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中論日光疏(下)▪P60

  ..續本文上一頁論義,如聖教教授,

  宣說此論義。

  該頌明示依何而造論。月稱勝比丘已無倒圓滿的诠釋了龍猛菩薩的究竟意趣,並廣泛攝集了《中論》義理。依了義的聖教典籍,及龍猛菩薩的教授以及中觀諸論爲主要根據而宣說了此《入中論》義。

  月稱論師說本論非自己臆造,而是依據大乘聖教的了義經典與龍猛阿阇黎的中觀論典而撰著的,特別以不共理論、殊勝竅訣在本論第六品中開顯了龍樹菩薩的究竟意趣(中觀本義),如是抉擇而宣說了般若大空性,所以這是一部非常希有難得的中觀論著。

  戊貳、明如是所造論之不共同

  如離于本論,余論無此法,智者定當知,

  此義非余有。

  月稱菩薩在這裏特別強調本論爲不共于其他諸論的殊勝性。以理觀知本論確有它的獨到之處,論中已完全攝集了第二轉大般若無相*輪的究竟精要故。如離于攝集中觀諸論精要義的本論,在其余論典中均無如此圓滿宣說甚深法義,具智者決定應當了知,此等甚深義理並非其余論典中所能具有。

  著重廣事弘揚般若大空性者唯有龍樹菩薩,因此月稱論師依《中觀根本慧論》的究竟密意而以不共甚深理論所抉擇的論典唯有《入中論》,較此更爲深廣全面抉擇的論典,就古往今來亦是絕無僅有的。這並非月稱菩薩慢心增上,亦非是蔑視余論,而事實卻唯即如此。由是當知,具緣信士僅依此論如理觀修就能破除實執,樹立中觀正見,悟入性空真理、諸法的究竟本體、離一切戲論的大法界。其實佛陀宣說第二轉般若無相*輪的主要目的,亦就是爲令具緣信士達此竟地。是故本論乃爲通達離戲大空性最具竅訣性的殊勝論典,它歸攝了整個大般若經部的究竟精要,也是應成派獨有的殊勝論典,是其它任何論典不可比擬的。

  丁貳(彼之必要)分二:一、真實;二、教言應唯此論受持。

  戊壹、真實

  由怖龍猛慧海色,衆生棄此賢善宗,

  開彼頌蕾拘摩陀,望月稱者心願滿。

  月稱論師撰著此論有何必要呢?由于龍猛菩薩通達甚深空性的智慧大海,深廣難測,他所著作的中觀諸論皆已抉擇了般若無相*輪的真實密意,怖畏如此黝黑般慧海色的小乘根器者及部分上座論師,因一時難以接受,會舍棄如此賢善了義的中觀宗。爲了避免這種隱患月稱論師特地開拓了弘揚了義大般若之勝道。基于依法不依人的原則,爲破除有些宗派的實有執著,在演示緣起性空的究竟真理——大般若實相時,若有將對中下根器者宣說的暫時修法,強執爲了義者,畢竟會遭受到正理的嚴厲破斥。爲了遣除他們相續中的疑懼諸執,爲令通達甚深般若的緣起性空,特地開顯了彼如頌蕾般含苞的深義,令含苞欲放的拘摩陀花蕾開放示蕊。凡是企望彼蓓蕾開顯的有緣者,月稱菩薩都會令他心得滿願。

  彼之智慧喻如夜色高空的明月,含苞欲放的拘摩陀花喻如甚深空義,涼爽清心的明月具有照啓花蕾之力,使具緣衆生都能聞到芬芳撲鼻的妙香,義即令得悟入緣起性空之真理,獲得究竟解脫的殊勝安樂。

  戊貳、教言應唯此論受持

  前說深可怖,多聞亦難解,唯諸宿習者,

  乃能善通達。由見臆造宗,如說有我教,

  故離此宗外,莫樂他宗論。

  對于實執心強的鈍下根者而言,前文所說的甚深大空性是極其可怖的,即使是一般多聞博學之人亦難解其義。唯有諸如心相續中植有宿世長時聞思空性教義的殊勝習氣,以及往昔修積福報,今生再依善知識的引導,乃能善于通達此甚深義理。《解深密經》雲:“佛在般若會上,宣說諸法無自性空時,五事不具的衆生,固然無法了達佛的甚深意趣,五事具足的衆生,並不覺爲深奧而如實通達。”爲此月稱菩薩進一步指出:由見其他依分別念臆造之宗派,如宣說有實有之我的教派等,只能誤導衆生入于歧途,別無任何受益。因此月稱菩薩勸誡有緣學士,應該如理聞思極爲賢善的中觀宗,此外,切莫愛樂其他宗派所臆造的論典,也唯有依靠中觀諸論才能生起、增上、穩固能對治實執煩惱的空性正見故。對此應當倍感希有,生起愛樂、信解之心,並一心深入如理受持是至關重要的。

  丙貳、此善回向

  我釋龍猛宗,獲福遍十方,惑染意藍空,

  皎潔若秋星。或如心蛇頂,所有摩尼珠,

  願普世有情,證真速成佛。

  此《入中論》是光顯龍猛深廣究竟理趣的一部希有勝論,月稱菩薩說:我以殊勝的教理诠釋了龍猛菩薩的究竟宗義,所獲得之廣大福德,有遍于十方際之量。然而月稱菩薩又很謙遜地說:我本凡夫俗子,心相續中雖有惑染,但我爲利益衆生的意樂卻宛若蔚藍的天空般清淨無染(發心清淨),皎潔如秋季夜月星河的粒粒明星,故深信此論能夠促使有緣衆生必定受益。或者說,衆生若能真正理解該論的甚深理義,則于心相續中如同獲得了龍蛇頂上所擁有的摩尼寶珠一樣(印度傳說,摩尼珠是長在大蛇頭頂上的),義謂學者獲得無量功德之法財。因而月稱論師說,以我撰著《入中論》所産生的一切福德善根,回向一切衆生,普願世間一切父母有情,皆能證悟諸法的真實本性,悟入輪涅一如的大平等性,速疾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大菩提果。

  甲肆(末義)分二:一、論師中誰造;二、譯師中誰譯。

  乙壹、論師中誰造

  入中論是薩曼達國,光顯龍猛深廣理趣、證持明位、得如幻定、住無上乘、成就逆品不可奪之殊勝智慧、能于所畫乳牛擠乳、破除有情實執之月稱大阿阇黎圓滿撰著。

  乙貳、譯師中誰譯

  迦濕彌羅聖天王時、印度底拉迦迦拉沙論師、與西藏跋曹日稱譯師、于迦濕彌羅無比大城寶密寺中、依迦濕彌羅本翻譯。後于拉薩惹摩伽寺、印度金铠論師、與前譯師、依照東印度本、善加校改抉擇。

  一切佛經論典精要義,遠離邊戲中道深緣起,

  佛陀曾于阿難遺教雲,八萬四千深廣法蘊中,

  即使般若一句至一字,若有遺失甚歎惋惜矣!

  印度雪域聖者同稱頌,佛陀教法基礎爲戒律,

  甚深精華乃爲般若藏,極密心髓光明幻化網。

  如是深要般若波羅蜜,頂乘應成續部亦複雲,

  最勝密法基石大般若,禅宗行者以此爲印證。

  深廣佛法浩瀚如虛空,學道聖者難以盡衡量,

  如我凡夫學識何堪言,故有過失叁寶前誠忏。

  倘若著此具有少善根,普皆回向衆生並祈願,

  十方大德長久住世間,尤祈金剛上師久住世,

  爲令清淨佛法盛宏世,常轉深廣無上妙*輪,

  依此離苦得樂諸衆生,同等回歸般若實相中。

  傳承上師加持入心間,殊勝本尊攝受得悉地,

  恒時不離空行護法尊,祈願如意自成增吉祥!

  此《入中論日光疏》主要參閱了般若經典,《中論》、《入中論自釋》及大法王無垢光尊者的《如意寶藏論》、《宗派寶藏論》與全知麥彭仁波切的《文殊上師歡喜教言論》、《月稱菩薩言教論》等注釋,並于十方叁世諸佛的智悲總集本體、五濁黑暗衆生的唯一怙主、一切成就智者之王、弘法利生事業周遍大千世界、樹立殊勝法幢的釋迦教主——文殊師利幻化爲身著袈裟的比丘、于我等具有無比恩德的一切智智金剛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座前獲得《入中論》及其自釋的清淨圓滿傳承。恭敬弟子益西彭措于二〇〇一年九月十五日,造于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吉祥圓滿!

  (圖)大菩提塔

  造論究竟

  

《入中論日光疏(下)》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