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姻把你應該有的任務完成,這一輩子你臨死他都不放過你的。他說:“我覺得我們倆的緣分還沒有盡,下輩子我還要找你,生生世世我要追著你不放。”你跑不掉的,是什麼?那就是世間上所說的冤家路窄。你們倆是冤家,他就把你抓住了。我們現在稱夫妻雙方,那叫什麼?冤家。什麼叫冤家?就是這個冤家。這一輩子要碰到你,下一輩子要碰到你,再下輩子還要碰到你。因爲什麼呢?結了冤了。有這樣那樣的煩惱,你把我拽著,我把你拽著,甩不掉。原因就在這個地方。
所以說,要覺悟這種因果。我們在現實的生活當中,與自己所愛的人分別了,與朋友們常常之間經受這種生離死別。原因是什麼?原因是我們這一輩子,乃至過去世當中常常把師父的侍者,父母的眷屬等等占爲己有,把朋友的眷屬、好處占爲己有。那麼現在,由于我們不知道傷害上師,傷害師父,傷害父母,傷害朋友的這樣一種結果,當你傷害了,你讓別人的朋友離開了他,那麼我們的朋友必然離開我們。你以貪心、嗔恨心、愚癡心讓師父的徒弟、眷屬離開師父,讓這個道場的同學伴侶四分五裂,那麼在現在我們就必然遭到這種結果的回報。我們自己的家庭呢?它就會分崩離體。我們自己喜歡的人,所愛的人呢?常常就不能夠在一起,常常要經受這種生離死別。這是來自于業的利劍。往昔時候,我們這種行爲傷害了朋友,傷害了老師,傷害了道學。我們現在呢?這種行爲又反過來傷害到我們自己了。它是一種業的回報。要覺悟這層因果關系了,我們看到世間上的生離死別,乃至我們自己在經曆這種生離死別的時候,我們都能夠從因果正見上去體認它。都能夠發菩提心、覺悟心來體認這層真理。看到別人在生離死別的過程當中,我們能夠發起一種慈悲心,發起一種大願心。能夠方便善巧,以一切善法的功德利益,回向給衆生;以盡虛空遍法界,佛法僧叁寶的加被來成就衆生。他們的眷屬能夠團結互助,能夠相親相愛,能夠舉案齊眉。
那麼,我們現在呢?從這樣的同情心上開始修。當我們經曆到這種生離死別的時候,我們能夠借這樣一種現實的點化,來覺悟這層道理。感謝現實生活給予我這樣一種機緣,讓我認識到世間上的不圓滿;感謝現實給予我這次機會,讓我承受這種生離死別,來償還我過去世的業報。感謝菩薩的慈悲,讓我有這種機會,借我現在承受生離死別來代衆生,來代天下的有情人,來忏悔這種離間師父,離間叁寶的罪過。讓我從現在開始,起心動念,出氣入氣,都能夠從叁寶的加被再來加被衆生。要有這樣的一種心情,來發願替衆生消業。替衆生消業,落實在自我煩惱的對治,落實在自己言行舉止、起心動念不圓滿的一種消業。這樣子,一點一滴地去做。切切實實地把這樣一種慈悲心情修起來,如理如法的心情能夠修起來。
所以說,我們現在要發願:從今以後永不拆散手足知己,從今以後永不離間師徒之間的關系,從今以後永不再以惡劣的態度來對付師父的侍者,乃至師父的眷屬朋友。不再做這樣離間的事情了,不再以惡劣的態度來對待他們了,發這樣的願望。忏悔往昔時候,你以惡劣的態度來對待師父的眷屬、朋友,來離間這個道場,那個道場的不如理的行爲。我們現在要忏悔。在現實的生活當中,家庭裏兩夫妻有了毛病了,今天別人跑到你跟前來:“哎喲,我們家那口子簡直不是人,出去之後怎樣怎樣……”你不能夠乘火打劫,你能夠以一種和合心來勸他:“你現在是在氣頭上說這樣的話,不應該,千萬不要這麼想,多生累世有這種機緣你們才能夠在一起。暫時的錯誤,估計衆生也有愚癡無明,犯了這樣的錯誤你要理解,你要原諒。然後,還要從自己身上多找原因,加強培養雙方的感情,加強聯系雙方,加強交流。這樣,尊敬彼此之間的紐帶,這種感情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你不再去乘火打劫,不再去離間別人,不再去破壞別人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左右鄰居過程當中,你能夠這樣爲人處世,調解紛爭。在單位上,你不妒忌同事與領導之間的良好關系;不在沒有領導之前,揭別人的小事,說別人的是非;不再在朋友的面前說他朋友的過錯。老是以利益衆生的心態,成就衆生的心態,包容衆生的心態來爲人處世。
你有這樣的心態處事的時候,那就是真真實實來改變自我的妒忌之心,改變自己離間老師,離間朋友,離間道場,離間同事與領導之間的良好關系。這些都能夠改正,夠能夠忏悔。真真實實的一種善心,一旦發起來的時候,命運的改變也就在當前。每個同修,自己檢查自己。別人在對你說:“張居士修行得好。”你就把嘴一憋:“修行得好?我不知道。”這還是比較保守一點的態度。再不保守一點的態度呢?他就會進一步挑撥離間:“你認爲他好啊?這個人怪得很,表面上看著是修行,其實惡劣得很。”這樣的是非,那樣的是非,講了一大串。人家一看:“哦,是你說的嗎?真的?”“真的,我親眼看到的!”你還講得有鼻子有眼睛的,于是乎聽見了以後:“算了,算了,你這個修行是假的。”你就經常幹這樣的事情,離間人家的關系。人家說到這個道場:“這個道場好,那個道場好。”“這個道場好,那個道場好,你不了解才說好!你了解了就會說不好!”他說:“我確實沒有了解,你了解了多少?”“我了解得多了,我天天去那兒,我清楚。”這樣的事情,那樣的事情,這個傳播是非的心就開始出現了。是不是?就開始出現了。乃至別人兩夫妻非常好,你看見簡直嫉妒得要命:“這兩夫妻,怎麼會這麼好?其實這個男的在外面很亂。”你沒事的時候,好不容易逮住一個機會:“張大姐,你知不知道你家男人在外面搞什麼?”就開始了。“李哥,你知不知道你家張二嫂在外面搞些什麼?”老講壞話,挑撥離間,馬上就開始了。乃至你們幾個姊妹在父母面前爭寵,你在父母面前還要打小報告。“媽,你以爲我二姐很好嗎?我二姐在外面亂搞你不知道。”告別人的狀。領導面前,你經常打這樣的小報告:“那個人表現得很積極,你要小心點哦!這個人,背地裏說你的壞話,拆你的臺你不知道。”你看看,經常你都在幹這樣的事情。拆臺的事情你經常幹。你說,我們以這樣的態度來爲人處世,多生累世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你給我說,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的親戚朋友眷屬怎麼不會離我們而去!那是業果報應,現在還到我們身上來了。
大體上,你遭受了這種結果的,一般你好好檢查一下,與現在的結果它能看得出來。因爲你就喜歡幹這樣的事情,所以在我們的結果上,經常就承受這樣的結果。沒有什麼好報怨的,要報怨只能報怨你這種錯誤的行爲導致了這樣的結果。那麼,我們現在要想改變它,不想承受這種生離死別的痛苦,我們就要發心好好地爲人處世。不要去挑撥離間,不要去搞分離,不要去破壞別人的良好關系。那就可以改變。
好,今天我們的時間就到了。阿彌陀佛。
《利器之輪 講記 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