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彌勒:吾語汝等,是世五惡,勤苦若此。五痛五燒,展轉相生。但作衆惡,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諸惡趣。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惡所招,示衆見之。身死隨行,入叁惡道。苦毒無量,自相燋然。至其久後,共作怨結。從小微起,遂成大惡。皆由貪著財色,不能施惠。癡欲所迫,隨心思想。煩惱結縛,無有解已。厚己诤利,無所省錄。富貴榮華,當時快意。不能忍辱,不務修善。威勢無幾,隨以磨滅。身坐勞苦,久後大劇。天道弛張,自然糾舉。綱維羅網,上下相應。茕茕忪忪,當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傷!
前面我們把娑婆世界五惡五痛五燒的情形給大家簡單地講過了。娑婆五惡,乃至由五惡引起的五痛五燒,是我們所處的作惡世界,是一種現實。爲善的不多,爲惡的很多。所以我們的娑婆世界呢,怎麼看都肮髒。怎麼看我們怎麼樣痛苦。所以說我們要修厭離心,厭離娑婆世界。所以說前面這種五惡、五痛、五燒就把娑婆世界一切痛苦的現象給我們顯現出來。這樣痛苦的現象不是外來的,是由于我們內心不清淨所造成的。所以我們經常在提醒大家,外在的事相,所遇到的一切環境顯現了我們自心,有福報的人自然就在現實世界裏面,遇上了這種環境就很好。爲惡多端,沒有福報沒有善根,我們今天在外在的世界裏所遇上的環境,還是跟著內心。
所以佛法上講,萬法爲心所造,爲識所顯。整個世界不離于自心,自心清淨,顯現的環境就清淨,自心不清淨顯現的環境就不清淨。我們現在在報怨娑婆世界好象有這樣那樣的環境不具足,五濁惡世的環境太差了,乃至修學佛法的人也在報怨現在寺廟也沒有真正清淨的了,這些出家團體也沒有真正如法如理修學的環境。這樣的環境是從我們自己內心上來的,之所以遇上這樣的環境,一個方面是我們自己造就的,我們自己不修善業,內心不清淨,所以造就了這樣的環境不具足的一種條件。二是沒有福報,我們自己沒有福報,遇不上好的環境。當這些環境不具備的時候,我們就要看所有的果報來自于什麼地方,要從根本上下手,知道是由心造就的,我們現在要由心來改變他。所以我們起心動念開始皈依叁寶,發大願,成就這樣的環境。我們現在想成就這樣的環境,實實在在來說大家要發心,大家奉獻,這樣的環境才能具足。只是享受現有的,哪裏有呢?以前看《四書》裏,有智慧的父母親往往給兒女留的不是財産,要留的是怎麼樣爲人處事,把兒女這種爲人處事教會了,就是傳家之寶,將來這些錢財自然會有,一切都會有。關鍵就在于爲人處事,爲人處事沒學會,給你兩片面包吃完了就沒有了,給你錢,錢用完了也沒有了這不是根本。學佛就是教會大家怎麼樣從根本上下手,怎樣明心見性,怎樣明因識果,如識認識內心。你就學會了,面包會有的,人緣非常開闊,非常圓滿。
世間上的目的,要從本心上而求,否則那就是背道而馳,離幸福越來越遠。我們現在就要學會,要知道外在的環境,要把爲人處事,心地道場要建立好。外面的娑婆世界不清淨,那是我們自己內心,厭離娑婆世界,實際上就是厭離自心不正確的那方面,那就是改正不正確的方面。所以娑婆世界從哪兒來呢?見濁,煩惱濁,由于我們自己錯誤的見解和虛妄的煩惱而導致今天五濁惡世的顯現。所以五濁惡世是我們自己內心所感的不清淨世界。我們對自己內心不清淨的五濁惡世的厭離,就是厭離我們內心不清淨的,不智慧的所有起心動念,最根本的就是邪見。要厭離邪見,不信因果,不信輪回,不信叁寶,要厭離于這些不信之心,要開始建立這種清淨的信心。所以說西方極樂世界是非常清淨的世界,享樂無窮。這種清淨的極樂世界從哪兒來呢?也是爲我們自心所感,那是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修行所致。我們今天也要與阿彌陀佛這種清淨世界相應,要用清淨心,那就是發大菩提心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當要發無上菩提之心,因爲他就是我們清淨內心所感得的。
這一輩子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要求,怎麼求?就要從自心清淨來求。我們念佛的人還知不知足?還搞不搞虛妄分別?搞不搞是非人我?搞不搞貪嗔癡慢?要從這些地方檢查,當我們內心還有些汙的東西,我們現在念佛不從根本上念。我們現在要親近自己內心,所以現在以念佛而安定內心,依這樣的菩提心我們求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一種加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成就對治過去的放欲,不是像有的人所說的,我們信阿彌陀佛就得救,不管你這一輩子做什麼,你吃肉喝酒就可以做。不可以,我們要對治我們行爲上的錯誤,來發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自心清淨所感的,我們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成就我們菩提心,慈悲心。不成就這種清淨的內心,想成就我們自己的往生是很難的,所以說厭離娑婆世界就是厭離于我們自心的錯誤。
我們發往生心,就是成就我們的大慈悲。成就我們自己的圓滿心。所以說我們的心從心上來講,那是理上,從事上來講,是環境,所以要理事結合。娑婆就是自心所感,理應厭離。極樂呢,就是自心所感的清淨國土,我們自己要救淨化內心。厭惡于這些惡雜世界,要舍棄這種執著,要放下執著,虛妄分別要放下,要舍掉。所以當無可舍。我們喜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諸佛國度成就這個圓滿世界,我們要取這樣的世界,所以事理要結合。我們平常說口號說得很多,道理說得太多,但在事情上一點都做不到。所以說知道了不取事理,也不要知理費事。如果事情上我們做不到,理性上也不圓滿。所以平時所說的世間上的事相顯現出來的現象不外乎佛性妙理而已,哪一個事相不是妙理呢?要從這些事情上來回歸于理上,在事相上一定有舍有取。事上要取,取西方極樂世界。要舍,舍娑婆世界,所以一取一舍無非法界,這叫事理圓融,要把這樣的道理要弄懂。我們常常看這些修學的佛子,事理不能圓融,理上所說的很高妙,落實在事情上就不行了。善知識尋求不到了,成佛非常不容易。
我們往生怎麼可能成就呢?要從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上來循序漸進。所以老百姓說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人家的我都受用不了,我自己能受用的是皈依叁寶,起心向善對治錯誤觀點。我們修行就從這一點一滴的能力上開始積累。想得好,真的爲自己的理想奮鬥的時候要付出實踐。所以我們當下要能轉變,依照佛法,安住于佛法當中,在這種環境當中清淨心就隨著生起來。在環境上,當你在那裏分別虛妄分別心越分別越熱,我的心在哪兒?在法上。所以我的心一旦落實在法上,在娑婆世界要保護自己,關鍵就是在法上,所以這樣事理圓融。當你依照佛法,實際上淨土就建立在我們現實,建立在身口意叁業上。
總論娑婆世界。前面這種五惡五痛五燒。最初呢還是來說明世界的五惡,表明我們娑婆世界五痛五惡五燒是展轉相生,說明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就是這樣。原來我們沒有修好,照樣會有五痛五燒。受貧窮的時候,饑寒起盜心,我們富裕了之後還要是做錯事。所以說不管貧窮還是富裕,關鍵是我們的心。在這個世界當中首先要明了,五惡五痛五燒,展轉相生,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佛告彌勒。吾語汝等,是世五惡,勤苦若此。世間上這些勤苦,你再勤快所追求的道路不一樣,你得不到一種快樂。追求的方法不正確,越是努力我們進地獄就越快。世間上那些,自己認爲自己很有智慧,貪汙受賄,害人,無所不用,這種人墮落于叁惡道就越來越快。所以現在世間上的能幹人造業非常多,什麼原因呢?根本的道路走偏了。世間上人說和尚消極啊,你的忍辱不報複別人助長了世間上的歪風邪氣。道理上講來是,但我們在與世鬥爭的時候,無形之中就把我們的根本幸福之道搭進去了,沒有必要。所以佛法上經常說,惡狗再爬起來的時候你要遠離于他。如果你不遠離于他,那個狗一抖的時候,弄你一身髒水。所以你要明白,你要遠離于世間上不智慧的,哪怕他整你害你,你要遠離于他。你和這些惡狗打架沒有必要,所以說我們要忍辱。在世間上受了委屈了,我們從自心化起。我們自己不汙辱自己,誰還能汙辱你呢,我們自己保護自己遠離于是非。
五痛五燒,展轉相生。所以我們要把這種根本的道路要找好,我到底走哪一條路是追求外在的五欲,去受苦受累。將來享受這些五痛五燒,還是讓我們現在用智慧。我辛苦要值得,所以現在要在修道上辛苦,辛苦是一種根本道路。所以說我們現在把世間上這個辛苦放掉,痛苦放掉,積極學法,積極修行。你不要把世間上的放掉了,佛門中就也放下了。世間上你放下了,沒有修行,你懶惰照樣是造業。在世間上你不去掙名利,進入佛門來我們要精進修道,無私地奉獻自己,爲衆生服務。世間上的五惡呢,再勤快再勞累到最後呢,還是沒有結果。我們要往生地獄惡道受苦,那叫五燒,是從惡而産生這些,是相互展轉無盡的。當你在現世你能保持一顆善心非常不容易,所以現在的環境也會産生如在地獄當中受苦刀山火海,我們要跳出這樣的惡性循環。我們究竟是做惡因而遭至惡果,還是作善因,你把這條道路肯定下來。把我們的方向要肯定下來,不肯定下來就艱難。所以說五惡而産生五痛五燒,對惡性循環要警惕。
但作衆惡,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諸惡趣。惡趣是五燒,這是因果報應,是世間上的這種苦果,惡因而受這種惡果。
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惡所招,示衆見之。由衆惡而産生五燒,這一輩子過程當中,他就要接受這種疾病,天災人禍,現在身體生病,種種煩惱,人與人之間的不如意。先要揭示這種不如意的事情,乃至求死不得,求生不得,是你的業債沒有受完,你想跑跑不掉的,你想走走不掉。求死…
《安居講法第叁十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