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這第十一個大願,藥師琉璃光如來讓所有的衆生,都能夠得到美妙的飲食。我們這一輩子,一般的人都是爲了吃,爲了喝,對不對?你看你掙錢也好,在世間上受苦受累也好,早出晚歸也好,基本上爲了吃的是一大半。爲了這種飲食,我們自己造了多少的惡業,你看看,這就是經書上“爲求食故造諸惡業”,我們就是爲了這個飲食。今天爲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要去殺害衆生。要吃猴腦,猴子活的,就把天靈蓋揭開,把它的腦水取出來吃,要損傷衆生,什麼都敢吃!蛇要吃,蛆要吃,老鷹要吃,珍惜動物要吃,熊貓要吃,啥都想吃。爲了這種吃,我們自己造了多少罪!殺害了多少衆生!損傷了多少衆生!所以說今天我們要修行的話,首先要從口業做起。口業,一個方面是語業,二個方面就是吃。不該吃的不要去吃,能夠填報肚皮,不損傷衆生那是最好的。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衆生的痛苦之上。我們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你願意嗎?經常對那些吃肉的,我就說:“這些肉好不好吃?”他說:“好吃。”我說:“我覺得你這個耳朵也很好吃,我想吃你這只耳朵,把你的耳朵割下來,給我涼拌涼拌吃了怎麼樣?”“诶,這個不行哦!我這個肉不能吃!”爲什麼你的肉不能吃,人家的肉就要吃呢?所以說修行先從吃上做起。
萬病從口出,萬病從口入,一切災禍也許你說話不對頭,災禍就來了;如果說你吃得不對頭,不該吃的你吃了,病就進入自己身體了。你吃了衆生,前幾年那個SARS病毒不就是因爲吃出來的嘛,資陽那個什麼病毒不也是因爲吃出來的嘛!只要你喜歡吃,衆生身上帶有它特有的養生細菌,或者說蟲,或者說細菌,或者說病毒,這些東西對于它本身也許沒有多少損傷,但是你吃了它,就要讓你不得好死。就是這樣,每一個人就是這樣。就像我們的衆生一樣,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性格,你要去損傷他,你必然得到他相應的性格的反抗,這是一樣的。我們每一個人,也是有自己的親戚朋友,有的你有黑道,你有白道,這黑白兩道你都有,他的人際關系如果說你不損傷它,它對你沒有損傷;如果說你損傷他了,他所擁有的這一切都將會對你形成損害。對不對?他的兒,他的女,他的朋友,他的夫妻,他的眷屬,你沒有損傷他的時候都是你的朋友,你要損傷他了,這一切人都是你的敵人。衆生也是這樣,它身上有很多蟲,很多細菌,如果你損傷它了,這些都要成爲危害你的。所以說,我們這一輩子爲吃喝所苦惱,假如說你將來聽聞藥師佛的名號,藥師佛成就我們得到美妙的飲食,不至于讓我們爲這些飲食而遭罪,要專念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
所以,藥師琉璃光如來先就用非常美妙的飲食來飽足其身,讓他吃得很好,讓他吃得很飽。“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解決了生活問題了,進一步再來解決他的心理問題,再把佛法的美味給他,讓他能夠得到徹底的受用,能夠得到究竟的安樂。你要有法喜,要有禅悅,將來就不一樣。所以說藥師琉璃光如來不僅僅給你飲食,而且要給你什麼?佛法最妙的法味。所以說,我們今天也是這樣,你在能力上先不要去做,不該吃的你不要去吃,不要去損傷衆生,然後我們盡量地要享受佛法的法喜、禅悅,也要讓所有的衆生能夠幫助他們,成就自己生活之利,成就他們生活所需,然後給予他們佛法,讓他進入佛法。這就是我們現實過程當中,向藥師琉璃光如來學習。
第十二個大願,得妙衣具願。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蔓塗香,鼓樂衆伎,隨心所玩,皆令滿足。
所以說你看這最後一個大願,對于我們今天的衆生真是太應急了。藥師琉璃光如來知道衆生,如果說貧窮的,連衣服都沒得穿。你們相信現在還有沒有那種人?有。一些住在大山裏面的,一家人沒有幾件衣服,沒有衣服穿的;乃至蚊子去叮咬他,那些蟲、細菌去叮咬他,他沒有辦法,衛生條件太差了;還有那種冷了,熱了也沒有辦法。這兩年的氣候也非常反常,去年幹旱高溫,你看又在開始幹旱了,這兩天你看溫度時高時低,非常容易害病。“晝夜逼惱”,沒有衣服,有蚊子,冷了熱了,白天黑夜都逼迫衆生,讓衆生非常苦惱。“若聞我名”,能夠聽聞到藥師琉璃光如來的萬德名號。“專念受持”,專心念誦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受持《藥師經》,受持藥師經法。“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你喜歡什麼衣服,就能夠得到什麼衣服。你看,你今天進百貨商店,買什麼衣服,哎呀,眼睛都看花了。這個衣服也好,那個衣服也好,但是兜裏面沒錢,完了,買不上。你要是執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當你受持《藥師經》,念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你想買什麼衣服,都能夠買上。你看看,這好不好?能夠成就你這種東西。
“亦得一切寶莊嚴具”,什麼寶莊嚴具?你的金戒子、銀戒子,還有耳朵上帶的耳環,手臂上帶的手環,腳上帶的腳鏈。你今天不是喜歡這些嗎?你喜歡這些。那沒有關系,藥師琉璃光如來說,如果你喜歡這些東西,你喜歡什麼都能夠得到莊嚴。“一切寶莊嚴具”,什麼叫寶莊嚴具?莊嚴就是你長得讓人家看了非常舒服,你自己長得非常具足,他就是用這一切寶貝來莊嚴你,你都可以得到。乃至“華蔓塗香”,什麼叫“華蔓”?我今天在身上帶了一朵花,或者說把自己的衣服弄得很好看。“華蔓”、“塗香”,塗什麼香?身上塗香,讓身體聞起來非常香。還有“鼓樂衆伎”,什麼叫“鼓樂衆伎”?我們今天喜歡聽音樂,喜歡跳舞,喜歡唱歌,沒有關系,藥師琉璃光如來都成就你了。你要想聽什麼,都有美妙的音樂。“隨心所玩,皆令滿足”,就是你喜歡玩的這些東西,都能夠讓你滿足。知道你們這些就是小娃娃,你不就喜歡跳個舞嗎?你不就是喜歡戴點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嗎?好,都給你,都給你。你是小娃娃,可以滿願了。你看看,我們這些衆生,你以爲你就長大了?還是沒有長大,你跟那些小娃娃差不多,你也喜歡這些東西。藥師琉璃光如來他就能夠成就你,小娃娃天性如此,給他吧!他喜歡玩什麼就讓他玩什麼。這個對于我們現在的衆生,契不契機?那就非常契機。藥師琉璃光如來成等正覺的時候,他就是這樣。今天藥師琉璃光如來成沒成佛?已經早就成佛了。所以說我們寺廟裏面,一般大殿裏面它要供橫叁世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中間釋迦牟尼佛。橫叁世佛。
你要求現世利益,有現世利益;你要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你要求什麼法,都有什麼法。藥師琉璃光如來就是這麼慈悲!所以說我們今天,你要對于衆生也要能夠這樣,要求不要太高,要隨順于衆生的一種心性,慢慢地框,慢慢地引導,慢慢地教育,不輕易地放棄衆生。能夠依據他的喜好慢慢地把他引入佛道,這不就是菩薩的事業嘛。從空出假,能夠恒順衆生,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不就是這樣嘛。所以說你度衆生要善巧,要學習藥師琉璃光如來這種善巧。有這種善巧了我們自己在學習的時候,能夠恒順于衆生,那就非常好。今天你能夠成就衆生這些,將來衆生也能夠成就你了。所以說下面我們總結。
“曼殊室利!是爲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
這十二個大願,就是現在的藥師琉璃光如來成就藥師淨土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因爲這種願力而成就的。如果說今天你不發願,將來你想成就你的佛土很艱難。你要成就一個如理如法的家庭,要成就一個如理如法的社會,要成立一個如理如法的國土,那你就要發願。所以說藥師琉璃光淨土,它就是依據這十二個微妙上願而究竟成就的,那是藥師琉璃光如來的一種願力成就。所以說我們今天在修習這種藥師法的時候,把這十二個微妙上願要好好學一學,好好地研究,好好地思維一下,看這十二個大願爲什麼這麼微妙,他爲什麼發得那麼善巧。你看,人家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他所發的這十二個大願。如果說你今天不會發願,你就照著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個大願去發願,那不就很好嘛。所以說,你學會了這種發願以後,對于你自己的修行也很有幫助。所以,有的衆生他說:“師父,不會發願呀!”不會發願的還不會發嗎?這個地方就給你說了。所以說,這個地方。
“複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說不能盡。
這個就是承上啓下。你不要說藥師琉璃光如來僅僅是發了這十二個大願。你看,這一句話就給我們所說了。釋迦牟尼佛告訴文殊師利菩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他在“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若一劫,若一劫余,說不能盡”,是不是僅僅十二個大願呢?還有無量無邊的善巧大願,但最根本的就這十二個。你跟著這十二個好好地去修學。另外還有一個,他所發大願成就的“佛土功德莊嚴”,也是無量無邊,“若一劫,若一劫余,說不能盡”,也就是下面,要想藥師琉璃光如來佛土的一種莊嚴,要想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的一種功德莊嚴,要想藥師琉璃光如來救度衆生的一種方便,這個地方就承上啓下,專門來說下面要講的功德。上面,是講十二個大願。十二個大願是因地上所修的,因爲因地上所發的這十二個大願,所以說才有下面的一些功德莊嚴善巧方便。所以說,這個是一個根本。而衆生往往是喜歡在果上求,不喜歡在因上做,但是真正修行的時候,應該是在因上求。爲啥呢?果還很遙遠,但是這些因,我們現在馬上就能做到。所以說“菩薩畏因,衆生畏果。”我們自己要善巧修行,也就要善巧在因地當中修行,看那些諸佛菩薩是怎麼樣發願。我不會發的,照著他這樣發,那個很善巧。所以說,今天你要想怎麼發願,怎麼修行,怎麼善巧,用心,在心上,善巧地用心,那你就善巧地學習了。
好了,今天的時間就到了。阿彌陀佛!
《藥師經 講記 五》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