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十五章 阿姜朱連 采訪回憶錄▪P2

  ..續本文上一頁祇是單純的心和物質,自身生起和消滅的空無過程,或看到的祇是振動或能源、空無的經驗。在這完美平衡、不再隨境動搖的心,我們發現真解脫、超越痛苦、超越自我。諸行止息,不再有一「能覺知者」的感覺,一切如其本然,空無所有。

  問:在思考上禅觀,使用思想在禅修上有無幫助?

   答:當我們開始修習時,看到我們平常思想過程的本質。川流不止的意念、空想、懊悔、計畫、判斷、恐懼、渴望、評語、憂慮等等。用思考來進行,將思考的心導向修習,可以有所幫助,尤其是在禅修初期。這意思是說培養有關法的觀念,例如思考四大元素。禅思我們所知一切祇是持續改變的色蘊,我們的世界祇是不斷變化的元素。我們也可在日常生活的所有狀況中思惟無常、苦、無我叁種特性。就法而言,我們可以想想生命和即將發生的死亡,作爲了解我們的經驗的方法。這所有一切就是培養正見。從書籍和教義,我們轉到我們自己引導的觀念和思惟,最後到禅修,以求從內心深處寂靜的領悟。

  問:討論法是否對修習有任何價值?

   答:假如心專注和寂靜,那當我們從那些用智慧說話的人聽到法時,智慧就能真正的成長。當然,假如你必須說話,談論法門是最適當的交談。但祇是論說會使我們加大缺乏清晰度。祇有在心寂靜時,我們才能以生動真實的方式聽到在我們身內和其他已了解的人的話中的法。對大多數人而言,心中已充滿過多文字和觀念,最好的方法是培養專注和寂靜。

  問:說到這裏,有各個修習方法,你如何建議學生飲食?

   答:飲食內容不是特別重要,祇要是足夠維持身體健康。重要的是,如何飲食。通常在吃的時候我們會有強烈的渴望。我們禅修是個超越渴望的方式。食物的接受、准備和食用,應特別注意其過程。有些飲食禅修的種類,包括檢視所有食物和在你周遭所謂四大元素的物質(土、空氣、火、水)。那時你能知曉元素流動出入你的身體,或你能在吃時警覺著接觸。手上嘴內觸覺到食物,鼻子嗅覺到,手中有碗的觸覺。清楚地注意力集中在接觸,整個吃的過程,然後你會超脫你的欲望。假如你的欲望特別強烈,你可在食物准備、消化、排泄期間,作食物的不淨觀,或是禅思食物從農田到胃中持續的改變。最簡單的就是清楚的知道得到和食用的整個過程。當意識變化、欲望生滅、想吃、咀嚼、品嘗等時,觀察心,不管意識到什麼,就觀照那個過程。任何飲食禅修會幫助我們突破渴望,到達超脫渴望的明晰和解脫。

  問:那麼哈達(Hatha)瑜伽和其它身體導向的修習呢?

   答:這對保持身體健康或許有用,但這類修習不是我們努力的重點。隨著禅修進步,身體自動開始平衡,專注和正念自然的增加,自然導致更好的姿勢以及體內能源更暢流。隨著禅修的加深,你會感到身體更輕巧、更平衡、更有活力。你不須擔心這個,或有這種欲望。它會自然來到。

  我自己從未修習哈達瑜伽,或任何像它的東西,但我現在發現,不到叁小時的睡眠已足夠了。我總感覺身體輕松有活力,可以幾天不吃,不停止的在山裏走動,沒有感到不舒服,這些都是利用禅修來訓練我的心。當然,務必照顧身體,但不可認爲身體的成就就是我們修習的必要基石。

  問:我們修習中,美德和道德的修養,其重要性如何?

   答:絕對不可避免。有叁種重要層次的美德。首先是避免做拙劣的行爲,保持這個基本戒律。其次是克製感官的德性。將包括意的六根導入修習,遠離渴望。第叁是超越規矩或戒律的內在美德,它來自寂靜、淨化的心。在其中,智慧連同六根生起,在這世界中,存在的每一刻都具有正念,且超脫自私。我們必須開始修習前面兩種美德,而隨著我們的心澄清和寂靜時,內在美德就會産生。它來自身心的和諧,放下欲望,和深入了解世界的空無。

  問:你建議在家人要修習多少時間?

   答:對仍存懷疑或修習功行薄弱的人,他們應每次修習一小時,在任何他們喜歡的時間,不強迫的,但要持續到足以令他們自己看到益處。那些已更清楚看到修習成果的人,在他們工作的日子裏,應盡可能禅修,也許每個早晨及晚上靜坐一小時。對于那些知道修習本質的人,在世俗的工作沒有阻礙的情況下,整日都可以培養正念和清晰。他們了解所有狀況是如何的教法,真正禅修不脫離生活,而是在所有的環境中,培養內在平靜和智慧。那時,個人的法的修習就超越時間或狀況的領域。

  問:我聽到許多有關專注狀態(注:請看附錄的「佛學常見術語」和阿姜摩诃布瓦)的沖突的故事。有人說,幾乎無人可在這個時代達到禅定;有人說這專注是要進入涅槃所必須具備的;至于其它的人則說,它阻礙智慧。究竟哪個正確?

   答:當今仍有人達到專注禅定。雖然它不是進入涅槃所必要的,對某些人專注是最佳途徑。也有人用毗婆舍那達到涅槃而不需專注禅定。我自己的學生兩種皆修習。

  那些修習禅定的人,利用呼吸或可視化禅定(kasi&na 遍處,注:請看附錄的「佛學常見術語」和孫倫西亞多第一頁),直到他們到達專注。那時,他們在專注出來之後,換到內觀修習。有時,我會和他們一起禅修,停留在相同的層次上,來督導他們的修習。假如一個人可以同樣達到專注和內觀,會有額外的益處。在經典中,有很多關于佛陀各種解脫弟子進入禅定的參考。甚至在他們完全正覺後,他們清楚的從這種修習中獲益。所以,對我們也是同樣,獲致專注成果的心理強度,是有利于增加平靜、身體健康,和透視法。

  問:在未完全正覺前,人一見法,是否在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的階段,而每一階段祇經驗一次涅槃的寂靜?(注意:這覺悟的四階段是傳統佛經所說,下列漸漸斷除束縛,有進一步說明。)

   答:他可以重複親證完全見法(涅槃),而不必切斷更多的束縛。這十個束縛我們于輪回的結是:

  一、身見結(我見)

   二、疑結(疑惑和不確定)

   叁、戒禁取結(固執于典禮和儀式)

   四、欲愛結

   五、瞋結

   六、色界愛結

   七、無色界愛結

   八、慢結(驕傲和自滿)

   九、掉舉結(興奮和好奇)

   十、無明結

  初證預流果者于他首次見法時,可以完全斷除最初的叁結。一來果者減弱其它結的束縛,不還果者斷除前五結。阿羅漢果則完全免于染汙,不受後有,斷盡所有結。

  問:你寺廟周遭的省份,一直陷于東南亞常有的政府和共産黨的政治鬥爭。你認爲僧衆或像你這樣的老師,在這鬥爭中,有可擔當的角色嗎?

   答:佛陀教義留存兩千五百多年的方式,是僧衆不介入政治,正法在政治之上。我們的寺廟是戰場的避難所,就如同正法是欲望戰場的避難所。我跟所有來此的人平等分享我的指導,且當我外出時,我教導所有求法的人。在山中,我教導革命軍正法,也教導巿鎮的政府軍,但祇在他們放下武器後。真正和平,真正快樂,不是來自社會秩序的改變,這些戰鬥的雙方可能有合法上的爭執,但真實的和平是內在的,僅能經由法而體驗到。對出家人和在家人也一樣,安全來自法,來自看清世界中萬物無常的智慧。

  問:我們需要一位老師來指導我們修習,或是可以自己修習呢?

   答:假如他已閱讀許多,且聽到好的、正確的法,那也許可以修習不需進一步指導。然而,即使有完整的知識,他可能很容易因心微細處受困惑、受騙。我一直堅決的建議,修習應在了解途徑和陷阱的老師指導下進行。同時,成爲正法團體的一份子也是有幫助的,在團體中,精神朋友可以相互幫助。我們的渴望和含糊一直控製我們生命這麼久,最好的技巧是獲得所有我們可得的支持和指導,來發掘我們真實的本質,然後解脫。

  問:來到寺廟禅修時,有極純淨意向是否重要呢?

   答:很多原因讓人修法。有時我們看得到,有時不能,有可能是不健康的欲望讓你聽到法或禅修,然後你得到健全的結果。這裏有尼衆曾告訴我,他們來此的一部分原因,是他們發現我或我的助教特別英俊或有吸引力。但來此之後,他們放棄原來來此原因,現在是好的行者和正法的認真學生。對一個修習者而言,現在才是重要的。你必須試著警覺不是什麼讓你接觸法,而是要知道,此刻你的心、你的渴望、你的意向。正念和內觀修習,有切除過去業的力量。我們有真正的正念,放下我們的渴望,且停止造新業。我們一些舊業會結果,但正念可以讓我們打破淪入過去業或行爲模式的鎖鏈之中。

  問:你常運用法、本質和平常。你可否解釋?

   答:這些有相同基礎。本質以自然自發方式顯露出來。平常是無幹預地發生。法是萬物如實存在的真理,是以文字反應真理作爲教導。法指導心回到自然之處,回到我們真實的本質。那麼,我們看到的一切,就是它原來樣子──在最深的感覺裏,沒有什麼特別,祇是普通、平常。所以,法以平常方式讓我們返璞歸真。我們更清楚地看到本質和我們的一般存在,更能深入了解法。這循環繼續到心和心理本質合一,直到本質和我們的存在各方面變得明白,就如法的顯露一樣簡單。

  問:對你自己的修行,你認爲什麼事情仍是問題?

   答:我剛開始教學時,非常擔心學生做得如何。我要他們很快去了解法,並從中獲益。相同地,我擔心寺廟周遭的一般規矩。重要的是,在家支持者覺得寺廟看起來很好,每個人認真禅修。我覺得,我必須嚴格督導一切正在進行中的事。現在我幾乎完全放下這些。寺廟自己運作得很好。我的弟子以自然、最適合的速度在學習和進步。我則提供教學和良好的環境,其它就看他們的了。我仍遺有這問題。從小我就修習慈愛禅,這仍是我生命中一股強大的力量,並伴隨著助人的黏著。我希望他們由法受益,快點禅修,我要他們痛苦止息。現在我試著將這慈愛和黏著轉換到更精細的憐憫和平靜。知道人必須負責自己法的成長,是重要的,它是個自然過程。佛法就是種智慧自然成長的催化劑。現在就在于你了。

  願衆生快樂,願衆生止息痛苦。

  

  

  

《第十五章 阿姜朱連 采訪回憶錄》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