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部25經 餌經▪P2

  ..續本文上一頁入林野處後他們住下來。在那裏,他們是吃野菜者、……(中略)以落下的果實爲食者。在夏天的最後一個月,當草與水滅盡時,身體成爲極度消瘦。當身體成爲極度消瘦時,力氣與活力衰退了。當力氣與活力已衰退時,解脫心衰退了;當解脫心衰退時,他們返回魔布下的餌與那世間物質中,他們侵入那裏後迷糊地吃食物。當他們侵入那裏後迷糊地吃食物時,來到陶醉;當已陶醉時,來到放逸;當放逸時,在那魔的餌與那世間物質中被爲所欲爲。這樣,那第二群沙門、婆羅門在魔的神通與勢力下變得不自由。讓我們依止那魔布下的餌與那世間物質做棲息處,在那裏做棲息處後,不侵入那魔布下的餌與那世間物質中,讓我們不迷糊地吃食物。當不侵入、不迷糊地吃食物時,我們將不來到陶醉;當不陶醉時,我們將不來到放逸;當不放逸時,我們將不在那魔的餌中被爲所欲爲。』他們依止那魔布下的餌與世間物質做棲息處,在那裏做棲息處後,他們不侵入那魔布下的餌與那世間物質,不迷糊地吃食物。當不侵入那裏、不迷糊地吃食物時,他們不來到陶醉;當不陶醉時,他們不來到放逸;當不放逸時,他們不在那魔的餌與那世間物質中被爲所欲爲。但,他們是這樣的見者:『世界是常恒的』、『世界是非常恒的』、『世界是有邊的』、『世界是無邊的』、『命即是身體』、『命是一、身體是另一』、『死後如來存在』、『死後如來不存在』、『死後如來存在且不存在』、『死後如來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比丘們!這樣,那第叁群沙門、婆羅門在魔的神通與勢力下變得不自由。比丘們!我說這第叁群沙門、婆羅門猶如譬喻中的第叁群鹿那樣。

  比丘們!在那裏,第四群沙門、婆羅門這麼商量:『那第一群沙門、婆羅門……(中略)這樣,那第一群沙門、婆羅門在魔的神通與勢力下變得不自由。第二群沙門、婆羅門這麼商量:「那第一群沙門、婆羅門……(中略)這樣,那第一群沙門、婆羅門在魔的神通與勢力下變得不自由。讓我們避開全部的餌食,避開恐怖的受用,進入林野處後讓我們住下來。」他們避開全部的餌食;……(中略)這樣,那第二群沙門、婆羅門在魔的神通與勢力下變得不自由。第叁群沙門、婆羅門這麼商量:「那第一群沙門、婆羅門……(中略)這樣,那第一群沙門、婆羅門在魔的神通與勢力下變得不自由。那第二群沙門、婆羅門這麼商量:『那第一群沙門、婆羅門……(中略)這樣,那第一群沙門、婆羅門在魔的神通與勢力下變得不自由。……(中略)讓我們避開全部的餌食,避開恐怖的受用,進入林野處後讓我們住下來。』他們避開全部的餌食;……(中略)這樣,那第二群沙門、婆羅門在魔的神通與勢力下變得不自由。讓我們依止那魔布下的餌與那世間物質做棲息處,在那裏做棲息處後,不侵入那魔布下的餌與那世間物質中,我們將不迷糊地吃食物。當不侵入、不迷糊地吃食物時,我們將不來到陶醉;當不陶醉時,我們將不來到放逸;當不放逸時,我們將不在那魔的餌與那世間物質中被爲所欲爲。」他們依止那魔布下的餌與世間物質做棲息處,在那裏做棲息處後,他們不侵入那魔布下的餌與那世間物質,不迷糊地吃食物。當不侵入那裏、不迷糊地吃食物時,他們不來到陶醉;當不陶醉時,他們不來到放逸;當不放逸時,他們不在那魔的餌與那世間物質中被爲所欲爲。但,他們是這樣的見者:『世界是常恒的』、……(中略)『死後如來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這樣,那第叁群沙門、婆羅門在魔的神通與勢力下變得不自由。讓我們在魔與魔的隨衆沒路可到處做棲息處,在那裏作棲息處後,不侵入那魔布下的餌與那世間物質,我們將不迷糊地吃食物。當不侵入、不迷糊地吃食物時,我們將不來到陶醉;當不陶醉時,我們將不來到放逸;當不放逸時,我們將不在那魔的餌與那世間物質中被爲所欲爲。』他們在魔與魔的隨衆沒路可到處做棲息處,在那裏作棲息處後,不侵入那魔布下的餌與那世間物質,不迷糊地吃食物。當不侵入那裏、不迷糊地吃食物時,他們不來到陶醉;當不陶醉時,他們不來到放逸;當不放逸時,他們不在那魔的餌與那世間物質中被爲所欲爲。比丘們!這樣,那第四群沙門、婆羅門在魔的神通與勢力下變得自由。比丘們!我說這第四群沙門、婆羅門猶如譬喻中的第四群鹿那樣。

  比丘們!怎樣是魔與魔的隨衆沒路可到處呢?比丘們!這裏,比丘從離欲、離不善法後,進入後住于有尋、有伺,離而生喜、樂的初禅,比丘們!這被稱爲比丘令魔盲目,殺害魔的眼睛後,波旬進入看不見與無足的狀態。

  再者,比丘們!比丘以尋與伺的平息,自信,一心,進入後住于無尋、無伺,定而生喜、樂的第二禅,比丘們!這被稱爲……(中略)波旬進入看不見與無足的狀態。

  再者,比丘們!比丘以喜的褪去與住于平靜,正念、正知,以身體感受樂,進入後住于這聖弟子宣說:『他是平靜、專注、住于樂者』的第叁禅,比丘們!這被稱爲……(中略)波旬進入看不見與無足的狀態。

  再者,比丘們!比丘以樂的舍斷與苦的舍斷,及以之前喜悅與憂的滅沒,進入後住于不苦不樂,由平靜而正念遍淨的第四禅,比丘們!這被稱爲……(中略)波旬進入看不見與無足的狀態。

  再者,比丘們!比丘以一切色想的超越,以有對想的滅沒,以不作意種種想[而知]:『虛空是無邊的』,進入後住于虛空無邊處,比丘們!這被稱爲……(中略)波旬進入看不見與無足的狀態。

  再者,比丘們!比丘以一切虛空無邊處的超越[而知]:『識是無邊的』,進入後住于識無邊處,比丘們!這被稱爲……(中略)波旬進入看不見與無足的狀態。

  再者,比丘們!比丘以一切識無邊處的超越[而知]:『什麼都沒有』,進入後住于無所有處,比丘們!這被稱爲……(中略)波旬進入看不見與無足的狀態。

  再者,比丘們!比丘以一切無所有處的超越,進入後住于非想非非想處,比丘們!這被稱爲……(中略)波旬進入看不見與無足的狀態。

  再者,比丘們!比丘以一切非想非非想處的超越,進入後住于想受滅,以慧見後,[他的]諸煩惱被滅盡,比丘們!這被稱爲比丘令魔盲目,殺害魔的眼睛後,波旬進入看不見與無足的狀態,渡過世間中的執著。」

  這就是世尊所說,悅意的那些比丘歡喜世尊所說。

  餌經第五終了。

  漢巴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憍恣(MA.178)」,南傳作「陶醉」(madaṃ,另譯爲「憍;憍慢;慢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陶醉」(intoxicated)。

  「長圍罝(MA.178)」,南傳作「以大杖網」(daṇḍavākarāhi,另譯爲「棒上的網」),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編織的障礙物;編織籬笆」(wicker hurdles)。

  「所不至處(MA.178)」,南傳作「沒路可到處」(agati,另譯爲「非道;不應行」),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不能走;不能到」(cannot go)。

  「迷糊地」(mucchitā,原意爲「已氣絕的;已昏迷的」),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不注意地;輕率地」(unwarily)。

  「商量」(samacintesuṃ,直譯爲「同一思惟」),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估算;料想」(reckoned),或「商議」(took counsel, SN.4.25)。

  「魔力者」(parajanā,另譯爲「敵;惡魔」),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魔術師」(sorcerers)。

  

《中部25經 餌經》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