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吃完沈默地坐著,看見[他]吃完[給予]祝福,看見[他]走到僧園,看見[他]到僧園沈默而坐,看見[他]到僧園在群衆中教導法,那位喬達摩尊師如此如此,此外還更多[優點]。」
當這麼說時,梵壽婆羅門起座,整理上衣到一邊肩膀,向世尊[的方向]合掌鞠躬後,自說優陀那叁次:
「敬禮那世尊、阿羅漢、遍正覺者!敬禮那世尊、阿羅漢、遍正覺者!敬禮那世尊、阿羅漢、遍正覺者!或許什麼時候我們能與那位喬達摩尊師會面,或許能有些交談。」
那時,世尊在毗提诃次第進行遊行,抵達彌梯勒,在那裏,世尊住在彌梯勒之麻額提婆的芒果園。在彌梯勒的婆羅門屋主們聽聞:
「先生!釋迦人之子、從釋迦族出家的沙門喬達摩與大比丘僧團;與五百位比丘一起在毗提诃進行遊行,已到達彌梯勒,住在彌梯勒之麻額提婆的芒果園。又,那位喬達摩尊師有這樣的好名聲被傳播著:『像這樣,那世尊是阿羅漢、遍正覺者、明與行具足者、善逝、世間知者、被調伏人的無上調禦者、人天之師、佛陀、世尊。』他以證智自作證後,爲這天、魔、梵的世界;沙門、婆羅門的世代;諸天、人宣說,他教導開頭是善、中間是善、終結是善;意義正確、辭句正確的法,他說明唯獨圓滿、遍清淨的梵行,見到像那樣的阿羅漢,那就好了!」
那時,在彌梯勒的婆羅門屋主們去見世尊。抵達後,有些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有些與世尊互相歡迎,歡迎與寒暄後,在一旁坐下;有些向世尊合掌鞠躬後,在一旁坐下;有些在世尊面前報出姓名後,在一旁坐下;有些默默地在一旁坐下。梵壽婆羅門聽聞:
「先生!釋迦人之子、從釋迦族出家的沙門喬達摩已到達彌梯勒,住在彌梯勒之麻額提婆的芒果園。」
那時,梵壽婆羅門與衆多弟子一起去麻額提婆的芒果園。當接近芒果園時,梵壽婆羅門這麼想:
「如果不先通知,我就前往見沙門喬達摩,那對我不適當。」
那時,梵壽婆羅門召喚某位學生婆羅門:
「來!學生婆羅門!你去見沙門喬達摩,抵達後,請以我的名義詢問沙門喬達摩[是否]無病、健康、輕快、有力、樂住[而說]:『喬達摩先生!梵壽婆羅門請問喬達摩尊師[是否]無病、健康、輕快、有力、樂住。』並且這麼說:『喬達摩先生!梵壽婆羅門已衰老、已年老,高齡而年邁,已到了老人期,一百二十歲,是叁吠陀的語彙、儀軌、音韻論、語源論、古傳說爲第五的通曉者;是聖句的通曉者、懂文法者、在世間論與大丈夫相上的無欠缺者,先生!所有住在彌梯勒的婆羅門屋主之所及,梵壽婆羅門以財富、經典、壽命、名聲被說爲其中之第一,他想要見喬達摩尊師。』」
「是的,先生!」那位學生婆羅門回答梵壽婆羅門後,去見世尊。抵達後,與世尊互相歡迎。歡迎與寒暄後,在一旁站立。在一旁站好後,那位學生婆羅門對世尊這麼說:
「喬達摩先生!梵壽婆羅門請問喬達摩尊師[是否]無病、健康、輕快、有力、樂住,他並且這麼說:『喬達摩先生!梵壽婆羅門已衰老、已年老,高齡而年邁,已到了老人期,一百二十歲,是叁吠陀的語彙、儀軌、音韻論、語源論、古傳說爲第五的通曉者;是聖句的通曉者、懂文法者、在世間論與大丈夫相上的無欠缺者,先生!所有住在彌梯勒的婆羅門屋主之所及,梵壽婆羅門以財富、經典、壽命、名聲被說爲其中之第一,他想要見喬達摩尊師。』」
「學生婆羅門!現在,請梵壽婆羅門考量適當的時間。」
那時,學生婆羅門去見梵壽婆羅門。抵達後,對梵壽婆羅門這麼說:
「沙門喬達摩已給機會,現在,請尊師考量適當的時間。」
那時,梵壽婆羅門去見世尊。那群群衆看見梵壽婆羅門遠遠地走來。看見後,他們如對有名的名人那樣卑下地讓出空間。那時,梵壽婆羅門對那群群衆這麼說:
「夠了,先生!請你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我將坐在這裏;沙門喬達摩面前的座位。」
那時,梵壽婆羅門去見世尊。抵達後,與世尊互相歡迎。歡迎與寒暄後,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在世尊的身上探查叁十二大丈夫相。梵壽婆羅門在世尊的身上看見大部分叁十二大丈夫相,確定後,缺二項。他在二個大丈夫相上懷疑、猶豫,不信解、不淨信:在隱藏入鞘的陰部與廣長舌上。
那時,梵壽婆羅門以偈頌對世尊說:
「被我聽聞的,『叁十二』大丈夫相,
在喬達摩尊師身上,我不見其中兩項。
尊師的隱藏入鞘,是否應該被衣服隱藏?無上人!
有女性稱呼的舌頭,是否爲不被看見者?
你的舌頭是否爲廣長的,如那所知的?
請露出一點點,排除我們的疑惑,仙人!
爲了當生的利益,以及來世的安樂,
我們得到機會請問,某些所希求的。」
那時,世尊這麼想:
「這位梵壽婆羅門看見大部分叁十二大丈夫相,確定後,缺二項。他在二個大丈夫相上懷疑、猶豫,不信解、不淨信:在隱藏入鞘的陰部與廣長舌上。」
那時,世尊作出像那樣的神通作爲,使梵壽婆羅門看見世尊隱藏入鞘的陰部,然後吐出舌頭碰到兩邊耳孔、兩邊鼻孔後,以舌頭覆蓋整個前額。
那時,世尊以偈頌回答梵壽婆羅門:
「被你聽聞的,『叁十二』大丈夫相,
那些全在我身上,你不要懷疑,婆羅門!
應該被證知的已被證知,應該被修習的已被修習,
應該被舍斷的已被我舍斷,婆羅門!因此我是佛陀,
爲了當生的利益,以及來世的安樂,
你得到機會請問,任何所希求的。」
那時,梵壽婆羅門這麼想:
「沙門喬達摩已給機會,我應該問喬達摩尊師什麼:『當生的利益或來世的。』呢?」
那時,梵壽婆羅門這麼想:
「我熟練當生的利益,其他人也問我當生的利益,讓我問喬達摩尊師來世的利益。」
那時,梵壽婆羅門以偈頌對世尊說:
「怎樣成爲婆羅門?怎樣成爲通曉吠陀者?
怎樣成爲叁明者?怎樣被稱爲聖典學者?
怎樣成爲阿羅漢?怎樣成爲完全者?
怎樣成爲牟尼?怎樣被稱爲佛陀?」
那時,世尊以偈頌回答梵壽婆羅門:
「凡知前世住處者,看見天界與苦界者,
已達到生的滅盡者,牟尼以證智完成。
知道心清淨者,已從一切貪解脫,
生死已被舍斷者,梵行完全者,
已到一切法的彼岸者,像這樣的人被說爲佛陀。」
當這麼說時,梵壽婆羅門起座,整理上衣到一邊肩膀,以頭落在世尊的腳上,並以嘴吻世尊的腳,再以手擦拭,而報上名字:
「喬達摩先生!我是梵壽婆羅門,喬達摩先生!我是梵壽婆羅門。」
那時,那群群衆有不可思議的、未曾有的心生起:
「實在不可思議啊,先生!實在未曾有啊,先生!實在是因爲這位有名聲的知名梵壽婆羅門會作像這樣最高的敬禮。」
那時,世尊對梵壽婆羅門這麼說:
「夠了!婆羅門!請起來坐到你的座位上,因爲你的心對我已有淨信。」
那時,梵壽婆羅門起來後,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那時,世尊對梵壽婆羅門說次第說,即:布施說、戒說、天界說;說明欲的過患、卑下、雜染,出離的效益。當世尊了知梵壽婆羅門有順從心、柔軟心、離蓋心、高揚心、淨信心,那時,他說明諸佛最勝的說法:苦、集、滅、道,猶如清淨、已離汙染的衣服完全領受染色。同樣的,就在那座位上梵壽婆羅門的遠塵、離垢之法眼生起:「凡任何集法都是滅法。」
那時,梵壽婆羅門已見法、已獲得法、已知法、已深入法,脫離疑惑、離迷惑,得無畏,在大師教說上不緣于他,對世尊這麼說:
「太偉大了,喬達摩先生!太偉大了,喬達摩先生!喬達摩先生!猶如能扶正顛倒的,能顯現被隱藏的,能告知迷途者的路,能在黑暗中持燈火:『有眼者看得見諸色』。同樣的,法被喬達摩尊師以種種法門說明。我歸依喬達摩尊師、法、比丘僧團,請喬達摩尊師記得我爲優婆塞,從今天起終生歸依,請世尊與比丘僧團一起同意明天我的飲食[供養]。」
世尊以沈默同意了。
那時,梵壽婆羅門知道世尊同意後,起座向世尊問訊,然後作右繞,接著離開。
那時,那夜過後,梵壽婆羅門在自己的住處裏准備勝妙的硬食與軟食後,時候到時通知世尊:
「大德!時候已到,飲食已[准備]完成。」
那時,世尊在午前時穿好衣服後,取缽與僧衣,去梵壽婆羅門的住處。抵達後,與比丘僧團一起在設置好的座位坐下。
那時,梵壽婆羅門親手以勝妙的硬食與軟食款待與滿足以佛陀爲上首的比丘僧團七天。
當七天已過,世尊往毗提诃出發遊行。當世尊離去不久,梵壽婆羅門死了。那時,衆多比丘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那些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梵壽婆羅門死了,他往生哪一趣呢?未來的命運怎樣呢?」
「比丘們!梵壽婆羅門是賢智者,他依法、隨法而行,在法上不困擾我。比丘們!梵壽婆羅門以五下分結的滅盡而爲化生者,在那裏入了究竟涅槃,爲不從彼世轉回者。」
這就是世尊所說,那些悅意的比丘歡喜世尊所說。
梵壽經第一終了。
漢巴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威儀禮節(MA.161)」,南傳作「舉止行爲」(iriyāpathamassa,另譯爲「威儀路;行住坐臥方式」),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他的行爲」(his behaviour)。
「咒願(MA.161)」,南傳作「祝福」(anumodanassa,另譯爲「感謝;隨喜」),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祝福」(the…
《中部91經 梵壽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