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百業經▪P55

  ..續本文上一頁出了家。待世尊出世後,舍利子和目犍連對佛法生起了無比的信心,轉依佛門,並在世尊前精進努力滅盡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佛陀分別授記:舍利子爲智慧第一,目犍連爲神通第一。能持子後來則作了引勝國王的大臣,經常來往于皇宮,作很多事情。但他經常恃王權,要挾婆羅門、施主等,斂征賦稅、暴取民財。此時的舍利子與能持子是截然不同。能持子已娶妻成家。

  此時,舍利子觀察到調化能持子的機緣已成熟,打算去度化他。一天早晨,舍利子著衣持缽到能持子家裏化緣去。當時舍利子只見能持子安坐在馬拉鬘嘎樹蔭下,指揮人擠奶。正高聲吆喝時,突然看見舍利子從很遠的地方來了,高興得不能自抑,跑上前去抱住舍利子,非常激動,對舍利子說:“久違的老同窗,今日重逢真讓我太高興了,今天請您光臨我家,我好好地供養您鮮奶。”舍利子卻婉言謝絕道:“老同學您有這顆心就可以了,非常感謝,但,您家我是不會去的。”能持子疑惑不解地問:“爲什麼不去我家?我們分別這麼久了,好不容易有一見面的機會,爲什麼不到我家去好好聚餐?如果您不去,我心裏十分難過的,您不要拒絕老同學的盛情,好不好?”舍利子說:“因爲現在我們彼此的行爲(Kiriya)完全不同,你現在的行爲全是不如法的,借職權暴斂賦稅,害了許多衆生等等。從禮儀上,我們可以打招呼,但去你家沒多大意義。”能持子強辯道:“舍利子,您不要這麼說,我是一個在家人,在家人的生活需要很多消費,不得不作一些事,否則,生活無法解決。您看,我上有父母,下有妻兒奴仆親眷,周圍有親戚朋友,都要靠我維持他們的生活;上面還要依靠國王,依靠國王必須護持土地,護持土地則經常要供養土地神、護法神,還要經常供養沙門、婆羅門等,還有許多事情要作,這樣,若去如理如法的行事,怎麼能行?”舍利子告訴他:“既然這樣。我問你問題,你能否好好回答我?”“可以,我一定好好回答。”“你剛才說你爲了你的父母、妻子、奴仆、親朋等不得不造業,那麼,譬如你爲父母造了很多的惡業,還沒來得及忏悔便死了,隨業墮入了地獄,此時,閻羅君以各種兵器擊打殘害你,你非常難忍,就祈求閻羅君不要打殺你,你不是爲自己而是爲父母而造業的,閻羅君會不會原諒你,放寬你?”“舍利子,這肯定是不會放寬的,只有自作自受。”“那麼,我再問你,一個人爲贍養父母去如理如法地行事,自己與父母即生中都能得到很大的安樂,父母也高興,自己也積累了很多資糧,人享受生活不一定造惡業,如果這樣,父母是否很高興?”“如果你爲妻子親眷等造惡業,隨惡業而墮惡趣,閻羅君會不會因爲是爲別人造業而不打你懲罰你?”“那肯定不會放過我的。”“那如果你爲了他們而如理如法地去行持,他們也會善待你,這個沒有什麼疑義吧?”“確實沒有什麼疑義。”通過舍利子一步深入一步的點化,終于使他如夢初醒,覺得自己爲父母、妻子、親朋、眷屬等造了很大的惡業,頓時生起很大的後悔心,一時忍不住內心的痛悔,在舍利子面前嗚嗚痛哭起來,邊苦邊用衣服揩著淚水,並于舍利子前忏悔:“舍利子,我的行爲確實不如法,最近,我又娶了一個小妾,爲此也造了很大的惡業。現在,我願把她好好打發回娘家,在您面前受持五戒。”舍利子也慈悲地攝受了他,爲他授了五戒。如此圓滿地調伏了能持子後,舍利子便返回了。

  過了很久,一次,舍利子來到印度南方的森林中,有一位從王舍城來的比丘,他遙見舍利子後,心裏非常歡喜,馬上趨前頂禮。舍利子問他:“你從何處來?”“從王舍城來。”“那你知道王舍城的能持子嗎?”“知道,知道,是尊者以前的同窗好友,後來,受了居士戒。”“他現在仍舊對佛陀和正法具有很大的信心和歡喜心嗎?他的身體生活各方面都好嗎?”“能持子對佛陀和正法還是很有信心和歡喜心的,但他的身體患了重病,看來是很危險。”舍利子聽後,立刻披上法衣前往王舍城。時能持子重病臥床,看見尊者親臨探病,非常歡喜,欲起不得。舍利子連忙搖手示意:“不要起來,不要起來,我在一邊坐就是了。”舍利子親切地詢問:“老同學,你是否覺得很痛?比以前稍有好轉嗎?……”如是詳詳細細輕聲細語地詢問了他的病情飲食等。能持子有氣無力地說:“舍利子,我現在已經病得不行了,晝夜都是特別的痛……”歇了一會又說道:“我的頭痛得比一個大力氣的人用繩子緊緊捆綁一個毫無力氣人還痛;我的肚子痛得比屠夫把牦牛的內髒全掏出來再塞進去還痛,非常地難忍;我的渾身滾燙得象兩個大力人把我拖在熊熊燃燒的烈火裏一樣滾燙。病情愈來愈重,沒有一點好轉,看來,活命無望了。”舍利子對他說:“能持子,我問你,你好好地回答。你覺得地獄(Niraya)與餓鬼(Peta)哪個好?“餓鬼好一點。”“餓鬼與傍生呢?”“傍生好一點。”“傍生與人呢?”“人好。”……這樣依次問到欲界的最後梵天,能持子說:“生在梵天是最好的。”舍利子鄭重地告訴他:“如果你覺得梵天的果位最好,那就好好聽我給你傳授四無量心的教言,你好好作觀,肯定能轉到天界。”(藏文中有廣明,此處從略)傳完教言後,舍利子就往回返。此時,世尊觀知舍利子沒有對他傳究竟的法,只能升天,不能得聖果,馬上顯示神變,在舍利子走後,顯現在能持子前。能持子見到世尊生起無比的歡喜心,佛爲他傳了相應的法,能持子得到了無來果位(Anagami)。世尊又顯示神變比舍利子先到,坐在那裏等舍利子。舍利子來到佛前,世尊問:“你哪兒去了?”“世尊我去給能持子傳法了。”“你傳的法不究竟,在你走之後,我又去給他傳了法,他得到了聖果。”舍利子贊歎:“善哉!善哉!如來神變無比,如來度衆無邊!”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世尊,能持子以何因緣生于富貴之家,對佛生起歡喜心?請爲我等宣說。”世尊告曰:“此乃前世的願力所致。很早以前,無爭城的龍天國王治理朝政,整個國家安泰和平,君臣齊心合力,人民無爭無怨。這時,他手下有位大臣,常借王權,暴斂賦稅,生活奢侈,放蕩閑樂。有一個窮人見了,覺得應該積累一些善法,後來遇到了一位獨覺,他也盡力作了供養,供畢獨覺顯示神變飛走了。他觀想自己在獨覺前頂禮發願:以今供養獨覺的善根,願我將來生于富貴之家,能象國王手下的大臣那樣,依仗權勢享受美好的生活。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窮人就是現在的能持子。還有一段因緣,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他皈依佛門受了居士戒,臨終時發願:願在釋迦佛出世時,令佛歡喜。當時的這位居士就是能持子,以兩世的願力成熟故,他今生先作大臣,依仗國王的權勢暴斂民稅奢侈享樂,後來遇佛生歡喜心得證聖果。”其因緣如是也。

   (79) 極 賢

   ——佛臨涅槃 調化證果

  

   佛爲兜率天子時,叁十叁天(Tavatinsa)中有一幹達國,國王名叫極喜,他經常對帝釋天奏樂供養。兜率天子觀察因緣後,降臨人間。帝釋天告訴極喜:“極喜呀,兜率天子已到人間投胎,不久他將會降生,對南贍部洲衆生普降妙法甘露,你也應到人間去投胎,將來也能得到甘露妙法。”極喜國王說:“帝釋天呀,我正忙于音樂,暫時沒有時間,以後有空再說吧。”他沒有去。

  此時有外道自然派的行者名極賢,當地的很多人們對他象阿羅漢一樣恭敬供養。在他所住的城邊有一無熱惱的大海池,池中的天龍及衆神也恭敬他,他有時到海邊自由自在地生活,有時到海邊的昙花園裏觀賞。此時,世尊已降生于人間。帝釋天告訴極喜:“極喜呀,現在大菩薩已降生了,我們應該去供養他。”極喜又對帝釋天說:“帝釋天呀,我現在忙于音樂,沒有時間,以後再去吧。”世尊降生後,依世尊的功德,昙花園裏的很多昙花開始發芽生長。當昙花開始發芽時,這個外道想:在我祖先的遺言裏對昙花盛開有兩種說法:一是有轉輪王出世,二是有如來出世。而此時昙花已發芽,馬上會盛開,這是自己的福報所顯現的吧?他心想:我可能是轉輪王或是佛。他暗自得意。

  這時世尊看到老病死的痛苦後,就發心到森林裏去修行。帝釋天又告訴極喜:“極喜呀,現在我們的大菩薩觀察老病死的痛苦後,到森林裏去修行了,我們應該去親近他。”極喜又說:“帝釋天呀,現在我忙于音樂,以後有機會再去吧,現在還不能去。”

  後來,世尊于菩提樹下證得了無上菩提果位,爲很多衆生轉*輪。帝釋天又告訴極喜:“極喜呀,世尊現已開始爲衆生轉*輪了,我們也應該去聽法吧!”極喜仍舊說:“帝釋天呀,我現在忙于音樂,暫時不能去。”(譯者:有些人,別人勸他來學院,他總說:“不行呀,我現在還要上班,以後再去吧。”可很多人中間就已經死了,所以,求法應立即求。)

  世尊轉*輪時,昙花園裏昙花已全部盛開,香氣遍滿一由旬左右,這時自然派的外道極賢以爲肯定是自己福報所顯現。

  後來,世尊到處廣轉*輪度化衆生,去了很多很多的地方,象鹿野苑、王舍城、舍衛城、嘎雅過日等先後度化了五大比丘,八萬天子,目犍連和舍利子以及他們各自的眷屬二百五十等人。時舍衛城有一沙彌(Samanera),證得阿羅漢果位,具有種種神變,他依靠神變到各個地方去采花摘果,供養僧衆(Sangha-dana)和自己的堪布。有一次,他到無熱惱海池旁邊去准備找水果,被外道極賢看見了立即呵責:“這是我的地盤,你不能到這個地方。”沙彌說:“這不是你的地方,這是我們公衆享用的地方,你不能擅自獨用。”外道與沙彌都說是自己的,由此而僵持不下,後來外道極賢說:“既然如此我們比賽神變,誰的神變厲害,地盤就算誰的。”結果外道…

《百業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