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陀是在成佛之前就降伏了四魔。
二十叁 佛的十自在,如頌中所說:
“外內及二者,欲智及教授,
十自在于世,成事我頂禮。”
壽命自在:因爲布施受用而成爲衆生長壽的因,從而能如願住世。
心自在:因以布施來滿足他人之心的緣故,而能如願使心堪用,
資具自在:因以資具來滿足他人的緣故,資具能如願圓滿實現。
以上叁者都是布施之果。
業自在:因以戒律使他人身語意叁門無有過患,所以叁門之事業能如願成辦,這是勸誡的果報。
生自在:能如願去自己想投生的處所以及身體,具備戒律的誓願是其得以成辦的因緣。
以上兩種是持戒之果。
信解自在:以忍辱隨順衆生的信解,其果爲使得土也能變成黃金等自在。
意願自在:以精進如願成辦衆生的利益,其果即爲能如願成辦所願的事。
神變自在:是以禅定安住于如實之密意的果。
智慧自在:是通過智慧來結合衆生心願的果。
法自在:以智慧度來宣講一切法的原因,而能如願宣講經等法。
以上兩種是智慧之果。
資具自在和生自在是外;心自在是內;壽命自在、業自在、信解自在和神變自在屬于內外兩者;意願自在、智慧自在和法自在,依次于信解、智慧和教授獲得自在。通過頌來歸納十自在如下:
“壽心及資具,業生與信解,
願變智慧法,能仁十自在。”
二十四 佛的禅定,如頌中所說:
“殊勝任運成,所知遍無礙,
成斷之禅定,擁有我頂禮。”
佛的禅定比其他的更加殊勝,並且不需要依賴精進而進入事業無礙的健行禅定、寶印禅定、獅子奮迅定等禅定,皆能如願成辦。還有如金剛般的禅定和斷除所有煩惱等斷除所斷的禅定等等。詳細的如在《般若經》中所說的那樣。
二十五 佛的總持門,如頌中所說:
“持講法之門,少許法易宣,
總持法寶藏,開啓我頂禮。”
佛陀以無窮盡的莊嚴寶箧等總持門,開啓一切法。其中不可思議的文字,總括于梵文的四十二個字母,四十二個字母又總括爲一個字,精通于此,所以能憶持他人所說的法,自己也講法無礙,這也如在《般若經》中所說“通過一字來精通熟悉所有的自性•••”等說法。
二十六 佛的斷除圓滿,如頌中所說:
“貪等難除垢,叁輪之妄念,
習氣根永斷,離障我頂禮。”
貪欲和嗔恨等屬于有漏的煩惱障,我、處、受用等叁輪屬于所知障,將此兩種障連同習氣一起斷除,就從一切障礙中得到了解脫。
二十七 佛的智慧,如頌中所說:
“明淨功德藏,所能之事業,
自他利之慧,圓滿我頂禮。”
佛陀的大圓鏡智就如同明鏡中顯現的影像一樣,一切所知的壇城都顯現光明;平等性智遠離了我和我執的汙垢;(法界性智是通達了空性的智慧;)妙觀察智是力量、無畏等一切功德的寶藏;成所作智爲自他的一切事業任運成就;其中,大圓鏡智是所依,其後的叁種智慧(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依于大圓鏡智。前面叁種智慧主要是利益自己,後面的兩種主要是利益他人。
二十八 佛的語功德,如頌中所說:
“無畏獅子吼,六十妙音具,
天等諸世間,善說我頂禮。”
佛陀的語言有柔和、悅耳、廣爲流布等六十種妙音,其詳細內容如在《秘密不可思議經》中所說的那樣。
二十九 佛的轉換,如在頌中所說:
“有漏衆相續,汝以道谛變,
衆生遍入智,全知我頂禮。”
佛陀能將有漏的蘊界處轉換爲無漏的智慧身,將衆生的一切業力和煩惱,轉換爲不可思議的智慧。如在《經莊嚴論》和《攝大乘論》中的詳細宣說。
叁十 佛之圓滿的區別,如頌中所說:
“世間及學子,麟角及菩薩,
佛之圓滿勝,妙圓我頂禮。”
和帝釋天和梵天等所有世間的圓滿相比,羅漢的圓滿更勝;和羅漢相比,麟角獨覺的圓滿更勝;和獨覺相比,菩薩的圓滿更勝;和菩薩相比,佛陀的圓滿更勝。如在《經莊嚴論》中所說:
“世間之圓滿,聲聞更勝之,
聲聞之圓滿,獨覺更勝之,
彼不及菩薩,圓滿之一分,
菩薩不及佛,圓滿之一分。”
比如,聖者邬波毱多住于禅定的時候,惡魔前來侵擾,在聖者的頭上纏上了花蔓,而聖者在惡魔的頸上,纏了一個長滿蛆蟲的腐爛狗屍。
又如,無量世間的鳥將被火燒毀時,文殊菩薩問舍利子:“舍利子,以汝之神通前往,亦或以吾之神通前往?”舍利子想:“如以己之神通前去,時間會耽誤,且看文殊的神變。”于是說:“以您之神通前往。”文殊說:“如此,稍且閉目。”舍利子剛一合眼,文殊卻說:“睜開!”舍利子睜開眼時,已經到達了目的地。舍利子說:“您之神變不可思議。”文殊菩薩說:“如此如此,吾之境界非汝等信解低劣之聲聞者所能了知。”
叁十一 佛之最勝救護,如頌中所說:
“共及殊勝法,極勝極偉大,
得故諸世間,救護我頂禮。”
(以上所述佛的共與不共的功德),其中,無量、解脫、勝伏、十遍處、五神通是與世間共同的;漏盡通、無煩惱、知願處智、無礙智、菩提品、九等至、叁解脫門等,與有學(聲聞)共同;其他神變、禅定、轉換等,與不淨七地共同;有些煩惱識轉換、相好等與八地共同;有些總持門和大無礙智等與九地共同;有些禅定和十自在等與十地共同。聲聞不承認菩薩的十地,所以謂之“與子(佛子)共同”。另外,佛的十八不共法、四無畏、叁不護等僅僅爲佛陀的特別之法。
佛獲得了如此的功德,所以成爲天等一切世間的殊勝皈依處。
贊頌佛的功德完成之後,以所成辦的贊頌做回向:
“此贊具德之導師,顯明佛寶之法教,
祈願一切諸有情,所知如實善得見。”
以善妙開啓顯明之法教的善功德,真實具備如此功德的導師只有佛陀。佛陀的法教能如一切衆生之所願,所以如同寶藏一般。願一切有情衆生能如實地和盡所有地明見一切所知,如此贊頌回向。
跋
實遵佛陀之密意,深廣經意善了知,
依照彌勒之經教,利衆之心爲顯明。
廣行極細之經典,見之自性般若度,
不違明示吾此文,以理成立依師語。
當今釋迦之法教,如同余燼火勢微,
欲證佛果之智者,善思執持佛陀教。
諸法空性極隱秘,凡夫行爲錯亂故,
此善說乃聖師恩,諸現過失自心過。
世間明燈佛已逝,多數智者已去故,
壞心不淨诳妄者,攪亂當今善逝教。
說邪法者罪深重,如爲善說衆人嗔,
五濁世雖難傳法,但爲利衆著此書。
此善及他諸善根,無余以意合爲一,
爲利虛空般有情,願獲全知佛陀果。
《進入菩提道之次第---顯明佛陀密意》由叁藏法師吉祥薩迦班智達所著。吉祥圓滿!
此法我已在衛、藏、康叁地爲衆人宣講過,我的弟子都得到了傳承。所以,希望諸弟子在看完這本書後,廣爲他人講說,並依此實修。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語言,系統地介紹了在菩提道的修行中,有關六度、四攝法、地與道以及佛陀的功德等內容,初學者可以通過本書對于將要走的道路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對于有一定修行體驗的人來說,本書可以作爲自己修行的一個參照,讓自己擁有正確的見解,時刻行走在正確無誤的菩提道中。
堪布澤仁紮西譯于2009年12月
《入菩提道次第--顯明佛陀密意(堪布澤仁紮西 譯)》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