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P4

  ..續本文上一頁就是凡夫相。

  佛問:你是真的不求菩提嗎?

  文殊師利回答:我是真的不求菩提。爲什麼呢?如果有心求菩提,就是凡夫相。

  佛問:你是肯定求取菩提還是肯定不求取菩提?

  文殊師利回答:如果說是肯定求或是肯定不求,肯定求或是不求肯定,不求或是非不求,都是凡夫相。爲什麼呢?菩提沒有依止之處。

  佛告訴文殊師利:很好很好,你能這樣的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你之前已經于無量佛國種下甚深的善根,而且長久修習清淨梵行,所有菩薩也應該像你所說的那樣去做。

  文殊師利說:我不種善根也不修梵行,爲什麼呢?我如果種善根則一切衆生也種善根,我如果修梵行則一切衆生也修梵行。爲什麼呢?一切衆生就是梵行相。

  佛問文殊師利:你是有怎樣的見地或怎樣的修證能這樣說?

  文殊師利回答:我沒有見地,沒有修證,也無所說。世尊,我不分別凡夫,不分別有學也不分別無學,不分別非學不分別非無學,一切都不分別,所以沒有修證。

  

  爾時舍利弗白文殊師利。汝見佛不。文殊答舍利弗。我尚不見聲聞人。何況我當見佛。何以故。不見諸法故謂爲菩薩。舍利弗白文殊師利。汝今決定不見諸法耶。  文殊師利答舍利弗。大德大比丘。汝止不須複說。舍利弗白文殊師利。謂爲佛者是誰語言。文殊師利答舍利弗。佛非佛不可得。無有言者無有說者。舍利弗。菩提者不可以言說。何況有佛可言可說。複次大德舍利弗。汝說佛者是誰語言。此語言不合不散。不生不滅不去不來。無有一法可與相應。無字無句。大德舍利弗欲見佛者當如是學。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文殊師利所說。新發意菩薩所不能解。文殊師利答舍利弗。如是如是。大德舍利弗。菩提非可解。新發意者雲何當解。

  

  這時舍利佛問文殊師利:你是否見到佛?

  文殊師利回答:我連聲聞都不分別,何況是見到佛。爲什麼呢?不分別諸法才稱爲菩薩。

  舍利佛問:你現在決定不分別一切法的嗎?

  文殊師利回答:大德大比丘啊,請你停止,不要再問這個問題了。

  舍利佛又問:成佛成就是誰說出的?

  文殊師利回答:佛和非佛都是空不可得,沒有言者也沒有說者。舍利佛,菩提也不是言語文字可以形容的,更何況說有佛境界可形容可描述。而且,舍利佛,你問是誰言說成佛的,這些言語不合不散,不生不滅不去不來,沒有一法可以形容與之相應,不能用字用句書寫言說,大德舍利弗,欲見佛者應當如此修學。

  這時舍利佛問佛:世尊,文殊師利所說的法,初發心的菩薩不能了解啊。

  文殊師利回答:是啊是啊,舍利佛,大德舍利佛,菩提本來就是無法形容理解的,初發心的菩薩如何能了解呢。

  

  舍利弗白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不覺法界耶。文殊師利答舍利弗。諸佛尚不可得。雲何有佛覺法界。舍利弗。法界尚不可得。雲何法界爲諸佛所覺。舍利弗。法界者即是菩提。菩提者即是法界。何以故。諸法無界故。大德舍利弗。法界佛境界無有差別。無差別者即是無作。無作者即是無爲。無爲者即是無說。無說者即無所有。舍利弗白文殊師利。一切法界及佛境界。悉無所有耶。文殊師利答舍利弗。無有無不有。何以故。有及不有一相無相無一無二故。舍利弗白文殊師利。如是學者當得菩提耶。文殊師利答舍利弗。如是學無所學。不生善道不墮惡趣。不得菩提不入涅槃。何以故。舍利弗。般若波羅蜜畢竟空故。畢竟空中無一無二無叁無四。無有去來不可思議。大德舍利弗。若言我得菩提是增上慢說。何以故。無得謂得故。如是增上慢人不堪受人信施。有信人不應供養。舍利弗白文殊師利。汝何所依作如是說。文殊師利答舍利弗。我無所依作如是說。何以故。般若波羅蜜與諸法等故。諸法無所依以平等故。舍利弗白文殊師利。汝不以智慧除斷煩惱耶。文殊師利答舍利弗。汝是漏盡阿羅漢不。舍利弗言。不也。文殊師利言。我亦不以智慧除斷煩惱。舍利弗言汝何所依作如是說。不怖不畏。文殊師利言。我尚不可得。當有何我而生怖畏。舍利弗言。善哉文殊師利。快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

  

  舍利佛問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不覺知法界的存在嗎?

  文殊師利回答:諸佛是空不可得,怎麼會說有佛了覺法界呢?舍利佛,法界也是不可得,如何說有法界可以被佛覺知。舍利佛,法界就是菩提,菩提就是法界。爲什麼呢?一切法沒有邊界啊。大德舍利佛,法界和佛的境界沒有差別,沒有差別就是沒有造作,沒有造作就是沒有作爲,沒有作爲就是無爲,無爲就是無法可說,無法可說就是無所有啊!

  舍利佛問文殊師利:一切法界還有佛的境界都是無所有的嗎?

  文殊師利回答:不是有也不是沒有。爲什麼呢?有或沒有,一相或無相,不是一樣,也不是不同啊。

  舍利佛又問:如果這樣修學,可以得到菩提嗎?

  文殊師利回答:這樣的修學是無所學,不生于善道也不墮于惡道,不得菩提也不入于涅槃,爲什麼呢?舍利佛,因爲般若波羅蜜是畢竟空的緣故啊。畢竟空的境界中沒有一二叁四等分別,沒有來去,不可思議。大德舍利佛,如果有人說他得到菩提是增上慢的說法,爲什麼呢?菩提不可得卻妄說有得,這樣的增上慢人不能受人信仰布施,有信仰的人不應供養他。

  舍利佛又問:你到底憑借什麼而能說出這番話來?

  文殊師利回答:我無所依才能做如是說,爲什麼呢?般若波羅蜜與一切法是一樣的,一切法也是無所依,所以是平等的。

  舍利佛問:你不用智慧斷除煩惱嗎?

  文殊師利問舍利佛說:你是漏盡的阿羅漢嗎?

  舍利佛回答:不是。

  文殊師利說:我也不用智慧斷除煩惱。

  舍利佛問:你憑借什麼,能夠這樣說而不怖不畏呢?

  文殊師利回答:我尚且不可得,哪裏有我能生出怖畏呢?

  舍利佛贊歎:很好,文殊師利,趕快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法門吧。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言。善男子。有菩薩摩诃薩住菩提心求無上菩提不。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無菩薩住菩提心求無上菩提。何以故。菩提心不可得。無上菩提亦不可得。五無間罪是菩提性。無有菩薩起無間心求無間罪果。雲何有菩薩住菩提心求無上菩提。菩提者是一切諸法。何以故。色非色不可得故。乃至識非識亦不可得。眼不可得乃至意不可得色不可得乃至法不可得眼界乃至法界亦不可得。生不可得乃至老死亦不可得。檀波羅蜜不可得。乃至般若波羅蜜亦不可得。佛十力不可得。乃至十八不共法亦不可得。菩提心無上菩提皆不可得。不可得中無可得不可得。是故世尊。無菩薩住菩提心求無上菩提者。

  

  這時佛問文殊師利:善男子,有菩薩安住菩提心,求無上正等正覺嗎?

  文殊師利回答:沒有菩薩安住菩提心求無上正等正覺。爲什麼呢?菩提心不可得,無上正等正覺亦不可得。五無間罪實是菩提性,但是沒有菩薩發起無間心求無間罪業果報,所以哪裏有菩薩住菩提心求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即是一切法。爲什麼呢?色陰或非色陰是不可得的,乃至識陰或非識陰也是不可得;眼識不可得乃至意識不可得,色塵不可得乃至法塵不可得,眼界不可得乃至法界亦不可得。生不可得乃至老死亦不可得,布施波羅蜜不可得乃至般若波羅蜜不可得,佛的十力不可得乃至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也不可得,菩提心和無上正等正覺都是不可得。不可得的境界中之中沒有可得也沒有不可得的分別。所以世尊,沒有菩薩住菩提心求無上正等正覺。

  

  佛告文殊師利。汝意謂如來是汝師不。文殊師利白佛言。我無有意謂佛是我師。何以故。世尊。我尚不可得。何況當有意謂佛是我師。佛告文殊師利。汝于我有疑不。文殊白佛言。世尊。我尚無決定。何況當有疑。何以故。先定後疑故。佛告文殊汝不定言如來生耶。文殊白佛。如來若生法界亦應生。何以故。法界如來一相無二相。二相不可得故。文殊師利。汝信諸佛如來入涅槃不。文殊言。一切諸佛即涅槃相。涅槃相者無入無不入。佛告文殊師利。汝言諸佛有流轉不。文殊白佛言。世尊不流轉尚不可得。何況流轉當可得。佛告文殊師利。如來無心。唯如來前可說此言或漏盡阿羅漢及不退菩薩前可說此言。若余人聞。此語則不生信起驚疑。何以故。此甚深般若波羅蜜。難信難解故。

  

  佛告訴文殊師利:你認爲佛是你的老師嗎?

  文殊師利回答:我沒有生起認爲佛是我的老師的想法,爲什麼呢?世尊,我尚且不可得,何況有想法認爲佛是我的老師啊。

  佛問:文殊師利,你對我有什麼疑問…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說法滅盡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