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那頃能頓壞 故無他罪勝不忍
使色不美引非善 辨理非理慧被奪
不忍令速墮惡趣 忍招違前諸功德
忍感妙色善士喜 善巧是理非理事
殁後轉生人天中 所造衆罪皆當盡
了知異生與佛子 嗔恚過失忍功德
永斷不忍常修習 聖者所贊諸安忍
縱回等覺大菩提 可得叁輪仍世間
佛說若彼無所得 即是出世波羅蜜
此地佛子得禅通 及能遍盡諸貪嗔
彼亦常時能摧壞 世人所有諸貪欲
如是施等叁種法 善逝多爲在家說
彼等亦即福資糧 複是諸佛色身因
發光佛子安住日 先除自身諸冥暗
複欲摧滅衆生暗 此地極利而不嗔
第四菩提心焰慧地
功德皆隨精進行 福慧二種資糧因
何地精進最熾盛 彼即第四焰慧地
此地佛子由勤修 菩提分法發慧焰
較前赤光猶超勝 自見所屬皆遍盡
第五菩提心難勝地
大士住于難勝地 一切諸魔莫能勝
靜慮增勝極善知 善慧諸谛微妙性
第六菩提心現前地
現前住于正定心 正等覺法皆現前
現見緣起真實性 由住般若得滅定
如有目者能引導 無量盲人到止境
如是智慧能攝取 無眼功德趣聖果
如彼通達甚深法 依于經教及正理
如是龍猛諸論中 隨所安立今當說
若異生位聞空性 內心數數發歡喜
由喜引生淚流注 周身毛孔自動豎
彼身已有佛慧種 是可宣說真性器
當爲彼說勝義谛 其勝義相如下說
彼器隨生諸功德 常能正受住淨戒
勤行布施修悲心 並修安忍爲度生
善根回向大菩提 複能恭敬諸菩薩
善巧深廣諸士夫 漸次當得極喜地
求彼者應聞此道
彼非彼生豈從他 亦非共生甯無因
彼從彼生無少德 生亦複生亦非理
若計生已複生者 此應不得生芽等
盡生死際唯種生 雲何彼能壞于彼
異于種因芽形顯 味力成熟汝應無
若舍前性成余性 雲何說彼即此性
若汝種芽此非異 芽應如種不可取
或一性故種如芽 也應可取故不許
因滅猶見彼果故 世亦不許彼是一
故計諸法從自生 真實世間俱非理
若計自生能所生 業與作者皆應一
非一故勿許自生 以犯廣說諸過故
若謂依他有他生 火焰亦應生黑暗
又應一切生一切 諸非能生他性同
由他所作定謂果 雖他能生亦是因
從一相續能生生 稻芽非從麥種等
如甄叔迦麥蓮等 不生稻芽不具力
非一相續非同類 稻種亦非是他故
芽種既非同時有 無他雲何種是他
芽從種生終不成 故當棄舍他生宗
猶如現見秤兩頭 低昂之時非不等
所生能生事亦爾 設是同時此非有
正生趣生故非有 正滅謂有趣于滅
此二如何與秤同 此生無作亦非理
眼識可有同時因 眼等想等而是他
已有重生有何用 若謂無彼過已說
生他所生能生因 爲生有無二俱非
有何用生無何益 二俱俱非均無用
世住自見許爲量 此中何用說道理
他從他生亦世知 故有他生何用理
由于諸法見真妄 故得諸法二種體
說見真境即真谛 所見虛妄名俗谛
妄見亦許有二種 謂明利根有患根
有患諸根所生識 待善根識許爲倒
無患六根所取義 即是世間之所知
唯由世間立爲實 余即世間立爲倒
無知睡擾諸外道 如彼所計自性等
及計幻事陽焰等 此于世間亦非有
如有翳眼所緣事 不能害于無翳識
如是諸離淨智識 非能害于無垢慧
癡障性故名世俗 假法由彼現爲谛
能仁說名世俗谛 所有假法唯世俗
如眩翳力所遍計 見毛發等顛倒性
淨眼所見彼體性 乃是實體此亦爾
若許世間是正量 世見真實聖何爲
所修聖道複何用 愚人爲量亦非理
世間一切非正量 故真實時無世難
若以世許除世義 即說彼爲世妨難
世間僅殖少種子 便謂此兒是我生
亦覺此樹是我栽 故世亦無從他生
由芽非離種爲他 故于芽時種無壞
由其非有一性故 芽時不可雲有種
若謂自相依緣生 謗彼即壞諸法故
空性應是壞法因 然此非理故無性
設若觀察此諸法 離真實性不可得
是故不應妄觀察 世間所有名言谛
于真性時以何理 觀自他生皆非理
彼觀名言亦非理 汝所計生由何成
如影像等法本空 觀待緣合非不有
于彼本空影像等 亦起見彼行相識
如是一切法雖空 從空性中亦得生
二谛俱無自性故 彼等非斷亦非常
由業非以自性滅 故無賴耶亦能生
有業雖滅經久時 當知猶能生自果
如見夢中所緣境 愚夫覺後猶生貪
如是業滅無自性 從彼亦能有果生
如境雖俱非有性 有翳唯見毛發相
而非見爲余物相 當知已熟不更熟
故見苦果由黑業 樂果唯從善業生
無善惡慧得解脫 亦遮思維諸業果
說有賴耶數取趣 及說唯有此諸蘊
此是爲彼不能了 如上甚深義者說
如佛雖離薩迦見 亦嘗說我及我所
如是諸法無自性 不了義經亦說有
不見能取離所取 通達叁有唯是識
故此菩薩住般若 通達唯識真實性
猶如因風鼓大海 便有無量波濤生
從一切種阿賴耶 以自功能生唯識
是故依他起自性 是假有法所依因
無外所取而生起 實有及非戲論境
無外境心有何喻 若謂如夢當思擇
若時我說夢無心 爾時汝喻即非有
若以覺時憶念夢 證有意者境亦爾
如汝憶念是我見 如是外境亦應有
設曰睡中無眼識 故色非有唯意識
執彼行相以爲外 如于夢中此亦爾
如汝外境夢不生 如是意識亦不生
眼與眼境生眼識 叁法一切皆虛妄
余耳等叁亦不生 如于夢中覺亦爾
諸法皆妄心非有 行境無故根亦無
此中猶如已覺位 乃至未覺叁皆有
如已覺後叁非有 癡睡盡後亦如是
由有翳根所生識 由翳力故見毛等
觀待彼識二俱實 待明見境二俱妄
若無所知而有心 則于發處眼相隨
無翳亦應起發心 然不如是故非有
若謂淨見識功能 未成熟故識不生
非是由離所知法 彼能非有此不成
已生功能則非有 未生體中亦無能
非離能別有所別 或石女兒亦有彼
若想當生而說者 既無功能無當生
若互相依而成者 諸善士說即不成
若滅功能成熟生 從他功能亦生他
諸有相續互異故 一切應從一切生
彼諸刹那雖互異 相續無異故無過
此待成立仍不成 相續不異非理故
如依慈氏近密法 由是他故非一續
所有自相各異法 是一相續不應理
能生眼識自功能 從此無間有識生
即此內識依功能 妄執名爲色根眼
此中從根所生識 無外所取由自種
變似青等愚不了 凡夫執爲外所取
如夢實無余外色 由功能熟生彼心
如是于此醒覺位 雖無外境意得有
如于夢中無眼根 有似青等意心生
無眼唯由自種熟 此間盲人何不生
若如汝說夢乃有 第六能熟醒非有
如此無第六成熟 說夢亦無何非理
如說無眼非此因 亦說夢中睡非因
是故夢中亦應許 彼法眼爲妄識因
隨此如如而答辯 即見彼彼等同宗
如是能除此妄诤 諸佛未說有實法
諸瑜伽師依師教 所見大地骨充滿
見彼叁法亦無生 說是顛倒作意故
如汝根識所見境 如是不淨心見境
余觀彼境亦應見 彼定亦應不虛妄
如同有翳諸眼根 鬼見膿河心亦爾
總如所知非有故 應知內識亦非有
若離所取無能取 而有二空依他事
此有由何能證知 未知雲有亦非理
彼自領受不得成 若由後念而成立
立未成故所宣說 此尚未成非能立
縱許成立有自證 憶彼之念亦非理
他故如未知身生 此因亦破諸差別
何故能領受境識 此他性念非我許
故能憶念是我見 此複是依世言說
是故自證且非有 汝依他起由何知
作者作業作非一 故彼自證不應理
若既不生複無知 謂有依他起自性
石女兒亦何害汝 由何謂此不應有
若時都無依他起 雲何得有世俗因
如他由著實物故 世間建立皆破壞
出離龍猛論師道 更無寂滅正方便
彼失世俗及真谛 失此不能得解脫
由名言谛爲方便 勝義谛是方便生
不知分別此二谛 由邪分別入歧途
如汝所計依他事 我不許有彼世俗
果故此等雖非有 我依世間說爲有
如斷諸蘊入寂滅 諸阿羅漢皆非有
若于世間亦皆無 則我依世不說有
若世于汝無妨害 當待世間而破此
汝可先于世間诤 後有力者我當依
現前菩薩已現證 通達叁有唯是識
是破常我作者故 彼知作者唯是心
故爲增長智者慧 遍智曾于楞伽經
以摧外道高山峰 此語金剛解彼義
各如彼彼諸論中 外道說數取趣等
佛見彼等非作者 說作世者唯是心
如覺真理說名佛 如是唯心最主要
經說世間唯是心 故此破色非經義
若知此等唯有心 故破離心外色者
何故如來于彼經 複說心從癡業生
有情世間器世間 種種差別由心立
經說衆生從業生 心已斷者業非有
若謂雖許有色法 然非如心爲作者
則遮離心余作者 非是遮遣此色法
若謂安住世間理 世間五蘊皆是有
若許現起真實智 行者五蘊皆非有
…
《入中論日光疏(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