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要講經說法了,他還是照看不誤,沒有暖心。聽過佛法沒有不同的感覺,那麼你就相當欠缺,在現實裏面與我的心踴躍歡喜恭敬虔誠就不一樣。你聽佛法,自己心裏的感覺就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與佛法的距離越來越小。我們對佛法有信心,我們聽佛法就不一樣了,與佛法的距離幾乎沒有了,對佛法溫暖的感覺升起來。所以說平時爲什麼沒有暖心?說明一個問題,你對佛法的虔誠度遠遠不夠。你對佛法的恭敬心,你對佛法虔誠心不夠,說不定你信金錢比信佛法更厲害。更多時候你相信金錢的力量比佛法的力量大。看到金錢估計你那個眼睛瞬間就會發亮。看到這種地上掉了一本經書,可能你的眼睛看不到。在生活過程當中,看得出來,你看到佛像,你有沒有另樣的情懷?我們有些人進了大殿也往往是高聲呼喊,根本沒有看到佛。我說我們在大殿裏不要吵鬧,一進大殿要有好的情懷,慢慢地我們對佛的恭敬心就能升起來。所以你進大殿態度是什麼樣的,就可以看得出來。大家在吃飯沒有人說話,我們的觀堂裏,亂七八糟的走來走去,大聲說話,不管你怎麼看他,他還是沒有那種心,心就非常大意。這種人學佛很難成就。燒香的人,不要說進入佛的寺廟,就是在世間上看到人家在開會我們都不會去打擾人家。他在世間上的會堂上沒有素質,一進入這種佛教寺廟了,聽經聞法他還表現出世間的粗心,照樣的說話。這就說明你進入寺廟中的心態不具備。我們現在學佛的人成功與否,看你在寺廟裏的態度,你對佛的態度怎樣,對法的態度怎樣。對菩薩這些凡夫僧人的態度怎樣。自然就可以看出你的修行如何 。所以不要神通,不要他心通,自然就能看出我們自己的修行怎樣。一個修行有素的人不僅是面對叁寶能恭敬虔誠。就是面對所有的同修,乃至信佛不信佛的人,他的心是柔軟的。所以我們的暖頂二心,你沒有明心見性,在還沒有開悟之前都屬于不定聚的衆生。爲什麼?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壞人學壞人,看你遇上的因緣怎樣。假如說聖水寺辦得很好,經常走聖水寺的人他的學習就很到位。所以說從居士的行爲過程中照樣可以看出你這個寺廟辦得怎樣。內江的居士走到成都,走到哪兒,你的待人處事怎樣,人家可以看得出你內江的佛教辦得怎樣。在一個地區的人往往有共同的一種業,共同的環境,共同的趨向。這個大的方向有智慧的人就能看出來。居士表現不出好的素質,平時寺廟就不具備,師父教得就不好。大家進了寺廟看大家不修行,寺廟裏也非常慚愧。所以說凡夫內凡的衆生你在修行,知道你錯了,你還沒有明心見性,沒有開悟,這還是不定聚的衆生。所以說你這一輩子修行,這一輩子你當和尚,下一輩子你當不當和尚很難說。你一旦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依你現在的行爲,很難說你下輩子還能得人身。因爲你這一輩子做得不好,所以說人生難得,非常容易失去。但是一失人生,萬界不複。一旦失去人的身體你再想得到人的身體很難。所以我現在牢牢記住我爺爺從小教育我的話,你不要把人皮耍掉哦。我從小家裏就教育我,就是把人身失掉之後你很難得到人身。所以我們現在小的不努力,年紀大一點還是不努力,一旦一口氣不來的時候,唉呀,往生也成問題,生死沒有解決,下一輩子能結果嗎?很難。所以說非常遺憾。我們現在還是不定聚的衆生。很多居士,我修行多厲害,我一天背二十遍大悲咒。很多哦。你修行不是依你的數字來決定,是依你內心的素質而決定。頂禮是爲了除貢高我慢。所以說祖師的手段非常激烈,當你有錯誤他要讓你馬上覺悟。他說我誦法華經二十年了,非常牛,我誦法華經二十年,我給你頂禮就可以不低下去。這兩者就聯系起來了。就像我們現在的居士一樣,你做了很多功德,你見了師父們你就不太恭敬,因爲我有很多功德,這樣你的貢高我慢心就會生起來。上了大殿,你見了我也不會恭敬,貢高我慢。你很能幹,有一技之長,他就開始生貢高我慢心了。你離開我不行哦。像這種時候就完了,學佛你學不進去,對大衆你沒有恭敬心,對師父們沒有恭敬心,乃至對叁寶你沒有恭敬心。原因就是貢高我慢。所以我們今天就要在反思心當中,在生活中你的煩惱最深重的是什麼。你的修行要長智慧,不要長執著。不要長剛強難化的心,不要生貢高我慢心。念佛念到最後越念越驕傲就完了。所以修行就這樣修。隨便做了多少功德都不要執著它。你現在做的功德你還沒有明心見性,你還沒到這種地步,你下一輩子做的善業能結果嗎?你只看到這一生的修行,你沒有看到無量劫以前你在做什麼。所以我們人時刻要放下自己的執著,勤苦修行,不要長貢高我慢。我們現在做的功德,我們還沒有得到之前,沒有明心見性之前,一般是不定性的衆生。所以要等到你見到以後,正阿羅漢以後,修大乘的,他的心才堅固下來。所以在娑婆世界修行你要把煩惱要對執。把見惑解脫了,你能見到。見到了即是證得須陀洹果。很多還有退轉的時候,等到你究竟正阿羅漢果了,所以在娑婆世界修行最難的是正到不退轉位。所以我們現在勤苦修行,如果你不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好多都在不定聚當中,你還有退轉。進一步退叁步什麼時候成佛呢?很難說得清楚。所以我們現在從初發心,開始修行,所有點滴的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就往于正定聚當中。所以到達正定聚之後就是堅固不退了。要到達忍位,他才能到達正定聚。所以到忍位就能達到堅固不退。如果說依照這種說法,他做惡法,你看小說,玩遊戲,你隨便怎麼打他,隨便怎麼罵他,不行。他做邪事惡事他很有心勁,下棋打麻將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你看那個心怎樣打罵他都改轉不過來。那叫邪定聚,也有定,只是邪定。聞善慧呢,他的修行還有退轉。說明有退轉的。我們平時說以聞思修的智慧,先要聽聞,後要思維,然後修行,那是聞思修叁慧。是有專門的戒定的。你像修誠心觀,叫聞慧。你現在在聽經聞法,老實說你還不能稱爲聞。因爲你這種心並沒有一種反省的心,還不能聽到心裏去。往往是口耳之間的,你左耳進,右耳出。就不能達到真正地聽聞佛法,往往是聽而不聞,聽不入心。在心裏不能停留下來,不能憶佛。我們現在有多少人聽進心裏去了?很艱難。聽進去了,他還要修五停心觀。這是在聞慧的衆生。還是在修聞慧的衆生才有這種智慧。聽聞了佛法,要對照佛法來反思自己,檢查自己貪嗔癡慢疑來開始修正。這就是在聞慧,聽聞了佛法之後,和自己不相幹,你講的是人家不是我。完了,不能在自己內心裏用功,老是認爲師父在說別人。我說你如果真正想聽經聞法我講的就是你。是專門對你講的,不是對別人講的。師父在講這個過錯的時候,自己有沒有?拿佛教的經法,對應自己,反思自己,改正自己。這就是在聞慧的衆生,他是真的在聽佛法這種人聽了之後就又變化。我們聽了無數次,一點變化都沒有。所以說在聽經聞法的時候,真正講得深入的,一方面是歡喜,一方面是慚愧,臉上發燒,你真正聽進去了臉上要發燒的。因爲經上講的這些煩惱我都有。你聽進去了,你只是說別人有,而自己沒有,聽到這裏還指點說就是他,偏不指就是我。那你是沒有聽聞佛法,你是圖好玩,打發時間。所以說我們是聽聞佛法是爲道業而成就的,是修道的。修道就是要損傷自我的執著。要把對自己的一種執著,一種煩惱都要有對執地變化。沒有變化講了無數遍還是聽不進去。最後一個結論這個衆生不能教化。爲什麼?你沒有上進心,教不好,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有人說廣東雲門寺,佛源老和尚,他教人就是這樣,看你有點善根,他給你說幾句,你改沒有改,如果說你下次你沒有變化,他不再說你了。假如你有修行,師父說了你馬上就有改變。他會給你說你下面接著怎樣修。我們今天大多數同修都是沒有悟性。說了兩遍叁遍沒有變化。沒變化師父就不願多說了。因爲你沒有內因。要想求個大善之師來指導自己,我們內心有這種能力,准備好了接納善知識。我經常點化大家你的善知識就是你身邊,是你最不高興的人。你最不高興的人得罪你的什麼,就是你的我執。你我執嚴重你特別在乎我,所以人家容易傷害你。當你對自我沒有了,還有誰來傷害你呢?前幾天我在高峰寺講了一個轉樹林的故事。夢參老和尚說以前有兩個修行人在山上修。修了一段時間兩個定力都不錯了。一個說我們老在山上住有什麼意思啊,我要拜善知識。另一個老一點的說你不要下去了,你以爲世間上有什麼好啊。年輕一點的不聽,把包袱背上下山了。一路走到晚上了,走進一個小鎮上,沒有寺廟,住在一個旅店裏。當你不習慣于孤單,往往你愛熱鬧,找一個兩個,很難說你不發生興趣了。在旅店裏一住,把腿一盤就入定了。叁天沒有醒來。這個旅店的老板說這個住店的才希奇了,進去一天沒有出來,兩天也沒有出來。推門進去看這個修行人,打坐,一摸鼻孔沒有氣了,他以爲這個人死掉了。他不知道入定的人氣息很小。入定。我們現在出氣吸氣非常忙碌,生命一天一天就在消減。修行的人呼一口氣吸一口氣可長了。老板一看死掉了,沒氣了。所以就燒掉了。之後,這個修行人幾天以後出定了。我在哪裏去了?他找他的身體找不到。店裏就鬧鬼了。大家不敢住這個旅店。這個店老板的生意就不好了。這個山上的修行人一天入定之後一看不對,我的同修出事了。就下山去問,問到這個店老板了,有沒有一個出家人。這個老修行人就說,我給你捉鬼。老板很高興,給他准備了一堆柴火,一缸水。點燃了之後,他就守在旁邊。一到晚上,被燒掉的出家人在喊我在哪兒。到處找起來了。你在那兒,在那堆火裏面。那個年輕的修行人就鑽進火裏也找不到。他說也沒有我呀。你在水裏面。水裏也沒有我呀。這個老修行人就呵斥他了。你修行都到這個程度了,水淹你不走,火燒你不走,你還要我幹什麼?這個…
《安居講法第二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