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安居講法第二講

   佛告阿難:其有衆生,生彼國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諸佛如來皆共贊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諸有衆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叁輩。其上輩者,舍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衆生,臨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衆,現其人前。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于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衆生,欲于今世見無量壽佛,應發無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願生彼國。佛告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缯燃燈,散華燒香,以此回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衆,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 佛告阿難: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無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如來,莫不稱歎。于彼東方恒河沙佛國,無量無數諸菩薩 皆悉往詣無量壽佛所,恭敬供養,及諸菩薩、聲聞之衆,聽受經法,宣布道化。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佛告阿難有衆生生彼國者,住于正定聚。所以彼佛國中,恒沙諸如來,其有自心願生彼國,凡有叁倍,上輩者舍家棄欲而作沙們,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衆生臨壽終時,隨彼佛往生其國,其寶華中自然化生,如不退轉智慧勇猛。佛告阿難,有衆生見無量壽佛,應發無量菩提心,修行功德願生彼國。十方世界諸天人民有自心願生彼國,沙門大修功德,發無上菩提心,無量壽佛,奉持齋戒,沙門,燃燈,以此回向,願生彼國。無量壽佛化顯其身,光明相好,與諸大衆顯其人前。隨往生其國,諸不退轉。功德智慧如上輩者。佛告阿難,其世界諸天人民,有自心願生彼國,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一,願生其國,歡喜信要,乃至一念于彼佛,以自誠心願生其國,見彼佛得往生,功德智慧如中輩者。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量無數諸菩薩衆,無量壽佛恭敬供養,諸菩薩聲聞聽經聞法,宣布道法。

   法藏比丘在因地當中爲了要迅速成就佛道,爲了要度化所有的衆生,給予衆生最真實的利益,所以發了四十八大願,由世自在王佛親自顯現,諸佛國度當中選擇一切殊勝的功德來發願成就西方極樂世界。四十八個大願,上卷當中也有說明,發了這四十八個大願,專心修行,經無量阿僧之劫,已經成佛,就是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西方極樂世界有種種莊嚴。我們發願,還有種種的好處。見有好處誰都願意得到這種好處。怎樣才能得到這種好處呢?在下卷就要給我們說怎麼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說你看佛告阿難有衆往生彼國者,住于正定聚。首先給我們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所有衆生,他的好處是什麼?最大的好處就是住于正定聚。爲什麼都住于正定聚呢?佛就解說這種原因。彼佛國中,在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那些邪的衆生,不定之聚。聚就是內,叁聚就是叁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變出來的,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正定衆生。住于正定之內的衆生,修行一定成功,一定能成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正定聚,成佛是一定的,不容懷疑。阿彌陀佛發願成就一個西方極樂世界,他不是爲了我們一些人天的好處,而爲了我們每一個衆生都要究竟成佛。所以說不管你往生的品味有高下,但是一旦往生就一定能成佛。所以正定聚,所有的善法都集聚起來,成爲成佛的資糧。邪定聚的衆生還不能修善,其心還不定,不一定他能成佛。所以說其心還沒有改正過來,往往是在惡法當中。所以說邪聚衆生,起心動念,開言吐語,待人接物。邪定呢。不定聚可以成佛,也不一定能成佛,不一定,這叫不定聚的衆生。簡單說正定聚的衆生就是一定成佛的衆生,邪定聚的衆生暫時還不能成佛,叁業行爲總不如法,什麼時候能成佛就很艱難。不定聚的衆生呢,他的根性還不一定,看情況而定,一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能成佛。我們學佛的人大多數是這樣的,爲什麼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圖這一點。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能成佛,不後退。這叁聚呢,有許多的說法。小乘法當中,什麼叫邪定的衆生呢?善法修行不起來。不定聚的衆生呢,要開始修行。修這些法,菩提心大家知道嗎?就是平時我們觀察自己的內心,看貪嗔癡慢疑哪些煩惱最深重。我觀察我的貪心非常深重,現在要把貪心停止下來就要修無常觀,不定觀等等。通過種種的觀修方法,要努力讓我們這種貪心能停止下來。對于外在世界五欲的貪心停止不下來,我們修行就難成功。你的所有善根都被貪心掉了,你想修點功德都不行。貪心深重,很難修行。我們觀察我們內心,整天在是非中,在嗔恨心當中怎麼修行,心不平,你什麼時間行。所以我們現在我們自己起心動念當中來檢查自己。假如你貪心重,修行大體上是成功不了。貪睡,貪吃,貪什麼,貪心很重。世間上很多東西都在貪就很難修行。你處在貪心當中還不一定。貪睡,養成習慣了,他不聽經就算了,一聽經他的頭就低下去了,他就開始睡覺了。貪睡養成了習慣。在平時一聽經聞法的時候,瞌睡就開始出來。他說師父我罪深業重,習慣睡覺了,不習慣念經聽法。那種歡喜心,並沒有生起來。所以說習慣性的。一遇上這種情形以後,他的貪睡又開始起來。貪睡你就要想辦法。整天在是非不平的過程中怎麼修行呢?所以要檢查自己,你看你的嗔恨心重不重,檢查自己。不信因果,不明因果,無知者無畏,在現實的世界裏面什麼都不怕,不講因果。所以說心裏不要起不好的念頭,他就不聽。他說我知道。我們凡夫不知道,菩薩知道也不會給你說。他認爲我心裏起點惡念頭沒有因果,不信因果,不怕因果。他爲什麼不知道呢。愚癡,就因爲愚癡不知道這種起動念的因果。由于平時心裏的習慣,他的心就很難修行。平時就沒有學好,你叫他怎樣修行。我執非常嚴重,出家修的是什麼,要從自心當中來反省,你不反省自己內心的人難修行。所以我們要觀察自己內心,顯前的內心是一種什麼樣的。什麼都要占第一,貢高我慢,眼裏只有自己,只有我執,強烈地對自己的一種執著。老是在贊歎自己。師父你看我今天怎麼樣?我今天很辛苦哦。不贊歎別人只是贊歎自己。內心裏面只有自己。由于自私自利看不見別人的長處。那你就沒有辦法修行。老是在懷疑過程當中。由于這樣的懷疑平時他就瞪著兩只眼睛專門去看別人。誰又告我狀了,整天警惕著。他有這種懷疑心,對人有戒備心非常嚴重。哪個來傷害我了,哪個來偷我了。這樣能防範天下的人,防範不了自己煩惱的心。你的修行就沒有多少功用。所以說修行要開始信佛,開始信因果來觀察自心,來看我們自己貪嗔癡慢疑的心。哪一個最嚴厲,就是要把冤家戰勝。如果不能戰勝內心的煩惱冤家就沒有辦法。要觀察我們自己內心,愚癡心,懷疑心還是貢高我慢心嚴重,你就從自己最深重的煩惱心開始下手。所以說這是檢查自己根基,從自己煩惱當中來檢查自己的根基。佛法是什麼,往往就要觀察無常來對執。如果沒有對執,你念佛就念不起來。如果你有嗔恨心要修慈悲觀,平等觀,要有這種對執心,平息下來。咱們把嗔恨心平息下來是真正的功用。當你愚癡心厲害的時候要遠觀。來觀察這十二因緣,來對執這種愚癡無明。對執煩惱深重是什麼,你的毛病最深重的是什麼?我就是念佛我什麼都不管了,念佛裏還有很多訣竅,看你有沒有反省的心。二是恭敬,叁是虔誠,障礙就在貪嗔癡慢疑的根本煩惱中。你沒有找到障礙自己修行的根本煩惱,念佛你是念不起來的。我們說念佛要得法,只要你對佛有恭敬心,一心念佛你看你的貪心能起來嗎?你的嗔心也不會起來。他說我就是不能一心不亂,所以嗔恨心,愚癡心都要起來。這時候也不要輕易更換法門。不要一修不成,馬上更換法門。一輩子什麼法門都修遍了,結果還是發現沒有一個法門與自己相應。原因在于我們的方法不正確,念佛要老實念佛。念不起來要尋找原因你要看你是貪心重還是愚癡心重。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檢查自己。有對執的念佛就不一樣。我貪心重,淫欲心重,這時我念佛怎麼念?南無阿彌陀佛,有佛力加倍,佛光加倍,佛的智慧加倍。加倍智海貪心少一點,淫欲心少一點。佛加倍我內心貪心是生不起來的。由佛的大善力加持我能觀想自身不淨,觀察衆生不淨。不離于阿彌陀佛的修行過程當中,有對執地選擇方法。求阿彌陀佛來加倍。念佛求佛的特別加倍,佛的一種特別的關照。讓我們生起不淨觀,久想觀。在這種念佛過程當中,念念之間是多少的貪心煩惱。念念中對執貪欲。我念念貪欲煩惱中求阿彌陀佛加倍。這種過程當中念佛就是念自心,佛的清淨心生得越多,貪欲心就放下了,就這樣念。所以我在平時給大家探討念佛之後,依四谛法而念佛的法門,以慈悲觀而念佛的法門你知道嗎?念佛的方法有許許多多。你平時不聽經不聞法,裏面好像有什麼東西塞著,法聽得多了,自然就知道怎樣對執自心的煩惱。觀身攝心法來修行念佛。這樣修行,這種出離心中來修行佛法,四念住而修行,這種心與佛法的距離越來越小,那叫暖心,一聽佛法自己內心就是歡喜踴躍。

   看電視的時聽說…

《安居講法第二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安居講法第叁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