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P3

  ..續本文上一頁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不得法生是修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諸法無有生故。若不得法住是修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諸法如實故。若不得滅是修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諸法寂滅故。世尊。若不得色是修般若波羅蜜乃至不得識是修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一切諸法如幻如焰故。世尊。若不得眼是修般若波羅蜜。乃至不得意是修般若波羅蜜。若不得色乃至法。不得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不得法界意識界。是修般若波羅蜜。若不得欲界是修般若波羅蜜。乃至無色界亦如是。世尊。若不得檀波羅蜜。是修般若波羅蜜。乃至不得般若波羅蜜。是修般若波羅蜜。若不得佛十力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修般若波羅蜜。何以故。內空故。乃至無法有法空故。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如果不得一法生起,無一法可得,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爲什麼呢?一切法本來就沒有生。若是不得一法安住,不依止于任何一法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爲什麼呢?一切法本來就真實存在。如果如果不得一法滅除,不滅除一切法,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爲什麼呢?一切法本來就寂滅畢竟空。世尊,如果不得色陰,不著于色陰就是修般若波羅蜜,乃至不得識陰、不著于識陰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爲什麼呢?一切諸法如幻術,如火焰空不可得。世尊,如果不得眼識,不著于眼識就是修般若波羅蜜,乃至不得意識,不著于意識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如果不著于色塵乃至于法塵,不著于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不著于法界意識界,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若了解欲界畢竟空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乃至了解無色界也是畢竟空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世尊,若是明白布施波羅蜜也是畢竟空,這樣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乃至明白般若波羅蜜也是空無一法,這樣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如果明了如來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也是空不可得,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爲什麼呢?一切體性都是原本空寂,乃至無法和有法都是畢竟空,不可得的。

  

  世尊。若得生住滅。非修般若波羅蜜。若得五陰十二入十八界。非修般若波羅蜜。若得欲界色界無色界。非修般若波羅蜜。若得檀乃至般若。若得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非修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以有得故。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疑不怖不退。當知是人久于先佛深種善根。

  

  世尊,如果有任何法生起、安住、滅除的想法,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如果認爲五蘊十二入十八界有任一可取,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若是認爲欲界、色界、無色界可得可知,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若是認爲布施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有所可得可知,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爲什麼呢?因爲認爲有所可得的緣故。

  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聽聞這個甚深般若波羅蜜法門,不驚恐不懷疑不怖畏不退墮應該知道這個人自久遠以來在許多佛前已種下善根。

  

  文殊師利複白佛言。世尊。若不見垢法淨法不見生死果不見涅槃果。不見佛不見菩薩不見緣覺不見聲聞不見凡夫。是修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一切諸法無垢無淨。乃至無凡夫故。世尊。若見垢淨乃至見凡夫。非修般若波羅蜜。世尊。若見垢法差別淨法差別。乃至見佛差別。凡夫法差別。非修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般若波羅蜜無差別故。

  

  文殊師利又秉告佛說:世尊,若是不執著區分染汙或是清淨,不執著區分生死苦空或是涅槃常樂,不執著區分佛、菩薩、緣覺、聲聞、凡夫之差別,就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爲什麼呢?一切諸法本自無垢無淨,乃至無凡夫。(衆法都是衆生內心自行分別取舍的關系顯現,才不見實相啊!)世尊,如果見到幹淨和染汙,乃至見到凡夫,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世尊,如果見到染汙和幹淨的差別,乃至見到凡夫的差別,就不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爲什麼呢?般若波羅蜜是沒有任何差別相的!

  

  佛告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是真修行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汝雲何供養佛。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幻人心數滅我則供養佛。佛告文殊師利。汝不住佛法耶。  文殊白佛。佛無法可住。我雲何住。佛告文殊師利。若無法可得誰有佛法。文殊白佛言。世尊。無有有佛法者。佛告文殊師利。汝已到無所著乎。文殊師利白佛。無著則無到。雲何世尊問已到無著。佛告文殊。汝住菩提不。文殊白佛言。世尊。佛尚不住菩提。何況我當住菩提乎。佛告文殊師利。汝何所依作如是說。文殊師利白佛。我無所依作如是說。佛告文殊。汝若無依爲何所說。文殊白佛。如是世尊。我無所說。何以故。一切諸法無名字故。

  

  佛告訴文殊師利:很好很好,你是真的修行般若波羅蜜啊!文殊師利,那你如何供養佛呢?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如果虛幻的人心都除滅妄想,我就是供養佛了。

  佛對文殊師利說:你不安住于佛法嗎?

  文殊師利說:佛都不住一法,我有什麼法可以安住呢?

  佛告訴文殊師利:若是無佛法可得,那誰有佛法呢?

  文殊師利說:沒有人有佛法

  佛問文殊師利:你已經到達無所著的境界了嗎?

  文殊師利回答:無所著本身就無法到達,爲何世尊還要問我是否已到達無著的境界呢?

  佛問文殊師利:你是否住于菩提?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佛尚且不住菩提,何況我呢!

  佛問文殊師利:你是憑借什麼來做出這些回答的呢?

  文殊師利回答:我並沒有根據什麼來做出這麼回答。

  佛問:你既然沒有任何根據,那你爲何還有說法呢?

  文殊師利秉告佛說:是這樣的,世尊,我其實並無所說。爲什麼呢?一切諸法並沒有名字啊!

  

  爾時長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诃薩聞此深法。不驚疑怖畏。必定得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不。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摩诃薩聞此深法。不驚疑怖畏。得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不。爾時有天女名無緣。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此深法。不驚疑怖畏。當得聲聞法緣覺法菩薩法佛法不。爾時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若諸菩薩摩诃薩聞此深法。不驚疑怖畏。必定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善男子善女人。當爲大施主第一施主勝施主。當具足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當具諸功德成就相好。自不怖畏令人不怖畏。究竟般若波羅蜜。以不可得無相無爲成就第一不可思議法故。

  

  這時長老舍利佛對佛說:世尊,如果菩薩聽聞此甚深法門,不驚疑怖畏,是否就接近無上正等正覺的成就了嗎?

  這時彌勒菩薩問佛:世尊,如果菩薩聽聞此甚深法門,不驚疑怖畏,是否就接近無上正等正覺的成就了嗎?

  這時有天女名爲無緣,亦問佛: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聽聞此法門,不驚疑怖畏,是否就應當得到聲聞法緣覺法菩薩法佛法嗎?

  這時佛告訴舍利佛:是啊是啊,舍利佛,如果菩薩聽聞這甚深法門,不驚疑怖畏,一定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一定成爲個大布施主、第一布施主、最殊勝的布施主,也同時具足其它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等波羅蜜,也具足功德,成就相貌端好,自然不怖畏,也讓別人不怖畏,究竟明了般若波羅蜜,以不可得無相無爲而成就第一不可思議的法門。

  

  佛告文殊師利。汝何所見何所樂。求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無見無樂故求菩提。佛告文殊師利。若無見無樂亦應無求。文殊白佛。如是世尊。我實無求。何以故。若有求者是凡夫相。佛告文殊師利。汝今真實不求菩提耶。文殊白佛。我真實不求菩提。何以故。若求菩提是凡夫相。佛告文殊師利。汝爲定求爲定不求。文殊白佛。若言定求定不求。定求不求定。非求非不求。是凡夫相。何以故。菩提無住處故。佛告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說般若波羅蜜。汝先已于無量佛所。深種善根久修梵行。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汝所說行。  文殊白佛。我不種善根不修梵行。何以故。我若種善根則一切衆生亦種善根。我若修梵行則一切衆生亦修梵行。何以故。一切衆生則梵行相。佛告文殊師利。汝何見何證說如是語。文殊白佛。我無見無證亦無所說。世尊。我不見凡夫不見學不見無學。不見非學非無學。不見故不證。

  

  佛對文殊師利說:你爲了要見證什麼,或是爲了得到什麼快樂,而求取無上正等正覺?

  文殊師利說:我並沒有爲了要見證,或是得到快樂,而求取無上正等正覺。

  佛問:如果不要任何見證,也不要得到快樂,照理來說應該是無所求。

  文殊師利說:是的,世尊,我實際上是無所求的。爲什麼呢?若有所求,…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說法滅盡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