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極賢輸了,沙彌便到花園裏去自在地享樂。
此時,世尊的度衆事業將圓滿,准備趨入涅槃,便到了俱舍拉城市,(譯者:泰國有佛涅槃時的像,北京臥佛寺的身像一樣,當時我看到佛的身像很痛苦,實在忍不住掉下了眼淚。)這時佛想:我一生中該調化的衆生基本上已調化了,現在還有最後兩位,一個是叁十叁天(Tavatinsa)的極喜,一個是昙花園的外道極賢。世尊思維:叁十叁天(Tavatinsa)的極喜比較傲慢(Atimana),他肯定不會下來,我幹脆上去度化他。(譯者:所以,法王如意寶(Cinta Mani)出去時有這樣的意義,有些高僧大德、居士到我們學院來聽我們傳法,他們沒有這個緣份;而法王出去時,他們就可以得到調化。)到了叁十叁天(Tavatinsa)幹達國王極喜的宮殿門口,世尊又想:極喜是很傲慢的,如果沒有化現另一身相,直接顯示自己身相的話,他肯定不會恭敬。故世尊幻化成另一幹達國王的身相,手拿綠寶石的千弦琵琶對極喜說:“我們賽琴吧。”極喜聽到後,一看是與他同樣的人,馬上想通過比賽折服他,便喊他進來,二人都拿著一樣的千弦琵琶,開始比賽。比賽中,極喜的琴弦斷了一根,照樣能奏出不變的妙音,佛陀化身的琴弦斷了一根同樣能奏出妙音,直到最後,只剩一根琴弦時,他們都仍能奏出妙音,但沒有琴弦時,佛陀化身依然能奏出不變的妙音。極喜卻不能奏出妙音了,他的傲慢倏然消失了,心想:琴弦一根也沒有了,他竟然仍能彈出妙音,便對佛的化身“極喜”生起了歡喜心。這時,世尊才把自己的身相顯現出來。極喜對世尊生起了很大的敬信心,于佛前恭敬祈求傳法,佛陀也根據他的根基意樂,傳了相應的法,他立即摧毀薩迦耶見,獲得了預流果位。
外道極賢,此時看到昙花已全部枯萎,心裏生起了很大的痛苦,心想:我原來身體很好的時候,昙花全開得很好,我現在已一百二十歲了,而昙花也漸趨枯萎,看來,我肯定會在短時間內去世了。他心裏非常憂愁、痛苦,不禁恸哭起來。這時,有一個對他生歡喜心的天人告訴他:“你不要憂傷,昙花盛開不是因你的福報因緣而來,這裏是金輪王的地方,金輪王或佛陀出世時,昙花發芽;金輪王開始執政或菩薩現證菩提時,昙花完全盛開;金輪王逝世或如來涅槃時,昙花枯萎。昙花的綻開、凋落非依你的福報,而是依釋迦牟尼佛的福報而顯現的。釋迦牟尼佛要在今晚趨入涅槃,故昙花枯萎了,你不要這樣痛苦、憂愁,也不要這樣哭喊。”他聽到後心想:我心裏有許多疑惑,而佛陀今晚欲趨入涅槃,我應馬上去親近、拜見佛陀,佛陀一定能解除我心裏的許多疑惑。便立即前往俱舍拉城。此時,世尊的色身在這裏,阿難尊者在門外守護。外道極賢從很遠的地方看到了阿難尊者,便祈求:“我聽說佛欲入涅槃,而我有很多疑問請教佛陀,我相信佛陀能斷除我的疑惑,如果不是很麻煩的話,祈求尊者一定允許我拜見佛陀。”阿難尊者觀知世尊的化身還沒有回來,所以想盡一切辦法阻止外道極賢進去拜見。極賢再叁祈求進去拜見世尊,阿難尊者告訴極賢:“你不要這麼作,佛陀現在身體不是很好,你不要去麻煩佛陀。”極賢又再叁祈求:“尊者,你不要這麼說,因佛出世極難得,佛陀馬上要入涅槃,如今若沒有見到世尊的話,很可惜。我心裏有很多疑問,無論如何,如果不是太麻煩的話,請尊者給我一個機會去見佛陀。”阿難尊者再叁勸阻,極賢仍再叁祈求。此時,世尊已從叁十叁天(Tavatinsa)返回,佛有天耳,知內外聲音,聽到阿難把極賢擋于門外,佛告阿難:“讓他進來吧,我接見外道是最後一次了,我用“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語傳比丘戒也是最後一次了。”阿難應諾,把外道極賢帶了進來。極賢十分高興,于世尊前恭敬頂禮,並請問世尊:“現在外道有六大宗派,各有不同觀點,請世尊開示,他們哪些是對的?”世尊告極賢:“我從二十九歲出家精進修行至今五十多年,已度化了很多衆生,對法和非法能無誤取舍,象我們這樣的法門,外道確實是沒有的。”世尊對極賢詳細講了八菩提支的很多教言,講完後,外道極賢的一切障礙、疑惑和邪見,已全部斷盡。得到無垢法要,他又在阿難尊者前祈求:“尊者是佛陀最主要的弟子,我願在佛陀教法下出家,請尊者攝受。”阿難尊者便去世尊前祈求:“外道自然派的極賢願在佛陀教法下出家,受持具足戒,請佛陀慈悲攝受他。”如是祈求後,世尊便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語爲極賢傳了比丘戒,又傳了一些教言。刹那間,極賢成爲身著法衣,手持缽盂的出家人,精進修持,獲證阿羅漢果位。在他的境界中:黃金與牛糞相等,虛空與手掌無別,諸天齊贊他的功德。這時,他想:佛陀今晚示現涅槃的話,我住世也無意義,不如提前趨入涅槃好一點(羅漢生死是自在的)。我應該對自己的身體作五種加持後趨入涅槃,他發願:我于佛前趨入涅槃後,一、所有外道皆無法接近我的遺體,若外道來時我的遺體周圍有大水圍著,使他們無法靠近;二、若內道道友來則可以接近我的遺體;叁、我的遺體內道者能擡動;四、外道擡不動我的遺體;五、火化(Sarira Nissanda)時,內道派梵淨行者能把我的遺體點燃和熄滅,而外道派無法作到。他作了五種加持後,即趨入了涅槃。很多人聽說極賢涅槃了,外道派說是他們的尊者,在路邊、街頭、各個地方舉行了隆重的儀式,並准備迎回他的遺體;但佛教內道說是自己的尊者,二派爭執相持。後來佛教內道人說:“如果是你們的尊者,你們親自來把他的遺體擡走吧。”外道過來時,極賢尊者的遺體周圍全是大水,他們無法靠近;佛教內道梵淨行者去時則可以靠近。他們對外道說:“看,不是你們的尊者吧,如果是你們的尊者,你們爲什麼進不來?現在依靠我們的加持,你們進來吧。”外道們依靠內道者的加持,得以接近尊者的遺體,進來後,內道者說:“如果是你們的尊者,你們就把尊者的遺體擡走吧。”但外道千百萬人也擡不動,內道者又說:“你看,這不是你們的尊者吧,如是你們的尊者,你們爲什麼擡不動?”內道者便輕松地擡起了尊者的遺體去火化(Sarira Nissanda)。到了火化(Sarira Nissanda)場,內道者又說:“如果是你們的尊者,請你們把尊者的遺體點燃吧。”但外道怎麼也點不燃,內道者又說:“不是你們的尊者,如果是你們的尊者,你們爲何點不燃?你們看著我們點燃。”他們邊說邊引起了火,火燃得正旺時,內道者對外道們說:“如果是你們的尊者,你們用牛奶把火熄滅吧。”但外道怎麼也熄不滅。內道者又說:“你們看,不是你們的尊者,是我們的尊者,我們可以用牛奶把火熄滅。”他們邊說邊用牛奶把火熄滅了。“如果是你們的尊者,你們可以把骨灰拿去供養。”但外道怎麼也看不見骨灰。內道者說:“說明不是你們的尊者,是我們的尊者,我們供養。”說畢,內道梵淨行者把尊者的骨灰拿來作了各種各樣的供養。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前後因緣。世尊告諸比丘:“這是他前世的發願力。在賢劫人壽二萬歲時,印度鹿野苑有一位直智國王,他手下的一位大臣生了一個很莊嚴的孩子,具有叁十二相,八十隨好⑴,大臣爲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依其種姓取名迦葉,大臣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喂養他。後來相士對迦葉預言:“這孩子如果出家將成爲如來正等覺,若在家則是轉輪聖王。”當時,有一個小時候就與迦葉要好的婆羅門孩子¾¾無憂,聽到相士的授記後,覺得自己要與他生生世世在一起,便告訴迦葉:“您將來去森林中苦行的話,不要舍棄我,一定要帶我去。”迦葉心裏想:在涅槃時我不能舍棄他,但現在我不能答應他。于是在表面上答應了他。迦葉觀察到人生的老病死之痛苦,便發
注:⑴ 八十隨好: 1)指爪狹長,薄潤光潔2)手足之指圓而纖長、柔軟、3)手足各等無差, 諸
指間皆充密4)手足光澤紅潤5)筋骨隱而不現6)兩踝俱隱7)行步直進,威
儀和穆如龍象王8)行步威容齊肅如獅子王9)行步安平猶如牛王10)進止儀
雅宛如鵝王11)回顧必皆右旋如龍象王之舉身隨轉12)肢節均勻圓妙13)骨
節交結猶如龍盤14)膝輪圓滿15)隱處之紋妙好清淨16)身肢潤滑潔淨17)
身容敦肅無畏18)身肢健壯19)身體安康圓滿20)身相猶如仙王,周匝端莊
光淨21)身之周匝圓光恒自照耀22)腹形方正、莊嚴23)臍深右旋24)臍厚
不凹不凸25)皮膚無疥癬26)手掌柔軟足下安平27)手紋深長明直28)唇色
光潤丹晖29)面門不長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嚴30)舌相軟薄廣長31)聲音
威遠清澈32)音韻美妙如深谷響聲33)鼻高且直,其孔不現34)齒方整鮮白35)
牙圓白光潔鋒利36)眼淨青白分明37)眼相修廣38)眼睫齊整稠密39)雙眉
長而細軟40)雙眉呈绀琉璃色41)眉高顯形如初月42)耳厚廣大修長輪埵成
就43)兩耳齊平離衆過失44)容儀令…
《百業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