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是凡夫相。
佛问:你是真的不求菩提吗?
文殊师利回答:我是真的不求菩提。为什么呢?如果有心求菩提,就是凡夫相。
佛问:你是肯定求取菩提还是肯定不求取菩提?
文殊师利回答:如果说是肯定求或是肯定不求,肯定求或是不求肯定,不求或是非不求,都是凡夫相。为什么呢?菩提没有依止之处。
佛告诉文殊师利:很好很好,你能这样的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你之前已经于无量佛国种下甚深的善根,而且长久修习清净梵行,所有菩萨也应该像你所说的那样去做。
文殊师利说:我不种善根也不修梵行,为什么呢?我如果种善根则一切众生也种善根,我如果修梵行则一切众生也修梵行。为什么呢?一切众生就是梵行相。
佛问文殊师利:你是有怎样的见地或怎样的修证能这样说?
文殊师利回答:我没有见地,没有修证,也无所说。世尊,我不分别凡夫,不分别有学也不分别无学,不分别非学不分别非无学,一切都不分别,所以没有修证。
尔时舍利弗白文殊师利。汝见佛不。文殊答舍利弗。我尚不见声闻人。何况我当见佛。何以故。不见诸法故谓为菩萨。舍利弗白文殊师利。汝今决定不见诸法耶。 文殊师利答舍利弗。大德大比丘。汝止不须复说。舍利弗白文殊师利。谓为佛者是谁语言。文殊师利答舍利弗。佛非佛不可得。无有言者无有说者。舍利弗。菩提者不可以言说。何况有佛可言可说。复次大德舍利弗。汝说佛者是谁语言。此语言不合不散。不生不灭不去不来。无有一法可与相应。无字无句。大德舍利弗欲见佛者当如是学。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文殊师利所说。新发意菩萨所不能解。文殊师利答舍利弗。如是如是。大德舍利弗。菩提非可解。新发意者云何当解。
这时舍利佛问文殊师利:你是否见到佛?
文殊师利回答:我连声闻都不分别,何况是见到佛。为什么呢?不分别诸法才称为菩萨。
舍利佛问:你现在决定不分别一切法的吗?
文殊师利回答:大德大比丘啊,请你停止,不要再问这个问题了。
舍利佛又问:成佛成就是谁说出的?
文殊师利回答:佛和非佛都是空不可得,没有言者也没有说者。舍利佛,菩提也不是言语文字可以形容的,更何况说有佛境界可形容可描述。而且,舍利佛,你问是谁言说成佛的,这些言语不合不散,不生不灭不去不来,没有一法可以形容与之相应,不能用字用句书写言说,大德舍利弗,欲见佛者应当如此修学。
这时舍利佛问佛:世尊,文殊师利所说的法,初发心的菩萨不能了解啊。
文殊师利回答:是啊是啊,舍利佛,大德舍利佛,菩提本来就是无法形容理解的,初发心的菩萨如何能了解呢。
舍利弗白文殊师利。诸佛如来不觉法界耶。文殊师利答舍利弗。诸佛尚不可得。云何有佛觉法界。舍利弗。法界尚不可得。云何法界为诸佛所觉。舍利弗。法界者即是菩提。菩提者即是法界。何以故。诸法无界故。大德舍利弗。法界佛境界无有差别。无差别者即是无作。无作者即是无为。无为者即是无说。无说者即无所有。舍利弗白文殊师利。一切法界及佛境界。悉无所有耶。文殊师利答舍利弗。无有无不有。何以故。有及不有一相无相无一无二故。舍利弗白文殊师利。如是学者当得菩提耶。文殊师利答舍利弗。如是学无所学。不生善道不堕恶趣。不得菩提不入涅槃。何以故。舍利弗。般若波罗蜜毕竟空故。毕竟空中无一无二无三无四。无有去来不可思议。大德舍利弗。若言我得菩提是增上慢说。何以故。无得谓得故。如是增上慢人不堪受人信施。有信人不应供养。舍利弗白文殊师利。汝何所依作如是说。文殊师利答舍利弗。我无所依作如是说。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与诸法等故。诸法无所依以平等故。舍利弗白文殊师利。汝不以智慧除断烦恼耶。文殊师利答舍利弗。汝是漏尽阿罗汉不。舍利弗言。不也。文殊师利言。我亦不以智慧除断烦恼。舍利弗言汝何所依作如是说。不怖不畏。文殊师利言。我尚不可得。当有何我而生怖畏。舍利弗言。善哉文殊师利。快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
舍利佛问文殊师利:诸佛如来不觉知法界的存在吗?
文殊师利回答:诸佛是空不可得,怎么会说有佛了觉法界呢?舍利佛,法界也是不可得,如何说有法界可以被佛觉知。舍利佛,法界就是菩提,菩提就是法界。为什么呢?一切法没有边界啊。大德舍利佛,法界和佛的境界没有差别,没有差别就是没有造作,没有造作就是没有作为,没有作为就是无为,无为就是无法可说,无法可说就是无所有啊!
舍利佛问文殊师利:一切法界还有佛的境界都是无所有的吗?
文殊师利回答:不是有也不是没有。为什么呢?有或没有,一相或无相,不是一样,也不是不同啊。
舍利佛又问:如果这样修学,可以得到菩提吗?
文殊师利回答:这样的修学是无所学,不生于善道也不堕于恶道,不得菩提也不入于涅槃,为什么呢?舍利佛,因为般若波罗蜜是毕竟空的缘故啊。毕竟空的境界中没有一二三四等分别,没有来去,不可思议。大德舍利佛,如果有人说他得到菩提是增上慢的说法,为什么呢?菩提不可得却妄说有得,这样的增上慢人不能受人信仰布施,有信仰的人不应供养他。
舍利佛又问:你到底凭借什么而能说出这番话来?
文殊师利回答:我无所依才能做如是说,为什么呢?般若波罗蜜与一切法是一样的,一切法也是无所依,所以是平等的。
舍利佛问:你不用智慧断除烦恼吗?
文殊师利问舍利佛说:你是漏尽的阿罗汉吗?
舍利佛回答:不是。
文殊师利说:我也不用智慧断除烦恼。
舍利佛问:你凭借什么,能够这样说而不怖不畏呢?
文殊师利回答:我尚且不可得,哪里有我能生出怖畏呢?
舍利佛赞叹:很好,文殊师利,赶快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法门吧。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言。善男子。有菩萨摩诃萨住菩提心求无上菩提不。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无菩萨住菩提心求无上菩提。何以故。菩提心不可得。无上菩提亦不可得。五无间罪是菩提性。无有菩萨起无间心求无间罪果。云何有菩萨住菩提心求无上菩提。菩提者是一切诸法。何以故。色非色不可得故。乃至识非识亦不可得。眼不可得乃至意不可得色不可得乃至法不可得眼界乃至法界亦不可得。生不可得乃至老死亦不可得。檀波罗蜜不可得。乃至般若波罗蜜亦不可得。佛十力不可得。乃至十八不共法亦不可得。菩提心无上菩提皆不可得。不可得中无可得不可得。是故世尊。无菩萨住菩提心求无上菩提者。
这时佛问文殊师利:善男子,有菩萨安住菩提心,求无上正等正觉吗?
文殊师利回答:没有菩萨安住菩提心求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呢?菩提心不可得,无上正等正觉亦不可得。五无间罪实是菩提性,但是没有菩萨发起无间心求无间罪业果报,所以哪里有菩萨住菩提心求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即是一切法。为什么呢?色阴或非色阴是不可得的,乃至识阴或非识阴也是不可得;眼识不可得乃至意识不可得,色尘不可得乃至法尘不可得,眼界不可得乃至法界亦不可得。生不可得乃至老死亦不可得,布施波罗蜜不可得乃至般若波罗蜜不可得,佛的十力不可得乃至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也不可得,菩提心和无上正等正觉都是不可得。不可得的境界中之中没有可得也没有不可得的分别。所以世尊,没有菩萨住菩提心求无上正等正觉。
佛告文殊师利。汝意谓如来是汝师不。文殊师利白佛言。我无有意谓佛是我师。何以故。世尊。我尚不可得。何况当有意谓佛是我师。佛告文殊师利。汝于我有疑不。文殊白佛言。世尊。我尚无决定。何况当有疑。何以故。先定后疑故。佛告文殊汝不定言如来生耶。文殊白佛。如来若生法界亦应生。何以故。法界如来一相无二相。二相不可得故。文殊师利。汝信诸佛如来入涅槃不。文殊言。一切诸佛即涅槃相。涅槃相者无入无不入。佛告文殊师利。汝言诸佛有流转不。文殊白佛言。世尊不流转尚不可得。何况流转当可得。佛告文殊师利。如来无心。唯如来前可说此言或漏尽阿罗汉及不退菩萨前可说此言。若余人闻。此语则不生信起惊疑。何以故。此甚深般若波罗蜜。难信难解故。
佛告诉文殊师利:你认为佛是你的老师吗?
文殊师利回答:我没有生起认为佛是我的老师的想法,为什么呢?世尊,我尚且不可得,何况有想法认为佛是我的老师啊。
佛问:文殊师利,你对我有什么疑问…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