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在進步。我們現在呢,你修行比他厲害,但你退轉。一口氣不來了,隨業受報。你還沒到自我把握的程度,怎麼樣去把握自己就很艱難。所以說我們過去無量劫以來的生死業力,業力非常大。甚至要把你神通的力量蓋過,我們的神通等到業力來的時候,神通也沒用了。我們最初修行非常艱難,業力征服不了,我們還是隨業受報。這一輩子人生,下一輩子不一定能得人生,人生難得易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證叁不退。
第七疑, 問:彌勒菩薩,一生補處,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處。見彌勒菩薩,隨從下生。叁會之中,自然而得聖果。何須求生西方淨土耶?
往生彌勒淨土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認爲往生彌勒菩薩的淨土更容易。不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親近彌勒菩薩,將來彌勒菩薩成佛,我們跟著佛就得道了。他以這種懷疑而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答:求生兜率,亦曰聞道見佛,勢欲相似。若細比較,大有優劣。且論二種:
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彌勒上生經》雲:“行衆叁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不如阿彌陀佛本願力、光明力,但有念佛衆生,攝取不舍。又釋迦佛說九品教門,方便接引。殷勤發遣,生彼淨土。但衆生能念彌陀佛者,機感相應,必得生也。如世間慕人,能受慕者機會相投,必成其事。
什麼原因呢,還要修定力,沒有定力不行的。上品十善,沒有這樣的定力,你想往生就不太方便了。此外,除了自己修行,衆多的叁昧力進入思定,能往生淨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一樣了,哪怕是我們自己這種十善的力量不是很具足,你修行不是很到位,但是我們有信心,有願心,一心念阿彌陀佛,有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力,善巧接迎,乃至諸佛菩薩方便接迎我們。所以他有四十八大願的本願力量,有阿彌陀佛的光明力量,還有天樂,天花天香,是引導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有這些方便。有這些方便力量,光明力量,本願力量來攝取念佛衆生,不舍離衆生。
兩者相比,一個是有方便的接迎,一個是沒有方便的接迎。沒有人來接迎你,沒去過的同修容易迷失道路。又釋迦佛說九品教門方便接引,殷勤發遣生彼淨土。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九品往生都有方便接引的。只要我們這些念阿彌陀佛的同修有這樣的信心,有這樣的願力,和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應,能感得阿彌陀佛的感應來接迎我們自己往生。阿彌陀佛非常慈悲,蓮池海會佛菩薩跟自己有緣的都能來接迎自己,有這些方便。如世間上人的你念我,我念你。人世間就是這樣,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更是這樣。阿彌陀佛與我們有大恩德緣份,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我們有大緣份,專門發了這樣的願。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願願度衆生,有這些方便。我們想求救,剛好是相應。阿彌陀佛萬德名號來救度我們,我們就念阿彌陀佛萬德名號,這就是感應,西方極樂世界來度衆生。我們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當然高興了。所以今天你要唱念好,居士叫你教,你當然很高興,所以一拍即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樣。
二者,兜率天宮是欲界,退位者多。無有水鳥樹林、風聲樂響,衆生聞者,悉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有女人,皆長諸天愛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彌陀淨土,水鳥樹林,風聲樂響,衆生聞者,皆生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無女人、二乘之心,純一大乘清淨良伴。爲此煩惱惡業畢竟不起,遂至無生之位。如此比較,優劣顯然,何須致疑也。
沒有西方極樂世界的水聲,風聲說法。在欲界諸天中有男女,這些天女比世間上的女人漂亮多了。一到天上去凡夫的煩惱沒斷,很容易生起煩惱心,很容易生起貪念心,有天女不能自勉。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女人,沒有二乘之心,清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菩薩,修行的都是發了大乘心,修的清淨心。上善之人聚會一處,沒有那些女人,沒有二乘的發心。因爲有這樣的殊勝緣份,所以往生極樂世界煩惱不會起來,我們要證到無生忍位非常容易。如此比較,你就知道往生哪一個環境比較好了。
如釋迦佛在世之時,大有衆生見佛不得聖果者,如恒沙。
釋迦佛出世的時候能見到,又能聽經聞法,能證到阿羅漢果的人固然多,但沒有見到釋迦佛,沒有聽經聞法的人太多了。釋迦佛當時在古印度,全世界有多少人在聽經聞法,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看到,釋迦佛出世的時候有很多人同有見到釋迦佛,也有很多人沒有見到釋迦佛講經說法,機會是非常稀少的。
就是將來彌勒佛出現于世間,得道成佛也是這樣。大有不得聖果者,有很多人聽不到彌勒佛講經說法,這樣的人還大有人在。所以你將來能不能遇上?你的善根不具足,你能不能見到不知道。不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自己證到不退轉的,不在生死輪回之中。所以對初發心的同修,這個因緣非常具足,只要你能往生,哪怕是邊地疑城都能證到無生法忍,沒有一個人會墮落到色界,無色界當中。所以往生能徹底超脫,這兩個比較你又能知道往生哪裏比較好。
彌勒出世亦爾,大有不得聖果者。未如彌陀淨土,但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叁界,爲生死業縛也。
又聞《西國傳》雲:有叁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叁名師子覺。此叁人契志同生兜率,願見彌勒。若先亡者,得見彌勒,誓來相報。師子覺前亡,一去數年不來。後世親無常,臨終之時,無著語雲:“汝見彌勒,即來相報。”世親去已,叁年始來。無著問曰:“何意如許多時始來?”世親報雲:“至彼天中,聽彌勒菩薩一座說法,旋繞即來相報。爲彼天日長,故此處已經叁年。”又問:“師子覺今在何處?”
有叁個菩薩,這叁個人都發願要見彌勒佛。他們叁個人相互約定,如果哪個先往生見到彌勒佛一定要回來報告。子覺先死掉,很多年見不到他回來。最後世親菩薩又無常了,死掉了,舍報往生淨土。臨終時,無著菩薩就給世親菩薩說你見到彌勒菩薩趕快回來報告。這個世親菩薩一去叁年後才回來,見到無著菩薩,無著菩薩說你怎麼這麼久了才回來?世親菩薩說沒有多少時間,我聽彌勒菩薩講了一座法,我再回來給你報告。爲什麼他聽一座法一回來就叁年呢?欲界天當中的時間非常長,他一天相當于我們世間上多少年,他在那裏聽一座法回來就叁年了,時間概念不一樣。無著菩薩又問師子覺菩薩的情況,
世親報雲:“師子覺爲受天樂,五欲自娛在外眷屬,從去已來總不見彌勒。”
原來這個師子覺到了天上了,他只在都率天外院,見到天人非常美貌,爲五欲所攔住了。因爲天上的境界太幸福了,他舍不得走了,天上的快樂太快樂了。沒有斷煩惱,沒有方便接迎。所以到了外院了,有世間上的五欲來娛樂自己,從他往生到現在還沒見到彌勒菩薩。那些凡夫往生就更不用說了。我們今天在娑婆世界受苦受難,我們要往生,我們自己樂不思蜀。再見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誰都不知道,這個事情值得討論。所以我們說修行佛法要修究竟,究竟要了脫生死。沒有了脫的話,你將來往生天上,一享樂,這些樂享完了還要墮落的。一墮落就遭了,怎麼出來呢?所以大家要反醒。
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爲此願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要知道這樣的修行,我們這一輩子修行只求福報就很容易。你在世間上你念佛你做善事,你也能誦經修行,也能幫助大家,將來有這樣的好處,往生天上。但你的生死大事沒有解決啊,福報一享受完了還要墮落,就是我們前幾天所說的叁世佛冤。今天要有無漏心,生死是大事,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證佛道,超脫叁界生死輪回,這是最圓滿的。不然的話,我們在世間上求福報好處,名利地位能成,但名利地位不能帶走,天福享完了要墮落的。所以一定要發決定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究竟成就佛道。
《淨土十疑論講記之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