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安居講法第叁十四講▪P3

  ..續本文上一頁是舉的比喻,下面結合西方極樂世界胎生果報也是如此。

   佛告彌勒:此諸衆生,亦複如是。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寶宮殿,無有形罰,乃至一念惡事。但于五百歲中,不見叁寶,不得供養修諸善本,以此爲苦。雖有余樂,猶不樂彼處。若此衆生,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往詣無量壽佛所,恭敬供養,亦得遍至無量無數諸余佛所,修諸功德。彌勒當知,其有菩薩,生疑惑者,爲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佛告彌勒:此諸衆生,亦複如是。以疑惑佛智故,因爲有疑惑,生彼七寶宮殿,種種的莊嚴。人家能見佛,他就不能見佛。無有形罰,沒有其他的刑罰來處罰它,也不起惡念頭,跟我們娑婆世界的衆生不一樣啊。娑婆世界的衆生起心動念都有惡念頭,乃至一念惡事。在五百歲當中見不了佛法僧叁寶。一入定什麼都不想也不行,你還要能修行善法,供養諸佛,能親近叁寶,迅速增長自己的福德智慧,他的快樂比大自在天還要快樂,但他不喜歡那些地方,這是用比喻來說明西方極樂世界胎生的果報不是很圓滿的。上面這四段總結起來就是給我們說西方極樂世界因爲懷疑心胎生果報有這種種過患。

   下面勸化我們要舍掉懷疑心。若此衆生,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往詣無量壽佛所,恭敬供養,亦得遍至無量無數諸余佛所,修諸功德。彌勒當知,其有菩薩,生疑惑者,爲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這裏勸化我們,要讓我們舍掉這些罪,舍掉懷疑。胎遇當中的衆生,能認識到我們是因爲疑惑心導致了胎生果報,能從自心裏面深切的忏悔,責備于自己。對于佛的智慧沒有信心,老在懷疑,呵責自己,深深地忏悔。如果你能忏悔這種懷疑心,要出這種胎生世界就能出離。五百歲也是不定的,諸大經論當中,有的說娑婆世界的五百歲,有的說善根成熟了,懷疑心,自己能忏悔了,一忏悔能發心出離于這裏就能如意。蓮花化身,見佛聞法。所以這就是教我們要忏悔自己的懷疑心,要責備自己的懷疑心,要出離我們的懷疑心,這個時間我們就能以清淨的信心、願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就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恭敬供養,這個時間他的恭敬心能顯現起來,像其他化身的這些菩薩一樣,都能往生無量無邊的諸佛的地方,來供養諸佛,修諸功德。總結起來,你如果有這種疑惑心而念佛,失掉了很大很多的利益。就是要在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心佛不二的妙理當中修行。念佛念心,所以在這種智慧當中深信不疑,勸導我們。這上面是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這麼樣一些果報的分別,下面有多少人往生呢?

   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幾所不退菩薩,生彼佛國?

  佛告彌勒:于此世界,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一一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次如彌勒者也。諸小行菩薩,及修習少功德者,不可稱計,皆當往生。

   佛告彌勒:不但我刹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複如是。其第一佛,名曰遠照,彼有百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二佛,名曰寶藏,彼有九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叁佛,名曰無量音,彼有二百二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四佛,名曰甘露味,彼有二百五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五佛,名曰龍勝,彼有十四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六佛,名曰勝力,彼有萬四千菩薩,皆當往生。其第七佛,名曰獅子,彼有五百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八佛,名曰離垢光,彼有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九佛,名曰德首,彼有六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十佛,名曰妙德山,彼有六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十一佛,名曰人王,彼有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十二佛,名曰無上華,彼有無數不可稱計諸菩薩衆,皆不退轉,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于七日中,即能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斯等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十叁佛,名曰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衆,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衆生無量無邊,所以說這是攝取這些大菩薩他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裏非常清楚。

   佛語彌勒:不但此十四佛國中諸菩薩等,當往生也。不但這十四個佛國的衆生往生,十方世界無量佛國,其往生者多無數,所以十方諸佛都贊歎于阿彌陀佛,十方諸佛的諸菩薩等往生于西方極樂世界。

   十方世界無量佛國,其往生者,亦複如是,甚多無數。我但說十方諸佛名號,及菩薩、比丘生彼國者,晝夜一劫,尚未能盡。我不講其他的,把這些十方諸佛國家當中的菩薩、比丘往生的名號給你說一說,晝夜演說佛法,經過一劫,都講不完,一劫是多久?釋迦佛的能力講說諸佛菩薩的名號,經曆這麼長的時間,光說名號都說不過來,有多少人往生呢?所說的這些往生的這些人衆僅僅是簡略地說了。其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衆生無量無邊,不可細說。爲什麼要說這些衆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那是給予我們一個信心,你不要妄自菲薄。我們要鼓勵自己,樹立起信心。《成唯識論》當中專門給我們講,念念之間都有無量衆生成佛,人家都在鼓勵我們。念念之間有無量無數衆生都在滅度自己的煩惱,要生起自我的信心,把信心生起來,能夠發願心,精進修行。不要落後于人,興趣是自己的老師。他的興趣在輪回生死當中,爲什麼?他就喜歡搞生死輪回的因。你叫他不做這樣的事,他不好玩兒。修行佛法像一個呆子,他不願意在那裏參禅打坐,所以那些世間上的事情你不用教,他自然就會了。自己知道鑽研了,世間上這種東西,吃喝玩樂,他有勁,你叫他念佛誦經,參禅打坐,他的精神早沒了。

   這裏非常清楚地給我們表明了,這些衆生不輪回,哪個衆生輪回呢?因爲你喜歡輪回,你現在雖然出了家了,信了佛了,僅是表面現象,是不是真出家,真信佛,從這裏就可以看得出來。我經常說這個世間上就像大浪淘沙,有因果輪回,善惡的衆生就在淘汰。你選擇不好,父母親沒有辦法代替你的。路在你自己的腳下,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看這麼多菩薩都在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在朝叁惡道裏面轉。其它的諸佛想盡千方百計往生極樂世界,偏偏現前的衆生要往地獄裏鑽。諸佛不可思議,衆生也不可思議。道路在你腳下,你自己選擇。道理給你講明,聽也是你,不聽也是你。衆生是自性自度,我們要救度自己。要不然別人苦口婆心在你聽來是唠叨。遇上這樣的機緣並容易。

  

《安居講法第叁十四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