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很多事要做。首先,你要盡量保持在最初的所緣上,對習慣四處奔馳的心來說,這種限製與控製是非常具有脅迫感的。維持注意力的過程會變成一種限製,這個心的限製——抗拒控製——是痛苦的一種形式。
當心充滿了抗拒,身體通常會跟著反應,緊張生起,你很快就會爲苦受所包圍。有了最初的抗拒,以及這加在其上的痛苦,你手上有相當的苦差事要做哦!你的心受到限製、身體緊繃,你對直接觀察身體的疼痛失去耐心,現在你的心完全瘋狂了,也許充滿著厭惡與盛怒。現在你的痛苦有叁重——心最初的抗拒、身體實際的痛苦,以及色身的苦所導致的內心的苦。
方法8 耐心且堅忍地面對疼痛或其它障礙
這是你運用第八個因素來增長五根的好時機,試著以耐心與堅忍直接觀察痛苦。如果你還未准備好以耐心來面對它,便是爲貪、瞋等煩惱開啓了一扇門。「哦!我恨這痛苦!但願我能回到五分鍾前美好舒適的狀態就好了。」在貪、瞋出現,並且我們失去耐心時,心也會變得混亂迷惑。沒有任何所緣是清楚的,同時也無法看到痛苦的真正本質。
此時,你會認爲疼痛就如刺一般,是修習的障礙,也許就會決定變換姿勢,好讓自己「更加專注」。如果這種動作變成習慣,你便失去加深禅修的機會。身體靜止不動,是心平靜與安甯的基礎。
不停地動,的確是隱藏疼痛本質的好方法。疼痛也許就在鼻子正下方——經驗中最明顯的部位,但你移動身體,故意忽視它,如此便失去了一個了解痛苦的絕佳機會。
事實上,打從我們出生在地球開始,就與疼痛一起生活,它與我們的生活如此接近,爲什麼要逃離它呢?如果疼痛生起,客觀看待它,將它視爲是個以嶄新且深刻的方法,來真正了解某件熟悉東西的絕佳機會。
偶爾當你不在禅修時,可練習以耐心對待苦受,特別是如果專注于某件感興趣的事。假設你是個愛下棋的人,你坐在椅子上,非常專心看著棋盤,對手剛下了一步極漂亮的棋,將你一軍。你或許已在椅子上坐了兩個小時,但絲毫不覺姿勢受到限製,因爲你希望找到能脫困的策略。你的心完全沈浸于思考之中,如果真的有感覺疼痛,你也會徹底忽略,直到達成目標爲止。
更重要的是,在禅修時練習耐心,這比下棋還能發展更高層次的智慧,也能讓我們脫離初級階段的困境。
〔對付疼痛的策略〕
洞察「法」的真實本質的程度,取決于我們發展定的程度,心愈定,愈能洞察並了解實相。當人在覺知苦受時更是如此,如果定力較弱,就無法真正感覺到經常出現在身體上的不舒服。而在定力開始加深時,即使最輕微的不舒服都會變得很清楚,它會被放大與誇張地呈現。大多數的人類都像近視一般,察覺不到這種感覺。沒有定的眼鏡,這世界顯得朦胧、模糊且難以辨認,但當你戴上眼鏡,一切都清楚明亮。不是因爲所緣改變,而是視覺變敏銳了。
當你直接用肉眼看一滴水,看不到什麼;但如果把它放到顯微鏡下,就會開始看到其中發生很多事情——很多東西在舞動、移動,你會被水吸引住。如果你能在禅修中戴上定的眼鏡,你會很驚訝,在疼痛看來停滯不動又無趣的地方,竟發生很多變化。定愈深,你對疼痛的了解也愈深刻。你會愈來愈著迷于自己所看到的,也愈來愈清楚看到這些苦受處于不斷變遷的狀態,從一種感覺到另一種,改變、減弱、增強、變化與舞動,定與念愈來愈深刻、敏銳。偶爾,當這場表演變得精彩絕倫時,會突然意外地結束,好像戛然落幕一樣,疼痛便奇迹般消失了。
不能喚起足夠勇氣與精力來面對疼痛的人,便永遠無法了解藏在其中的潛力。我們必須培養心的勇氣,勇猛精進來面對痛苦,讓我們學習不逃避痛苦,而直接走向它。
當疼痛生起,第一個策略是把你的注意力直接朝向它,到它的中心去,試著洞察它的核心。看疼痛就只是疼痛,持續不斷地注意,試著到它的表面之下,這樣你就不會有反應了。
也許你很努力嘗試,但仍漸漸感到疲勞,疼痛會使心精疲力竭。如果你無法維持相當的精進、念與定,那就到優雅地離開的時候了。
第二個處理疼痛的策略是與它一起遊戲。你進入它,然後稍微放松一點,注意力仍放在疼痛上,但要松開念與定的強度,這能讓心休息一下。然後再次盡可能地走近它,如果不成功,再撤離一次。如此進進出出、前前後後二至叁次。
如果感到疼痛還很強烈,而你發現雖然有這些策略,心仍開始束縛緊繃,這便是到優雅地投降的時候了。但這並不意味著要變動姿勢,而是要轉換專注的位置。完全忽略疼痛,並將心放在腹部的起伏,或最初使用的任何所緣上。試著專注其上,就能將疼痛阻隔于覺知之外。
〔治療身心〕
我們必須試著克服任何心的膽怯,只要你有勇士般心的力量,便可藉由了解疼痛的本質而克服它。在禅修中,身體會生起很多種難以忍受的感覺,幾乎所有的行者都清楚看到,不舒服感總存在于身體之中,並藉由定而增大。
在密集修習期間,疼痛經常自舊傷、幼時的不幸或過去的慢性病浮上表面,而目前或最近的疾病會突然變得嚴重,如果上述兩者發生在你身上,可說幸運之神降臨了。你有機會經由自己的勇猛精進,來克服疾病或慢性疼痛,而無須服用任何藥物。很多行者只是透過禅修,便完全克服並超越他們的疾病。
大約十五年前,有位多年爲胃疾所苦的人,當他去檢查時,醫生說他有個腫瘤,必須開刀,但他害怕手術失敗致死。爲免一死,他決定小心行事,心想:「我最好去禅修。」他在我的指導下修習,很快就開始感覺到許多疼痛,最初並不嚴重,但隨著他的進步,且達到苦隨觀的程度時,他開始有如酷刑般難以忍受的劇痛。他告訴我這些情況,我說:「你當然可以隨時回家看醫生,然而,爲什麼你不多待幾天呢?」
他考慮後,覺得自己還是沒把握能從手術中生還,所以決定留下繼續禅修。他每兩個小時吃一茶匙的藥,偶爾疼痛處于優勢,偶爾他戰勝疼痛。這是場兩敗俱傷的長期抗戰,但他有極大的勇氣。
在他禅坐期間,疼痛是如此劇烈,整個身體不停顫抖,衣服被汗水浸濕。胃裏的腫瘤愈來愈嚴重,壓迫感也益發強烈。當他看著胃時,胃的概念突然消失,剩下意識與疼痛的所緣,這非常痛,但也異常有趣。他持續觀察,就只有專注的心與益發難受的疼痛。
然後,有個如炸彈般的大爆炸發生了!他說甚至可聽到巨大的聲響,之後一切都結束了。他從一身是汗的禅坐中起來,觸摸腹部,但那個曾因腫瘤而突出的部位,已無任何東西,他痊愈了!此外,他完成了禅修,而對涅槃有所體悟。
不久之後他離開中心,我請他告訴我醫生對這胃部問題的看法,醫生對腫瘤消失感到震驚。現在,他可以忽略遵循了二十年、嚴格的飲食控製,充滿活力且擁有健康,甚至連醫生都成爲內觀行者呢!
我遇到過無數患有慢性頭痛、心髒病、結核病,甚至癌症與早年受過重大傷病的人,其中有些人被醫生宣告不治,他們都經曆過巨大的痛苦,但以堅忍不拔、不懈的精進來練習,最後治愈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同時也藉由堅持的勇氣來觀照痛苦,而深刻了解實相的本質,最終能突破性地獲得智慧。
你不應該因爲苦受而感到沮喪,要擁有信心與耐心,堅忍地直到了解自己真正的本質。
方法9 決心繼續練習,直到完成解脫的目標
第九,也是最後一個增長五根的因素,是一種心的特質,可讓你一直向著道路盡頭走去,不會走上岔路或放棄使命。
你禅修的目標是什麼呢?爲什麼要忍受戒、定、慧叁重的訓練?重要的是體會禅修的目的,而更重要的是誠實面對自己,因此,你會知道自己致力于該目標的程度。
〔善行與大慈大悲〕
讓我們來思考一下「戒」。我們有如此驚人的機會在地球出生爲人,又知道自己在這世上不可思議的存在是因善行的結果,我們應該努力實踐人性高度的潛能。「人道」一詞的正面涵意是「大慈悲」。地球上,所有的人類都渴望實現這個品質,豈不是很好?
如果人可以培養一顆充滿慈悲的心,那麼,過一種和諧且有益健康的生活,就很容易了。道德是奠基于體諒一切有情——其它衆生與自己——的感受上,人的行爲若合乎道德,不僅對他人無害,也可讓自己無憾于未來。我們都應避免可能會造成不幸後果的行爲,而走在善行的路上,這可讓我們永遠脫離悲傷的狀態。
「業」是我們唯一真實的財産。如果你能將此觀點視爲行爲、修行與整個生命的基本原則,對你是很有幫助的。不論善惡,業都會在此生、下一生,如影隨形地跟著我們。如果我們表現善與和諧的行爲,在此生便能受人尊崇,智者會贊美、喜歡我們,而我們也可期待未來生活能擁有良好的環境,直到達到最後的涅槃。
做出惡的或不善的行爲,甚至在這一生就會蒙羞,聲名狼藉,智者會譴責、看輕我們,而未來我們也無法逃離行爲的惡果。
業強而有力的潛在性能帶來善惡的果報,這點可用食物來比擬。有些食物是合適的、健康的,而其它的則對身體有害。如果我們了解什麼食物是營養的,且能適時適量,那麼,便可以享受長壽且健康的人生。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被不健康且有害的食物吸引,則必須忍受其後果,也許會生病,並因而受很大的苦,甚至死亡。
〔良善的行爲〕
布施可以減輕心中的貪,五戒有助于控製情緒與非常粗重的貪、瞋煩惱。持戒使心控製在一個範圍之內,而不會從身體或言語顯露出來。
若能完全持戒,你表現得可能是位德高望重的人,但內在也許還受到突發的不耐煩、瞋恨、貪婪與狡詐所折磨。因此,下一步就是「修習」(bhAvanA)。bhAvanA 意指「培養特別的善心」。修習的第一部分是防止不善心生起,而第二部分則是在不善心不生起的情況下,發展智慧。
〔極樂的禅定與其缺陷〕
止的修習(Samatha bhAvanA)或止禅,有使…
《提升心的品質——禅修心鑰(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