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安居講法第叁十講▪P2

  ..續本文上一頁不得,世間上很多人都想死,但是他總有留連心。世間上這樣沒享受過,那樣沒享受過,死掉了不劃算,還要再享受一段時間。真正能發絕斷心,你叫他求死,他不會幹的。我十七、八歲就在想,人生到底爲什麼,沒有意思,幹脆死掉算了,叫同學給我找安眠藥,剛好接觸到佛法,人家把佛書給我找來了。我一看,死不成了,你的業報沒有受,你今天服毒自殺是橫死。當你沒有了結的時候,下一輩子還來。

   打了一個比方,就像工人、農民買了一匹馬,大熱天拉著不舒服,他想逃跑,但馬車還在公路上,拉的東西還在公路上,不允許它跑,還得把它逮回來,你是跑不掉的。一看到緊張了,這一輩子死後還不能了結,怎麼辦?這叫求死不得,就要求生。原來那種生法已經沒有意思了,要換一種生法,求善業。解脫痛苦煩惱,要出家,不然你能跑得出來嗎?世間上還要結婚,喝酒,花前月下,那就出不了家了。原來那種生活,你沒有把它的本質看透,你很難放下。你要放下了,你現在求死不得,你求生啊,按照佛法來建立自己的法身慧命,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給你一道門,從這裏可以逃脫生死,世間上的人哪裏知道這種事情呢。所以求死不得,求生不得。這一輩子就要揭示這種天災人禍。所以各種的病,要償還這種業債。爲什麼有這一生這一世罪惡的果報呢?你做了惡事情自然就要遭罪要利用你來演繹因果。你起惡心辦惡事,害人,這一輩子就要用你的結果來教育世人。你在世間上行惡造罪,衆生見了警惕。世間上都在現世說法。

   一種是自己隨業受報,是凡夫,凡夫在不自覺的過程中給我們說因果法門。還有一種是佛菩薩,應現于世間。雖然他沒有給你講佛法,沒有照著經書給你講,但他在世間上給你顯現一個又一個的果報。現在有很多佛菩薩映顯在人間,用他的親自經曆給大家看。觀世音菩薩化成一個女子長得非常漂亮,有個男的說我要追求她,觀世音菩薩說可以,你把大悲咒背了我就嫁給你。這個人如願把新娘擡回去了,晚上這個新娘就死掉了,這是用死來教化他,用無常來警醒他。觀世音菩薩在夢中告誡他,不要痛苦,我時時刻刻會關注你保護你。他說我會好好行善,這一輩子不再娶他人。各種各樣的觀世音菩薩,在世上顯身說法來教化衆生,所以在世間上衆生顯現就這麼兩種情形。你們有沒有智慧分別是哪一種情形?你要想世間上一切都是佛菩薩再來,來教化于我們的,你要從外在的衆生身上能得到什麼啓迪,這是示現給別人看的。

   這一段總的來說就是說從五惡當中來生五燒,從五惡當中來分五痛。這裏把這一段的由惡生燒,由惡生痛給我們揭示出來了。其實倒過來也是一樣的:由惡生痛,由惡生惡;由痛生惡,由痛生燒,這些都一樣。這個環境需要大家反複思維,所以要展轉相生。雞生蛋,蛋又生雞,越來越多。對于世間上惡趣的果報,我們就要知道它的惡劣的性質。所以就把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的果報舉出,來告誡衆生能停止惡業之因。要把這些惡因停止了,不要陷入惡性循環。這是講由惡生燒,由惡生痛這種因果,展轉相生無有窮盡。

  身死隨行,入叁惡道。苦毒無量,自相燋然。至其久後,共作怨結。從小微起,遂成大惡。皆由貪著財色,不能施惠。癡欲所迫,隨心思想。煩惱結縛,無有解已。厚己诤利,無所省錄。富貴榮華,當時快意。不能忍辱,不務修善。威勢無幾,隨以磨滅。身坐勞苦,久後大劇。天道弛張,自然糾舉。綱維羅網,上下相應。茕茕忪忪,當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傷!

  

   這裏反過來就說了,從叁惡道的這些五燒,它能起罪惡,展轉相生。這一段由燒生痛,由燒生惡,生死隨行。由于在生的時候行惡業,一口氣不來的時候隨業受報,所以叫身死隨行。入叁惡道。結果怎麼樣?苦毒無量,自相燋然。毒就是我們內心的貪嗔癡,惡鬼的欲望得不到滿足,嗔恨之心非常厲害。所以現在寺廟裏有這種晚飯叫藥石,按道理是不應該吃的,但我們現在福報減低了不吃晚飯沒有精神。這種晚飯是治病的,治饑餓之病的。所以吃晚飯的時候是不敲梆的,因爲惡鬼聽到了他會生嗔恨心的,讓你不得自在。所以進入叁惡道要産生內心的貪心嗔恨心愚癡心,産生無量無邊的煩惱。

   自相燋然,爲火所燒,到了地獄惡鬼畜牲業火非常具備。我們這一輩子就是這樣,爲自己往業所傷。自己害自己。不要怪別人。所以說苦毒無量,自相燋然。

   至其久後,共作怨結。你要不懂這種道理,你要懂了就不會怨天尤人。命是自己造就的,能怨天尤人嗎?最重要的是現在受苦受難的非常不具足的環境當中要保持好的心,不起煩惱。修行人現在就是怎麼樣讓我們不起煩惱,這就是修行的第一步。要學習保持清淨心,安祥心,保持一種智慧心態,不要讓我們從煩惱中去生火。要學智慧,學菩提來轉煩惱惡法,這就是我們修行的第一步。如果第一步沒有做好,那就是《無量壽經》上說的,至其久後,共作怨結。慢慢他懂事了,他就會報怨,我怎麼才長這麼一點高,爲什麼長得不漂亮。報怨自己的父母,有這樣的報怨之心,將來就是結仇對。由怨結仇,所以從小的地方開始慢慢長大。一點不如意不痛快,在我們內心裏造成心結。沒有孝順之心,慢慢就養成了距離越拉越大。沒有孝順心,乃至對父母說話像對仇人說,這種怨恨心慢慢地結起來了。父母親爲了兒女好,總是要唠叨,那就成爲冤仇結隊。將來就是冤家,從微小的過錯開始,就造成大惡。我們的這種煩惱,嗔恨心,乃至殺害之心從微小的地方開始起來。

   修行人修的是什麼?所以我們修行人就是要從小處做起。要從力所能及的小善當中來做起來。這就是修行。你不要一步登天。我要成佛我要度衆生,你現在還沒有這個能力。你現在能不能念佛,你現在能不能誦經?從自己力所能及的小善事當中一點一點地積累。這裏像世間上掙錢一樣的,掙錢如針挑水,要把錢節省下來拿去做資本。天天你養成習慣了你要節省多少?要積累一點功德不容易啊,所以很多人就是把很少的善根福德放棄了。這個小事算什麼?布施一分錢還不如不布施?錯了,總比你不布施好。我經常在說哪怕你是沒有錢,人家布施一朵花,你在那裏贊歎,你也有功德啊。

   隨喜人家的善心來發願,將來自己有力量也這麼做。一句話,我們爲什麼不做呢?要從這些地方來做。早上你上殿的聲音,每人出一點點聲音不會要命,這可以嘛這也是布施。主動的以音聲來供養大衆,莊嚴大衆莊嚴佛法來莊嚴道場,以莊嚴的道場來供養佛法僧叁寶,就是一種供養。所以很微小的一點點善心,你偏偏住于小善的積累,這個人不可細算。那些大老板,他們當初賣菜的,今天賺一分錢,明天賺一塊錢,我們要學習這些掙錢的,怎麼掙?我們要把他們的方法拿來掙功德法財。要惜福,用水用電自己吃穿,自己物質上的享受要惜福。享受了一點你的福報就減少一點,少享受,要克製自己,知足常樂。把自己節省下來的要奉獻大衆,我節省一口糧食來布施大家,積少成多,我們要向社會上布施的力量就大了。所以這種修行從小的地方來修,我們要把微小的善事放棄了。

   諸葛亮訓自己的兒子,“勿以小善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我們要看到自己修行要從什麼地方修?從起心動念中修,從行動坐臥一點一滴的過程中來發願。從《觀音菩薩普門品》中來發大菩提心。苦海常作度人舟,救度衆生。能學習觀世音菩薩那種救衆苦的心,要學習那種大菩提心,從我們自己發心開始。還有一品是什麼?《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十大願望。這叁品(華嚴經·淨行品)對于修行人來說非常重要,一輩子修行把這叁品要掌握好。十大願望,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望,臨命終的時候什麼都帶不去,願望導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教你,教得非常細致,全部把自己一點一滴所有的行爲都回想于救度衆生。

   從小微起,遂成大惡。所以說要從這些小的地方開始,在惡法上要從小處開始防起。你要先防大的敵人,你打不過他,往往被他打敗的時間還非常多。當我心裏有一個不如理的念頭,當它還沒形成大的因果,我把它糾正過來。從力所能及的地方開始,不做惡事,就是從這裏所得到的啓發。這些往生在惡道的衆生,在惡道當中受苦,自然自己有怨恨心而結仇結對。

   皆由貪著財色,不能施惠。就是講由往生惡道而增長嗔恨心,嗔恨心是煩惱惡。往生惡道,也能增長貪心。目犍連要報答母親的恩德,他化了一缽飯給他母親,他母親一把抓起來,往嘴裏塞,但這種飲食還沒到口化成焦炭。越是饑餓越不能得到,見了些東西,自然他的貪心增長起來了,布施不出來。像救命道場一樣,一抓上就不願放。貪心最生的不過于色欲之貪和金錢之貪。財就是錢財,貨物。男的看到女的非常漂亮,他愛這個女的漂亮。女的看男人的心愛不愛,所以互相愛戀,男女之間的情欲就糾集在一起了。所以貪欲非常多,以金錢貨物,男女色欲的貪是最大的。慧也是布施,我們現在不能把這些錢財貨物布施給別人,我們也不能把男女色布施給別人。我自己不執著,像出家人,對男人不占有,對女人不占有,自然那就是布施。自己不執著,不占有,自然就是布施。不要去執著這些東西,不要去貪著這些東西。這是由惡趣,五燒而引起的。

   癡欲所迫,隨心思想。煩惱結縛,無有解已。當你想得越來越多,隨心思想,欲望就越來越重。男歡女愛的心往往就是由常常隨這種虛妄分別去想,越想越厲害。這是從地獄惡鬼畜牲這種惡趣之中,五燒之中來增長愚癡心。所以貪嗔癡就是叁毒,是惡法,是從五燒而生惡法。煩惱結縛,無有解己,這就是心結。自己把自己捆綁起來了,你有貪欲,你用貪欲的繩子把自己捆綁起來了。你有淫欲心愚癡心,你就被這個繩子捆綁起來了。你想解下來就不容易了,首先是你不願意解開。我們自己把自己捆綁起來,想解脫非常不容易,沒有出離心怎麼解脫。善知識給你講,像上面五惡一樣,你能聽嗎?不能聽。煩惱把自己捆綁起來,想解脫就非常艱難。

   厚己诤利,無所省錄。在這些過程中,自己煩惱,煩惱造惡,展轉于六道輪回中出離不了,這就是結。我們在這種輪回當中往往要成就這些貪心嗔心愚癡心,爲了貪利要競爭,要把自己的利益加厚一點,損人利己。你也想損人利己,他也想損人利己,就不好辦,所以每個人都要把自己僞裝起來,掌握你貪財的心然後欺騙你,增長的是妄語業,所以說修行就丟掉了,道德素質就開始下降落了,那就是這樣的。所以說在這種過程當中,他不能自己反醒自己,自己從本質上追求。增長虛妄心,口業欺騙心。所以要起妄語,妄語起來對他有損傷,損傷大了。

   富貴榮華,當時快意。這是從兩個方面。當時快意,見了順境我們自己不知道保守自己,只圖當時,只圖一時的高興。在人面前顯示自己的富貴,所以增長自己的貢高我慢心。把自己放欲于世間上的快樂,只圖一時的快活,世間上人當他有條件了他要盡情地享受。下面是在逆境中修行。

   不能忍辱,不務修善。在這種環境中又不能忍受,所以世間上的愚癡。

   威勢無幾,隨以磨滅。我們富貴榮華終究要過去,叁起叁落不到老,有誰能順利走完這一生?所以你的榮華富貴不能保持長遠了,隨著時間就磨滅了。

   身坐勞苦,久後大劇。我們不知道這些榮華富貴是無常的,只圖當時的快樂。我們不能忍辱,不能修善。往往在世間上,所受到的這種痛苦越來越下,成就的智慧越來越少,愚癡相反增長起來。現世順當的果報因爲自己沒有善心增長不了,保持不長遠。

   天道弛張,自然糾舉。因爲這些煩惱心業,將來墮落到地獄中展轉無期,從將來所受到的這些果報越來越厲害。我們的身心世界因爲在煩惱當中,將來從惡生惡,從惡生燒越來越厲害,那是自然之道。這個世間上因果道理是自然如,那叫天道。惡有惡報,天道弛張,弛也是張,張也是弛。因果網絡中不能讓你逃出去的。世間上說的,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有這回事,實際上因果報應隨時都在發生,也是不漏,不是因爲你不相信就不存在,所以說到時自然就會顯報的。因果成熟了,因果就顯現出來了。你不要認爲他不存在,在你生活周圍時時刻刻都在提醒你。你今天做什麼事不順,人際關系中,現世的生活中時時在提醒你,因果法來顯現。事情沒有發覺出來的呢,在現世的果報當中提醒你,那叫自然糾舉。

   綱維羅網,上下相應。都在因果當中,每一個人都逃脫不了。不管你是富貴也好,下賤也好都逃脫不掉。相應是什麼,這種善法相應于這些福報,惡法相應于禍報。

   天災人禍。茕茕忪忪,當入其中。一個人孤獨去受報,那叫茕茕。我們做了業了誰能讓我們陪伴我?生死路上獨來獨去。僧團當中要火化,把火一舉,他會說幾句話,對人很有啓發。四川話怎麼說的,來是光懂懂,去是懂懂光,老生一把火,送汝往西方。一把火燒了之後你往哪裏去呢?平時做的惡業就要受報了。要受惡報的時候,心裏非常不安恐懼的。所以在黃泉路上他就是這樣,造了惡業要受報了自己驚慌失措。我們每一個人生于天地之間,有誰能逃過這種因果呢。逃不脫。

   古今有是,痛哉可傷!從古到今都是這樣。把前面這些都給你說了。娑婆世界由這種五惡而生五痛,由五痛而生五燒,再由五痛五燒來增長惡這些煩惱就是這樣。衆生輪回世界就是這樣,所以說釋迦牟尼佛再一次把娑婆世界這種五濁惡世。因爲錯誤的見解和煩惱所作的惡事,將來所受的報應再次明白給我們強調一次,讓我們發起出離心,要讓我們發起警覺心。不要再不修行了,不要再世間上的煩惱惡法當中不起了,不要再浪費自己的時光了

  

  

《安居講法第叁十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