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辟除末日謠言、佛教應當出手▪P2

  ..續本文上一頁align="left">  諸比丘,擁有五種素質的在家信徒是賤種在家信徒、汙穢的在家信徒、可厭的在家信徒。

  

  諸比丘,擁有五種素質的在家信徒是如寶在家信徒、如紅蓮花在家信徒、如白蓮花在家信徒。是哪五種?

  

  他有信心、他有修行、他不相信迷信的徵兆、他依靠業而不是依靠徵兆、他不尋求在佛教之外的宗教師,而先向此處(叁寶之處)示敬。

  

  諸比丘,擁有五種素質的在家信徒是如寶在家信徒、如紅蓮花在家信徒、如白蓮花在家信徒。

  

  “pañcahi bhikkhave dhammehi samannaagato upaasako upaasakacandaalo ca hoti

  

upaasakamalañca upaasakapatikuttho ca/

  

katamehi pañcahi

  

assaddho hoti, dussiilo hoti, kotuhalama^ngaliko hoti, ma^ngalam pacceti

  

no kammam, ito ca bahiddhaa dakkhineyyam gavesati tattha ca pubbakaaram

  

karoti/

  

imehi kho bhikkhave pañcahi dhammehi samannaagato upaasako upaasakacandaalo ca hoti upaasakamalañca upaasakapatikuttho ca/

  

pañcahi bhikkhave dhammehi samannaagato upaasako upaasakaratanañca hoti

  

upaasakapadumañca upaasakapundariikñca/

  

katamehi pañcahi/

  

saddho hoti, siilavaa hoti, akotuuhalama^ngaliko hoti, kamma. m pacceti no

  

ma^ngalam, na ito bahiddhaa dakkhineyyam gavesati, idha ca pubbakaaram

  

karoti/

  

imehi kho bhikkhave pañcahi dhammehi samannaagato upaasako upaasakaratanañca hoti upaasakapadumñca upaasakapundarii

  

kñcaa””ti/Pañcamam//”

  

  這是很多年一直在尋找的教證,也是佛陀不允許弟子相信征兆與迷信的鐵證。迷信于征兆和瑞相而不信業,現在真的是太普遍了,巴利語叁藏中的《施分別經》,終于還原了佛陀的原意:那些,是賤種、汙穢、可厭在家信徒的素質。這是佛陀金口親宣的批評!

  

G、對佛智的信賴不如對一靈驗蔔卦人的信賴

  

  大勇法師翻譯的《菩提道次第略論》中說過以下的比喻:

  

我等對佛之智,不及信一靈驗蔔卦者。卦者若雲,某知汝今年無忌,則心安而去。若雲今年有大災禍,此當作,此莫作者,則必勉力而爲。倘未能辦,則思彼說我未能作,心必憂郁。佛雲此及此應行,此及此不應行之製,其心依耶?若未能作,心生不安否?而反雲,法中雖如彼說,但以今日地方時代之關系,彼不能作,當須如是如是作。輕舍佛語,盡自所知而爲前行耳。反心內察,可知上言,洵非誣也。(卷二)

  

  我們對于佛陀言教的信賴感,很多時候不如對一個預言家的信賴。甚至于,一個十分普通、並無占蔔經驗的蔔卦人,也可以瞬間獲得我們的全盤信任,真是需要反察內心啊!

  

  這是當前十分嚴肅的心理問題,佛教的弟子們當然應該反思。

  

H、 辟除末日謠言、佛教應當出手

  

  在中國很早的北洋軍閥時期,段祺瑞曾經收到過很多罵名,在他的遺囑中,談到了他對中華民族複興所寄予的希望,大概是說,本識途驗爲將死鳴,國人聽而力行余雖死猶生,微國複興亦至簡單:……勿尚空談不顧實踐、勿信激言自搖邦本、講教育勿忘保國粹、求學勿骛時尚紛華。其中,“勿信激言自搖邦本”這句話,現在看來是極有意義的,動搖人心的末日謠言,使正常的社會生産與人民生活受到極壞影響,當然應該辟除。

  

  不管傳播者多大程度地剽竊了佛教詞彙,也不管有多少無知佛弟子遭到末日謠言的蠱惑,在末日與災難謠言被推動的當今社會,佛教似乎已經很難與以上謠言脫離幹系了。

  

  在佛教常識並沒有被人們以科普形式進行了解的時候,裹挾部分佛教詞彙與佛教人物名稱的末日信息,先入爲主地來到不了解佛教的人們面前。人們會認爲:末日謠言與佛教有關,甚至就是佛教本身的言論。如果佛教界不在表明本宗教觀點的同時,對末日謠言進行辟除,不單佛教正見不能得以伸張,恐怕還會“被”背起影響社會安定的“黑鍋”。

  

  具備佛教各宗派大智慧的法師、居士大德與廣大學者,需要肩負起辟謠的職責。

  

I、是否全無災劫、是否回避災難?

  

  在辟謠的工作中,是否能說我們人類真的就沒有災害發生呢?

  

  這是很難講的。隨著一些急功近利者對于功名的非份追逐、對環境的過度破壞,一部分自然災害的産生難以避免,甚至也有一部分人爲利益沖突引發的災害,會影響到世界和平與社會安定。

  

  不過,這些災害並不像謠言所說的那樣,毫無根據地貿然發生。

  

  換句話說,即便2012年12月21日真的伴隨著一定的自然災害,人們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爲人爲因素的影響,早已引起了人們的警惕。不過,即便是有,也會在人們期待和平與幸福的努力中得到調整。

  

  佛教信仰並不完全躲避災難,甚至于要以利他精神替他人承擔災難。在災難到來之前,佛弟子明白,祈福免禍並不是佛教信仰的根本追求,那只是必然結果。佛弟子知道:祈福免禍的心理,起源于逃避現實與貪圖僥幸,佛弟子更願意盡人力而聽天命,隨緣消舊業而不再造新殃,甯願“腳踏塵世路,肩擔古今愁”,甚至在衆難當前的時候,以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來代替他人承受苦難。因此,佛弟子對于苦難的態度是無畏的,佛弟子最初的追求,是對人類大衆的奉獻與付出。

  

J、生命是輪回的、死亡也不是末日

  

  爲什麼佛教不同意末日論呢?

  

  因爲佛教認爲:即便一個人死亡了,他也不會面臨末日。因爲,業力會支配他繼續下一期的生命。下一期生命結束了,還有更下一期在延續。

  

  還曾有人問:“生命的起點在哪裏?終點又在哪裏?”

  

  生命沒有起點和終點,終點是無盡的輪回延續,起點永遠沒有第一因。如果認爲生命輪回有限可以算定,這種看法只是邪見,不符合佛教的生命觀。

  

  所以,死亡既然不是末日,輪回的生命當然沒有末日。不光如此,輪回者所面對的世界,也是沒有末日的。由于業力的原因,世界會發生成住壞空的變易與輪回。

  

K、有人心就有世界、如何能被“末日”?

  

  爲什麼世界沒有末日呢?

  

  因爲世界緣起于人心,人心若在,世界就一定還在。我們的世界,不可能成爲“外境都滅了,心仍然存在”的狀態。如祖師雲:“見物便見心,無物心不現”,心與世界,是相互對待而起滅的。世界末日論基于一種心與世界關系的無知。

  

  人們無論從傳統文化角度,了解一點《道德經》“觀複歸根、沒身不殆”那種身雖死而道常存的真常之道,還是從佛教了解一點真常不壞的如來藏道理,都不至于被那樣無知的謠言所蠱惑。

  

  看現今的社會,人們奔忙于個人事業與理想的各種努力中,他們用的都不是“一時心”,甚至也不是“一年十年心”,很多人所用的是對人類長遠負責的“千年萬年心”,這樣的心不可能在一瞬間突然消失,只要這心還在,世界就依然要延續發展下去,哪是末日的迹象?

   時間很快,馬上就到謠言所指的2012年12月21日。如有末日,我們將毫不逃避而與大衆“同甘苦共患難”地共渡。若過了這天並無末日,末日的話題,自見分曉!

  

  “末日”的謠言,應該休止于佛法的智慧!

  

《辟除末日謠言、佛教應當出手》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