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非常殊胜。如二乘、声闻、缘觉他们解脱烦恼,断掉见思惑,不在三界当中受生,他已经解脱三界生死轮回。二乘为缘觉他们能得到。大圆镜智不是这些声闻缘觉他们能得到的。不是他们所拥有的,叫无等,没有办法达到这种。前面的这种成所做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他们能修行得道,大圆满镜智呢,唯有佛一个人圆满证得。菩萨、声闻、缘觉比不上诸佛。这种智慧能超过不思议智。度化众生这种智慧非常宽广无边。总结起来就叫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他们就能证到大圆镜智,本体清净,能离开一切有漏烦恼,杂染之法,能从众生善恶的业报来显现出诸佛万德之境界。所以诸佛证到了大圆镜智,能对自我身心的第八阿赖耶识都能圆照无疑,能度化一切众生,是没有怀疑的,这些都是从一些方便的地方。这里有三宝功德经,佛有三明六通十八神变,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种种的都是他的功德。
我们现在几乎对于佛法僧三宝没什么了解,还很欠缺,事相上的信佛,从道理上还欠缺。根本不喜欢学习佛法,不喜欢听经闻法,所以我们平时智慧很少,对佛的教育之理不清楚。这种执着是怎么生起来的,有什么过患,怎么化除烦恼,这些道理我们都不是很清楚,修行起来就有很大的距离,他的心始终还是在世间上的。所以这种事情在世间上人家说是迷信,不懂道理而信,这是自己的智慧还没开启。佛教不是迷信,是智慧的信仰。要用智慧来信,要一点一点地破除自己的迷,破除自己的执着烦恼,这时你的信心才能有所作用。念佛为什么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道理我们自己要信得过。你听都没听,想都没想你就信不出来。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净土是我们自心显现,我们修得干净一生,这个世界就能清净,自心清净外在的环境就清净。随着我们智慧的建立,外在的烦恼就灭掉了。要求自在我,在内心里面,要知道自心迷惑就是众生的生死轮回境界。众生清净了,就是诸佛圆满境界,我们今天念佛要懂这个道理。
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万德名号。在我们称念这种万德名号的时候,我们身心世界仍在做恶,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要让我们身心生起智慧,我们念佛要达到心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让烦恼不再生起来。一天二十四小时,不让他生起来,你能办到吗?要一心一意地念佛,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如果不能达到这种的境界,念佛就不能一心,往生的时候障碍就很多,这些道理你要通过现实当中来多想一想。念佛要身口意三业和合,真真实实念佛。对治自己的烦恼。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念佛,一念佛其他烦恼都没有了。所以我们现在念佛是总持的智慧,当我们心里烦恼了,我们就念佛,自心就随着清净下来了。当我们愤怒的时候就念佛,我的心也跟着慈悲了。佛号有这种功用,当我们睡觉懒惰的时候,我起来念佛,让佛的智慧光明充实于我的内心,对治于我的瞌睡烦恼,现前念佛的同修要用这种智慧来对治于这种烦恼。有这种智慧的时候修行就非常容易成就。
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懂了这个道理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阿弥陀佛正是因为这样修行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今天也来念佛,当我们领纳了,我们内在的信心信得过这样的道理,再与外缘,内因外缘一结合,往生的时候就很舒服。这个时候很多同修不理解,要多听闻,听闻了还是不理解怎么办呢?对佛的信心,就像我们小的时候对父母亲的信心一样。你小的时候知道什么呢?父母给你吃你就吃,在父母的呵护下自己慢慢长大了。我们今天在成佛道路上,我们也像胞胎中的娃娃,再给你讲也烦了,我们只要用信心来仰慕阿弥陀佛的智慧。他有这种大圆镜智,他把第八阿赖耶识善恶业种圆满了,所以他成就了大圆镜智。能把第七识的执着转化过来,所以度化一切众生平等无高下,成就了平等性智。形成妙观察智,没有一切邪见妄念,能住于如理分别,对于世间上的真理不多一分,不少,恰如其分,能如实观察众生。能转化五根,能成为诸佛的妙用。转化五尘,成为诸佛的妙用,所以整个世界就是这样。
阿弥陀佛的万德名号,阿弥陀佛的眼耳鼻舌身意,我们一观想的时候都能得到加被。你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音声,我们自心静吗?西方极乐世界的水种种的妙处,我们一接触就自然生起智慧。有五根五尘,风声水声都在念佛,一切的饭食、衣服都能让我们生起法乐,增长智慧开悟。五根五尘都可以作为佛身,成所作智,对于这些智慧我们能明了,不要去钻牛角尖。我们这个人在世间上就像一颗微尘一样,太多我们搞不懂的事情。所以孔子都教育我们,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要如实。当我们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要轻易去否定,也不要轻易肯定,要谦虚啊,要客观。我们现在众生也是这样,你不要什么都知道,结果你什么也不知道。所以于此诸智,疑惑不信。众生对这些智慧有疑惑心,他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能转恶修善,还能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他所往生的西方极乐世界呢,一去了之报是五百岁莲花不开,不见佛,不闻声法,这是胎生境界。若有众生明性佛智,你要有智慧你就能明了,能知道。二是自己不明,但是能信,信得过整个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西方极乐世界依报世界山河大地,都是智慧成就,不可思议的智慧成就,只要我们信得过这一点,乃至信心回向。
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那是自然化身,这个时候要明道理,不要怀疑。在念佛过程当中,对佛不要怀疑。老是怀疑,西方极乐世界装得了多少人啊?阿弥陀佛有这种能力吗?我们念这一句名号就能成就吗?他就有很多种怀疑。所以怀疑心不断,念佛修行是一大障碍,所以要把这些怀疑心要去掉。究竟我们对净土的怀疑在哪些方面,怎么来对治。智者大师有一本书,专门讲西方极乐世界众生的怀疑,他总结了十个。看这些怀疑从哪些地方产生的,怎么来对治它。如果你对阿弥陀佛有怀疑,你对自己就有怀疑。事理智他都有怀疑你的因就成问题,果也成问题。所以六信法门要把我们内心当中的怀疑心要去除,这个功夫是非常细致的,需要大家观察我们自己内心。你有什么怀疑,你看他与哪一种怀疑想对应,对应了之后用什么方法来对治他。你就去学,所以净土法门的理不多,给我们讲的理不多,但是非常深奥。大家专心念佛增长自己清净信心,在净土的理上,实际上还有距离,我们讲得多一点。以后咱们就不多讲了,专修净土法门,三个月念佛,专修净土法门,就可以修般若三昧了。看我们能不能先把信心愿心修学起来,先把这些理论上虽然说不多,你要搞清楚,能把理路摸清楚。明了道理了,再来修法门就成就了,这是往生的方法。今天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众生罪深业重。我经常在讲大家为什么没有得到利益,是没有恭敬心。他听经闻法跑到一边去开小差,你怎么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呢?你以为我看不见你就可以这样?你是为我修行吗?大众都是有眼睛看到的,你更应该有眼睛看到,依佛法为眼睛,要懂这些道理。
复次慈氏,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圣众。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这是相对于化身的殊胜来明了胎生。告诉诸佛菩萨,内心发了愿了,恭敬供养,要有恭敬心,供养心。身体上恭敬,我们端身正坐来礼拜,口头上的恭敬,我们清净自己的口业,来称念阿弥陀佛的万德名号。我们不起烦恼,能正心端意。能把自己的虔诚求救供养之心,能从身口意三业中能如知如量的起这种心态。所以及诸菩萨、声闻圣众,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到化身的结果。这种化身有什么殊胜呢?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见佛闻法,能顿开无声法忍。这种智慧非常殊胜,这是讲莲花化身的殊胜。
下面对比讲胎生的下劣,其胎生者,皆无智慧,因怀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五百世不见佛闻法,自己善法也增长不起来。这个胎生没有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一切善法他在那里生不起来,但疑惑的业力没有了结。所以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他这种智慧是生前没有智慧,老是怀疑没有清净的信心,所以到胎生的境界。这是对比化身的殊胜,讲胎生的下劣。
佛告弥勒: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牢狱,种种庄严,张设床帐,悬诸缯盖。若有诸小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狱中,系以金锁。供养饭食、衣服、床蓐、华香、伎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否?对曰:不也。但种种方便,求诸大力,欲自勉出。这是比喻,胎生相比化身就太不快乐了。对于三界之中而言你有快乐吗?对比化身世界就太不圆满了。打个比方,转轮圣王,两个国家,很多个国家这种大国王。好象联合国一样,有七宝牢狱种种庄严。他那种监狱都是用各种宝贝装饰起来的,有许多庄严品,如果说那些小王子得罪于王就把他投进监狱之中。一般人还不能进监狱,就连锁你的都是金锁。把你锁起来之后供养饭食、衣服、床褥、华香、伎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但就是不让你出来。你们看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软禁就是这样的境界,把你关在一个地方不让你出来。你要什么给什么,就是不给自由。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否?这些王子在这个监狱当中非常安乐,但他不喜欢这个地方。他要用种种的方法,想脱离这种监狱。这…
《安居讲法第三十四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