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阿彌陀佛一心智慧所成辦,我們今天叁世諸佛都是這樣,開示我們內心智慧所成就的佛土也是這種智慧的顯現。整個西方極樂世界呢,是阿彌陀佛的智慧所顯現。正因爲是智慧所顯現,是求之在我,不是求在別人。我們今天信佛呢,也要能夠明了這種道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佛心衆生心是一心。所以說我們能夠一心念佛的時候,念佛之心即是佛心。所以現前西方極樂世界依正果報是不隔離于我們現前當念的,你要能智慧明了,不管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世界,還是正報世界,還是那些眷屬,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有蓮池海會佛菩薩都是智慧的聚集。阿彌陀佛本人就是從自性智慧中顯現四十八大願,成就四十八大願。他現在成佛,整個智慧顯現了就開始了,我們今天學佛也是顯現我們自己的智慧。想盡千方百計修正那些錯誤的行業,從起心動念開始修正,就能顯現出自性具備的智慧,所以智慧當下具足。西方極樂世界呢,其實也是當下具足。所以說要信這種智慧的時候,明了這種道理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們修行過程中,明了理了,心裏面沒有疑惑,修起來就沒有障礙了。所以不明理的時候呢,往往自己內心裏面心不甘情不願,沒有信心,總有疑惑,而疑惑是障道的因緣,那就是大障礙。
比如今天叫你吃飯,你要是沒有信心你敢吃嗎?說不定飯裏有毒藥了,現在我們基本上還是達成了這種信心。叫你坐車,你要對司機懷疑,這個時候你就不敢坐了。所以人與人之間,這個世間上我們做任何事情還是基于這種基本的信心。如果沒有這種基本的信心,我們做什麼都不好做了。今天在藏經樓,你要是對這個樓的堅固性沒有信心,你怎麼敢坐在這個樓下呢,所以信心很重要。要知道整個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從外來,阿彌陀佛的智慧所成就的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說你能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當我們原來的智慧開顯出來了,就是我們自心的寶藏。今天要追求幸福就要追求智慧的圓滿,要懂唯心淨土,淨土法門也是不離于自心。因爲我們這些煩惱還沒有斷盡。斷見思二惑也不錯,能生方便有余土。把見思二惑斷盡了,到最後往生實報莊嚴土,破除無明的智慧,往生的就是實報莊嚴土,還沒有把無明破掉,僅是破除見思二惑就是方便有余土,還沒有破除煩惱呢。
往生淨土就是諸佛的願力,依靠願力成就的。就像我們娑婆世界一樣,隨著我們智慧有多少,顯現出來的境界就不一樣,飲食宮殿都是隨著諸天的福報大小而顯現的。同樣是一朵花,不同文化品味的人看起來就不一樣。四種淨土是依據智慧而來的。整個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智慧所成就的,包括它所顯現的西方極樂世界一花一草,一鳥一水,所有的依報莊嚴都是阿彌陀佛的智慧願力所成就的。要知道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整個化度于阿彌陀佛的智慧當中,包括衆生的所有法門。今天念佛的功德名號,不管是你實相念佛,觀向念佛都依于阿彌陀佛的功德願力。由于阿彌陀佛多生累劫開悟內心智慧,發大願力,積累功德,成就了功德名號。我們今天依據這種功德名號來修行,往生是阿彌陀佛的智慧的加被。萬萬千千的衆生念佛都不同,但都能得度,這是阿彌陀佛的智慧所成就的,度化衆生不思議智。
解釋當中把這四種智配合來說。如果沒有多方面的解說,我們對于佛的智慧也是不了解,因爲我們是凡夫。要能了解諸佛智慧,我們的能力是辦不到的。就像我們昨天所舉的例子一樣,凡夫能知道聖賢的事情嗎?但是我們可以信仰,你說世間上有那麼多道理,要給你講通有點不太容易辦到。對每一個人你都說這個藏經樓如何堅固你要放心,有那個必要嗎?這個世間上道理人人都會講,有一種基本的信任。可以引領我們要辦成很多事情,如果沒有這種基本的信心,學佛就艱難了。我們流于毛病,什麼都要問清楚。我們的心是衆生的心,罪深業重,所以說沒有辦法。對于這些佛的智慧,我們要有一些基本信仰。雖然在凡夫的角度不一定全部能理佛智,但從聞思修當中,從我們現在的思維境界當中,多少能得到一點受用了。所以我們多方面給大家解釋。
首先不了佛智,這是總的說的。
不思議智。佛的智慧非常淵深,,你沒有成佛你就不知道,所以叫不可思議。菩薩不知道佛的事情,初地菩薩不知道二地菩薩的事情,二地菩薩不知道叁地菩薩的事情,等覺菩薩不知道佛的事情。破除一品無明境界超出了多少倍,沒有辦法知道。其他的菩薩、聲聞、緣覺、凡夫不可思議。
成所做智。阿彌陀佛要了斷生死,要成就西方極樂世界,以西方極樂世界來度化衆生。這所有的種種方便,阿彌陀佛的這種智慧來成就它,所以叫成所做智,能做出不可思議的事情。今天淨土法門,我們一念稱名阿彌陀佛的萬德名號,我們稱念萬德名號,一念之間能消滅諸業。按照常理來說你能辦得到嗎?要消業。我們自己要忏悔,要憑自己的力量多少劫多少生才能忏悔這樣的罪過呢,這很艱難。你要真真實實忏悔,不管你怎麼忏悔,你把忏悔清淨了之後身心會現像的。佛菩薩來摸頂放光,在睡夢之中啊,夢見自己吐出不幹淨的東西,親自見到身體上流露出不幹淨的東西,這個罪業消除得差不多了,一般人對忏悔不太容易生起信心。
有一個佛學院的法師的冤家對頭找來要他的命,還命債,這十幾天來佛學院的學生一直念經,十幾天,連續晚上都在念經,他就不走,他就是要你的命債。這個出家的法師宋朝時一個練武的,傷生害命。他現在找來了,出了家了也沒辦法。來了之後這種罪過怎麼樣忏悔呢?宋朝一直追到今天,鬼魂附體要命債,要和鬼魂勾通,昨天晚上終于圓滿了。所以大家念佛溝通,把這段冤結解決了。許多這樣的事情,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非常不具足,你怎麼樣忏悔自己的業障呢?罪根深重,想忏悔業障非常不容易。
一念稱名,念念之間能消除八十一劫生死重罪,不可思議的。不是因爲我們自己的力量,而是因爲佛的力量。所以要解決還要靠佛的力量,經咒的力量。所以一句萬德名號的威力非常大。爲什麼有障礙呢?阿彌陀佛從初發心,一直到四十八大願,開始成就這樣的大願,顯現這樣的名號。多生累劫積累功德所成就的這一句名號,不容易。靠這種萬德名號,念念之間能消滅八十一劫生死罪。現在十念功德能超生于叁劫之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享受這種殊勝的果報,這也是不可思議的,這是阿彌陀佛來成就的。所以像這樣的事情不是我們凡夫可以思議的,這叫不思議智,就是成所作智。
在一般的佛法當中解釋就是在一切世界當中,隨我們所應化的衆生,這些衆生成熟了,能適應種種不可思議,佛的變化事情來度化衆生,用種種的方法,而常常沒有間斷。我們今天沒有這種成所做之,往往我們要成就這樣的事情成就不了,沒有智慧就很艱難。佛呢,已經成就了這樣的事情,了辦自我的生死,依大願力成就了非常殊勝的極樂世界。今天正是他利用成所作智來利益衆生,所以我們今天念佛念念之間能滅八十一劫生死重罪,都是阿彌陀佛成所作之而成辦的。佛的智慧非常衆多,不是言語能夠說得進的,也不是言語名相能稱量的。
妙觀察智。對于這些一切法如幻如夢,非有非無,他能思維這些道理,能觀察這些道理。我們今天觀察世間上萬有一切法相,我們怎麼觀察呢?你就沒有妙觀察智,看到男人就是男人,往往我們的智慧沒有具足。甚至你看到的不是真相,還是假相。諸佛就有這種妙觀察智,能如實地知道萬事萬法,是一種本來面貌,叫妙觀察智。一切世出世間法如幻如夢,我們說安住于十二因緣法,能知道世間萬象如幻如夢,水中月鏡中花,是不實在的,是我們自心幻顯出來的。就因爲我們這種無明執著,老是在無明執著過程中,像做夢一樣,有非真有,無非真無。所以說能從這些上來觀察萬物,自然知道世間一切萬象都是因緣所生,如幻如夢,說出來的東西和現實距離非常大。第六意識是住于虛妄分別當中。諸佛能住于無量分別,所以妙觀察智就顯現起來了。這是不可稱智,相當于妙觀察智。觀世音菩薩觀察衆生一切根基都能明了,隨意受法,都能令衆生得度,相對于萬萬千千的衆生,諸佛菩薩就能如理如量地認識衆生的根基,授予他相應的佛法,這是妙觀察智所成就的。
大乘廣智,大乘是度化一切衆生,廣智呢,是廣大的智慧,所以這就相當于我們平時說的平等性智。我們在修學菩提心的時候,就有平等心。平等度化一切衆生。我們現在在衆生身上沒有平等心,沒有這種智慧。老是對一切衆生有貪愛,有憎恨有愚癡。對于我們關系好的,自己就貪愛。對于冒犯我們的人自己就嗔恨,有煩惱,自心不得平等。當我們自心不得平等,在度化衆生的時候往往就有親疏之分了,這種就發不起大心。你在燒香、拜佛、許願、回向的時候就不平等,回向得多的就是自己。平等心沒有,就不能夠度化這些廣大的衆生。諸佛是對于衆生是平等的,有這種智慧,所以這叫平等性智。而這種平等性智呢,就是平時所說的,來轉化我執,把這種人我的執著要化除了,才能夠轉第七末那識爲平等性智。第七末那識因爲有執著就不平等,煩惱一轉化了,這種智慧就是成就平等性智。所以諸佛由于無我的緣故,所以說對一切衆生都是平等的,平等攝受一切衆生,普照一切有情,要讓他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達到究竟圓成佛道,這種智慧叫大乘廣智。我們凡夫因爲有執著,執著有人有我有衆生,所以有這種我見的執著就不平等。諸佛把我見消除。心經的智慧都是轉這種執著的,把人我的執著要轉化過來,能顯現出這種平等性智,能證到人我不他,平等不二,這時才能常行大慈悲,化度于衆生。平等性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只有佛才證到了。
一切的環境都是從種子生現形當中顯現出來的,所以這是大圓鏡智…
《安居講法第叁十四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