛欲煩惱相應,人人都有這種機緣,能成佛,把一切煩惱滅掉,把一切生死輪回境界全部超脫。在世間上,實際上老百姓已覺悟到很多。對于生死狀況,吃喝拉撒沒有辦法。我們在民族文化當中形成一種固定的知見,這個方法是沒有辦法解決的,我們老百姓就是這樣。我們從小到大很少有人去思維怎麼樣能斷除它,有沒有可能去斷除。從家庭文化到社會文化基本上教育的都是沒有辦法,只是我們已放棄了這方面的努力。你能問自己我身從何來,死到何去,這一輩子人生有什麼樣的意義呢?有的早一點有的晚一點,但想往往想不通,要問周圍的人,在生死過程中非常迷茫。釋迦牟尼佛按照自己的思路去修行,終于能證明生老病死是可以超脫的。大家都習慣了,沒有能力解決了。一旦流于這種習慣,一切努力他不會去做了。最後的理想,就針對于前面這種不淨,無我,苦等等觀想。還有另外一個層面可以值得努力,要有希望,你可以專門去修,經上說得很多。
又發願,願我永離叁界雜食臭穢、膿血不淨、耽荒五欲男女等身,願得淨土法性生身。此謂厭離行。
二明欣願行者,複有二種: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觀彼淨土莊嚴等事,欣心願求。
願和我們一樣的衆生都能離開叁界的雜食。欲界都以物質爲食,色界以四禅八定爲食,四空定以禅業爲食,有各種各樣的。我們今天好象不吃飯就沒有能量,不是的,進入內觀禅晚上不吃飯也能過。有一個同修說,我在外面從早到晚沒有停止地跟外面的人說話,煩惱。當你睜開眼睛,思想就不停地動,在搞虛妄分別,當然要能量了。內心裏想這樣,想那樣,強烈的執著,一刻也不停地虛妄分別,念念之間都在增長散漫放欲,都把自己寶貝的精力浪費了。不是給別人說話,就是自己跟自己說,內心裏善惡交戰,你好好觀察你內心。
禅宗所說的一言境。內心裏自己給自己說話,天天都是這樣,做夢也在不斷地說話。我們自己在人與人之間更不用說了,要開始産生能量的增載。我自己本身也是在浪費精力,讓大家關注自己,這種過程心力的付出是非常大的,能量的消耗是非常大的。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鬥爭,這裏還有很多,浪費的精力太多了。一般要能增長這種能量的,可以從寂靜當中修定,來對治自己的虛妄心,散亂心,分別心。一對治了,自己的力量能很好地運用到修道當中去,就是禅悅爲食。相對于飲食上的東西又是更高層次了,這種飲食補充能量更高層次了,相比于飲食上的還要少一些。
再高一個層面是法…
《淨土十疑論講記之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