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實體之不存在是一種真實的存在本性。
什麼叫做「生命流轉過程中王宰實體不存在的存在本性」呢
這談的是因緣而起的一切生命現象的真實情狀。爲什麼呢
因爲一切依據因緣條件而發生作用的生命現象,其具體的生存活動需要諸多外部條件的牽引和參與,任何一個生命動作都不可能由生命內部完全自然而然地實現出來,所以說生命流轉過程中主宰性實體的不存在也是一種真實的存在本性。
什麼叫做「從超越的立場來說一切實體不存在的絕對存在本性」呢
這是說,一切生命現象由于處在變化流轉之中,生命現象中的一切活動都不是自然而然的,生命現象由于外部的牽引力而發生作用,其一切存在狀態因而只擁有相對的存在價值,從超越的立場來看,可以說,沒有主宰實體的生命活動過程其實是不存在的。爲什麼這樣說呢
如果存在現象中的某種狀態是完美知識的認識對象,我們就把這一狀態稱爲「從超越的立場來說一切實體不存在的絕對存在本性」,依據因緣條件而流轉的生命現象不是完美知識的認識對象,從超越的立場來看,它還不具備真正的存在價值:一方面,因緣而起的生命現象同樣作爲存在的顯現存在著,另一方面,在這一存在顯現中又沒有任何主宰性實體的存在,所以從超越的立場來看,可以說,因緣而起的生命現象反映了一切實體不存在的絕對存在本性。
再者,存在的真實圓滿樣態也可以叫做「絕對的存在本性」,爲什麼這樣說呢
因爲存在的真實圓滿樣態就是「事物本來的樣子」,它排斥了對存在現象的任何實體執著,它是由修行人突破主觀上的一切偏見執著之後顯示出來的,所以,我們把圓滿成就的存在樣態叫做「從超越的立場來說一切實體不存在的絕對的存在本性」。
善男子意識之外獨立實體不存在本性應當如何理解呢?這正如空中之花一般,空中之花純粹是我們感覺知覺虛構的幻相,它本身是絕對不存在的:生命流轉中沒有主宰實體的存在本性應當如何理解呢
生命流轉過程所表征的絕對存在本性應當如何理解呢
這正如鏡中的圖像一般,鏡中的圖像是在因緣條件作用下的産物,它不是自然而然地發生的,也不是由一定的實體激發出圖像的功用,但圖像仍然作爲存在的顯現存在著,它自身擁有相對的存在價值:對于圓滿成就的存在樣態所表征的絕對存在本性應當如何理解呢
這正如宇宙中的虛空一般,虛空遍布于一切物質事物中,它已與物質事物融合爲一,你絕對不可能在物質事物之外去尋找出非物質的虛空:同樣道理,超越的存在本性也遍在于一切存在現象之中,絕對沒有離開存在現象的抽象的存在本性,存在本性與存在現象已經融合爲一,其間不再有任何差別。
善男子!我就是根據以上叁種沒有實體存在的存在真實本性這一隱密意蘊來陳說「一切存在現象沒有實體存在」這一學說的。
勝義生!你應當知道,首先,我是根據意識之外虛構實體不存在的存在本性這一隱密意蘊來陳說「一切生命現象沒有産生、也沒有消亡,生命中本來沒有痛苦煩惱的擾動,生命就其自身即是圓滿安樂的」這一教法的。爲什麼這樣說呢
假若日常意識所執著的一切現象的實體都不存在,假若宇宙世界裏沒有任何實體存在著,那麼自然也就沒有某種現象的産生了:沒有了産生,自然也就沒有消亡:假若一切生命現象沒有産生也沒有消亡,那就可以說生命現象中本來就沒有痛苦煩惱的擾動;假若生命中本來就沒有痛苦煩惱的擾動,那就可以說,生命自身是圓滿安樂的,生命中實在沒有哪一個成分更需要改造、進化以致于[圓滿安樂]。因此我說,我是根據意識之外虛構實體不存在的存在本性這一隱密意蘊來作上述陳說的。
善男子!你們應當知道,有些時候,我是根據一切存在透破實體執著後顯現出來的沒有任何實體存在的絕對存在本性這一隱密意蘊來陳說[一切存在現象既沒有産生、也沒有消亡,生命中本來沒有痛苦煩惱的擾動,生命就其自身即是圓滿安樂的一這一教法的。爲什麼這樣說呢
因爲那透過實體執著後呈現出來的絕對存在本性,在時間變化的每一刹那以及時間演曆的永久過程中,都安住而無變化、恒靜而無造作,因爲它同一切染汙生命真實本性的事物都沒有任何聯系了。正因爲它安住而無變化,因此它靜默而無造作:因爲它靜默無造作,所以一切存在現象沒有産生也沒有消亡:因爲它同一切染汙生命真實本性的事物沒有任何聯系,所以生命中本來沒有痛苦煩惱的擾動,生命自身即是圓滿的、安樂的。因此,在有些場合、有些地方,我是根據透過實體執著後呈現出來的絕對存在本性這一隱密意蘊來作上述陳說的。
其次,勝義生!我不是根據生命世界中各種生命形態對叁種存在樣態的個別觀察來建立沒有實體存在的存在本性之理論的。下是因爲這些生命單方面觀察意識處處虛構的實體存在樣態,也不是因爲這些生命單方面觀察依據因緣條件流轉的生命樣態,或者圓滿成就的存在實態。我建立叁種沒有實體存在的存在本性之學理,其著眼點針對這樣一個事實,即,生命世界裏的一切生命種類,不管他們在身體相貌以及精神結構上有著多少差別,他們陷入錯誤思維的方式都是一樣的,他們都在依據因緣條件流轉的生命樣態以及圓滿成就的存在實態上,主觀地虛構、添加了意識處處計較、處處執著而造成的實體性。
由于這些被虛構的實體是呈現在主觀意識之中的外在獨立相狀,那些有情衆生就對依據因緣條件流轉的生命樣態和存在實態進行語言表述,相應于這些被虛構的相狀,說它們是這樣是那樣。由于這些語言表述影響著心識,乃至伴隨分別計較,更由于這些語言表述會在生命結構中積聚爲能引發未來行爲的心理潛勢力,有情生命就在依據因緣條件流轉的生命樣態和存在的真實本性中,虛妄地執著有意識處處計較的實體相狀,相應于這些被虛構、被執著的實體相狀,有情生命就在兩類存在樣態之上添加了根本不具有存在品性的實體樣態。由于這一根本的原因,生命在其現實的生存活動中就能引發未來的生命流轉樣態:也由于這一根本的原因,有情生命的真實本性就或者爲貪欲、恨惡、愚昧、高傲、懷疑、偏見等種種邪惡的心理情緒所染汙,或者爲一切生存行爲所染汙,或者爲生存中的痛苦現狀所染汙。這樣一來,有情生命就會在生死無常的生命樣態中馳騁、流轉,沒有片刻的安息,他們或在地獄、或在畜生、或在餓鬼、或在天上、或在阿修羅、或在人間等種種生存狀況裏經常受著苦痛和折磨。
再次,勝義生!如果有那樣一類生命,從其生命史的遙遠過去流轉至今,未能培育出能引發未來一切良善行爲的基本心理品性,未能消除和淨化生命中的各種煩惱障礙和知識障礙,未能在生命流轉中掌握住自己業力遷變的方向,未能經常思索一些真理性的觀念從而引發正確的知識,未能積累起善行與智慧這兩種生命進化的基礎條件,我爲這類衆生的緣故,依據生命過程沒有主宰實體的存在本性這一隱密意蘊宣說各種教法,他們聽到這些教法後,根據各人的理性能力,在因緣而起的生命流轉現象中,理解到生命變動不居的實情,體會到生命現象是不安樂的,是有變化和消亡的,于是,他們對刹那變動中的心理情緒感覺到很恐懼,並進而對之深深厭惡。這一主觀情緒上的劇烈變化就能阻止惡的行爲,同時激發出良善的生命欲望,這就能把生命由盲動狀態引導到修行生活中。在修行生活中處處以良善准則要求自己,久而久之,那未被培育的良善品性就能被培育出來,未消除和淨化的煩惱障礙及知識障礙就能得到逐步的消除和淨化,這樣,生命就在纏綿不斷的大化之流中把握到向上進化的基本方向,由于這些原因和條件,他們就能獲得正確的知識和見解,就能夠廣泛而深刻地積累起美德和智慧這兩種生命進化的基礎。
他們雖然培育出了良善的心理品性,乃至于積累起善行和智慧的生命進化基礎,然而,這些修行人在生命過程沒有主宰實體的存在本性裏未能如實認識到意識之外虛構實體不存在的存在本性以及一切實體不存在的超越存在本性,這樣,對于流轉變動中的生命過程和生命現象,他們就不能正確地評估其染汙性、模糊性和墮落性,就不能在精神上深切地厭惡它們,就不能斷然抛棄那企圖再度墮入流轉生命的心理欲念:在此情況下,修行人就無法把自己從邪惡的心理情緒中釋放出來,也就無法消除染汙生命本性的種種事物。
爲了滿足這類衆生向上進化的進一步需要,與真理相應的覺者再度展示真理的要領,這就是意識之外獨立實體不存在的存在本性以及透破一切實體執著後的絕對存在本性之學理。這是爲了讓修行人對于生命流轉的一切過程一切現象能夠正確地厭離,對于墮入流轉生命的心理欲念能夠正確地解除,對于各種邪惡情緒能夠正確地予以淨化,總而言之,我補充兩種存在本性的學理,我的目的是要幫助那些修行人,使他們能夠超越于邪惡情緒、生存行爲以及生存苦痛這種種染汙生命本性的事物之上。他們在聽到我這些教法之後,在生命過程沒有主宰實體的存在本性中,能信念並理解意識之外獨立實體不存在的存在本性及透破一切實體執著後的絕對存在本性,他們在比較、研究、揣摩之後,如實體會到這一教法的真理性,最後,他們在因緣而起的生命樣態中就能夠不再執著意識所虛構的任何實體相狀。
由于不再執著描述存在現象的語言概念,不再隨這些語言概念而相應地在心識上進行分別比較,更由于徹底舍棄了一切語言概念積澱在深層心識中的對存在現象分別計較的潛在勢力,這就能徹底擺脫一切世俗生命把依據因緣條件流轉的生命現象給予實體化的錯誤思維傾向,在生命的此一周期、此一時空裏,生命就會由智慧總攝著,由真理護持著,于是修行人就得以徹底消滅那引發未來流轉的一切因緣條件。根據上述…
《解深密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