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世尊若人作如是問。我當答言。衆生界數如如來界。文殊師利。若複問汝衆生界廣狹雲何。汝雲何答。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人作如是問。我當答言。如佛界廣狹。文殊師利。若複問汝衆生界系在何處。當雲何答。世尊。我當答言。如如來系衆生亦爾。文殊師利。若複問汝衆生界住在何處。當雲何答。世尊。我當答言。住涅槃界
這時文殊師利對佛說:世尊,您放光加持我的神力,這種稀有的光明不是顔色也不是形狀,不是來也不是去,不是動也不是靜,不是眼見不是聽聞不是感覺不是認知,一切衆生都觀看不到,沒有歡喜沒有畏懼也沒有任何分別。我應當承佛威神,藉由佛陀的加持來訴說這種殊勝微妙光明,讓衆生得以了解進入無想慧。
這時佛告訴文殊師利說:很好,很好,你快述說,我爲你高興。
文殊師利對佛說:世尊,這個佛加持的光明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就是如來,如來就是一切衆生。世尊,我就是這樣修行般若波羅蜜的。
這時佛告訴文殊師利:善男子,你今天就是如此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我現在問你,如果有人問你衆生世界的數量種類有多少,你怎麼回答?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如果有人這麼問,我就回答:衆生界的數量就是如來界的數量。
佛說:文殊師利,如果有人問,衆生世界的寬窄如何,你怎麼回答?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如果有人這麼問,我會回答他:衆生界和佛世界的寬窄一樣。
佛說:文殊師利,要是又有人問,衆生界位置在哪裏?你怎麼回答?
文殊師利說:世尊,我會回答說,佛世界在哪裏,衆生界就在那裏。
佛說:文殊師利,如果又有人問你,衆生界依止在哪裏,你如何回答?
文殊師利說:世尊,我會回答,依止涅槃界處。
佛告文殊師利。汝如是修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有住處不。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羅蜜無有住處。佛告文殊師利。若般若波羅蜜無住處者汝雲何修。雲何學。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般若波羅蜜有住處者。則無修學。佛告文殊師利。汝修般若時。有善根增減不。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無有善根可增可減。若有增減則非修般若波羅蜜。世尊。不爲法增不爲法減。是修般若波羅蜜。不斷凡夫法不取如來法。是修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世尊般若波羅蜜。不爲得法故修。不爲不得法故修。不爲修法故修。不爲不修法故修。世尊。無得無舍。是修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不爲生死過患。不爲涅槃功德故世尊。若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不取不受不舍不放。不增不減不起不滅故。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作是思惟。此法上此法中此法下。非修般若波羅蜜。何以故。無上中下法故。世尊。我如是修般若波羅蜜。
佛對文殊師利說:你這樣的修行般若波羅蜜,而般若波羅蜜有所依止之處嗎?
文殊師利說:世尊,般若波羅蜜沒有依止之處”
佛對文殊師利說:如果般若波羅蜜沒有依止之處,那你如何修行,怎麼學習呢?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如果般若波羅蜜有一定的依止住處,就不是修學般若波羅蜜了。
佛對文殊師利說:你修行般若波羅蜜時,善根有增減嗎?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並沒有善根可增可減,如果有任何的善根增減發生,就不是修般若波羅蜜了。世尊,善根並不會因爲修法才增加,善根也不會因爲修法而減少,這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不斷滅凡夫法也不執取如來法,才是修學般若波羅蜜。爲什麼呢?世尊,般若波羅蜜不是爲了得到法才修學,也不是爲了不得到法而修學;不是爲了修行而修,也不是爲了不修行而修。世尊,沒有任何得到也沒有任何舍棄,是修學般若波羅蜜。爲什麼呢?不是爲了恐懼生死輪回而修,也不是爲了求取涅槃功德而修。世尊,應該這樣來修學般若波羅蜜,一切不取,不受,不舍,不放,不增,不減,不起,不滅。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有這樣的想法,這是上等法門,這是中等法門,這是下等法門,他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爲什麼呢?本來就沒有上中下法的分別。世尊,我就是這樣修行般若波羅蜜的。
佛告文殊師利。一切佛法非增上耶。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佛法菩薩法聲聞法緣覺法乃至凡夫法皆不可得。何以故。畢竟空故。畢竟空中。無佛法凡夫法。凡夫法中無畢竟空。何以故。空不空不可得故。佛告文殊師利。佛法無上不。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無有一法如微塵許名爲無上。何以故。檀波羅蜜檀波羅蜜空。乃至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空。十力十力空。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乃至薩婆若薩婆若空。空中無無上。無上中無空。空不空畢竟不可得故。世尊。不可思議法是般若波羅蜜。佛告文殊師利。汝不思惟佛法耶。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若思惟佛法我則見佛法無上。何以故。無上無故。世尊。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畢竟不可得。一切佛法亦不可得。不可得中無可得不可得故。世尊。般若波羅蜜中凡夫乃至佛。無法無非法。我當思惟何法。佛言。善男子。若無思惟。汝不應說此凡夫法此緣覺法。乃至不應說此是佛法。何以故。不可得故。世尊。我實不說凡夫法乃至佛法。何以故。不修般若波羅蜜故。
佛對文殊師利說:一切佛法不都是增上法嗎?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佛法、菩薩法、聲聞法、緣覺法乃至凡夫法都是不可得的。爲什麼呢?因爲這些法都是畢竟空的,畢竟空的境界中沒有佛法,也沒有凡夫法,而凡夫法中沒有畢竟空。爲什麼呢?空,不空都是不可得的。
佛對文殊師利說:佛法是最至高無上的嗎?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沒有任何一種法,甚至是像微塵一樣微小的法,叫做至高無上的法門。爲什麼呢?布施波羅蜜是畢竟空,乃至般若波羅蜜是畢竟空,如來十力是畢竟空,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乃至于連一切智菩提也是畢竟空不可得。在這究竟空的境界中,沒有至高無上,而至高無上之中沒有空,但是空、不空都是不可得的。世尊,這個不可思議的法門就是般若波羅蜜。
佛問文殊師利:你不思惟佛法嗎?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我若是思惟佛法,我就會見到佛法的至高無上。爲什麼呢?至高無上的法是不存在的。世尊,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都是畢竟空不可得的,一切佛法也都是畢竟空不可得的,在不可得的境界中並沒有可得或是不可得。世尊,般若波羅蜜中,沒有凡夫乃至沒有佛,無正法也無非法,那我該思惟什麼樣的法呢?
佛說:善男子,如果你沒有去思惟法,你不應該說這個是凡夫法,這個是緣覺法,乃至不應該說這個是佛法,爲什麼呢?因爲所有法都是空不可得的。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我其實沒有宣說凡夫法乃至宣說佛法,爲什麼呢?因爲我不修般若波羅蜜的緣故。
佛言。善男子。汝亦不應作如是意。此欲界此色界此無色界。何以故。不可得故。 世尊。欲界欲界性空。乃至無色界無色界性空。空中無說我亦無說。世尊。修般若波羅蜜。不見上不見不上。何以故。世尊。修般若波羅蜜。不取佛法不舍凡夫法。何以故。畢竟空中無取舍故。佛告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說深般若波羅蜜。此是菩薩摩诃薩印。文殊師利。若善男子善女人。非于千萬佛所深種善根得聞此法。乃于無量無邊佛所深種善根乃得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不生怖畏。 文殊師利複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威神當更說甚深般若波羅蜜。佛告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恣聽汝說。
佛說:善男子,你也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這是欲界、這是色界、這是無色界。爲什麼呢?這些都是空不可得的。
文殊師利說:世尊,欲界是空不可得的,乃至無色界都是空不可得的。空中沒有任何說法所以我也無所說法。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沒有見到上也沒有見到不上。爲什麼呢?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不會只執取佛法,也不會舍棄凡夫法。爲什麼呢?在畢竟空的境界中,並沒有取或舍的分別啊!
佛對文殊師利說:很好很好,你能這樣的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這就是菩薩摩诃薩的法印啊。文殊師利,任何善男子善女人,沒有在千萬佛所種下善根,是不能得聞此法的。乃至在無量無邊佛土種下善根,才能聽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而不生恐懼。
文殊師利又秉告佛說:世尊,我憑借佛的威神力,應當再說甚深般若波羅蜜法門。
佛說:很好很好,文殊師利,我們就聽你宣說吧。
…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