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利器之輪 講記 一▪P4

  ..續本文上一頁居士供養你的,我們拿來做功德嘛?”不得行,把這十塊錢抓得緊緊的。“居士才供養我的,你要喊我拿出來,辦不到!”師父左兜,右兜,“人家供養你十塊錢,你不全部拿出來,你拿一塊錢出來做功德嘛?”小和尚說:“一塊錢,這個師父擰得緊啊!”十塊錢我一下拿出來舍不得,不拿出來師父擰得這麼緊,怎麼辦呢?估計還是要拿點出來哦。“那我拿一塊嘛!”拿一塊出來,那個心裏都像在割肉一樣。那個布施,就是這麼樣的艱難!

  他從小就這樣鍛煉。開頭,你不是一角錢,兩角錢都覺得非常艱難,能布施一塊錢自己就覺得是進步了。一直到現在,他自己拿出去的錢都是一堆一堆的。修建這個寺廟、那個寺廟。一萬、兩萬、五萬、十萬、幾十萬,這樣拿出去。他心裏一點都不痛哦!乃至有些修建寺廟的錢,一些不成氣候的家夥來偷他的錢。被偷了,他的心裏有點熬煎,有點痛苦,但是過後他還是能夠放得下了。那就是鍛煉的結果!我們今天的同修呢?我們是不是拿著錢,只知道拿進來就不知道拿出去呢?居士剛剛供養一百塊,遇到有困難的時候你能不能夠把這一百快錢拿出來?人家剛剛供養的我的嘛,那也不屬于我的呀!這一百塊我們拿出去放生,做功德。你拿得出來不?如果拿不出來,你這個悭貪不舍,你的布施就難以做得起來呀!我們這些同修呢?還是這樣子的。

  布施對于我們來說,比較容易做,但是對我們來說就像鈍刀割肉一樣,那麼艱難。要施舍點錢出來做功德,做善事,不容易!這個布施是最容易做的,而我們偏偏最不容易行持起來。所以說,像這樣得到人生的因,你非常難以行持起來,那麼結果呢?它要得到也就不容易了。

  第二個原因持戒,至少你殺盜淫妄酒,這基本的五戒要能夠守。但是,我們現在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世間上去對比一下,有很多人就怕皈依,怕受戒。“哎呀,師父我做不到!我不皈依了,我不受戒了!我跑了,你不要喊我!”中品,守中品五戒,那是這一人生的因。那我們現在五戒想要受持起來,受一條戒,受兩條戒,他都不願意。還不要說具足受五戒了。這種原因非常難以在我們衆生的心上實施下來,那麼這種結果呢?它也就非常難以得到。

  第叁種,要以清淨發願的心。你布施也好,持戒也好,修行也好,行持十善法也好。你行持的這所有的善法,你要有清淨的回向心。願這世出世間一切的善法,讓我能夠得到人生。你有沒有這樣的回向?好多做了就做了,做了就放下,他不知道一個非常殊勝的法門——回向法門。念佛念了一整天了,他不回向;修行修了一輩子了,他不知道回向。回向是什麼?就是把自己一輩子所做的事情,全部歸結在一個點上,這是這世間上求離苦得樂的一個訣竅。往往我們這些人呢?不知道這個訣竅。你看世間上,從早上做到晚上,做得事情有多少?無量無邊,數不清。你到底爲什麼做這些事情?有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大多數沒有。渾渾噩噩地就過一天了。說:“你今天做了什麼?”“哦,我做了這樣,做了那樣。”“爲什麼做這些?”目標不明確,世間上的人就是這樣子的。

  佛法,要求我們的目標要非常明確。今天從早上起來,做的任何一件事情,乃至我念經、拜佛、修行、參禅打坐,所有的善事,最後它要回向。以此功德,回向無上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那要究竟地成佛,要得到一種究竟圓滿的智慧。那這是最高、最上的目標。那麼還有什麼?最低限度,“這一輩子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現實的回答就是:“在這一輩子當中我能夠健康、如意、長壽、快樂。”能夠得到叁寶的加被,我身體能夠健康;能夠得到叁寶的加被,我善根能夠顯現。善根顯現了,我修學佛法能夠一心一意地修學佛法,念佛沒有障礙,能夠迅速地達到一心不亂,臨命中的時候諸佛菩薩來接我,邪魔外道不來障礙我。一口氣不來的時候,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到西方極樂世界,見了阿彌陀佛能夠迅速地聽經聞法,證得無生法理,開發我們本身具足的最圓滿的智慧。

  你看佛教徒,不管做什麼,從現實的利益回向,一直到將來就究竟、最圓滿、最徹底的利益回向。他有回向。目標,要非常明確。那麼,把回向做起來的時候,它是人生追求幸福的一個訣竅。世間上人所批判的就是“叁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的人,是沒有辦法的。我們農村裏所說的“雞公拉屎,頭遍香。”做什麼事情僅僅是開頭新鮮,做起來有力量。新鮮不到一會兒,它就不新鮮了。念佛,念一上午,他感覺到還新鮮,第二天再叫他念,不去了。“昨天念佛,把嘴巴都給我念痛了。不去了!”剛開始誦經,他覺得還好玩,誦了兩天叁天:“哎喲,算了,算了,太不舒服了!”聽經聞法,開頭沒聽過的,一聽和尚在講法,講故事,好玩,聽一下。慢慢地一聽,時間又長,坐著不准動,又不准講話,不安逸!天氣熱了,他自己也感覺到苦得很。在那坐著聽經、聞法,聽什麼呢?他自己不願意了。

  我們說的“雞公拉屎,頭遍香。”,只圖新鮮,沒有長遠勁。“叁天打魚,兩天曬網。”那就是沒有長遠心。往往這個時候,功夫就做不起來。世間上做任何事情,如果說你以這樣的態度,那都是不能夠成功的。修行的人、學佛的人,不要說修行、學佛,就說我們在世間上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知道這個規矩。要有耐煩心,要有長遠心,要有相續的心,連續不斷的心。堅持,堅持,再堅持!這就是勝利的訣竅。往往你沒有耐煩心,不能夠堅持,念佛你不能夠成功,修行你不能夠成功,做什麼你都不能夠成功。哪一樣事情是可以輕而易舉就得到結果的?沒有。今天你到世間上去掙兩塊錢看看,只是掙兩塊錢,掙一頓飯錢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你估計不留兩身汗,這兩塊錢還拿不到。就是這樣子的!

  學佛的功德呢?比這兩塊錢不知道殊勝到哪裏去了!圓滿到哪裏去了!你在世間上掙一頓飯錢都那麼艱難,我們證一個出世法的功德,你想一下子就成就,眼睛一眯,我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那麼簡單?只圖偷懶,只圖簡單,急功近利的思想,一步就想升天。不想付出任何勞動,就像得到結果。在佛法上所說的,就是“偷心不死”。偷心不死,是做功夫最大的一種障礙。所以說,學佛一定要知道我們的障礙在這個地方。所以,要學習勤修善法,勤斷惡法。一開始,我們斷煩惱不好斷,但是要堅持,持續不斷地去努力。一開始,我這個嗔心起來了,很不容易對治,脾氣一下就發起來了。你要是稍微鍛煉一下,你覺得自己可以控製這個脾氣,可以控製的。而自己能夠控製脾氣的能力,它不是一天兩天達到的,而是長期地熏習修習的結果,才能夠達到。

  貪心,開始很不容易放下。世間上掙錢、當官、男歡女愛,只是去放逸這些很不容易放下。你要喊我出家,哪個願意出家嘛?如果我沒認識到這個道理,我不願意出家,世間上好耍,和尚清苦得很。哪個願意來?沒有多少人願意來。只有你認識了這個道理了,你才心甘情願地走進來。所以說,一天一天地,自己的心性在變化。在世間上,你多貪好耍的,慢慢地你當了和尚了,你覺得那些放逸之心也可以收得起來。原來丟不掉吃肉的,慢慢地鍛煉一下,現在不吃他完全可以。爲啥做不到?鍛煉的結果都能夠做到。原來在家的時候,脾氣非常之大,慢慢地通過鍛煉,感覺到這個脾氣能夠掌握了。控製自己的脾氣,自己有進步了。原來拿著那些經書,(略)。

  從我們現在做起。現在做起怎麼做?就是要爲善斷惡,要勤修善法。世間上,看到你過來到菜市場,有那些魚、蟲子、蛇在受苦受難,賣出去免不了刀屠之苦的,免不了填人肚腹這種遭遇的,你發點慈悲心,把你一個月的工資拿叁分之一,拿幾分之一,來買點生放,救度衆生。這是善法吧?看到路上,路不平了,有一灘水在那兒,想起其他的老年人走到這裏不要跌倒了,我把這個坑填平。看到哪個地方,有一根枯木材橫在路上,假如說人家跑過來不小心摔了呢?我把這個枯木材撿到旁邊去。像世間上種種種種這樣的善法,多得很!就是需要我們在現實的生活當中,不斷地把這些善法做起來。

  不僅僅是在外面做善法,在家裏面你也要做善法。你看到父親、母親煩惱了,怎麼樣去安慰一下。他缺少了什麼,以孝順心來奉養他。夫妻之間、彼此之間,或許有這樣那樣的情緒了,自己能夠非常體貼,非常溫柔,非常到位地能夠解決這些煩惱、那些煩惱。這也是善心。對兒女,現在不懂事,只知道去放逸,那麼自己能夠以母親的胸懷,父親的胸懷來慈愛他,讓他們生起一種歡喜,然後方便地教育他們能夠及早的懂事。這也是一種善心。家庭當中難道就沒有善心了嗎?有。鄰居當中有沒有這樣的善心?照樣有。這樣的方方面面,只要是爲他人做好事,這個善心它就起來了。幫助別人,利益別人,不傷別人,不害別人,這個善心就升得起來了。在世間上,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法。是不是?多得很。就是要從這些善法當中做起來,修行起來。

  在寺廟上,掃地也是善法,買盆花來供養諸佛菩薩也是善法。莊嚴諸佛,就是莊嚴我們自身。能夠讓那些殿堂上莊嚴一點,哪裏髒了,我拿抹布去擦一下,這也是一件功德。看到哪個地方的掃把倒了,我把它撿起來;哪個廁所裏髒了,我給它沖一下,洗一下;哪個地方有灰塵了,你把它掃得幹幹淨淨的。人家走進聖水寺來一看:“诶,這個地方真是幹淨,一塵不染!”人家能夠生歡喜心呀!能讓衆生生歡喜心,讓諸佛生歡喜心。這就是善法啊!許許多多的事情,是伸手就能做的,但是我們許許多多的人,往往就是視而不見,不削做這些瑣碎的事情。大的功德做不起來,小的功德又不願意做。就是世間上所說的那種,大事不會做,小事又不做,做什麼都成功不了。

  所以,下士道就專門給我們說要勤修善法。身體上,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叁種。這是身體上的叁種善法,口頭上,不妄言,…

《利器之輪 講記 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