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經 講記 叁▪P3

  ..續本文上一頁綜合治療的,要知道這種病源。這身體上也許一種病,並不僅僅是一個東西産生的,而是相互作用之間,那個原因非常複雜。這個引起那樣,那樣引起這樣,這樣又引起那種,然後再表現出一定的病症。你只要把這樣的因果關系分清楚了以後,把這種生病的一種根源要分清楚以後,你才能夠徹底地來根除病患。這樣的,是治本。從根本上來治好。所以,那些頂好地醫治,一個方面,就是要加強培補自己身體的元氣;一個方面,就是要預防那些致病的因素;還有一個方面,它能夠防患于未然。

  在心理方面,你比如就要有這種正知正見,信因果、信叁寶,等等這一些。所以說,這種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同樣重要。在生理健康方面,你要重視衛生,勤于運動,善自調攝;內心裏面,要起好心,說好話,辦好事。身、心都要預先調治好,它才不會生病。如果說我們不預先防備,等到這種病發作以後,再來用藥治病,這就是下等的治法了。雖然說也是必須的,倒是不如預防爲主。所以說,我們平時所說的“這個刀傷藥雖然再好,但是不用刀傷藥更好。”對不對?不用藥,不産生病,不是更好嘛!所以說,我們講究從根本上來治理的,那就是要培養身心的健康。讓我們身體各部分都能夠平衡發展,能夠消除這種疾病的因素。同時,一個家裏面産生問題了,你要找這種根本原因,看問題是從哪裏開始的。

  所以說,你治家病,治國病,治社會病,治世界病也都是這樣的。所以說,佛給衆生治病,他也有這治標、治本兩種根本。比如說你皈依叁寶以後,依照佛法按部就班地修行。從這種願行當中慢慢地去體驗,種種的煩惱,種種的苦痛,自然而然就會減少,一直到完全斷絕煩惱根源,這才能夠達到最高理想的境界。但是普通人你要講叫他斷煩惱,他不太容易能夠斷。“煩惱是什麼,師父?怎麼斷啊?我沒有犯法啊!”你那個法,教了一遍又一遍,他學了一輩子也不知道怎麼用。“師父,怎麼修行啊?”他還是不知道。所以說,你就是手把手地教他,他還是不會。今天我們就是這樣哦!手把手地教,他也不一定能會。所以說,你不要以爲衆生都懂。

  我們平時說:“這個你懂不懂啊?”“懂。”懂就好。那我就減少些功夫。但是實實在在他都懂,就是沒懂。下來你問他這個該怎麼用,他也不知道。所以說,這個就很糟糕。那麼,我們自己,平時不知道進修,我們善法不能夠發揚光大。我們那些壞的念頭,不好的語言,不好的行爲,那些惡法又不能夠對治。反而我們自己在修行過程當中,不聽佛法好像還沒有煩惱,不修行好像還沒有業障。一聽佛法之後,我們的煩惱比原來還要厲害。他說:“師父啊,我平時不學佛的時候,我覺得我上好,我一點煩惱都沒有。今天我進入佛門,我聽了佛法,咋覺得我這個妄念越來越多,我煩惱越來越深重呢?”你看看,是不是這種情形?就是這樣。他不修行的時候,他覺得我這個心還蠻穩當。他一念佛的時候,一修行的時候,他說:“哎呀,師父!我怎麼發現我的煩惱越來越多了?”不是煩惱越來越多,而是原來的煩惱就是這樣,原來的妄念就是這樣。但是,因爲你不覺悟,所以說原來你不覺悟,你就不知道啊,以爲說沒有。

  今天,稍微有一點覺悟能力了。诶,你看到就比較多了。所以說,我們自己的身心在這種過程當中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兒。你不善巧地調攝自己,身心不協調,家事不善處理,國事不善治理。一個方面說我們身心都是毛病,從稍微大一點的家裏、社會、國家、世界、整個宇宙都是毛病重重。所以說,我們說苦海無邊。那佛法,唯救治衆生這些身心的種種病苦,所以說它就有消災免難的治標法門。今天說你沒有辦法了,沒有辦法沒有關系,來啦,來啦,念念《藥師經》,我們消災免難,他肯定可以。很多衆生說:“哦,念念《藥師經》就可以啦?好,我交點兒錢。師父你給我念念《藥師經》”能不能起到作用呢?能。但是最根本的還是要從內心裏面,本要根治,根本上要改轉過來。如果不然的話,你光是求師父,光是求菩薩,不求自己,到最後,這種毛病、災難的一種根源我們自己不解決。今天念了能管一點時候,明天念了又管一點時候。所以說,不從根本上來,那些災難不能夠徹底解除。

  所以說,在這些病人,我們平時說“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哎,你臨時抱抱佛腳也可以。遇到問題的時候,你能夠苦海猛回頭,求叁寶加被,求叁寶來攝受自己,自己皈依叁寶。诶,這個時間他還可以得到消災免難的這種時機。如果說,你不認識自己的病,也不求醫,那就只能死而不已了。世間上說“死而後已”,死了就算了,死了就停止了。但是,從佛法的觀點上死而不已。你這一輩子死了,你下一輩子更深重,輪回!那問題更多。你就是死了,也不能得到一個好的結局。而且生生世世,愈趨愈下,一直到十九層地獄,二十層地獄不得翻身的時候,你說:“就結局了吧!”它還不結束。輪回無盡,生死無盡,苦海無邊。哎呀,真的是非常可憐!

  所以說,我們能夠切切實實以佛法,好好地聽經聞法。聽懂了,然後我們照著去做,依教奉行,那種苦難自然而然就不消自消了。有的時候,我們就不用求別人了,你也不用求佛,你也不用求師父。我們自己能夠消除這種煩惱的根源,能夠把那些錯誤的身、口、意叁業能夠改正過來,你就發現你走上了一條陽光大道,你就發現災難已經慢慢地遠離自己,一切吉祥能夠給自己慢慢地越聚越多,越聚越多,那種福慧自然而然慢慢地就得到增加。所以說,我們要想求得這種消災免難,那麼大家就要奉行這種本末兼治。

  要治標,也要治本。一個方面,我們自己要馬上皈依叁寶,好好地親近善知識。以恭敬心,以虔誠心來禮拜佛陀,忏悔業障,求叁寶的一種加被。在恭敬、虔誠當中得到佛法的利益。二一個方面,還要從根本上下手,能夠改正自己的煩惱,能夠把自己身、口、意叁業的一種錯誤究竟地糾正過來。然後,按照這些佛法老實去修,斷除煩惱,學習法門,修行叁十七道品,乃至發大菩提心,爲人民服務。徹底轉變這種自私自利,徹底把那種虛妄的分別,堅固的執著,貪心、嗔心、愚癡心、貢高我慢心你都能夠真正從內心來下功夫的時候,那從根本上做起走了。所以說,我們念念不忘佛、法、僧叁寶,你可以求得叁寶的加被。它的確有非常不可思議的一種作用。叁寶有不可思議的作用,我們的信心有不可思議的作用。那麼,這是從標上來治。念念不忘戒、定、慧叁學,念念不忘依戒依法精進修學。這個是從根本上來治理了。

  所以說,隨時隨地,我們都能夠本標兼治。你就可以把釋迦牟尼佛、叁世諸佛給我們的這些藥,能夠按時服用,這就很好了。釋迦牟尼佛已經把我們的病症給你說了,就是因爲你做惡事遭到惡報了。也把藥方開給你了,用布施,用供養來對治你的一種悭貪煩惱;用持戒,來對治你那種毀犯衆生的煩惱;用忍辱,來對治你那種嗔恨心;用精進,來對治你那種懶惰懈怠;一心不亂,來對治你那些散亂昏沈;用智慧,來對治自己的愚癡。你看看,六度萬善相應的就是八萬四千煩惱。衆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呢?八萬四千法門。衆生有無量無邊的煩惱,佛有無量無邊的法門。這就是因病予藥。都給你把藥方開好了,都把現成的一種法給你准備好了。

  你今天走進寺廟,走進佛門,你想要什麼藥都有。你今天要想求離苦得樂,今生現世你要求的一種安樂——《藥師經》。學習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斷惡修善,那可以了。你說:“我要求後輩子的安樂。”彌陀法門,信、願、行,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後一輩子真的不用擔憂。你說:“我要馬上對治煩惱,解脫叁界的生死輪回。”可以的,苦集滅道,十二因緣法可以對治你叁界的執著。你說:“我要把分段生死、變異生死全部對治掉。我要成爲一個大圓滿智慧的人,像佛陀那樣的智慧。”可以的。修行六度波羅蜜嘛,發菩提心嘛。對不對?

  你看,這些藥現現成成的。但是,我們今天叫你回去吃藥,給你講了這個藥怎麼用,你就是不用;叫你服藥,你就是不服。到最後,你說是佛不高明,還是你自己不聽醫生的話呢?那就純粹是我們自己不聽醫生的話。給你開了藥,你根本不吃;給你講了法,你根本不聽;聽了之後,你回去也不思索。爲啥呢?基本上大衆都說:“哎呀,師父,你講得倒是好,但是我回去之後我就啥都忘掉了。”忘掉了,等于說是把藥丟掉了。一丟掉了,你還怎麼吃藥?你把藥都丟了,怎麼辦!那個不能丟啊!所以說,你聽了之後,一定要能夠記會。不能夠記會怎麼辦?今天有光盤,有文字,有書。你要拿回去,反反複複地思維。一定要把這種佛法,了解透徹。要深入骨髓,深入內心,要讓它融入我們的血液。這樣子,隨時隨地把這種藥能夠按時去服用,它才能夠治病。

  所以說,藥師就是指佛的這種功用,能夠治療衆生的千奇百怪病。佛,能夠體察衆生的種種病情,而且能夠自如地、恰如其分地運用種種法藥。八萬四千法門,相應于衆生八萬四千種根基,都能夠給你說得好好的。所以說,有人天乘的佛法,有小乘的佛法,有菩薩乘的佛法。所以說,佛就是大醫王,大藥師。那麼,東方淨琉璃世界的琉璃光如來,他就特別發十二個大願,重視衆生今生現世消災免難,特別重于治理衆生的生病。所以說,特別以藥師爲名。那麼,究竟無上的藥師,那就是佛陀了。你不成佛,你這個藥師就不算大藥師,就不算最圓滿的藥師。所以說,我們佛弟子依佛陀的教法努力去修學。或者說自己學習,或者說講經說法利益他人。我們學習了佛陀的法藥了,那就能救治衆生的病苦。

  所以說,佛可以做藥師,我們今天在座的諸位也可以做藥師。雖然說你現在還沒有佛陀那樣的智慧,但是我們說可以從小藥師開始做嘛。對不對?我至少認識一種病。我跟這些老師傅學學推拿,學學針灸,至少哪裏…

《藥師經 講記 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藥師經 講記 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