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時無量尊,動容發欣笑,口出無數光,遍照十方國。
回光圍繞身,叁匝從頂入,一切天人衆,踴躍皆歡喜。
大士觀世音,整服稽首問,白佛何緣笑,唯然願說意。
梵聲猶雷震,八音暢妙響,當授菩薩記,今說仁谛聽。
十方來正士,吾悉知彼願,志求嚴淨土,受決當作佛。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刹。
知法如電影,究竟菩薩道,具諸功德本,受決當作佛。
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刹。
前面是東西南北四維上下。這些諸佛國度當中的這些菩薩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修行。從哪些地方修行呢?從布施供養恭敬,聽法這樣的過程當中來修行。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有非常好的一種條件。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所有修行過程當中能得到一種究竟不退轉的一種保證。在不退轉的前提下來修行。修行一直到成佛。所以我們現在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我們現在娑婆世界的衆生在我們還沒有往生之前不僅應該知道西方極樂世界修行殊勝。在娑婆世界修行更殊勝。因爲在諸大經典中都在給我們比較,娑婆世界雖然說艱難,善心難發。但在娑婆世界修行的人障礙比較多,修行比較艱難,西方極樂世界修行比較容易。兩者比較,在娑婆世界修行功德比較大。所以我們現在在娑婆世界要抓緊時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在五濁惡世當中都能精進修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萬緣具備,修行更容易了。所以只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修行,我們今天在娑婆世界不修行,把寶貴的光陰浪費掉了,不修行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沒有基礎,很艱難。所以說他方佛國這些諸大菩薩雖然往生他方諸佛世界了,他們還要回轉往生來修行來成辦佛道。
我們剛才念的八個偈頌當中專門說上面。諸大菩薩生西方極樂世界聽法,宣布道法的內容。最初的兩個偈語是彌陀佛顯相發起。應時無量尊,一直到踴躍皆歡喜,這兩個偈頌是彌陀如來現來發起。大士觀世音,就是觀世音菩薩發問了。彌陀佛顯相,觀世音菩薩發問,這一問一答就把在西方極樂世界聽法,宣布道法的內容呈現在面前。所以說應時無量尊,由感有因,能感的是彌陀佛,求感應的這些是誰呢?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些諸大菩薩,由于這些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這個時候彌陀佛立即知道他們的來意,動容發欣笑,發出非常歡喜的笑容。口出無數光,從口裏出了無數的祥瑞之光。從口裏出了無數的光明,普遍地照了十方世界。這種祥瑞,大家今天都可以看到。在我們今天此時此地阿彌陀佛照樣口出無數光,遍照十方國。我們現在爲什麼不見呢?因爲自己業障沒有智慧的原故。
所以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無量光佛都能遍照十方國。慧光圍繞身,一切天人衆,踴躍皆歡喜,我們今天聽法的時候,你要把阿彌陀佛放光,祥瑞,收攝回來從自己頂門而入。我們一聽經一聞法的時候,我們自己發出歡心的笑容。從我們嘴裏能念無上甚深微妙法,有難遭難遇的心。從口裏恭敬,請來放光。放光普照十方國度,照西方極樂世界,及他方世界,諸佛國度。乃至要去修恭敬供養祈請: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祈請阿彌陀佛。要用恭敬虔誠的心光去請釋迦牟尼,去請阿彌陀佛,十方叁世一切諸佛都請到我們這裏來。我們人人都學這種方法的話,念無上甚深微妙法。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祈請阿彌陀佛,祈請諸佛菩薩來到聖水寺,我們和諸佛菩薩在一起,我們自心就非常歡喜,要以歡喜心來聽法。這時十方諸佛都請到我們這個講堂裏來了,都在放大光明,從十方諸佛身上放光來照應于智海這個身體,你就照應你們那個身體。回光圍繞身,圍繞我們自身繞叁匝。如醍醐灌頂,光明智慧灌頂:我自己聽經聞法在十方諸佛的加倍之下,光明充實我自己內心。一切天人衆踴躍皆歡喜。十方諸佛都贊歎,十方天人都非常歡喜踴躍來聽法,由此我心也非常歡喜,所以你要會用。阿彌陀佛放光這樣做,我們也要這麼做。,阿彌陀佛學習。我們也尊重阿彌陀佛顯相,在聽經聞法的過程當中感受就不一樣了,跟你平時毫不用心的聽法就不一樣了。
大士觀世音,就是觀世音菩薩。大菩薩整理自己的衣服,從恭敬心當中顯現出來(對佛陀)的行禮。我們今天的衆生要做什麼也要整服,頂禮,請問佛法。我們要學習大士觀世音菩薩這些。人家都是大菩薩了,古佛再來。請問一個什麼事情的時候這些規矩禮節。我們現在學佛的人能把這些規矩禮節抛下嗎?不能。抛下在人與人之間就不具足。就問佛,問今天阿彌陀佛什麼因緣,顯出這麼歡心的笑容。我今天很想聽一聽,阿彌陀佛你歡喜笑容有什麼意義?請阿彌陀佛來講說。下面的偈頌就是阿彌陀佛開始講說。阿彌陀佛的聲音是梵聲,清淨的聲音,讓人一聽到這種聲音內心就清淨無疑,沒有煩惱,沒有不高興,自己內心清淨無疑。
梵音清遠相,讓人一聽非常清涼、清淨,他的聲音能傳之久遠。就像這一天打雷的時候,雷聲一撞,很大的聲音,傳好遠這種聲還沒有消失。佛就有這種梵音清涼相。他的聲音能傳很遠。原來釋迦牟尼佛講說佛法,釋迦牟尼佛坐下就有一個弟子神通第一——目犍連尊者。那天來聽經聞法,釋迦牟尼佛開始講,他用神通看釋迦牟尼佛的聲音能用多遠。從現在釋迦牟尼佛座前遠離釋迦牟尼佛,盡其神通力量,能跑多遠跑多遠,但不管跑多遠,釋迦牟尼佛的聲音如在耳前。你不管跑多遠,佛的聲音都是非常清晰,就像在你耳朵前說一樣,像只對你一個人講經說法,人人聽來都是這樣。
所以梵聲猶雷震,阿彌陀佛這種清淨的聲音,有八種音非常流暢美妙。哪八音呢?《梵摩喻經》中說,
一最妙聲,其聲哀妙,古樂的聲音就帶有一絲。我們自己爲這些古樂感非常美妙,能深入人心,最美妙的聲音是這些。現在世間上那些聲音,你聽了有多少印象呢?吵。
二易了聲,言辭辨了,一講讓衆生最容易明了。釋迦牟尼佛智慧那麼高,他說法我們能聽懂嗎?阿彌陀佛一講經說法,每一個衆生都能聽懂,最容易明了——那叫易了聲。講得高深有什麼意思呢?所以阿彌陀佛一發聲,他的言辭非常明了。語言、詞語讓衆生容易明了。
叁調和聲,大小得中,我們現在說小聲了你聽不清,要隨時不高不低,不大不小,大小適中,聽起來剛好。
四柔軟聲,其聲柔軟,從阿彌陀佛的悲心當中流露出來的聲音,聽起來就是那麼柔軟,在我們心裏聽起來就很舒服,因爲阿彌陀佛的內心柔軟,衆生聽了不恐懼。
五不誤聲,言無錯失,阿彌陀佛所發出來的聲音是沒有誤差的,他想說什麼言語沒有誤失。
六不女聲,其聲雄朗,十方諸佛的聲音,都是大丈夫的雄朗聲音。
七尊慧聲,言有威肅,如世尊重有慧人聲,有威儀,讓人尊重的這種聲音。世間上雖有智慧,當他一說話的時候,我們的耳朵馬上就立起來了。
八深遠聲,其聲深遠,猶如雷震。
阿彌陀佛以八種美妙梵聲來回答觀世音菩薩:當授菩薩記,今說人必聽。觀世音菩薩將來必定要成佛,阿彌陀佛給他授記:觀世音菩薩你將來一定要做佛。把他成佛的時間地點,度人的多少,說法的詳細情況,今說人必聽。
允許你在問我今天爲什麼會發出歡喜,我現在要講說,你要好好聽。阿彌陀佛所說的十方諸佛,他們來到西方極樂世界,自求嚴淨土,這裏就把十方諸大菩薩來的願心給舉出來,自求嚴淨土,不是來追求莊嚴清淨,十方來的菩薩給他們授記一定成佛,因爲你們現在追求的是由一念發心的功德將來必然成佛,決定將來一定做佛。
受決當做佛,圓滿諸妙願,十方諸大菩薩的這些智慧,不可思議。在坐的能聽經能聞法,能安居你們都是很有善根的。贊揚十方如來的菩薩,你們都能覺了一切法。一切法如夢、幻、響——叁重比喻。
夢——醒什麼都沒有,佛說一切法,“如了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喚醒我們回歸真理。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如夢,一醒來後就什麼都沒有。當你覺悟真實的智慧,諸法如夢。沒有真實自信,就像夢一樣,醒來就沒有。如幻,什麼叫幻呢?
虛幻——表面上看有這個現象,但這個現象是虛假的。我們現在看世間的男女老少,都是虛幻的現狀,爲什麼還有呢?因爲你還在夢中,你的夢還沒有醒。玩萬花筒,叁塊鏡子拼在一起,放幾片有顔色的塑料,轉來轉去看起來非常美妙,但是一旦摔壞了就是叁面鏡子,幾片花瓣。我們現在也是,世出世間法是虛幻的。
如響——大山裏,你對著大山喊,你喊一聲,他也喊一聲。你不喊什麼也沒有了。聲音一出口,無間地就滅掉了,世出世間法也是這樣。當我們看到他的時候無間都滅掉了。你今天看到的星星,說不定早就不存在了,你還能看到。
是你的視覺停止。以光速從很遠的世界向你現在的眼睛飛奔而來,你能看到,說不定它早就滅掉了。你能看到這種光,但這只是它所留下的作用,它早就不存在了。世間上種種的,一切法都是這樣的如夢幻,萬法皆空,沒有一個主宰體,都是因緣所生。條件具足的時候就顯現一定的相狀,當條件不具足,這種現象沒有主宰,隨時變幻莫測。你能不能像十方諸大菩薩一樣覺悟呢?你說我的身體如夢,你說不吃飯,我們不認爲是虛幻的,我們認爲是真實的。這是衆生的執著,由于執著産生這些東西,由此再加深了自己的執著。十方諸大菩薩他們能夠滿足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美妙的、清淨莊嚴的國土,贊歎十方諸大菩薩。
知法如電影,究竟菩薩道。具足功德本,受決當作佛,阿彌陀佛知道這些菩薩,這些菩薩都很有智慧,如法如電影。所以十方諸大菩薩有這種智慧,知道一切法都像電閃、雷鳴、影子一樣是虛幻的。比如說我們自己內心裏面對所受到尊重感到很高興,現在突然我不高興了,爲什麼?爲了某種聲音,心情變化非常快。如電光一樣,如影子一樣,琢磨不定。影子是虛幻的,表現上看來有東西,其實沒有東西,世間上一切法都是這樣…
《安居講法第九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