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燈之光之二 上師瑜伽▪P3

  ..續本文上一頁?- 8A%- ¥A- h=-  ̄J。- 。;

  啥  大 利 揚各德 逆德

  啥  吾身化爲盡刹塵

  i3- 0<- 3=- 2?- K¥- :5=- =R;

  那 巴 這 爲 夏 擦 漏

  無邊無數而頂禮

  這樣的頂禮要做十萬遍,另外再做一萬遍作爲補充,這個修法完成以後,與前面四個加行加起來,就算圓滿了五個加行。以上講的是頂禮支。

  第二支是供養支。主要是觀想以清淨心在上師座前,以各色各樣的實際供品及意幻的無數美妙供品來盡力供養。如果只有觀想的供品,有沒有功德呢?要是自己能真正地觀想,則與實際供品沒有差異。有人會問:既然如此,又爲何需要真正的供品呢?因爲,我們對真實的供品往往會産生執著,認爲它們是非常珍貴的東西,如此用來供佛,則能更快地增加資糧,所以觀想的與實際的供品都需要。平時在公園裏或路邊看到絢麗的鮮花,或是山明水秀的風光,都要想到供養叁寶,如此則時時刻刻都可積累功德。打坐時,就觀想將所有的人天受用,都用來供養叁寶。念誦的儀軌也是兩句:

  。%R?- 2>3?- ;A。- 3=- +A%- :6B/- IA?;

  怄  夏 葉 哲 當 怎 記

  陳設供品意幻定

  ¥%- YA。- 3(R。- 0:A- K¥- o<- :2=;

  囊 這 秋 波 夏 加 簸

  現有以供印供養

  以上是供養支。

  第叁支是忏悔支。此處忏悔的方法與金剛薩埵的修法不一樣,這裏我們將無始以來所造的所有罪業都觀想爲黑色的微塵,堆積在我們的舌頭上,前面觀想好的上師佛菩薩放光照射在這些罪業上,使之即刻清淨。當然,對這些罪業做深度的忏悔並發願永不再造還是必要的。此處的儀軌也是兩句:

  |R- ¥?3- 3A- 。¥J:A- =?- i3?- !/;

  夠 色 莫 給 累 那 根

  一切叁門不善業

  :R。- ¥?=-(R?- {:A- %%- 。- 2>¥?;

  怄 薩 秋 給 昂 德 夏

  光明法身中忏悔

  第四支是隨喜支。看到他人聞思修法、行善積德時,要生起歡喜心,而非嫉妒心。隨喜是一種強而有力的積累資糧方法,譬如,假如有人供齋給僧衆,旁人雖然沒有供齋,但如果能誠心誠意地隨喜,則雙方得到的善根功德是完全一樣的。反之,有些人見到別人作功德時,不僅不歡喜,更由忌生恨,到處去數落此人的不是,如此非但沒有功德可言,還造了不少惡業。本來可藉由隨喜替自己積累同樣的功德,卻由于忌妒而使自己失去了大好機會,這實在是可惜。

  隨喜時,應該隨喜十方諸佛菩薩、金剛上師、善知識等等的一切戒定慧功德,然後回向。在西藏,有很多人會從遙遠的地方一路磕頭到拉薩,過程異常艱苦,如果有人能真心誠意地隨喜他們,縱然沒有經曆路途的艱辛,卻能得到同樣的功德,這是佛親口說的,對此無須有任何懷疑,這就是積累資糧的訣竅。隨喜支有兩句儀軌要念誦:

  2。J/- 0- ¥*A?- GA?- 2#?- 0- ;A;

  燈 巴 逆 記 地 巴葉

  隨喜二谛所攝持

  。¥J- 5S¥?- !/- =- eJ?- ;A- <%?;

  給 湊 根 拉記葉 讓

  一切善業之資糧

  第五支是請轉*輪支。釋迦牟尼成佛後七七四十九天沒有說話,梵天與帝釋就下來向佛供養了右旋海螺與金輪,並請佛轉*輪。同樣,我們也應觀想自己身體變成無數個身體,在無數的佛座前各站一個,祈請佛轉*輪,佛也應允了,並爲適應不同根基的衆生而轉了大小乘的*輪。雖說這是我們的觀想,但只要有誠心,還是可以圓滿資糧。此處念誦的儀軌只有一句:

  ,J¥- ¥?3-(R?- :#R<- 2{R<- 2<- 2{=;

  特 色 秋 扣 故 瓦 哥

  祈請常轉叁乘法

  第六支是祈請不涅槃支。當釋迦牟尼佛預備涅槃時,有一個居士叫珍達祈請佛延遲涅槃,佛就推遲了叁個月才涅槃。我們也同樣應觀想自己變成無數個身體,站在無數剎土中即將要涅槃的佛和金剛上師們的座前,祈請他們不要涅槃,繼續度化衆生,他們也答應了。就算這是觀想,但我們若是真心誠意的,還是可以積累資糧的。這裏的儀軌有兩句:

  )A- YA。- :#R<- 2- 3- !R%?- 2<;

  戒這 扣 瓦瑪 洞 瓦

  乃至輪回未空前

  M- %/- 3A- :。:- 28¥?- ¥?R=- :。J2?;

  釀安莫 大 耶  索  得

  祈請住世勿涅槃

  第七支是回向支。關于回向,以前講過很多次了,現在就只略講一下。譬如開車時要右轉還是左轉,全憑方向盤而定。一個人手中有一百塊錢,要如何用就看他的動機是什麼。同樣,我們修行所有的善根要如何運用?是用于解脫輪回?還是用來獲得世俗的圓滿?關鍵都在回向。因爲所有的善根都是自己造的功德,要長壽可以長壽,要解脫可以解脫,就看如何回向了。

  要是廣的回向不會的話,就學《叁十五佛忏悔經》中那樣:“叁世十方諸佛菩薩如何回向他們的功德,我也如是回向。”這樣就完整地包含了一切。不僅是過去和現在的功德可以回向,未來的功德也可以回向。將所有的善根功德彙集起來一起回向菩提:願我能以此善根,爲度化衆生而證悟菩提。如果有人要替父母親友加一些特別回向也是可以的,並不妨礙大局。但主要的目的應該是爲了能度化衆生,而發願早日證悟成佛。如果廣的回向不會做,就做前面所說的簡單回向。《普賢上師言教》中也提到了這個簡單回向,它既方便、又包含了所有回向的意義,是一個很有用的回向方法,如果書上不說,也沒有人會知道,這也就是所謂的竅訣。回向的儀軌也是兩句:

  。?- ¥?3- 2?¥?- 0:A- 。¥J- l- !/;

  地 色 薩  波 給匝根 

  叁世所積諸善根

  L%-(2-(J/- 0R:A- o- <- 2}R;

  向 切 親波 傑熱怄

  回向廣大菩提因

  七支供至此就算完整了。

  3、專心祈禱

  祈禱時將上師或蓮師與佛菩薩觀想在自己前面,至誠地祈請讓我們能早日證悟大圓滿的智慧,以此作爲祈禱目的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上師叁寶面前發起無比強烈的信心,以至于汗毛直豎、淚水橫流,發願今後唯有依止上師,希求得到上師的果位,除了上師叁寶以外,不再尋找其它的依止處。就是要這樣一心一意地祈禱。念誦時就按照《普賢上師言教》中的儀軌念:

  eJ- 24/- !- <- <A/- 0R-(J;

  記尊 革熱仁波切

  至尊蓮花生大士

  HJ。- /A- ?%?- o?- ,3?- &。- GA;

  切 讷桑 吉 踏 加 戒

  您乃諸佛之總體

  ,¥?- eJ:A- LA/- _2?- :。?- 0:A- 。0=;

  特 記 辛 辣 得 波 花

  普降大悲之加持

  ?J3?- &/- ;R%?- GA- 3¥R/- ¥&A¥- 0;

  思  堅 擁 戒 滾 戒 簸

  有情唯一之怙主

  =?- 。%- =R%?- ,R。- \R-  ̄A%- V%;

  利 蕩 龍 秀 漏 釀 張

  自身受用識心胸

  vR?- 0- 3J。- 0<- HJ。- =- :2=;

  鬥 巴美巴 切 拉 簸

  毫無遲疑供養您

  :。A- /?- L%-(2- 3- ,R2- 2<;

  的 內向 切瑪透 瓦

  自此未獲菩提間

  *A。- #¥- =J¥?- *J?- 3,R- 。3/- !/;

  戒 德  累 逆 透 漫 根

  善惡苦樂貴賤等

  eJ- 24/-(J/- 0R- 0。- :L%- 3HJ/;

  記尊 親波 班 炯 親

  皆由至尊蓮師知

  然後一邊祈請,一邊精勤念誦蓮師心咒:

  <=>: 2#- ¥- <- 0E- ?A:A- >;

  嗡阿吽  班則格熱班瑪斯德吽

  如果要從輪回中解脫,要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我們必須有個依處。什麼是我們的依止處呢?世俗人所看重的名譽、地位、財産,是我們的依處嗎?碰到生老病死的問題時,這些顯然都變得沒有價值了。錢作爲依處可靠嗎?遇到世俗間一般的問題時,父母親友有時是可以靠的,但面對生老病死時,他們就完全束手無策了,所以也不是我們最終的依處。工作單位和其它社會團體同樣不能解決輪回的問題。我們唯一的依止處,就只有上師叁寶,除此別無其它途經可助我們解脫。

  念上師祈禱文時要邊念邊觀想,那些非常虔誠的弟子們在接受上師灌頂時,都是雙手合掌、熱淚盈眶地念誦上師祈請文,這樣的反應是因爲他們對上師有強烈無比的信心。不然的話,儀軌照著念完了,卻沒有絲毫感受可言。所以要對上師由衷地發起強烈的信心,誠心誠意地祈禱上師,發誓從今以後只皈依上師叁寶,並祈禱上師加持自己能早日證悟空性。許多修行人由于對上師有無與倫比的信心,他們終能輕輕松松地證悟空性,這樣的例子有許多。

  蓮師心咒每念一百遍,就是念完一串珠子時,就再念祈禱文:“記尊革熱仁波切……記尊親波班炯親”(見前面)如是念誦到所誦咒數的一半〈如修一百萬遍蓮師心咒,誦到五十萬〉時,每念一百遍蓮師心咒中間誦:

  2。¥- =- <J- ?- ¥8/- /- 3J。;

  大 拉瑞薩煙 那美

  我無其余希求處

  。- v- 。?- %/-  ̄A¥?- 3:A- :PR;

  達得 地 安 涅 莫 晝

  如今惡世濁時衆

  3A- 29R。- #¥- 2}=- :。3- 。- L…

《慧燈之光之二 上師瑜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