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衆生的悲心刹那也不會離開。
世尊觀知那頭受傷牦牛被調化的機緣已成熟,便從祗陀園來到了牦牛身旁,對這頭受重傷未死的牦牛作了很細心的包紮:把全部的內髒洗幹淨,輕輕地放回體內,然後把傷口縫好。此時的牦牛嗔心小多了,佛陀喂它一些水草,並對它宣說:“諸行皆無常,諸法皆無我,涅槃即寂滅。你應對我生起歡喜心,這樣,能使你脫離傍生界。”(譯者:不僅是牦牛,另外的許多有情也是通人性的,雖然它們不能用人的語言表達,但從它們的動作、眼神上,都能體現出它們也通人情,請大家仔細觀察。)如是宣說後,牦牛對世尊生起了歡喜心,(譯者:在臨終時的起心動念特別關鍵,無論如何要生一個善念,最好是生起一個往生清淨刹土的念頭。)在歡喜心中它去世了。之後,它投胎到舍衛城中的一位大商主家。商主的妻子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商主夫婦給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用牛奶、酸奶等精心喂養著,給他取了適合其種姓的名字。七歲時,他對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生起了很大的信心,得到父母開許後于佛陀教法下出家。出家後他精進修持,很快滅盡了輪回的煩惱,獲證了阿羅漢果位,具有種種神變。經常依靠神變去別的地方找一些果實鮮花等來供養僧衆,僧衆對他的成就都感到稀有。(師言:如果守持清淨的居士戒,精進修持大圓滿法,到彌勒佛出世時,肯定能得果位。這位沙彌年僅七歲,就已得羅漢果。)便于世尊前贊曰:“稀有!稀有!年僅七歲,便已得到了如是功德和神變。”世尊言:“此非稀有。你們還記得祗陀園附近曾有一頭受傷的牦牛嗎?當時,我爲它包紮好傷口,對它宣說了佛法,後來已在對我的歡喜心中去世了。”“記得,記得。”世尊告曰:“當時,因它對我生起了歡喜心的緣故,去世後,投胎在商主家,七歲時,在我的教法下出家,精進修學,斷除了煩惱,證得羅漢果位。”諸比丘複次請問:“世尊這位沙彌以何業感轉生牦牛?又以何業轉得人身,對佛生歡喜心,斷盡叁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請爲吾等宣說其前後因緣。”
世尊告曰:“曾在賢劫人壽二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有一比丘僧是僧衆的供水執事員。一次有位羅漢比丘無意中撞到了他,把他手中的水瓶碰掉在地上。他生起嗔恨心,惡口罵道:“你簡直象牦牛一樣,走路也不看,把我的水瓶給碰掉了。”羅漢比丘聽了,覺得他這樣惡口罵人,造了很大惡業,想救度他。羅漢比丘把他叫到沒人的地方對他說:“你覺得你是什麼人,我是什麼人?”“怎麼?你是出家人我也是出家人呀!”“當然都是出家人,可我已遠離了一切束縛和煩惱,而你還是煩惱粗重的出家人,我們兩個根本不同,你如果不好好忏悔,恐怕生生世世要受極大苦報的。”聽了羅漢比丘如是勸誡後,他生了很大的後悔心,馬上頂禮羅漢比丘,發露忏悔罪業。在臨終時他發願:願我惡口辱罵聖者的果報不要成熟,願我一生出家的功德,將來在釋迦佛教下令佛歡喜,出家證得羅漢果位。諸位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這位供水執事員即現在證果的沙彌,當時,他以嗔心惡口罵羅漢的果報,于五百世中轉生牦牛。(譯者:《百業經》中,講惡口罵人的果報比較多。所以,大家平時一定要注意,不可隨便惡口罵人,別人若有小小的觸犯之處,不必去計較生氣,一旦造了口業,事後追悔莫及。)因他當時在迦葉佛教下如是發願故,今于我教法下獲得人身,對我生歡喜心,七歲出家,精進修持,獲證羅漢果位。這是他的願力所致。”
(66) 悲賢童子
——處以極刑 得佛救度
一時,佛在廣嚴城,城中有一名爲獅子的大臣。他的妻子懷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他們爲他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取名爲悲賢,並以牛奶、酸奶等精心喂養著。悲賢長大後,學習了文字武術等世間學問並精通了五明。雖然他曾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可後來卻變壞了,常去妓院,行爲變得非常不如法。一次,悲賢和紮德沃的一些年輕人到花園裏遊玩。花園裏百花爭豔,百鳥齊鳴,悲賢隨身帶了妓院裏最漂亮的妓女同去。在花園裏他們因爲這個妓女而爭了起來,口舌不能解決問題就拳腳相加,悲賢打死了叁個人。紮德沃人專門去獅子大臣前告狀,因獅子大臣對悲賢無計可施,只好宣布與他脫離父子關系將他趕出家門。這樣,廣嚴城的執法者就逮捕了他,判以死刑,給他帶上嘎Ra不Ra德花鬘,交給穿藍衣的凶手。凶手們一邊狠狠地抽打他,一邊拉他到街上去遊街。這時悲賢的心裏異常恐懼。他默默祈禱:這世界上有誰能救護我呢?有誰能遣除我的怖畏……?
如來正等覺釋迦世尊具二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衆生的苦樂,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衆生的悲心刹那也不會離開。
世尊觀知調化悲賢的機緣已成熟,刹那間便來到悲賢身旁。悲賢見到世尊馬上恭敬頂禮,哭喊著祈求:“世尊救救我吧!”佛陀安慰他說:“悲賢,你不要怕,我一定會救你。”接著佛陀就告訴凶手們把悲賢放了,但凶手們說:“如果他能出家我們可以放了他,否則,肯定要殺了他。”因悲賢本人願意出家,世尊就把他帶到一個寂靜的地方,給他剃度傳戒,傳授佛法。他自己精進修持,獲得了羅漢果位。
時諸比丘贊歎曰:“善哉世尊!悲賢雖已是臨刑之人,仍被世尊救度,並使他出家滅盡煩惱,獲得究竟涅槃的羅漢果位。”世尊告諸比丘:“不僅現在我救度他令他得到究竟涅槃的果位,以前我也曾救度他,使他得到四禅五通。很久以前,在一個寂靜的地方旁邊有一個小城。城中有一惡人,他雖天生拙嘴笨腮,但仍不肯安份守己,經常作一些損害他人的惡行。一次,他趁一施主不在家與其妻邪淫。當場被人抓住,交給國王。國王將他處以死刑。臨刑時他非常害怕,祈求救命。時寂靜處的仙人救了他,把他帶回森林中,他出家跟隨仙人修得了四禅五通。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仙人就是現證菩提的我,當時被處以極刑的惡人就是現在的悲賢。以前和現在都是在他臨刑時得我救度。另有一段因緣,曾在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他是一位出家人,臨終時發願:我一生在迦葉佛的教法下出家,雖沒有得到什麼境界,但願將來我能在釋迦佛教法下,令佛歡喜,出家證得羅漢果位。因他往昔願力成熟之故,今生在我的教法下出家獲證羅漢果位。”
(67) 胖 子
——願力成熟 信心第一
一時,佛在舍衛城,城中有一商主,一直膝下無子,就四處祈禱諸天尊,由天人的加持及其它因緣的合和,後來,商主的妻子懷孕了。九個月後,生下了一個莊嚴肥胖的男孩。他們爲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因他肌肉豐滿,故取名爲胖子。父母們用牛奶、酸奶、油餅精心喂養著小胖子。胖子很快長大了,他學習並精通了世間的史學曆算、觀察布施等十八種學問。因爲胖子家與給孤獨施主家是近鄰,受長者虔誠信佛的默化,胖子家對佛法生起了很大的信心。後來,父母去世了只剩下胖子一人。
胖子外出,路經舍衛城和續巴熱嘎之間的一片森林,森林中安住著一位曾經相識的苦行仙人。胖子一見到這位相識的苦行仙人,就對他生起了信心,對他頂禮(Anjali),仙人也贊歎他出離心的功德,並作了些開示,他就依止仙人出家了。依止了很久,學習了不少法,但還沒什麼成就(Sidhi),那位仙人便去世了。胖子獨自在山洞裏成年累月地修持。
一次,世尊路經此地,遙見佛陀,他想親迎佛陀,但山高路曲,若沿路下山佛陀就會走過了自己所在的山洞接不到佛陀了,便不顧一切從山洞前跳了下去。世尊馬上作了個加持,整個大地象棉團一樣柔軟。胖子從山崖上跳下並沒受任何傷。世尊帶他到路邊,慈悲地攝受了他,胖子恭敬頂禮求法,世尊爲他傳了相應的法要,他得到了無來果位(Anagami)。得果後,他又再叁祈求出家受比丘淨戒,世尊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詞爲他授比丘戒,又傳給他一些教言,他獨在林中精進努力,最後得證了羅漢果位,並且世尊授記他爲世尊教法下的信心(Sadha)第一。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胖子從山崖上跳下來,您解救了他,他對世尊生了歡喜心,此是以何因緣?請爲吾等宣說。”世尊告曰:“不僅是今生我解救了他使他得到涅槃果位,以前我也救過他,使他得到四禅五通。很久以前,有位仙人帶五百眷屬路過一片山林,山上住著的苦行者遙見仙人帶五百眷屬走近了山腳下,生起了很大的歡喜心。他想親迎仙人,可刻不容緩,若沿彎路下去來不及,便毫不猶豫地從山洞口跳下去。那位仙人馬上祈禱天人,由于天人的加持,他毫未受傷。帶五百眷屬的仙人攝受了他,他在仙人前出了家,修持後得到了四禅五通。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仙人就是現在證得菩提的我,當時的苦行者就是現在的胖子。當時我救度了他,使他得到四禅五通,而今我救度了他,使他得到了究竟涅槃的阿羅漢果。”
諸比丘複次請問:“世尊,胖子今以何因緣遇見佛陀,令佛歡喜,出家獲得阿羅漢果位?又以何因緣,他成爲世尊教下信心第一者?祈世尊爲吾等宣說。”世尊複言:“諸比丘,這是他前世的發願力(Aditthana Bala)故。賢劫人壽兩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一次,迦葉佛帶兩萬眷屬一起出遊,將走近一片森林,林中的一位仙人有五百個眷屬,遙見佛陀及僧衆緩緩而來,生起了極大的歡喜心,他們用自己苦行食用的莖、果、草、葉等誠心奉上佛前供養,共在迦葉佛前求法,迦葉佛爲他…
《百業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