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持善法。
世間上的凡夫,上至金輪王,下至乞丐,全都爲了世間的利益而被煩惱所捆縛,他們真實觀察的寂靜慧眼已被蒙蔽,他們都因貪執今世而摧毀了自己的今生和來世。現在我們通過觀察,了知自己的過失之後,明白以前自己已經欺騙了自己,自己曾已迷糊過。
外境的影響和引誘非常強烈而又充滿生活的各個層面,但外境無有任何可靠,華智仁波切曾說:"始終不欺唯叁寶"。除了叁寶以外,國王和大臣等世間上這些體面的人物,他們也會經常以花言巧語來欺騙誘惑人們,真正遇到違緣的時候,他們也不會爲你著想。不要說六道輪回的痛苦,就連世間上一般小小的違緣,他們也不會幫助你。
以前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有些人也跟著造反派打罵自己的父親,既然世間上看起來最可信賴的父子之間也是會互相欺騙和鬥爭,那世間上還有什麼可靠的呢?真正遇到重大事情在關鍵時刻,唯有不欺者就是叁寶。
世間上的一切萬物都不可靠,唯有聞受佛法之後到寂靜的山林裏去修持,這樣可以獲得安樂。律藏中講:"具多聞者往森林,以此將獲勝安樂。"首要條件是必須多聞,否則獨自到寂靜的山林中危險又易著魔。在律藏中也有如是要求:有些老年人可以到寂靜的地方。不然年青人去閉關,明年他就可能已經還俗或做其它世間法去了,墮落極爲容易,所以希望你們年青人千萬不要想到寂靜的地方或是山林中去閉關啊!
世間的貪欲經常讓人們沈溺在輪回的泥坑當中,爲此我們應該通過聞思來吸取佛法裏的智慧甘露,以此甘露來維持自己的生活,這樣在寂靜的地方,雖然沒有親朋好友,也沒有太多財産,但在破爛的衣服當中也是可以享受叁界的一切安樂。
就象寒冬臘月過後,就要開春了,那麼我們知道自己一生中陰霾的冬天全部過去了,修持正法的陽光--明媚的春天就要開始了。這裏比喻的另一層意思也是指,那些修行比較好的人,在一生中行持善法,那當他離開人間後,來世必然會得到安樂,對此自己有一定的把握,于是在他的心中有無比的歡喜心,比如現在冬天最爲寒冷的時期基本上已經結束,馬上就要開春了一樣。
就象孔雀一聽到雷聲,心裏自然會生起雀躍般的喜悅,同樣,一生中清淨戒律、廣聞多學、行持善法的這些人在快接近死亡的時候,他會越來越歡樂。象寶劍林和火坑那樣的輪回就要遠離了,馬上就要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就可以饒益無邊的衆生,他的心裏當然會生起歡喜心。
有些人在命終前強烈貪著親朋好友,但真正的修行人在臨死是不會被任何世間法所牽縛,他是在無貪無戀、和平安祥、帶著無比喜悅的心情中去世的。有些業力深重的人在臨死的時候異常恐懼,爲此米拉日巴尊者也是講過:"臨死的惡人是對我們開示叁世因果的善知識!"因此,我們修持善法的人在心裏應該生起無限的歡喜心,這在臨終時非常關要。
本學院開金剛娛樂法會的時候,也有上了七、八十歲的這些老人,他們玩的真開心,這就是因爲他們一生當中修持正法,到老年的時候,心裏就有如此的歡樂。我們現在在坐的大多數老年人的心情也是無比的舒暢和歡快,這快樂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們快要接近死亡了,爲什麼在臨死之時他們會生起歡喜心呢?因爲就要往生極樂世界了!越來越接近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他的心裏肯定會歡快雀躍。
自己在寂靜的地方,依靠佛法來享受知足少欲的生活,這是何等的快樂啊!哪怕是帝釋天也沒辦法賜與你這樣的安樂,薩迦班智達在《格言寶藏論》中講:最殊勝的安樂就是知足少欲。錦衣玉食、家財萬貫的人不一定會快樂,只要心相續中具有知足少欲的智慧,縱然住在簡陋的房子裏,但實際上這樣的生活是安甯和自在快樂的。
在末法濁世,人們有許多不願意卻又不得不承受的痛苦,而且煩惱和分別念也非常粗重,難以安忍。比如年青人對治貪心比較困難,老年人對治嗔心則非易事,我們老年人和年青人皆要奮勇作戰的則是愚癡的煩惱。在這種時候,一般的對治方法也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比如顯宗的各種修法就不一定能立竿見影。但是我們如果徹底通達了一切諸法等淨無二的本性,也就是有法和法性本來清淨的這種殊勝道理,並持續不斷地修持,同時念誦甚深的密咒,這樣就會將我們所有的五毒煩惱和痛苦等違緣,不管它們是大是小,全都變成智慧和大樂的因。我們應當在這樣的大圓滿境界中將一切顯現轉爲道用。
在修行過程中遇到違緣,或者心比較脆弱的時候,也應該再叁地精進。我想,修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是有點困難,但大圓滿並非如此,因此包括我在內,大家都應該發一個勇猛精進的心。在這個末法時代,要對煩惱作戰,沒有勇敢和精進的力量,也不可能戰勝它們。
在末法時代各種違緣和痛苦非常興盛繁多,對此我們可以通過修持本尊和咒語來轉爲道用,這樣雖然煩惱越來越重,但只要你認識到它的本性,那就象是火上澆油一樣,你的智慧會越來越增上。依靠堅定的信心來念誦咒語和修持本尊,是能夠燒盡無始以來所積累的罪障和習氣,並無欺現前成就。
即使末法時代的煩惱和違緣再嚴重,只要我們有信心,那諸佛菩薩的事業就不可能被任何事物所阻礙。我相信通過諸佛菩薩的加持,自己的衆多違緣也能遣除。比如我們這次祈禱觀世音菩薩,就已有許多的征兆,表明遣除了內外密的一系列違緣和障礙。
有些人若是修不來大圓滿、大手印或是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那至少對叁寶就應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心。我們心裏應該觀想:自己唯有的依靠就是叁寶,然後不但是我一個人,乃至與我結緣的所有世界的一切衆生,將來也都是依靠叁寶您來往生極樂世界。這樣發願和祈禱,叁寶是根本不會欺惑我們的,一切違緣也會轉爲道用。
若一個人沒有精進修持,則始終不會實現自己的願望。比如我們沒有修持淨土法門,哪怕佛陀的願力再廣大,也不可能往生極樂世界。同樣,我們對痛苦也不應該害怕畏懼,它實際上是輪回的一種特性,我們應該勇敢地面對它,要以不懼一切苦惱的精神來對治自己的煩惱和痛苦。
在古代,國王的四大軍隊非常英勇善戰,就可以把敵軍徹底消滅,反之戰勝對方也不可能。同樣,自己整天睡覺懈怠放逸,也難以勝過煩惱的敵軍。因此,當我們身患疾病、內心苦惱等顯現各種違緣和痛苦的時候,就不能畏懼和脆弱,我們應該發起勇猛的精進來降伏違緣的敵軍,如此總有一天我們必將取得徹底的勝利。在贊佛詞中常把佛尊稱爲"勝者",所謂的勝者,就是勝過四大魔軍和一切煩惱的聖者。
所有的煩惱和痛苦都是如幻如夢的敵軍,我們應當依靠勇猛精進的智慧火來戰勝它們,最後我們的美名和勝利的悠揚歌聲將傳遍叁界。
我們今生遇到形形色色的痛苦都是由種種的因緣聚合而産生,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己前世所造的業。一般人並不明了這一點,反而到外境去尋找原因,認爲是別人給自己帶來了痛苦,但這種想法因不符合事情的真相而顯得十分愚昧。
比如工匠爲我製作的一些物品,雖然也是由各種因緣而産生,但主要是我讓工巧師去做的,根本原因在我本人。同樣,世間上的一切痛苦也是因自己而引起,因此每當我們遭遇到痛苦,也應該明白自己的過錯,而不應怨天尤人。以前所造的任何業,以後一定會親自去承受其果報,如是可知,別人若來殺害我,那一定是以前我曾殺害過他,敵人也是受業力牽引,沒有任何自由。
又比如在天界有著種種奇妙無比的莊嚴物,根據《時輪金輪》和《俱舍論》的描述,天人美妙的環境和極樂世界大體相似。在《俱舍論》中講,天人有四大花園,中間是水池,花園的外面是鐵圍山。在天上無比富麗堂皇的宮殿中,輕歌曼舞著美麗的天女。事實上,天女的美貌和老婦的醜陋,她們之間的差別也是因各別不同的業力所致。
貪欲者會對貌美天女生起貪心,而面對醜陋的老婦,貪欲心再強的人也不會對之起貪心。除貪求美色外,在世間上的人,有些還想擁有名聞、財産,以及朋友等等,雖然有衆多願望,但他們可能反而無法達成,而有些人不貪求這些,卻可能會自然湧現。因此,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産生,在這個世間上的一切顯現都是自己以前所造善惡業的成熟。爲此,我們應對因果法生起堅定的信心。
從此之後,我們就應修持善法,以期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善果。修持正法的人越衰老,越接近死亡的時候,自己心裏會有無比的歡樂。否則相比之下,身體上的痛苦倒不算什麼,心裏更加痛苦。所以,我希望四衆弟子一定要精進修持,一定要參加聞思修行。即便在千百萬劫之中供養諸佛菩薩,也比不上在一刹那間聽聞佛法的功德大。
僧衆所做的善法,也希望大家都能結上善緣,這樣就象大海裏落一滴水一樣,自己的善根永遠不會枯竭。比如現在我們每天供叁千盞燈、叁千食子和叁千杯水,,如果你不是以吝啬心,如此即使自己條件有限,但只要在這裏面結上了一個小小的善緣,實際上其功德也是不可思議。
《大圓滿心性休息》中講:不管上師修勝義谛還是世俗谛的善法,弟子都應盡量與此事結上善緣,如此就可以獲得與上師同等的功德,並且將來上師成佛的時候,自己就會成爲他的上首弟子。因此我們不管開任何一個法會,只要參加一定有莫大的功德和利益,相反自己心裏若是不太樂意參加,這樣就不太好。
如果前世造有善業,那自己今生不管有何願望和希求,就都會如意成就。但此時你就不要以爲是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超乎常人,你不能這麼想,這實際上是因爲前世的善業成熟而現前的。爲此,我們平時就應精進地忏悔罪業、積累資糧,對叁寶要起恭敬心,經常念誦本尊的心咒,要發善心、修佛法。所謂的佛法,可包括在教法和證法之中。叁寶則包括有各種的佛像、善法、經書和…
《竅決寶藏海 10、無垢覺性明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