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提升心的品质——禅修心钥(上)▪P7

  ..续本文上一页很多事要做。首先,你要尽量保持在最初的所缘上,对习惯四处奔驰的心来说,这种限制与控制是非常具有胁迫感的。维持注意力的过程会变成一种限制,这个心的限制——抗拒控制——是痛苦的一种形式。

  当心充满了抗拒,身体通常会跟着反应,紧张生起,你很快就会为苦受所包围。有了最初的抗拒,以及这加在其上的痛苦,你手上有相当的苦差事要做哦!你的心受到限制、身体紧绷,你对直接观察身体的疼痛失去耐心,现在你的心完全疯狂了,也许充满着厌恶与盛怒。现在你的痛苦有三重——心最初的抗拒、身体实际的痛苦,以及色身的苦所导致的内心的苦。

  方法8 耐心且坚忍地面对疼痛或其它障碍

  这是你运用第八个因素来增长五根的好时机,试着以耐心与坚忍直接观察痛苦。如果你还未准备好以耐心来面对它,便是为贪、瞋等烦恼开启了一扇门。「哦!我恨这痛苦!但愿我能回到五分钟前美好舒适的状态就好了。」在贪、瞋出现,并且我们失去耐心时,心也会变得混乱迷惑。没有任何所缘是清楚的,同时也无法看到痛苦的真正本质。

  此时,你会认为疼痛就如刺一般,是修习的障碍,也许就会决定变换姿势,好让自己「更加专注」。如果这种动作变成习惯,你便失去加深禅修的机会。身体静止不动,是心平静与安宁的基础。

  不停地动,的确是隐藏疼痛本质的好方法。疼痛也许就在鼻子正下方——经验中最明显的部位,但你移动身体,故意忽视它,如此便失去了一个了解痛苦的绝佳机会。

  事实上,打从我们出生在地球开始,就与疼痛一起生活,它与我们的生活如此接近,为什么要逃离它呢?如果疼痛生起,客观看待它,将它视为是个以崭新且深刻的方法,来真正了解某件熟悉东西的绝佳机会。

  偶尔当你不在禅修时,可练习以耐心对待苦受,特别是如果专注于某件感兴趣的事。假设你是个爱下棋的人,你坐在椅子上,非常专心看着棋盘,对手刚下了一步极漂亮的棋,将你一军。你或许已在椅子上坐了两个小时,但丝毫不觉姿势受到限制,因为你希望找到能脱困的策略。你的心完全沈浸于思考之中,如果真的有感觉疼痛,你也会彻底忽略,直到达成目标为止。

  更重要的是,在禅修时练习耐心,这比下棋还能发展更高层次的智慧,也能让我们脱离初级阶段的困境。

  〔对付疼痛的策略〕

  洞察「法」的真实本质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发展定的程度,心愈定,愈能洞察并了解实相。当人在觉知苦受时更是如此,如果定力较弱,就无法真正感觉到经常出现在身体上的不舒服。而在定力开始加深时,即使最轻微的不舒服都会变得很清楚,它会被放大与夸张地呈现。大多数的人类都像近视一般,察觉不到这种感觉。没有定的眼镜,这世界显得朦胧、模糊且难以辨认,但当你戴上眼镜,一切都清楚明亮。不是因为所缘改变,而是视觉变敏锐了。

  当你直接用肉眼看一滴水,看不到什么;但如果把它放到显微镜下,就会开始看到其中发生很多事情——很多东西在舞动、移动,你会被水吸引住。如果你能在禅修中戴上定的眼镜,你会很惊讶,在疼痛看来停滞不动又无趣的地方,竟发生很多变化。定愈深,你对疼痛的了解也愈深刻。你会愈来愈着迷于自己所看到的,也愈来愈清楚看到这些苦受处于不断变迁的状态,从一种感觉到另一种,改变、减弱、增强、变化与舞动,定与念愈来愈深刻、敏锐。偶尔,当这场表演变得精彩绝伦时,会突然意外地结束,好像戛然落幕一样,疼痛便奇迹般消失了。

  不能唤起足够勇气与精力来面对疼痛的人,便永远无法了解藏在其中的潜力。我们必须培养心的勇气,勇猛精进来面对痛苦,让我们学习不逃避痛苦,而直接走向它。

  当疼痛生起,第一个策略是把你的注意力直接朝向它,到它的中心去,试着洞察它的核心。看疼痛就只是疼痛,持续不断地注意,试着到它的表面之下,这样你就不会有反应了。

  也许你很努力尝试,但仍渐渐感到疲劳,疼痛会使心精疲力竭。如果你无法维持相当的精进、念与定,那就到优雅地离开的时候了。

  第二个处理疼痛的策略是与它一起游戏。你进入它,然后稍微放松一点,注意力仍放在疼痛上,但要松开念与定的强度,这能让心休息一下。然后再次尽可能地走近它,如果不成功,再撤离一次。如此进进出出、前前后后二至三次。

  如果感到疼痛还很强烈,而你发现虽然有这些策略,心仍开始束缚紧绷,这便是到优雅地投降的时候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变动姿势,而是要转换专注的位置。完全忽略疼痛,并将心放在腹部的起伏,或最初使用的任何所缘上。试着专注其上,就能将疼痛阻隔于觉知之外。

  〔治疗身心〕

  我们必须试着克服任何心的胆怯,只要你有勇士般心的力量,便可藉由了解疼痛的本质而克服它。在禅修中,身体会生起很多种难以忍受的感觉,几乎所有的行者都清楚看到,不舒服感总存在于身体之中,并藉由定而增大。

  在密集修习期间,疼痛经常自旧伤、幼时的不幸或过去的慢性病浮上表面,而目前或最近的疾病会突然变得严重,如果上述两者发生在你身上,可说幸运之神降临了。你有机会经由自己的勇猛精进,来克服疾病或慢性疼痛,而无须服用任何药物。很多行者只是透过禅修,便完全克服并超越他们的疾病。

  大约十五年前,有位多年为胃疾所苦的人,当他去检查时,医生说他有个肿瘤,必须开刀,但他害怕手术失败致死。为免一死,他决定小心行事,心想:「我最好去禅修。」他在我的指导下修习,很快就开始感觉到许多疼痛,最初并不严重,但随着他的进步,且达到苦随观的程度时,他开始有如酷刑般难以忍受的剧痛。他告诉我这些情况,我说:「你当然可以随时回家看医生,然而,为什么你不多待几天呢?」

  他考虑后,觉得自己还是没把握能从手术中生还,所以决定留下继续禅修。他每两个小时吃一茶匙的药,偶尔疼痛处于优势,偶尔他战胜疼痛。这是场两败俱伤的长期抗战,但他有极大的勇气。

  在他禅坐期间,疼痛是如此剧烈,整个身体不停颤抖,衣服被汗水浸湿。胃里的肿瘤愈来愈严重,压迫感也益发强烈。当他看着胃时,胃的概念突然消失,剩下意识与疼痛的所缘,这非常痛,但也异常有趣。他持续观察,就只有专注的心与益发难受的疼痛。

  然后,有个如炸弹般的大爆炸发生了!他说甚至可听到巨大的声响,之后一切都结束了。他从一身是汗的禅坐中起来,触摸腹部,但那个曾因肿瘤而突出的部位,已无任何东西,他痊愈了!此外,他完成了禅修,而对涅槃有所体悟。

  不久之后他离开中心,我请他告诉我医生对这胃部问题的看法,医生对肿瘤消失感到震惊。现在,他可以忽略遵循了二十年、严格的饮食控制,充满活力且拥有健康,甚至连医生都成为内观行者呢!

  我遇到过无数患有慢性头痛、心脏病、结核病,甚至癌症与早年受过重大伤病的人,其中有些人被医生宣告不治,他们都经历过巨大的痛苦,但以坚忍不拔、不懈的精进来练习,最后治愈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同时也藉由坚持的勇气来观照痛苦,而深刻了解实相的本质,最终能突破性地获得智慧。

  你不应该因为苦受而感到沮丧,要拥有信心与耐心,坚忍地直到了解自己真正的本质。

  方法9 决心继续练习,直到完成解脱的目标

  第九,也是最后一个增长五根的因素,是一种心的特质,可让你一直向着道路尽头走去,不会走上岔路或放弃使命。

  你禅修的目标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忍受戒、定、慧三重的训练?重要的是体会禅修的目的,而更重要的是诚实面对自己,因此,你会知道自己致力于该目标的程度。

  〔善行与大慈大悲〕

  让我们来思考一下「戒」。我们有如此惊人的机会在地球出生为人,又知道自己在这世上不可思议的存在是因善行的结果,我们应该努力实践人性高度的潜能。「人道」一词的正面涵意是「大慈悲」。地球上,所有的人类都渴望实现这个品质,岂不是很好?

  如果人可以培养一颗充满慈悲的心,那么,过一种和谐且有益健康的生活,就很容易了。道德是奠基于体谅一切有情——其它众生与自己——的感受上,人的行为若合乎道德,不仅对他人无害,也可让自己无憾于未来。我们都应避免可能会造成不幸后果的行为,而走在善行的路上,这可让我们永远脱离悲伤的状态。

  「业」是我们唯一真实的财产。如果你能将此观点视为行为、修行与整个生命的基本原则,对你是很有帮助的。不论善恶,业都会在此生、下一生,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如果我们表现善与和谐的行为,在此生便能受人尊崇,智者会赞美、喜欢我们,而我们也可期待未来生活能拥有良好的环境,直到达到最后的涅槃。

  做出恶的或不善的行为,甚至在这一生就会蒙羞,声名狼藉,智者会谴责、看轻我们,而未来我们也无法逃离行为的恶果。

  业强而有力的潜在性能带来善恶的果报,这点可用食物来比拟。有些食物是合适的、健康的,而其它的则对身体有害。如果我们了解什么食物是营养的,且能适时适量,那么,便可以享受长寿且健康的人生。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被不健康且有害的食物吸引,则必须忍受其后果,也许会生病,并因而受很大的苦,甚至死亡。

  〔良善的行为〕

  布施可以减轻心中的贪,五戒有助于控制情绪与非常粗重的贪、瞋烦恼。持戒使心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而不会从身体或言语显露出来。

  若能完全持戒,你表现得可能是位德高望重的人,但内在也许还受到突发的不耐烦、瞋恨、贪婪与狡诈所折磨。因此,下一步就是「修习」(bhAvanA)。bhAvanA 意指「培养特别的善心」。修习的第一部分是防止不善心生起,而第二部分则是在不善心不生起的情况下,发展智慧。

  〔极乐的禅定与其缺陷〕

  止的修习(Samatha bhAvanA)或止禅,有使…

《提升心的品质——禅修心钥(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