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经文中部25经/饵经(譬喻品[3])(庄春江译)
我听到这样: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在那里,世尊召唤比丘们:「比丘们!」
「尊师!」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这么说:
「比丘们!猎人不对鹿群布下饵而想:『愿吃我这布下饵的鹿群长寿、美丽,活得长久。』比丘们!猎人对鹿群这么布下饵而想:『鹿群侵入我这布下的饵后,将迷糊地吃食物。当侵入后迷糊地吃食物时,将来到陶醉;当已陶醉时,将来到放逸;当放逸时,将在这饵中被为所欲为。』
比丘们!在那里,第一群鹿侵入那猎人布下的饵后,迷糊地吃食物,在那里,当它们侵入后迷糊地吃食物时,来到陶醉;当已陶醉时,来到放逸;当放逸时,在那猎人的饵中被为所欲为。比丘们!这样,那第一群鹿在猎人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
比丘们!在那里,第二群鹿这么商量:『那第一群鹿侵入那猎人布下的饵后,迷糊地吃食物,在那里,当它们侵入后迷糊地吃食物时,来到陶醉;当已陶醉时,来到放逸;当放逸时,在猎人的饵中被为所欲为,这样,那第一群鹿在猎人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让我们避开全部的饵食,避开恐怖的受用,进入林野处后让我们住下来。』它们避开全部的饵食,避开恐怖的受用,进入林野处后它们住下来。在夏天的最后一个月,当草与水灭尽时,身体成为极度消瘦。当身体成为极度消瘦时,力气与活力衰退了。当力气与活力已衰退时,它们返回那猎人的布下的饵中,它们侵入那里后迷糊地吃食物。当它们侵入那里后迷糊地吃食物时,来到陶醉;当已陶醉时,来到放逸;当放逸时,在那猎人的饵中被为所欲为。比丘们!这样,那第二群鹿在猎人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
比丘们!在那里,第三群鹿这么商量:『那第一群鹿侵入那猎人布下的饵后,……(中略)这样,那第一群鹿在猎人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第二群鹿这么商量:「那第一群鹿侵入那猎人布下的饵后,……(中略)这样,那第一群鹿在猎人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让我们避开全部的饵食,避开恐怖的受用,进入林野处后让我们住下来。」它们避开全部的饵食,避开恐怖的受用,进入林野处后它们住下来。在夏天的最后一个月,当草与水灭尽时,身体成为极度消瘦。当身体成为极度消瘦时,力气与活力衰退了。当力气与活力已衰退时,它们返回那猎人的布下的饵中,它们侵入那里后迷糊地吃食物。当它们侵入那里后迷糊地吃食物时,来到陶醉;当已陶醉时,来到放逸;当放逸时,在那猎人的饵中被为所欲为。这样,那第二群鹿在猎人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让我们依止那猎人布下的饵做栖息处,在那里做栖息处后,不侵入那猎人布下的饵,我们将不迷糊地吃食物。当不侵入、不迷糊地吃食物时,我们将不来到陶醉;当不陶醉时,我们将不来到放逸;当不放逸时,我们将不在那猎人的饵中被为所欲为。』它们依止那猎人布下的饵做栖息处,在那里做栖息处后,它们不侵入那猎人布下的饵、不迷糊地吃食物。当不侵入那里、不迷糊地吃食物时,它们不来到陶醉;当不陶醉时,它们不来到放逸;当不放逸时,它们不在那猎人的饵中被为所欲为。
比丘们!在那里,猎人与猎人的随众这么想:『这第三群鹿是狡猾、欺骗者,这第三群鹿是有神通、魔力者,它们吃这布下的饵,我们不知道它们的来处或去处,让我们以大杖网围绕这布下饵的全部地方,或许我们会看见第三群鹿的栖息处,它们会走向藏匿之处。』他们以大杖网围绕那布下饵的全部地方,比丘们!猎人与猎人的随众看见第三群鹿的栖息处,它们走向藏匿之处。比丘们!这样,那第三群鹿在猎人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
比丘们!在那里,第四群鹿这么商量:『那第一群鹿……(中略)这样,那第一群鹿在猎人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第二群鹿这么商量:「那第一群鹿……(中略)这样,那第一群鹿在猎人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让我们避开全部的饵食,避开恐怖的受用,进入林野处后让我们住下来。」它们避开全部的饵食;……(中略)这样,那第二群鹿在猎人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第三群鹿这么商量:「那第一群鹿……(中略)这样,那第一群鹿在猎人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那第二群鹿这么商量:『那第一群鹿……(中略)这样,那第一群鹿在猎人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中略)让我们避开全部的饵食,避开恐怖的受用,进入林野处后让我们住下来。』它们避开全部的饵食;……(中略)这样,那第二群鹿在猎人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让我们依止那猎人布下的饵做栖息处,在那里做栖息处后,不侵入那猎人布下的饵,我们将不迷糊地吃食物。当不侵入那里、不迷糊地吃食物时,我们将不来到陶醉;当不陶醉时,我们将不来到放逸;当不放逸时,我们将不在那猎人的饵中被为所欲为。」它们依止那猎人布下的饵做栖息处,在那里做栖息处后,它们不侵入那猎人布下的饵、不迷糊地吃食物。当不侵入那里、不迷糊地吃食物时,它们不来到陶醉;当不陶醉时,它们不来到放逸;当不放逸时,它们不在那猎人的饵中被为所欲为。在那里,猎人与猎人的随众这么想:「这第三群鹿是狡猾、欺骗者,这第三群鹿是有神通、魔力者,它们吃这布下的饵,我们不知道它们的来处或去处,让我们以大杖网围绕这布下饵的全部地方,或许我们会看见第三群鹿的栖息处,它们会走向藏匿之处。」他们以大杖网围绕那布下饵的全部地方,猎人与猎人的随众看见第三群鹿的栖息处,它们走向藏匿之处。这样,那第三群鹿在猎人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让我们在猎人与猎人的随众没路可到处做栖息处,在那里作栖息处后,不侵入那猎人布下的饵、不迷糊地吃食物。当不侵入那里、不迷糊地吃食物时,我们不来到陶醉;当不陶醉时,我们不来到放逸;当不放逸时,我们不在那猎人的饵中被为所欲为。』它们在猎人与猎人的随众没路可到处做栖息处,在那里作栖息处后,不侵入那猎人布下的饵、不迷糊地吃食物。当不侵入那里、不迷糊地吃食物时,它们不来到陶醉;当不陶醉时,它们不来到放逸;当不放逸时,它们不在那猎人的饵中被为所欲为。
比丘们!在那里,猎人与猎人的随众这么想:『这第四群鹿是狡猾、欺骗者,这第四群鹿是有神通、魔力者,它们吃这布下的饵,我们不知道它们的来处或去处,让我们以大杖网围绕这布下饵的全部地方,或许我们会看见第四群鹿的栖息处,它们会走向藏匿之处。』他们以大杖网围绕那布下饵的全部地方。比丘们!猎人与猎人的随众看不见第四群鹿的栖息处,它们走向藏匿之处。比丘们!在那里,猎人与猎人的随众这么想:『如果我们惊扰第四群鹿,被惊扰的它们将惊扰其它的,那些被惊扰的[又]将惊扰其它的,这样,全部鹿群将完全逃离这布下的饵,让我们不理会第四群鹿。』比丘们!那时,猎人与猎人的随众对第四群鹿不理会。比丘们!这样,那第四群鹿在猎人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自由。
比丘们!我的这个譬喻是为了作义理的教授。这个义理是:比丘们!『饵』,这是对于五种欲的同义语;比丘们!『猎人』,这是对于魔波旬的同义语;比丘们!『猎人的随众』,这是对于魔的随众的同义语;比丘们!『鹿群』,这是对于沙门、婆罗门的同义语。
比丘们!第一群沙门、婆罗门侵入那魔布下的饵与世间物质后,迷糊地吃食物,在那里,当他们侵入后迷糊地吃食物时,来到陶醉;当已陶醉时,来到放逸;当放逸时,在那魔的饵与那世间物质中被为所欲为。比丘们!这样,那第一群沙门、婆罗门在魔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比丘们!我说这第一群沙门、婆罗门犹如譬喻中的第一群鹿那样。
比丘们!第二群沙门、婆罗门这么商量:『那第一群沙门、婆罗门侵入那魔布下的饵与世间物质后,迷糊地吃食物,在那里,当他们侵入后迷糊地吃食物时,来到陶醉;当已陶醉时,来到放逸;当放逸时,在那魔布下的饵与世间物质中被为所欲为,这样,那第一群沙门、婆罗门在魔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让我们避开全部的饵食与世间物质,避开恐怖的受用,进入林野处后让我们住下来。』他们避开全部的饵食与世间物质,避开恐怖的受用,进入林野处后他们会住下来。他们避开全部的饵食与世间物质,避开恐怖的受用,进入林野处后他们住下来了。在那里,他们是吃野菜者、吃小米者、吃野生米者、吃大度勒米者、吃藓苔者、吃米糠者、吃浮渣弃饭者、吃芝麻粉者、吃草者、吃牛粪者,以森林中草木的根与果实食物维生,以落下的果实为食者。在夏天的最后一个月,当草与水灭尽时,身体成为极度消瘦。当身体成为极度消瘦时,力气与活力衰退了。当力气与活力已衰退时,解脱心衰退了;当解脱心衰退时,他们返回魔布下的饵与那世间物质中,他们侵入那里后迷糊地吃食物。当他们侵入那里后迷糊地吃食物时,来到陶醉;当已陶醉时,来到放逸;当放逸时,在那魔的饵与那世间物质中被为所欲为。比丘们!这样,那第二群沙门、婆罗门在魔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比丘们!我说这第二群沙门、婆罗门犹如譬喻中的第二群鹿那样。
比丘们!在那里,第三群沙门、婆罗门这么商量:『那第一群沙门、婆罗门侵入那魔布下的饵与世间物质后,……(中略)这样,那第一群沙门、婆罗门在魔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第二群沙门、婆罗门这么商量:「那第一群沙门、婆罗门侵入那魔布下的饵与世间物质后,……(中略)这样,那第一群沙门、婆罗门在魔的神通与势力下变得不自由。让我们避开全部的饵食与世间物质,避开恐怖的受用,进入林野处后让我们住下来。」他们避开全部的饵食与世间物质,避开恐怖的受用,进…
《中部25经 饵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