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對所觸的渴愛、對法的渴愛。
以受集而渴愛集,以受滅而渴愛滅,導向渴愛滅之道迹就是這八支聖道,即:正見、……(中略)正定。
學友們!當聖弟子這樣了知渴愛,這樣了知渴愛集,這樣了知渴愛滅,這樣了知導向渴愛滅之道迹,他舍斷一切貪煩惱潛在趨勢,……(中略)得到苦的結束,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好!學友!」……(中略)問:
「除此而外,學友!會有……(中略)嗎?」
「會有的,學友們!
學友們!當聖弟子了知受,了知受集,了知受滅,了知導向受滅之道迹,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而,學友們!什麼是受?什麼是受集?什麼是受滅?什麼是導向受滅之道迹?
學友們!有這六類受: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
以觸集而受集,以觸滅而受滅,導向受滅之道迹就是這八支聖道,即:正見、……(中略)正定。
學友們!當聖弟子這樣了知受,這樣了知受集,這樣了知受滅,這樣了知導向受滅之道迹,他舍斷一切貪煩惱潛在趨勢,……(中略)得到苦的結束,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好!學友!」……(中略)問:
「除此而外,學友!會有……(中略)嗎?」
「會有的,學友們!
學友們!當聖弟子了知觸,了知觸集,了知觸滅,了知導向觸滅之道迹,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而,學友們!什麼是觸?什麼是觸集?什麼是觸滅?什麼是導向觸滅之道迹?
學友們!有這六類觸: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以六處集而觸集,以六處滅而觸滅,導向觸滅之道迹就是這八支聖道,即:正見、……(中略)正定。
學友們!當聖弟子這樣了知觸,這樣了知觸集,這樣了知觸滅,這樣了知導向觸滅之道迹,他舍斷一切貪煩惱潛在趨勢,……(中略)得到苦的結束,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好!學友!」……(中略)問:
「除此而外,學友!會有……(中略)嗎?」
「會有的,學友們!
學友們!當聖弟子了知六處,了知六處集,了知六處滅,了知導向六處滅之道迹,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而,學友們!什麼是六處?什麼是六處集?什麼是六處滅?什麼是導向六處滅之道迹?
學友們!有這六處: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
以名色集而六處集,以名色滅而六處滅,導向六處滅之道迹就是這八支聖道,即:正見、……(中略)正定。
學友們!當聖弟子這樣了知六處,這樣了知六處集,這樣了知六處滅,這樣了知導向六處滅之道迹,他舍斷一切貪煩惱潛在趨勢,……(中略)得到苦的結束,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好!學友!」……(中略)問:
「除此而外,學友!會有……(中略)嗎?」
「會有的,學友們!
學友們!當聖弟子了知名色,了知名色集,了知名色滅,了知導向名色滅之道迹,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而,學友們!什麼是名色?什麼是名色集?什麼是名色滅?什麼是導向名色滅之道迹?
受、想、思、觸、作意,這被稱爲名;四大與四大之所造色,這被稱爲色,這樣,這名與這色,學友們!這被稱爲名色。
以識集而名色集,以識滅而名色滅,導向名色滅之道迹就是這八支聖道,即:正見、……(中略)正定。
學友們!當聖弟子這樣了知名色,這樣了知名色集,這樣了知名色滅,這樣了知導向名色滅之道迹,他舍斷一切貪煩惱潛在趨勢,……(中略)得到苦的結束,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好!學友!」……(中略)問:
「除此而外,學友!會有……(中略)嗎?」
「會有的,學友們!
學友們!當聖弟子了知識,了知識集,了知識滅,了知導向識滅之道迹,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而,學友們!什麼是識?什麼是識集?什麼是識滅?什麼是導向識滅之道迹?
學友們!有這六類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以行集而識集,以行滅而識滅,導向識滅之道迹就是這八支聖道,即:正見、……(中略)正定。
學友們!當聖弟子這樣了知識,這樣了知識集,這樣了知識滅,這樣了知導向識滅之道迹,他舍斷一切貪煩惱潛在趨勢,……(中略)得到苦的結束,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好!學友!」……(中略)問:
「除此而外,學友!會有……(中略)嗎?」
「會有的,學友們!
學友們!當聖弟子了知行,了知行集,了知行滅,了知導向行滅之道迹,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而,學友們!什麼是行?什麼是行集?什麼是行滅?什麼是導向行滅之道迹?
學友們!有這叁種行:身行、語行、心行。
以無明集而行集,以無明滅而行滅,導向行滅之道迹就是這八支聖道,即:正見、……(中略)正定。
學友們!當聖弟子這樣了知行,這樣了知行集,這樣了知行滅,這樣了知導向行滅之道迹,他舍斷一切貪煩惱潛在趨勢,……(中略)得到苦的結束,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好!學友!」……(中略)問:
「除此而外,學友!會有……(中略)嗎?」
「會有的,學友們!
學友們!當聖弟子了知無明,了知無明集,了知無明滅,了知導向無明滅之道迹,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而,學友們!什麼是無明?什麼是無明集?什麼是無明滅?什麼是導向無明滅之道迹?
學友們!凡不知苦、不知苦集、不知苦滅、不知導向苦滅道迹者,學友們!這被稱爲無明。
以煩惱集而無明集,以煩惱滅而無明滅,導向無明滅之道迹就是這八支聖道,即:正見、……(中略)正定。
學友們!當聖弟子這樣了知無明,這樣了知無明集,這樣了知無明滅,這樣了知導向無明滅之道迹,他舍斷一切貪煩惱潛在趨勢,……(中略)得到苦的結束,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好!學友!」那些比丘歡喜、隨喜尊者舍利弗所說後,更進一步問尊者舍利弗問題:
「除此而外,學友!會有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的其它法門嗎?」
「會有的,學友們!
學友們!當聖弟子了知煩惱,了知煩惱集,了知煩惱滅,了知導向煩惱滅之道迹,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而,學友們!什麼是煩惱?什麼是煩惱集?什麼是煩惱滅?什麼是導向煩惱滅之道迹?
學友們!有這叁種煩惱:欲的煩惱、有的煩惱、無明的煩惱。
以無明集而煩惱集,以無明滅而煩惱滅,導向煩惱滅之道迹就是這八支聖道,即:正見、……(中略)正定。
學友們!當聖弟子這樣了知煩惱,這樣了知煩惱集,這樣了知煩惱滅,這樣了知導向煩惱滅之道迹,他舍斷一切貪煩惱潛在趨勢,去除嫌惡煩惱潛在趨勢,根絕『我是』的見與慢煩惱潛在趨勢,舍斷無明;生起明,然後當生得到苦的結束,學友們!這個情形是聖弟子的正見、直見、對法具備不壞淨、通達此正法。」
這就是尊者舍利弗所說,悅意的那些比丘們歡喜尊者舍利弗所說。
正見經第九終了。
「善思;善思念之」,南傳作「你們要好好作意」(sādhukaṃ manasi karotha,直譯爲「你們要善(十分地)作意」),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仔細注意」(attend closely)。「作意」(manasikaroti)爲「意」與「作」的複合詞,可以是「注意」,也可以有「思惟」的意思。漢巴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見與慢煩惱潛在趨勢」(diṭṭhimānānusay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見解與自大在表面下的趨勢」(the underlying tendency to the view and conceit)。
《中部9經 正見經》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